图书介绍
红树林遥感信息提取与空间演变机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春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37665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树林遥感信息提取与空间演变机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红树林空间分布及其动态监测概述1
1.1 红树林及其功能1
1.1.1 红树林的概念1
1.1.2 红树林的功能与作用3
1.2 全球红树林分布9
1.2.1 全球和亚洲红树林分布及变化趋势9
1.2.2 中国红树林分布特点及其减少的原因12
1.3 红树林动态监测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3
1.3.1 红树林动态监测技术现状13
1.3.2 红树林动态监测技术发展趋势16
1.3.3 红树林空间分布动态分析中存在的问题16
第2章 红树林遥感图像特征与预处理18
2.1 区域红树林空间分布动态监测的尺度问题18
2.1.1 尺度、适宜尺度及其确定的一般性原则18
2.1.2 红树林空间分布动态监测的适宜尺度22
2.2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方法24
2.2.1 遥感基本原理与过程25
2.2.2 地理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31
2.3 区域尺度红树林空间分布监测适用的遥感数据及预处理34
2.3.1 适用的主要遥感数据34
2.3.2 图像预处理37
第3章 遥感图像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提取49
3.1 试验区及数据49
3.1.1 试验区49
3.1.2 试验数据及预处理52
3.1.3 地面验证数据53
3.2 基于像元的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方法53
3.2.1 波谱运算/植被指数53
3.2.2 监督分类58
3.2.3 无监督分类61
3.3 面向对象的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方法65
3.3.1 多尺度分割65
3.3.2 对象特征提取70
3.3.3 对象特征信息筛选73
3.3.4 多分类器分类76
3.4 基于图像解译的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方法85
3.4.1 图像解译原理与方法85
3.4.2 航空遥感图像解译方法89
3.4.3 卫星图像解译方法90
3.5 红树林空间分布遥感信息提取的多方法联合应用90
3.5.1 多方法联用于多期红树林遥感信息提取90
3.5.2 红树林遥感信息提取精度检验分析92
3.5.3 传统方法的精度分析96
3.6 海岸线提取方法98
3.6.1 海岸线的定义及其对红树林空间分析的意义98
3.6.2 海岸线遥感提取方法99
第4章 红树林空间结构分析102
4.1 红树林斑块的定义102
4.1.1 生态学中斑块的定义102
4.1.2 红树林斑块的定义102
4.2 红树林空间结构分析104
4.2.1 红树林空间结构的演变104
4.2.2 红树林空间结构对环境变化(修筑海堤)的响应106
4.2.3 理想的红树林空间结构108
4.2.4 红树林空间结构分析方法109
第5章 斑块变化途径与驱动力分析及变化量的计量方法113
5.1 空间叠置分析113
5.1.1 视觉信息叠置114
5.1.2 点与多边形叠置114
5.1.3 多边形与多边形叠置115
5.1.4 线与多边形叠置116
5.2 斑块变化情况分析116
5.3 斑块变化类型和变化途径118
5.3.1 斑块整体变化类型与变化途径118
5.3.2 斑块局部变化类型与变化途径123
5.4 斑块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图像表征123
5.5 斑块变化机理的复杂性130
5.6 分析单元划分及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量计量131
5.6.1 斑块分析单元划分131
5.6.2 斑块数量和面积的变化量计量134
第6章 红树林空间演变机理分析方法体系141
6.1 分析单元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变化途径矩阵142
6.2 斑块数量和面积的变化量(率)143
6.2.1 总/净变化量(率)143
6.2.2 年均变化率144
6.3 各个因子驱动下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量分析145
6.4 通过各个途径发生的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量分析146
6.5 各个因子驱动下通过各个变化途径发生的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率分析148
第7章 两种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量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150
7.1 研究区域和遥感数据源150
7.1.1 研究区域150
7.1.2 遥感数据源151
7.2 信息提取与比较方法151
7.2.1 图像预处理及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提取151
7.2.2 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量计量151
7.3 结果分析152
7.3.1 斑块数量和面积152
7.3.2 变化途径比较分析152
7.3.3 驱动力比较分析153
7.3.4 作用力比较分析154
7.4 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154
第8章 广西红树林空间分布演变机理分析157
8.1 研究区域概况157
8.1.1 地理位置157
8.1.2 自然地理概况157
8.1.3 经济社会概况160
8.2 遥感数据源及预处理161
8.2.1 遥感数据161
8.2.2 图像预处理162
8.3 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163
8.3.1 红树林斑块信息提取与地面验证163
8.3.2 斑块变化的途径和驱动因子分析方法163
8.4 红树林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163
8.4.1 斑块数量和面积及其变化趋势163
8.4.2 中国广西与世界各地红树林减少速率比较分析165
8.4.3 斑块面积特征变化趋势167
8.4.4 斑块的稳定性167
8.5 红树林空间变化的途径分析169
8.6 红树林变化的驱动因子172
8.6.1 驱动因子的影响范围172
8.6.2 驱动因子的驱动量(率)分析175
8.7 作用力分析179
参考文献182
热门推荐
- 2881036.html
- 3243557.html
- 2353749.html
- 2317788.html
- 3433682.html
- 2057014.html
- 3603107.html
- 3305273.html
- 770167.html
- 1039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1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3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2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4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7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9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3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