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权威评价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权威评价论
  • 陈新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6245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评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权威评价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论1

第一编 权威评价活动的根据和历史形态3

第一章 社会群体中的权威机构3

第一节 作为组织的社会群体及其结构3

一、社会群体是个人存在的普遍形式3

二、组织是“精心设计”的社会群体8

三、组织内的结构和科层制14

四、个人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21

第二节 权威等级系统和权威机构23

一、权力和权威24

二、组织中的权威等级系统30

三、社会群体中的权威机构34

第三节 权威机构的人格化38

一、权威机构中的“官员”39

二、领袖与权威机构的自觉性和人格化42

三、领袖在社会及历史上的作用45

第一节 黑格尔论社会群体表达意见的“有机”方式50

第二章 权威评价活动是社会群体评价活动的现实形式50

一、“意见”及其表达的两种方式51

二、“有机方式”体现着“实现自己的理性力量”54

三、国家意志“当然须用有机的方式”来表现57

第二节 权威评价活动作为“现实形式”的根据62

一、评价活动、社会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62

二、权威机构的主体根据和主体作用66

三、关于一种观点的商榷74

一、信息与认识活动77

第三节 权威评价活动在反映和整合价值信息中形成77

二、信息与评价活动、社会评价活动81

三、权威评价活动中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运动83

第四节 权威评价活动与个体评价活动、民众评价活动88

一、权威评价活动与个体评价活动88

二、权威评价活动与民众评价活动之间的关系91

第三章 历史形态中的权威评价活动98

第一节 “温情脉脉面纱”下的宗法宗族制评价活动98

一、中国的宗法宗族制及其演变99

二、宗族的机制及其权威机构102

三、宗法宗族制中的权威评价活动108

四、现代农村中的宗法宗族制及其评价活动112

第二节 “神圣光环”里的宗教裁判所评价活动116

一、“神圣光环”里的宗教评价活动117

二、中世纪的异端和宗教裁判所120

三、宗教裁判所的否定性评价活动125

第三节 “学而优则仕”中的科举评价活动128

一、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取士制度129

二、科举制度中的考试评价活动132

三、科举考试作为权威评价活动的功过得失138

第二编 权威评价活动的机制145

第四章 权威评价活动中的评价标准选择机制145

第一节 评价标准145

一、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146

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149

第二节 权威评价活动的评价标准154

一、社会群体的评价标准和权威机构的评价标准154

二、权威评价标准中的“软件”和“硬件”157

三、权威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162

四、权威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中的信度和效度167

第三节 权威评价标准的选择170

一、权威评价标准体系170

二、权威机构选择评价标准的根据173

三、权威机构选择评价标准的自由177

四、权威机构正确选择评价标准的因素180

第五章 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决策机制185

第一节 决策及评价活动中的决策185

一、现代决策学中的决策186

二、评价活动中的决策191

第二节 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决策及其本质、特点195

一、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决策196

二、权威评价活动中决策的本质和特点199

第三节 权威评价活动中决策的推理形式、决策方式和方法204

一、权威评价活动决策中的优先推理205

二、前人对优先推理的研究207

三、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决策方式213

四、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决策方法217

第六章 权威评价活动的检验及修正机制223

第一节 权威评价活动检验、修正的必要性及其实质223

一、社会群体主体的实践理念和权威评价活动224

二、权威评价活动检验及修正的必要性227

三、权威评价活动检验及修正的实质231

第二节 权威评价活动的逻辑检验和实践检验237

一、权威评价活动的逻辑检验238

二、权威评价结论的实践检验243

第三节 权威评价信息的反馈和评价结论的修正248

一、权威评价信息的反馈248

二、权威评价结论的修正254

第一节 法律评价活动的机制257

第七章 几种主要类型权威评价活动的机制257

一、法律和法律评价活动的要素258

二、法律评价活动的程序262

三、法律判定及法律制裁268

第二节 行政评价活动的机制272

一、行政和行政机构273

二、行政与评价活动276

三、依法行政与行政评价活动的特点283

第三节 权威道德评价的机制287

一、道德评价的社会评价本质288

二、权威道德评价活动的特点和作用290

三、市场经济与权威道德评价活动的导向作用294

第三编 权威评价活动的权威性、基本矛盾及其解决305

第八章 权威评价活动权威性的机制305

第一节 权威评价活动的权威性305

一、权威评价活动权威性的含义306

二、权威评价活动的权威性通过组织机构的措施发生作用310

第二节 权威评价活动的权威与赏罚机制314

一、韩非子的“二柄”说315

二、激励和其中的赏罚机制318

三、权威评价活动的权威性通过赏罚机制发生作用322

第三节 权威评价活动的权威性与社会舆论机制326

一、社会舆论是“强制力量”327

二、社会舆论可以被引导或操纵331

三、权威评价活动通过宣传与社会舆论发生作用335

第四节 权威评价活动的权威性与良心机制339

一、良心是社会评价活动的心理积淀340

二、良心不安和谴责的特点345

三、权威评价活动的权威性通过良心机制发生作用348

第九章 权威评价活动中的矛盾和悖论351

第一节 权威机构中的两重性351

一、“经济人假设”和“理性最大化行为假设”352

二、权威机构中“官员”的两重规定357

三、权威机构自身的“两重性”360

第二节 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基本矛盾365

一、“官员”行为中“公”与“私”的矛盾366

二、权威评价活动中“公”与“私”的矛盾369

第三节 腐败和权威评价活动中“腐败”的严重性374

一、亨廷顿论“腐败”375

二、权威评价活动中的“腐败”379

三、权威评价活动“腐败”后果的严重性381

第四节 权威评价活动引出的悖论385

一、权威评价活动中主体的责任385

二、悖论的一般意义389

三、权威评价活动引发的悖论394

第十章 权威评价活动科学化的思考398

第一节 权威评价活动科学化的根据398

一、科学和科学的实质399

二、否认评价活动科学化的认识论误区403

三、权威评价活动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07

第二节 权威评价活动科学化的方法论思考410

一、权威评价活动科学化的途径411

二、权威评价活动科学化的内涵414

三、权威评价活动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417

四、权威评价活动的科学化是一个过程426

第三节 权威评价活动与民主430

一、民主和政治文明431

二、权威评价活动中的民主内涵435

三、权威评价活动中的民主化进程与互联网441

第四节 权威评价活动与制度449

一、新制度主义的基本观点449

二、制度在权威评价活动中的意义454

三、权威评价活动与制度反腐457

附录一 自我评价活动论纲463

附录二 作者发表的认识论和评价论方面的主要成果484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492

后记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