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艺术素质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国俊,金立新,吴晓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2815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90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艺术素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序二1
前言1
音乐艺术卷3
第一章 音乐艺术概述3
第一节 音乐艺术基本概念阐释3
一 基本常识类3
二 调式类5
三 曲式类6
第二节 音乐艺术基础理论探微7
一 音乐的地位、作用和价值7
二 音乐与教育7
三 音乐与道德教育7
四 音乐与人的能力培养8
五 欣赏音乐作品的基本条件与知识要求8
六 音乐欣赏中的境界9
第二章 中外音乐艺术史纲16
第一节 中外音乐艺术史基本概念阐释16
一 音乐流派16
二 中国著名音乐家17
三 外国著名音乐家22
第二节 音乐艺术史基础理论探微29
一 中国音乐史29
二 西方音乐史35
第三章 音乐艺术欣赏体裁47
第一节 音乐欣赏基本概念阐释47
第二节 音乐欣赏基础理论探微50
一 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50
二 人声的分类50
三 中国民间音乐的体裁形式50
四 中国民族器乐的沿革52
五 西洋器乐的分类52
六 管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奏形式及其推广应用53
七 钢琴在音乐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变革过程54
第四章 音乐艺术欣赏技巧61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61
第二节 基础理论探微63
一 音乐欣赏要把握音乐所表现的主题63
二 音乐欣赏的基本步骤64
三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64
四 凭借音乐来感知音乐的美65
五 音乐欣赏方式的分类65
六 音乐欣赏的必备知识66
七 根据心理情绪正确选择并欣赏音乐67
八 音乐欣赏对人格升华的作用68
第五章 音乐艺术欣赏举要73
第一节 交响曲欣赏73
第二节 协奏曲欣赏78
第三节 序曲欣赏80
第四节 圆舞曲欣赏82
第五节 歌剧欣赏84
第六节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92
绘画艺术卷97
第一章 绘画艺术概述97
第一节 绘画艺术基本概念阐释97
第二节 绘画艺术基础理论探微98
一 绘画的分类98
二 绘画的起源99
三 绘画的艺术语言101
四 绘画的审美特征102
第二章 中国画103
第一节 中国画基本概念阐释103
第二节 中国画基础理论探微104
一 中国史前绘画的“书画同源”特征104
二 中国画常用的工具材料:笔、墨、纸、砚106
三 中国画的笔墨含义107
四 中国画的构图要求108
五 中国画的独特美——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109
六 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工笔与写意110
七 《古画品录》及绘画“六法”论111
八 魏晋南北朝主要画家及作品112
九 隋代主要画家及作品113
十 唐代主要画家及作品113
十一 五代主要画家及作品114
十二 宋代主要画家及作品115
十三 元代主要画家及作品117
十四 明代主要画家及作品118
十五 清代主要画家及作品119
十六 20世纪著名国画家及作品121
第三节 中国画作品欣赏128
第三章 油画133
第一节 油画基本概念阐释133
第二节 油画基础理论探微135
一 欧洲油画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135
二 欧洲油画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17世纪弗兰德斯、荷兰、西班牙画派137
三 欧洲油画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阶段——19世纪欧洲油画138
四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139
五 欣赏西方绘画作品的一般方法141
六 西方著名画家论绘画142
第三节 油画作品欣赏148
第四章 版画152
第一节 版画基本概念阐释152
第二节 版画基础理论探微154
一 版画艺术的特征及其局限性154
二 木刻版画中“三味”的内涵154
三 中国古代木刻版画155
四 中国现代木刻版画156
五 外国木刻版画157
六 外国铜版画158
七 外国石板画159
八 外国丝网版画159
九 日本版画艺术160
第三节 版画作品欣赏161
第五章 素描165
第一节 素描基本概念阐释165
第二节 素描基础理论探微166
一 素描的类型166
二 素描造型的两种方法166
三 明暗素描的基本常识167
四 明暗素描写生的步骤及其基本方法168
第三节 素描作品欣赏170
第六章 水彩 水粉画172
第一节 水彩、水粉画基本概念阐释172
第二节 水彩、水粉画基础理论探微173
一 水彩、水粉画的工具、材料173
二 色彩的形成173
三 色彩的属性174
四 色彩的混合175
五 物象色彩构成的因素175
六 色彩的整体观察方法176
七 水彩画技法简介176
第三节 水彩、水粉画作品欣赏177
书法艺术卷181
第一章 书法概述181
第一节 书法基本概念阐释181
第二节 书法基础理论探微183
一 大学需要书法教育183
二 书法学习需要用“心”184
三 学习书法是在学习文化184
四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184
五 书法艺术审美特征的形成和延展185
六 学习书法要选书法帖185
七 书法与文学186
八 书法与绘画186
九 书法与文字187
十 书法与美育187
十一 书法与现代西方艺术187
十二 书法与碑帖考据学188
十三 书法与写字的异同188
第二章 书法史概览192
第一节 书法史基本概念阐释192
一 古代起里程碑作用的书法家192
二 古代篆隶书法特殊名词196
第二节 书法史基础理论探微198
一 先秦书法艺术198
二 秦汉书法艺术199
三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200
四 隋唐五代书法艺术201
五 宋辽金书法艺术202
六 元代书法艺术202
七 明代书法艺术203
八 清代书法艺术204
第三节 书法史图录206
第三章 书体选择及其学习方法209
第一节 书法书体基本概念阐释209
第二节 书法书体基础理论探微213
一 楷书碑帖的选择213
二 行书名帖的选择214
三 草书名帖的选择214
四 隶书碑帖的选择215
五 篆书碑帖的选择216
六 行书笔法的特点216
七 章草及其学习方法217
八 大草、狂草及其用笔特点218
九 隶书笔法的特征218
第四章 书法技法训练219
第一节 书法技法基本概念阐释219
第二节 书法技法基础理论探微221
一 楷书笔法的特点221
二 笔管倾斜变化与行笔、用笔的质量差异222
三 运腕与运指的和谐是运笔技法的精妙要求222
四 笔法、笔势和笔意是书法的三要素223
五 笔法的正(中)与侧产生笔画和作品的雄强与空灵223
六 笔法的提与按会产生笔画的粗与细及其丰富多样的变化223
七 笔法的转与折会产生笔画的曲与直的变化224
八 笔法的藏与露会产生笔画起收的方与圆的变化224
九 笔法的收与放会带来笔画长与短的变化225
十 笔毫的裹与铺会带来笔画厚与薄的变化225
十一 运笔速度的疾与迟会带来笔画润与涩、湿与枯的感觉225
十二 行笔的顺与逆、轻与重会带来笔画的斜与正、静与动的变化226
十三 楷书的结字原则是楷书结构法的具体体现226
第五章 书法理论修养229
第一节 书法理论基本概念阐释229
第二节 书法理论探微229
一 神采与墨韵232
二 古代书法理论的源头232
三 古代书法理论的成熟期232
四 古代书法理论的兴盛期233
五 古代书法理论的变革期233
六 古代书法理论的沉寂期233
七 古代书法理论的创新期233
第三节 书论名句选录234
第六章 书法欣赏237
第一节 书法欣赏基本概念阐释237
第二节 书法欣赏基础理论探微239
一 书法欣赏的意义和作用239
二 书法欣赏的特点240
三 产生评价书法艺术歧异的因素241
四 书法风格是书法欣赏的重要内容241
五 书法欣赏中的雅与俗241
六 书法欣赏的多标准性242
七 书法欣赏的过程性242
八 书法欣赏的社会制约性243
九 书法欣赏的方法243
十 形式美的欣赏243
十一 力度美的品味244
第三节 书法名作欣赏245
第七章 书法临摹247
第一节 书法临摹基本概念阐释247
第二节 书法临摹基础理论探微247
一 欧阳中石先生提倡临习书法的最基本方法248
二 临摹是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最佳途径248
三 临摹的程序和步骤249
四 入帖与出帖251
五 王羲之论初学书法的五步骤251
六 选帖应注意的问题251
七 读帖是书法临摹的重要环节252
八 习作是临习向创作的过渡252
第八章 书法创作254
第一节 书法创作基本概念阐释254
第二节 书法创作基础理论探微255
一 欧阳中石论书法艺术创作255
二 书法创作应包括的主要环节255
三 创作与习作的区别256
四 章法布局的基本形式256
五 作品的幅式要求257
六 作品钤印的技巧258
附录 其他各艺术门类概要262
一 戏剧艺术262
二 舞蹈艺术263
三 电影艺术264
四 电视艺术265
五 摄影艺术266
六 中国曲艺267
七 中国杂技艺术268
八 中国民间文艺269
后记271
热门推荐
- 1525591.html
- 1169168.html
- 1882833.html
- 2850606.html
- 2101628.html
- 900515.html
- 3312361.html
- 243668.html
- 307113.html
- 1515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6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4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9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6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1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0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1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6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