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评价的奥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姚便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809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课堂教学-教学评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评价的奥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1
一、突出激励与导向的功能2
(一)促进学生发展2
1.关注学生生命成长2
2.重视学生个性差异5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
(二)激励学生前进7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8
2.激活学生学习潜能10
3.激励学生持续发展12
(三)引导学生成长14
1.引领学生深入思考15
2.引导学生习得方法16
3.引发学生自我评价18
二、注重调控与管理的作用19
(一)调整教学方向19
1.检测判断,改进提高20
2.检查鉴定,随机调整21
3.弹性预设,精彩评价22
(二)调控教学进程23
1.捕捉信息,及时反馈24
2.矫正偏差,实现目标26
3.灵活调节,有效教学28
(三)管理教学过程29
1.前期评价,明确目标29
2.中期评价,调整教学30
3.后期评价,完善教学32
三、增强改进与增值的效应32
(一)提高学习效率33
1.诊断反馈,提高效率33
2.激励鼓舞,提高效率36
3.引导欣赏,提高效率38
(二)提升教师素质39
1.以学论教,促进教师40
2.专家评教,提高教师43
3.多元评教,激励教师44
(三)促进教学改革46
1.转变评价观念,促进教学改革46
2.完善评价内容,促进教学改革47
3.改革评价形式,促进教学改革49
第二章 把握各类评价的特点54
一、为达到目标提供参照54
(一)常模参照评价54
1.含义54
2.特点56
3.实际操作57
(二)目标参照评价59
1.含义59
2.特点61
3.实际操作63
(三)自我参照评价69
1.含义69
2.特点71
3.实际操作71
二、为有效教学提供依据74
(一)诊断性评价74
1.含义74
2.特点76
3.实际操作77
(二)形成性评价82
1.含义82
2.特点83
3.实际操作84
(三)终结性评价88
1.含义88
2.特点89
3.实际操作90
三、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92
(一)发展性评价92
1.含义93
2.特点94
3.实际操作95
(二)差异性评价101
1.含义101
2.特点103
3.实际操作103
(三)综合性评价107
1.含义108
2.特点110
3.实际操作111
第三章 选择课堂应用的方式116
一、教学情境中的随机评述116
(一)观察式评价116
1.含义116
2.特点118
3.实际操作120
(二)访谈式评价129
1.含义129
2.特点131
3.实际操作131
(三)苏格拉底研讨式评价137
1.含义138
2.特点143
3.实际操作144
二、教学过程中的测验作业151
(一)客观性试题152
1.判断题152
2.选择题154
3.匹配题156
(二)主观性试题157
1.填空题157
2.简答题159
3.论述题161
(三)情境性试题163
1.文字描述的情境性试题164
2.图画描绘的情境性试题166
3.实践操作的情境性试题168
三、教学活动中的成果展示169
(一)表现性评价169
1.含义169
2.特点172
3.实际操作173
(二)档案袋评价177
1.含义177
2.特点180
3.实际操作181
第四章 掌握实践操作的技巧186
一、强化技能的运用186
(一)言语强化186
1.简明准确187
2.赏识激励188
3.真诚中肯189
4.适时有效190
5.机智幽默192
(二)体态强化192
1.目光、表情193
2.手势、动作195
3.接近、接触197
(三)标志强化198
1.符号强化198
2.标志物强化199
3.印章图表强化199
二、书面测验的编制201
(一)书面测验编制的总体设计201
1.衡量测验质量的指标201
2.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202
3.试题编制的一般要求206
(二)客观测验题的编制210
1.判断题的编制210
2.选择题的编制212
3.匹配题的编制216
(三)主观性测验题与情境性测验题的编制218
1.填空题的编制218
2.简答题的编制221
3.论述题的编制223
4.情境性试题的编制224
三、成果档案的建立227
(一)成果档案袋的创建227
1.确立使用档案袋的目的与主题227
2.设计档案袋的基本组成部分228
3.确定收集的材料229
4.向学生及家长介绍档案袋231
(二)成果档案袋的使用与管理231
1.展示232
2.整理232
3.保管232
(三)运用成果档案袋评价中应注意的事项232
1.档案袋评价必须与教学相结合232
2.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与反省233
3.档案袋不一定非得用“袋子”233
第五章 细化反馈调节的措施234
一、恰当解释结果234
(一)评分制的解释234
1.评分制的优点234
2.评分制的缺点235
3.注意事项235
(二)等级制的解释242
1.等级制的优点242
2.等级制的缺点243
3.注意事项243
(三)评语式的解释247
1.评语式的优点248
2.评语式的缺点248
3.注意事项249
二、正确指导归因252
(一)归因的基本理论252
1.韦纳的归因理论252
2.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254
3.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254
(二)归因在教学中的应用255
1.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255
2.了解学生归因风格257
3.把握好教材与考题的难度258
4.利用反馈,检查评定259
5.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260
(三)进行有效反馈261
1.反馈方式因人而异261
2.反馈内容因“材”而变264
3.反馈时机因“时”而定266
三、进行补救教学267
(一)补救教学的理论基础267
1.为掌握而教268
2.为掌握分等268
3.细化教学目标268
4.不主张形成性测验结果以分数或等级方式呈现268
(二)补救教学的模式270
1.资源教室方案模式270
2.学习站模式270
3.学习实验室模式271
4.套装学习材料模式272
5.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272
(三)补救教学的策略273
1.直接教学策略273
2.精熟教学策略274
3.个别化教学策略275
后记276
热门推荐
- 2385524.html
- 2764972.html
- 3798916.html
- 513443.html
- 1536332.html
- 2426341.html
- 3751593.html
- 3269100.html
- 2339932.html
- 2950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8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4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6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5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9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7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4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