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色陕北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红色陕北 上
  • 李建雄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10450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色陕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第一部 黄土地的觉醒3

第一章 贫瘠苦难的家乡3

久远的故事3

从李子洲少年时代说起6

发起反日反袁学潮8

第二章 陕籍学生在五四运动中10

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成立10

火烧赵家楼12

血溅总统府14

第三章 接受马克思主义17

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7

创办《共进》和共进社19

第四章 力挽狂澜24

杜斌丞力邀魏野畴24

李子洲到榆林中学29

红石峡题匾30

第五章 播撒火种36

井岳秀府邸遇将军36

肝胆相照识至交38

绥德四师新校长42

第六章 创建中共陕西地方组织45

崭新的办学宗旨45

陕北第一个中共支部47

杨虎城南下驱刘51

第七章 点燃星火55

陕北的一颗“炸弹”55

刘志丹入黄埔军校57

国共初次合作59

杨重远痛打恶管家61

第八章 山雨欲来64

榆林中学学潮64

刘镇华围西安城66

打骡柜69

中共绥德、榆林地委成立71

惠记工厂罢工72

第二部 清涧起义77

第九章 把军队抓过来77

谢子长办民团77

归编石谦团79

第一个中共军特支80

第十章 西安解围83

驱逐刘镇华83

石谦访绥师87

中共陕甘区委成立89

第十一章 解散“红枪会”94

榆林中学罢课风潮94

李瑞阳怒饬军纪96

破除“刀枪不入”的神话98

第十二章 大革命高潮101

集义镇军政训练101

新式婚礼103

“谢青天”105

第十三章 四一二政变108

蒋介石“清党”反共108

中共陕西省委成立112

部署武装斗争114

第十四章 白色恐怖118

井岳秀举起反共旗118

魏野畴北上120

石谦之死122

第十五章 不能坐以待毙126

筹划起义126

中共陕北军事委员会成立127

清涧县城行动130

第十六章 挥师南下132

打响第一枪132

智取延长县城135

宜川会师136

第十七章 血战突围139

坐守孤城139

宜川城受困141

冲出县城142

第十八章 率军北上144

接受收编144

西庄镇整顿146

“分家”149

第十九章 第二次起义151

再打宜川城151

艰难西进152

兵败豹子川153

第三部 渭华起义157

第二十章 魏野畴血洒皖北157

太和整军157

阜阳起义163

王官集突围167

第二十一章 许权中旅的抉择170

刘志丹返西安170

改组陕西省委172

宣化事件173

离冯归李176

瓜坡镇起义179

第二十二章 建立苏维埃政权181

西北工农革命军成立181

高塘镇突围184

撤入终南山187

李子洲被捕188

第二十三章 李子洲在狱中190

笑对酷刑190

妙语智斗191

领导狱中斗争192

壮志未酬193

第四部 农民运动199

第二十四章 恢复建立各级地方组织199

中共陕北特委成立199

绥德农民斗争202

中秋节事件204

第二十五章 与右倾错误作斗争207

米脂反饥饿群众运动207

榆、葭、横、吴、清反饥饿群众运动209

红石峡会议210

第二十六章 神木手枪连起义214

杜斌丞联络“倒井”214

开办军官教育团216

仓促举事218

彭岐周被害220

第二十七章 榆林起义222

榆林中学事件222

马明方被迫离陕226

碧血染古城228

第二十八章 打出红旗的革命武装232

延川游击小组232

淮宁湾寨子夺枪234

永坪镇战斗235

刘善忠遇害236

寻找刘志丹238

红九支队成立240

冲破“围剿”242

第二十九章 神府南区红旗飘244

成立中共地方组织244

王兆卿死里逃生247

马旺全匪性不改249

第三十章 抗粮抗税斗争252

裘洁忱响水镇丧胆252

请愿不胜不罢休254

第五部 兵运斗争261

第三十一章 掌保安民团之权261

兵运新思路261

刘志丹当选团总262

张廷芝送“金兰谱”267

第三十二章 苏雨生部扩编269

谢子长到平罗269

张东皎陕北募兵270

未举事的肤施起义272

第三十三章 三道川受挫276

宁安堡溃败276

打入谭世麟部278

周维琪中计281

张廷芝夜袭三道川283

第三十四章 再拉武装285

太白镇夺枪285

王世泰取枪288

败走芦保梁292

联络罗礼臣295

第三十五章 刘志丹彬县落难297

南下职田镇297

生死关头299

杜斌丞施救303

第三十六章 合水脱险305

收编李培霄305

高广仁哗变308

刘志丹只身脱险310

第六部 晋西游击队及红二十四军315

第三十七章 传达中央纠“左”指示315

小兵朱敏与军长高桂滋315

杨重远赴天津318

中共陕北特委第三次扩大会议320

第三十八章 东渡黄河323

战友情深323

设立汾阳联络站326

接受新任务328

第三十九章 威震晋西330

在土客队伍330

晋西游击队成立333

攻打留誉镇335

永安起义336

楚家墕战斗338

奇袭灵城岭哨所340

交山伏击战340

第四十章 红二十四军343

平定起义343

阜平诈降347

两河岔被围349

第四十一章 转战陕北352

坡牛山突围352

抢渡黄河355

南沟岔斗豪绅357

第四十二章 南梁会师359

安条岭胜敌359

营盘山激战360

收编土客队伍361

玉家湾歼灭战362

攻打瓦窑堡363

雁门关伏击战364

清平川突围364

受命南下365

下卷369

第七部 陕甘红军369

第四十三章 三嘉塬改编369

谢子长受命赴南梁369

暂归陈珪璋371

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成立373

突起的枪声375

成立陕甘游击队377

第四十四章 红旗插上旬邑城380

阳坡头战斗380

两打山河镇382

首夺旬邑城384

第四十五章 靖远二次起义386

起义刻不容缓386

向海原进发389

水泉堡再举红旗392

水北门起义397

第四十六章 挥师北上400

刘志丹临危受命400

九战八胜401

临真镇失利405

“光杆司令”406

香山突围407

第四十七章 两当起义410

王德修营换防410

成立红五支队413

第四十八章 西华池起义417

曹又参和他的新编独立营417

潘立夫磨刀霍霍419

操场举义420

第四十九章 周旋在“围剿”的缝隙中422

“新路线”422

“战略进攻”424

习仲勋到照金426

谢子长重任总指挥428

王兆相、杨文谟寻找游击队432

会合黑慕塬433

第五十章“左”倾错误是罪魁435

杜衡“大清洗”435

红二十六军成立437

火烧香山寺438

攻打庙湾镇439

保卫陕甘根据地照金苏区440

第五十一章 红二团南下渭华445

北梁会议445

杜衡擅自离队447

东进箭峪口449

被围终南山450

第五十二章 返回照金452

找到刘志丹452

坝龙庙脱险453

获救出山457

巧过渭河458

北上洛川459

走进薛家寨461

第五十三章 严峻的形势463

王泰吉耀县起义463

福盛楼事件465

高岗潜出西安城467

第五十四章 重聚照金469

陈家坡会议469

古城川会合472

再破旬邑城474

第五十五章 扭转被动局面476

“梢山路线”还要走476

攻破合水城477

薛家寨失守480

痛击赵文治482

第五十六章 再振军威485

包家寨会议485

开辟新的根据地488

高岗到第二路游击区490

第五十七章 开辟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493

陕甘边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493

西华池战斗496

南下第三路游击区498

刘志丹举家到南梁500

荔园堡会议502

第八部 陕北红军及第一、二次反“围剿”507

第五十八章 镇米事变507

永坪事件507

谭家硷战斗509

中共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511

无定河畔六烈士513

第五十九章 红一支队分散隐蔽517

二次南下517

埋枪散伙518

贾仰青就义522

第六十章 红二、三、四支队成立525

黑窑沟取枪525

神府特务队528

中共神木县委成立533

夜袭木头峪537

第六十一章 谢子长回陕北541

抗日同盟军失败541

恢复红一支队544

解家沟镇“闹腊八”546

楼则塌山缴枪547

马文瑞在三边549

神堂沟会议552

第六十二章 南梁会师555

第一次“围剿”555

攻打安定城556

阎家洼子联席会议558

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反“围剿”563

景武家塌战斗563

张家圪台战斗564

河口镇战斗565

土黄梁山、董家寺战斗567

太和寨战斗569

刘鸿飞阵前起义570

“扯包皮”斗争571

第六十四章 红军发展壮大573

寺墕里会议573

再打安定城574

安定民团起义576

万镇起义577

开辟新局面579

第六十五章 根据地建设581

清涧县土地分配试点581

打破经济封锁583

谢子长带病工作585

黄翰视察陕北588

第六十六章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590

第二次“围剿”590

郭宝珊起义593

打开环县县城596

刘志丹北上597

灯盏湾会面599

第六十七章 第二次反“围剿”603

王家圪坨战斗603

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605

周家硷联席会议606

谢子长英年辞世609

第六十八章 保卫苏区612

南沟岔战斗612

阎王砭战斗613

红五团撤离吴堡县615

第六十九章 两支红军归一统620

玉家湾联席会议620

张秀山奉命北上621

寺儿畔歼灭战623

第七十章 三战三捷625

白庙岔会师625

一日两捷626

马家坪大捷628

第七十一章 两块根据地连一片632

声东击西632

解放延川城633

高桥镇战斗635

解放新安寨637

血战李家塌638

第七十二章 红军北上威震三边642

解放靖边城642

解放保安城645

杨森出击南线646

第七十三章 神府苏区第二次反“围剿”649

收编史文华649

柴瑞叛变652

屠杀吓不倒革命群众654

第九部 第三次反“围剿”及西北根据地错误肃反661

第七十四章 陕北来了个“代表团”661

第三次“围剿”661

高家塌战斗662

永坪镇西北工委执委扩大会议664

第七十五章 不听“左”倾瞎指挥670

慕家塬战斗670

定仙墕“围点打援”672

组建红军陕北战斗团676

攻打横山县城677

识破假起义680

第七十六章 红十五军团首战告捷683

三军会师683

永坪镇联席会议688

劳山战役691

第七十七章 从鄂豫皖带来的“肃反”利刃695

罗织“右派反革命”罪名695

鄂豫皖的“肃反经验”698

严刑逼供701

第七十八章 黑云总是遮不住太阳706

“我知道你们在找我”706

大抓捕710

狱中劫难714

三边事件719

第十部 中国革命的大本营727

第七十九章 长征的落脚点727

战略大转移727

“这里就是我们的落脚点”729

到达吴起镇734

第八十章 毛泽东命令刀下留人737

危急时刻737

中共中央接管西北保卫局739

下寺湾会议741

直罗镇战役743

重见天日745

第八十一章“我们对党是忠贞不贰的”747

平反747

毛泽东接见刘志丹748

“你们这样的‘真革命’倒是一个没有才好”750

瓦窑堡会议752

组建红二十八军754

第八十二章 红军东征756

践行抗日主张756

东征大本营758

毛泽东率先过黄河761

第八十三章 打通神府苏区765

刘志丹带着红军上来了765

到抗日前哨去767

神府苏区第三次反“围剿”771

第八十四章 第三路东征军775

赶造渡船775

罗峪口战斗777

三交镇刘志丹牺牲780

第八十五章 西进三边787

高岗奉派赴伊盟787

油房头战斗790

开辟三边根据地791

第八十六章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97

打开甘肃、宁夏西大门797

与张学良、杨虎城联合逼蒋抗日799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804

西安事变808

洛川会议811

主要参考资料815

后记8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