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的茶馆会馆书院学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北京的茶馆会馆书院学堂
  • 朱耀廷,崔学谙主编;方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45812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古典园林-简介-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的茶馆会馆书院学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北京的茶馆1

一、北京茶文化溯源1

(一)茶的故乡是中国1

(二)辽金元三朝茶文化概论3

(三)雅志与逸情——明清茶文化的特征5

(四)饮茶四要素——茶、水、器、境6

名茶——灵气所钟6

名水——天下几多第一泉7

雅器——哲理之所存9

清境——返朴归真11

二、北京茶文化的特征13

(一)京师茶文化13

(二)茉莉花茶甲天下14

(三)四季茶序16

(四)茶与儒释道三家18

儒家与茶——砺节、雅志、养廉18

道家与茶——孕涵无为之道20

释家与茶——茶禅一境21

(五)茶与诗书画22

茶与诗——灵与韵的拥抱22

茶与画——境与丹青的染和23

茶与书——一盏清茗潜龙蛇23

(六)茶与戏24

茶馆戏院难解难分24

茶戏同韵亦同缘25

三、北京历史上茶馆兴盛的原因26

(一)人口特征决定了茶馆的需求26

闲人之城26

单身男子之城27

文人雅士之城27

(二)北京茶文化的特征决定了茶馆的需求28

大众化——各阶层人士均是茶人28

社会化——以茶为中介进行社交活动28

(三)舒心换境的要求决定了茶馆的需求29

需要到职业范围外舒心换境29

需要到家庭范围外舒心换境29

四、北京茶馆的类别31

(一)大茶馆31

八大轩名满京华31

天汇轩——京城第一大茶馆36

(二)二荤铺37

二荤铺的起因——服务到家37

龙海轩——教育界的京派议事厅38

(三)野茶馆39

安定门外觅茶踪——名泉佳境39

高梁桥畔一盅茶——临河情趣40

六铺炕品茗——京风京韵有京茶40

葡萄园野茶馆——夏日风情41

麦子店野茶馆——半日逍遥42

(四)棋茶馆43

(五)清茶馆44

清茶清贫清侃44

由闲人到忙人45

老北京的社区中心48

(六)书茶馆49

不闻丝竹有评书49

天桥的书茶馆——短打51

鼓楼的书茶馆——长拳52

书坛之声——由忠君到爱国53

(七)佛寺中的茶禅54

佛门茶客54

禅境茶境终是人境55

(八)道观之中的茶寮56

人间永恒的仙境56

茶道——长寿之道56

白云观茶寮——红尘之中有蓬莱57

东岳庙茶寮——因果与自食其果57

(九)季节性茶棚58

荷花市场——什刹海的茶韵风情58

水心亭品茗——文韬武略60

(十)公园中的茶社60

由禁苑到公园——茶文化的新内涵60

北海双虹榭62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62

紫竹院观鱼堂63

(十一)茶楼64

五、茶馆沧桑话新篇65

第二章 北京的会馆70

一、会馆的兴衰70

(一)九州学子聚京城——试馆大兴70

(二)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商馆林立72

(三)衙如海官如潮——仕馆难立73

(四)会馆的终结——历史的必然75

二、会馆的概况76

(一)会馆的分布76

(二)会馆的功效78

(三)会馆的格局84

(四)会馆的管理86

三、会馆的影响90

(一)九州一统朝京阙90

(二)不尽乡情滚滚来91

(三)九州生气恃风雷93

(四)登高远呼处士横议95

(五)会馆与北京文化97

(六)文尚文骚属宣南98

(七)会馆与学堂99

(八)会馆与商帮100

四、著名会馆103

(一)台湾会馆103

(二)浏阳会馆107

(三)南海会馆109

(四)湖广会馆111

(五)安徽会馆114

(六)平遥会馆118

(七)长春会馆120

(八)绍兴会馆121

(九)奉天会馆123

第三章 北京地区的书院126

一、书院概况127

(一)书院的兴起127

(二)书院与官学、私学的区分128

(三)书院的类型与等级130

二、历朝书院综述136

(一)两宋书院136

(二)元代书院138

(三)明代书院139

(四)清代书院143

三、书院官学化的趋势146

四、书院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149

(一)重学统——祀先贤敬宗师149

(二)择师选生150

(三)书院的教学内容151

(四)书院的教学方式157

(五)书院的考试制度159

五、书院的影响160

(一)真正的高等学府160

(二)社会的舆论中心162

(三)书院的藏书事业163

(四)书院的刻书事业165

(五)中国书院走向世界167

朝鲜的书院168

日本的书院170

意大利的书院170

六、改书院为学堂171

(一)近代教育兴起的大趋势171

(二)湖南敢为天下先172

七、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历朝书院174

(一)元代175

太极书院175

文靖书院177

谏议书院178

(二)明代179

首善书院180

通惠书院183

白檀书院183

(三)清代184

金台书院184

潞河书院185

燕平书院187

近光书院188

云峰书院189

蒙泉书院189

卓秀书院189

温阳书院190

八旗书院190

教会兴办的书院191

怀理书院(汇文书院)191

协和书院192

(四)北京书院的特征192

第四章 北京的学堂195

一、国子监196

(一)最高学府的风采196

(二)元代的国子监200

(三)明代的国子监201

(四)清代的国子监202

二、顺天府学203

附:贡院207

三、北京大学210

(一)国子监与北京大学210

(二)京师大学堂综述213

(三)灰色首都的老爷学府215

(四)革新北大——兼容并包216

(五)新文化运动兴起218

(六)五四运动爆发218

(七)最高学府中的赳赳武夫220

(八)国立大学育国人222

(九)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合大学223

附:(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225

(2)校歌(满江红)227

(3)勉歌227

(4)凯歌词227

(十)北大校园——文的神韵道的内涵227

四、清华大学234

附:北大与清华237

五、北京师范大学243

六、中国大学244

七、北平大学246

八、中法大学250

九、著名中学251

(一)公立中学251

北京一中251

北京二中252

北京三中252

北京四中254

北京五中255

北京女一中256

(二)私立中学256

艺文中学257

孔德学校259

大中中学260

十、教会学校260

(一)教会大学262

燕京大学262

协和医学院263

辅仁大学265

(二)教会中学268

汇文中学269

育英中学270

潞河中学271

辅仁大学附属中学272

贝满女子中学273

参考书目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