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媒体通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多媒体通信
  • 吴炜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1960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多媒体-计算机通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媒体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多媒体1

1.1.1 媒体的含义1

1.1.2 多媒体的含义2

1.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

1.2 多媒体通信5

1.2.1 多媒体通信的特征5

1.2.2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6

1.2.3 多媒体通信的网络7

第2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14

2.1 概述14

2.2 信源、信息量和熵14

2.3 率—失真理论16

2.3.1 信道和信道容量16

2.3.2 率—失真函数17

2.3.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19

2.4 量化20

2.4.1 均匀量化20

2.4.2 最优量化21

2.5 变换编码22

2.5.1 离散余弦变换22

2.5.2 小波变换24

2.6 预测编码29

2.6.1 语音的线性预测编码29

2.6.2 图像的预测编码31

2.7 熵编码37

2.7.1 哈夫曼编码37

2.7.2 算术编码38

2.7.3 游程编码40

2.8 形状和纹理编码40

2.8.1 形状编码40

2.8.2 纹理编码43

2.9 可伸缩视频编码45

2.9.1 空域可伸缩视频编码45

2.9.2 时域可伸缩视频编码46

2.9.3 质量可伸缩视频编码48

2.9.4 频率可伸缩视频编码49

2.9.5 精细颗粒度的可伸缩视频编码49

2.9.6 基于小波变换的可伸缩视频编码50

2.9.7 视频编码国际标准中的可伸缩视频编码方法52

第3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标准54

3.1 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准54

3.1.1 JPEG54

3.1.2 JPEG 200056

3.2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59

3.2.1 H.261、MPEG-1和MPEG-261

3.2.2 H.263、H.263+和H.263++67

3.2.3 MPEG-473

3.2.4 H.26477

3.2.5 AVS82

3.3 音频压缩编码标准86

3.3.1 G.7xx系列87

3.3.2 MPEG伴音系列88

3.3.3 AVS音频89

3.3.4 杜比数码系列90

3.4 图像和视频编码的发展趋势和展望91

3.4.1 图像和视频编码的基本策略91

3.4.2 压缩效率——从像素到对象92

3.4.3 满足网络和终端用户的需求93

3.4.4 小结94

第4章 视频通信中的编码速率控制技术95

4.1 速率控制技术的分类95

4.1.1 基于率—失真模型的速率控制96

4.1.2 基于图像内容与人眼视觉特性的速率控制97

4.1.3 无线信道中顽健性速率控制98

4.1.4 精细颗粒可伸缩编码的速率控制99

4.2 速率控制的实现100

4.2.1 目标比特分配100

4.2.2 目标比特分配的实现100

4.3 H.263+中的速率控制技术104

4.4 MPEG-2中的速率控制技术105

4.5 MPEG-4中的速率控制技术106

4.6 H.264中的速率控制技术107

4.6.1 JVT-F086108

4.6.2 JVT-G012109

4.7 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115

4.7.1 R-D模型115

4.7.2 质量受限的速率控制116

4.7.3 从客观最优化到主观最优化117

4.7.4 基于混合结构的最优化119

第5章 视频通信中的差错控制技术121

5.1 引言121

5.2 传输层差错控制122

5.2.1 FEC122

5.2.2 ARQ123

5.2.3 顽健性打包和复用123

5.2.4 不等差错保护124

5.3 编码端差错控制124

5.3.1 差错隔离124

5.3.2 顽健性二进制编码125

5.3.3 容错预测126

5.3.4 具有不等差错保护的分层编码126

5.3.5 多描述编码127

5.3.6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129

5.4 解码端差错控制133

5.4.1 差错检测133

5.4.2 差错掩盖134

5.5 交互式差错控制134

5.5.1 编码参数自适应调整134

5.5.2 基于反馈信息的参考图像选择135

5.5.3 基于反馈的差错跟踪135

5.5.4 无等待重传135

5.6 H.263+和H.263++中的差错控制技术135

5.7 MPEG-4中的差错控制技术136

5.8 H.264中的差错控制技术138

5.9 AVS-M中的差错控制技术143

第6章 实时多媒体业务传输协议146

6.1 引言146

6.2 传输层协议146

6.2.1 TCP146

6.2.2 UDP147

6.2.3 RTP147

6.2.4 RTCP149

6.3 会话控制协议150

6.3.1 RTSP150

6.3.2 SIP151

第7章 多媒体通信终端152

7.1 概述152

7.2 H.323153

7.2.1 H.323协议153

7.2.2 H.323系统155

7.3 SIP158

7.3.1 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158

7.3.2 SIP系统160

7.3.3 SIP和H.323的比较161

7.3.4 SIP在IMS中的应用162

7.4 H.324164

7.4.1 H.324协议164

7.4.2 H.324系统165

7.5 H.320166

7.5.1 H.320协议166

7.5.2 H.320系统167

7.6 H.321、H.310和H.322167

7.6.1 H.321167

7.6.2 H.310168

7.6.3 H.322169

第8章 多媒体同步170

8.1 基本概念170

8.1.1 多媒体数据内部的约束关系170

8.1.2 逻辑数据单元171

8.1.3 媒体内同步、媒体间同步和组同步172

8.2 媒体同步的参考模型173

8.2.1 媒体层173

8.2.2 流层174

8.2.3 对象层174

8.2.4 描述层174

8.3 同步描述174

8.3.1 同步要求175

8.3.2 同步描述的方法177

8.4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中的同步180

8.4.1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结构180

8.4.2 同步描述数据的传送181

8.4.3 影响媒体同步的因素182

8.5 媒体同步控制技术182

8.5.1 面向时间的播放控制算法183

8.5.2 面向缓冲区的播放控制算法184

8.6 MPEG-2媒体同步控制算法184

8.6.1 引言184

8.6.2 节目流或传输流中的时间标签185

8.6.3 MPEG-2解码器中常见的同步机制188

8.6.4 新的媒体同步控制算法191

参考文献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