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
  • 孙利天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758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政治课-高中-习题-升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3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意义3

(一)马克思对传统哲学观的颠倒4

(二)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误解和颠倒8

(三)马克思的哲学观与现代西方哲学14

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19

(一)不能在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基础上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19

(二)唯物史观对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超越23

(三)唯物史观对意识哲学的超越26

三、哲学观与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30

(一)不同哲学视野中的哲学问题30

(二)在“后形而上学时代”我们还能问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吗?34

(三)哲学思维方式是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38

四、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评《哲学和主体自我意识》43

(一)对哲学和全部哲学史的一种新理解43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革命性转变的新理解47

(三)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49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和民族性52

(一)在当代全球性问题的热点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52

(二)在探索和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色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56

(三)结语:让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世界59

六、寻求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6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态度与时代精神6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理论和流派6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院化与大众化68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认识论转向的意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72

(一)认识论转向与独断形而上学的终结73

(二)认识论转向与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76

(三)认识论问题的永恒性79

八、关于辩证法的十点意见84

(一)辩证法是关于思维内容一般真理的学说84

(二)辩证法是直觉的逻辑85

(三)论辩的辩证法作为人文科学方法(之一)85

(四)无言的、体验的辩证法作为人文科学方法(之二)86

(五)直觉人的生存状态的辩证法87

(六)改善生存状态的实践辩证法88

(七)人类自觉活动的难题——情与知的辩证法90

(八)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辩证法的理论内容91

(九)辩证法是关于绝对的相对真理91

(十)触及人类生存的根本激动——对发展辩证法的一点意见92

九、论哲学的思维方式94

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104

十一、论辩证法的人生态度和理想113

十二、语言转向和语言的辩证法123

(一)语言转向的复杂原因123

(二)语言转向的偏失129

(三)语言的辩证法132

十三、现代哲学革命和当代辩证法理论137

(一)形而上学终结的真实内容137

(二)清洗掉了形而上学的辩证法是什么142

(三)当代辩证法的实证化趋向147

十四、什么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151

(一)辩证法是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真理151

(二)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客观性155

(三)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历史性158

十五、对辩证法理论的新探索162

十六、信仰的对话:辩证法的当代任务和形态173

中编 现代西方哲学批判183

一、哲学的合法性论纲183

(一)问题的提出:对哲学合法性的质疑183

(二)传统哲学合法性的自我申辩184

(三)现代哲学革命和哲学观的转变186

(四)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188

(五)一种有限的哲学功能观191

二、意义与无意义——人类理性信念的失落与寻求193

(一)意义的标准193

(二)隐蔽的前提197

(三)辩证理性的寻求200

三、从治疗的观点看哲学的使命和意义205

(一)消除形而上学:对哲学的治疗206

(二)对治:对生活和社会的批判和治疗208

(三)对话:真诚平等的哲学交谈215

四、当代西方哲学中辩证法复兴的基本趋势219

(一)分析哲学的辩证运动219

(二)从现象学、解释学到辩证法221

(三)当代西方辩证法理论研究的启示226

五、哲学为什么没有被遗忘228

(一)认识自己和自我同一性228

(二)他者和普世伦理232

(三)存在和精神的家园236

六、追思形而上学240

七、作为思想的形而上学245

(一)思想是形而上学的秘密245

(二)思想形而上学的界限249

(三)超越形而上学的思想253

八、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257

(一)哲学是思想把握世界的方式257

(二)历史性的人性自觉与哲学的转变260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哲学的精神维度264

九、纯粹理论生活的理想269

(一)哲学家的存在方式269

(二)理论生活的界限272

(三)理论生活的意义276

十、21世纪哲学:体验的时代?280

(一)理性的还原280

(二)体验与思维规定284

(三)生活世界的改变286

十一、论20世纪西方哲学变革的主题与当代中国哲学的走向——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290

十二、辩证法与后现代主义哲学303

(一)从思维方式看后现代主义哲学303

(二)两种不同的消解策略306

(三)超越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可能性313

十三、生存论的态度与本体论的理解317

(一)纯粹理论生活的态度与知识本体318

(二)功利主义的态度和价值本体321

(三)自然主义的态度与存在经验324

十四、哲学体系的自身区分及其循环论证329

(一)西方哲学的唯一问题:绝对确定性的寻求330

(二)作为起哲学奠基作用的生存转向332

(三)生存论的意识论和存在论前提336

十五、“内在”与“超越”——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的根本焦虑340

(一)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的根源340

(二)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的内在矛盾342

(三)现代西方哲学对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的批判344

(四)超越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的可能道路346

(五)结语:走向非哲学的思想?348

十六、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方向——现代哲学转向批判350

(一)内在超越与外在拒绝350

(二)后形而上学思想的教条354

(三)思想的界限与“他者”359

下编 中西马哲学会通的思考367

一、反思常识的乐趣和妙用367

(一)反思367

(二)反思什么368

(三)常识是什么369

(四)反思常识370

(五)反思常识的乐趣和妙用371

二、生活的理想和反思的限度373

三、邓小平理论研究与人文科学385

(一)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385

(二)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理论态度388

(三)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人文化390

四、论“实事求是”的理论内涵393

五、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谈毛泽东哲学著作的民族语言特点397

六、论民族精神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为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而作404

(一)实践标准与科学精神404

(二)理论的疑难和实践的困惑407

(三)科学理性的培育和理性的均衡411

七、实践理性的自然基础——中国哲学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415

(一)对意识能动性的不理解415

(二)实践理性能动性的本质规定418

(三)通达实践理性能动性的思想道路421

八、试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起点425

九、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东方思想432

(一)哲学的消解与思想的还原432

(二)不同视界中的东方思想436

(三)困而后学与视界的开放440

十、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444

(一)我们能否平凡、真实和快乐地生活445

(二)为什么现代哲学的主题是批判和拆解447

(三)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450

十一、生命领会和精神自觉——中西马哲学会通的辩证本体基础455

(一)主观精神对生活和世界的精神化456

(二)精神的对象化与客观性459

(三)精神的自觉与生命的完成463

十二、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467

(一)寻找我们的活着的哲学传统467

(二)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现代阐释470

(三)精神家园:心灵的舒展和安居4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