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法制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法制概论
  • 章渊若编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34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法制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现代法制改造之原理与趋势1

第一章 现代法制一般的趋势1

一 总说1

二 立宪主义之革新4

三 代议制度之改造5

四 私有观念之革新7

五 财产制度之改造9

六 过失责任原则之修正11

七 法律平等观念之改善12

八 契约自由之限制13

九 人民生活之保育15

十 结论18

第二章 现代私法改造之原理21

一 社会职务与现代法制21

二 个人自由之限制24

三非「意志自主」说29

四 法律行为32

五 契约与责任35

六 财产制度38

七 结论41

第三章 现代公法改造之原理44

第一部公法改造之基本观念44

一 历来公法学基础之动摇44

二 现代公法学之重要原则——权能分属46

三 现代公法学之新意义47

四 现代公法学之新基础49

第二部 代议制度之改造52

一 代议制度理论之缺点52

二 职业代表主义之缺点53

三 如何巩固代议制度之基础54

四 上院存废问题56

五 直接民权问题59

第三部 行政之改造60

一 均权主义60

二 地方分治62

三 公务分治63

四 会社法律65

五 行政行为之新观念68

六 行政裁判制度之改造70

七 结论72

第四章 现代宪法之三趋势76

一 战后世界宪法之特征76

二民族主义之趋势79

三 民权主义之趋势83

四 民生主义之趋势93

五 结论103

第五章 现代宪法之社会化108

一绪言108

二 现代国家之观念109

三 近世宪政之缺陷111

四 苏俄革命之影响113

五 德国宪法之贡献116

六 结论119

第六章 现代行政裁判制度之趋势123

一 绪言123

二 英国行政裁判制124

三 德国行政裁判制125

四 法国行政裁判制128

五 现代行政裁判制度改善之趋势131

六 五权宪法下之行政裁判制度134

七 行政法院之组织137

八 行政诉讼之范围142

九 行政法院之权限145

十 行政诉讼之程序149

第七章 吾国法制改造之基本原则154

一 中国革命的新使命154

二革命后第一件的重要工作158

三 评各国「人权宣言」163

四 法律的新概念169

五 宣言原则概说171

六 权利观念的革新与扩大172

七 自由新义178

八 平等新义182

九 私有观念之革新186

十 人民义务之并重189

十一 结论191

下编 现代法制革新与演进之特征195

第八章 意大利公法之特质195

一 法西斯主义之历史的背景195

二 法西斯运动之精神197

三 意大利新政之特质199

四 议会权威之衰微200

五结论202

第九章 法西斯国家之法理205

一 法西斯国家之基本精神205

二 反个人主义208

三 反自由主义210

四 反民主主义211

五 党治主义213

第十章 法西斯之政治制度217

一 内阁改造217

二 命令立法220

三 选举制度223

四 党之权力233

第十一章 苏维埃国家之法理238

一 苏俄宪政之矛盾性238

二苏俄国家之缺陷240

三 苏俄人民之权利242

四 结论244

第十二章 苏俄之国体与政制248

一 苏维埃联邦之组织与精神248

二 苏维埃之特质与组织252

三 苏俄宪法253

四 党政之关系256

第十三章 苏俄人民之自由权261

一 苏俄宪法之基本精神261

二 苏俄权利的新观念263

三 苏俄人民之人身自由264

四 结社集会自由268

五 言论自由270

六 限制人民自由之法理271

第十四章 苏俄之制宪机关275

一苏俄宪法之特殊性275

二 修改宪法之机关277

三 宪法修改之理论与实际279

四 苏俄宪法之柔性279

五 苏俄宪法修改之实例281

六 结论284

第十五章 苏俄政制之批判288

一历史与社会之背景288

二 列宁主义之特质289

三 无产阶级专政之批评290

四 行政合议制之批评292

五 苏维埃制度之批评295

第十六章 德国宪法集权之趋势297

一 德国联邦制度动摇之原因297

二 各邦地位之变更298

三 各邦立法权之限制302

四 联邦权力之扩大307

第十七章 德国议会制度之改造312

一绪言312

二总统权力313

三 内阁地位316

四 经济议会319

第十八章 英国社会立法之演进与特征325

一绪言325

二 劳工之消极保护327

三 劳工之救济331

四 积极保护与节制资本333

五 土地立法与地政改革335

六 结论338

第十九章 法国劳工立法之演进与特征343

一 工时立法343

二 工资立法345

三 工会立法350

四 结论352

第二十章 日本法制演进之时期与趋势357

一日本法制演进之时期357

二 法律编订准备时期358

三 法典公布时期361

四 法典美备时期363

五 传统法制之动摇与转变之趋势3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