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
  • 王洪德,石剑云,潘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2388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安全管理;安全-评价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安全管理概论1

1.1 基本概念1

1.1.1 安全与风险1

1.1.2 事故与职业病2

1.1.3 安全管理3

1.2 安全管理的形成及发展6

1.2.1 安全管理的形成及发展概述6

1.2.2 我国安全管理简史7

1.3 安全管理现代化9

1.3.1 管理现代化的概念9

1.3.2 现代安全管理的内容10

1.3.3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观念11

1.3.4 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的比较12

第2章 安全管理原理13

2.1 事故致因理论13

2.1.1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13

2.1.2 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15

2.2 事故预防理论22

2.2.1 海因里希法则22

2.2.2 3E原则23

第3章 事故管理24

3.1 伤亡事故分类24

3.2 事故统计与分析26

3.2.1 工伤事故的认定27

3.2.2 工伤事故统计28

3.2.3 常用的事故统计分析法31

3.2.4 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方法及主要内容与指标35

3.3 伤亡事故报告与调查39

3.3.1 伤亡事故上报制度39

3.3.2 伤亡事故调查制度41

3.4 伤亡事故分析与处理45

3.4.1 伤亡事故分析45

3.4.2 伤亡事故处理与结案47

附录:沪东“7·17”特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49

第4章 安全法制管理55

4.1 职业安全卫生法的产生及发展55

4.1.1 职业安全卫生法概述55

4.1.2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概况56

4.2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体系57

4.2.1 安全法规的制定依据及其作用57

4.2.2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体系的构成58

4.2.3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核心内容58

4.3 职业安全监察65

4.3.1 职业安全监察的基本原则65

4.3.2 职业安全监察程序66

4.3.3 职业安全监察主体68

第5章 安全生产管理实务71

5.1 安全管理体制71

5.1.1 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71

5.1.2 企业安全管理体制75

5.2 安全生产责任制76

5.2.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性质和内容76

5.2.2 企业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77

5.2.3 有关职能科室的安全职责80

5.3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81

5.3.1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意义81

5.3.2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订的原则、依据及范围81

5.3.3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83

5.3.4 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注意事项83

5.4 安全教育制度84

5.4.1 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84

5.4.2 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86

5.5 安全检查制度87

5.5.1 安全检查的内容87

5.5.2 安全检查的方法88

5.5.3 如何组织安全检查89

第6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91

6.1 概述91

6.1.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91

6.1.2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势在必行92

6.1.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的作用93

6.1.4 我国已具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条件94

6.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简介94

6.2.1 基本原理94

6.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内容要求95

6.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策划与建立101

6.3.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过程101

6.3.2 领导决策和准备101

6.3.3 组织安排、制订工作计划102

6.3.4 人员培训103

6.3.5 初始状况评审103

6.3.6 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管理方案104

6.3.7 确定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能105

6.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106

6.4.1 文件的策划106

6.4.2 文件的作用与特点107

6.4.3 文件的编写原则108

6.4.4 职业安全健康手册的编写109

6.4.5 程序文件的编写110

6.4.6 第三层次文件的编写111

6.5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111

6.5.1 运行111

6.5.2 内部审核114

6.5.3 管理评审115

6.6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审核115

第7章 安全评价概述118

7.1 安全评价相关概念118

7.1.1 基本概念118

7.1.2 安全评价的定义119

7.2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19

7.2.1 安全评价的目的119

7.2.2 安全评价的意义120

7.3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分类121

7.3.1 安全评价的内容121

7.3.2 安全评价的分类121

7.3.3 安全评价与“三同时”的关系123

7.4 安全评价程序123

7.5 安全评价依据125

7.5.1 法律法规125

7.5.2 标准126

7.5.3 风险判别指标126

7.6 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发展127

7.6.1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127

7.6.2 我国安全评价现状129

7.7 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130

7.7.1 安全评价原理130

7.7.2 安全评价的原则134

7.7.3 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136

第8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单元划分138

8.1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138

8.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38

8.2.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138

8.2.2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140

8.3 固有危险的辨识141

8.3.1 物质危险的辨识141

8.3.2 生产过程危险的辨识142

8.4 重大危险源辨识144

8.5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147

8.6 评价单元及其划分147

8.6.1 评价单元147

8.6.2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148

第9章 安全评价方法150

9.1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150

9.1.1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150

9.1.2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152

9.2 安全检查表分析153

9.2.1 目的154

9.2.2 不同类型的检查表154

9.2.3 编制程序及应用说明155

9.3 预先危险分析157

9.3.1 目的157

9.3.2 分析步骤157

9.3.3 分析的要点158

9.3.4 所需资料158

9.3.5 预先危险分析的几种表格159

9.3.6 适用范围159

9.3.7 示例159

9.4 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160

9.4.1 目的160

9.4.2 评价的结果160

9.4.3 所需资料和条件要求160

9.4.4 分析步骤160

9.4.5 示例160

9.5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164

9.5.1 目的164

9.5.2 评价方法介绍164

9.5.3 所需资料166

9.5.4 分析步骤及技术关键166

9.6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68

9.6.1 方法介绍168

9.6.2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70

9.6.3 方法实例170

9.7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171

9.7.1 总则171

9.7.2 评价原则171

9.7.3 评价程度171

9.7.4 评价方法171

9.7.5 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及计算方法172

9.8 危险指数评价法173

9.8.1 目的173

9.8.2 所需资料173

9.9 危险度评价法174

9.10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175

9.10.1 目的175

9.10.2 评价计算程序及用表175

9.10.3 计算说明178

9.11 概率危险评价技术198

9.11.1 概述198

9.11.2 应用范围198

9.11.3 评价步骤199

9.11.4 应用分析199

9.11.5 Canvey岛危险评价200

第10章 安全对策措施203

10.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203

10.1.1 安全对策措施基本要求203

10.1.2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203

10.2 安全对策措施概要204

10.3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205

10.3.1 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205

10.3.2 防火、防爆对策措施208

10.3.3 电气安全对策措施221

10.3.4 机械伤害防护措施232

10.3.5 其他安全对策措施239

10.3.6 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243

10.4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250

10.4.1 建立制度251

10.4.2 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252

10.4.3 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252

10.4.4 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253

10.4.5 实施监督与日常检查254

10.4.6 事故应急预案255

第11章 安全评价结论256

11.1 评价结果与评价结论的关系256

11.2 评价结论中的逻辑思维方法的应用256

11.3 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256

11.4 评价结论的主要内容257

11.4.1 评价结论分析257

11.4.2 评价结论一般内容258

11.4.3 评价结果归类及重要性判断258

第12章 安全评价技术文件及评价过程问题分析259

12.1 安全评价资料、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原则及方法259

12.2 其余技术文件说明260

12.3 安全评价过程常见问题分析260

12.3.1 前期准备阶段常见问题分析260

12.3.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阶段常见问题分析262

12.3.3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阶段常见问题分析263

12.3.4 定性、定量评价阶段常见问题分析264

12.3.5 风险控制和对策措施阶段常见问题分析265

12.3.6 评价结论阶段常见问题分析266

12.3.7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266

参考文献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