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 下
  • 黎雨,袁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439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472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1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199

(下卷)1199

第六篇 生态环境污染及防治(下)1199

第三章水体污染及防治1199

第一节水体与水体污染1199

一、水和水环境1199

二、水体污染1200

三、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1203

第二节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1207

一、水质指标1207

二、水质标准1209

第三节水体污染控制技术1210

一、水体自净1210

二、水质的预处理1213

三、废水的澄清1219

四、过滤1249

五、废水的化学处理法1260

六、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1281

七、厌氧生物处理与污泥脱水1304

八、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1316

九、废水深度处理与利用1346

十、废水处理站布置与设计1349

第四节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355

一、关于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1356

二、关于制定水污染防治方面的环保标准的规定1356

三、关于建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制度的规定1356

四、关于防止地表水污染的规定1357

五、关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规定1359

六、关于违反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规定1359

二、改进生产工艺过程1360

三、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1360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1360

第五节水体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1360

四、加强废水的净化处理1361

五、实行废水的分级处理1362

六、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1363

第四章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1366

第一节固体废物与固体废物污染1366

一、固体废物1366

二、固本废物的来源和分类1367

三、固体废物的危害1367

四、关于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1368

一、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1369

第二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1369

六、关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规定1369

五、关于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规定1369

二、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1374

三、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1390

第三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396

一、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原则1396

二、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1397

三、关于违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1399

第四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综合防治措施1400

一、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1400

二、加强危险废物处置1402

三、加强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1404

四、加强固体废物的的综合利用1405

五、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1410

第五章海洋污染及防治1414

第一节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1414

一、海洋环境污染及其来源1414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1415

三、生态破坏的损害1418

一、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1420

二、关于划定海洋保护区的规定1420

第二节海洋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420

三、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1421

四、关于防止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规定1422

五、关于防止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规定1422

六、关于防止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规定1423

七、关于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规定1423

八、关于防止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规定1424

九、关于违反海洋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1425

第三节海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1426

一、综合防治的指导原则及主要内容1426

二、加强海洋环境调查评价及趋势预测分析1427

三、落实海洋环境战略目标及总量控制目标1430

四、加强海洋污染防治1431

第六章噪声污染及防治1438

第一节噪声及噪声污染1438

一、噪声的来源1438

二、噪声污染的特征1438

三、噪声的声学特性1438

四、噪声的危害1441

五、噪声的控制标准1443

第二节环境噪声评价1445

一、环境噪声评价基础知识1445

二、环境噪声评价方法1448

第三节噪声测量1449

一、噪声测量仪器1449

二、噪声测量方法1451

第四节噪声污染控制技术1452

一、吸声1452

二、隔声1459

三、消声1465

第五节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1476

一、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一般法律规定1477

二、关于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1479

三、关于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1481

四、关于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1482

第六节噪声污染综合防治1483

一、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建设1484

二、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防治噪声污染1486

三、噪声达标区建设1488

四、加强道路两侧的噪声控制1489

第七章放射性污染及防治1494

第一节放射性污染概述1494

一、有关放射性的基础知识1494

二、放射性污染的特点、来源1498

三、放射性污染的危害1503

第二节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1504

一、放射性废物的来源与分类1504

二、放射性和辐射量的单位1506

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1507

第三节电离辐射源的防护1512

一、环境中的电离辐射源1512

二、电离辐射防护原则、标准与方法1513

第四节电磁辐射污染治理1515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及电磁污染源1515

二、电磁辐射的特性及应用范围1516

三、电磁污染的危害1518

四、电磁辐射控制标准1519

五、防治电磁辐射的基本方法1519

第五节振动控制1521

一、振动概述1521

二、振动的测量1522

三、隔振1523

四、阻尼减振1526

第六节热污染控制1527

一、热污染概述1527

二、热污染的危害1527

一、光辐射污染的性质和危害1529

三、热污染的防冶1529

第七节光辐射污染及其防护1529

二、光污染防护措施1530

第八节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531

一、关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1531

二、关于医疗中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1532

三、关于食品、药品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1533

四、关于违反放射性污染的法律责任1533

第九节放射性污染的综合防治1534

一、加强放射性污染的分类1534

二、加强放射性“三废”的处理与防治1534

二、有毒化学品污染的危害1537

三、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537

第八章危险物品污染及防治1537

一、有毒化学品污染的含义1537

第一节有毒化学品污染及防治1537

第二节农药污染及防治1540

一、农药污染的含义1540

二、农药污染的危害1540

三、农药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1540

二、土壤污染源1543

一、土壤污染1543

第一节土壤污染的含义1543

第九章土壤污染及防治1543

三、土壤污染的危害1544

四、土壤污染与净化1544

第二节土壤污染的防治1547

一、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1547

二、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1547

第一节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简介1551

二、环境标准的种类1551

一、环境保护标准体系1551

第一章生态环境标准1551

第七篇 生态环境标准1551

三、制定环境保护标准的原则1553

第二节中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1556

一、中国环保标准发展概况1556

二、中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1557

三、选择评价标准的原则1559

四、环境标准的实施和管理1560

第三节环境标准物质1560

一、环境标准物质及其作用1560

二、我国环境标准物质1561

一、环境目标值1562

第四节环境目标值和环境容量1562

二、环境容量1563

第二章环境管理标准体系1564

第一节ISO14000系列标准1564

一、环境管理体系(EMS)子系列1564

二、环境审核(EA)子系列1565

三、环境标志(EL)子系列1565

六、环境管理(EM)子系列1566

七、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指标(EAPS)子系列1566

五、生命周期评估(LCA)子系列1566

四、环境行为评价(EPE)子系列1566

八、ISO 14000系列标准代表的现代环境意识1568

第二节ISO 14001标准1580

一、ISO 14001标准的产生1580

二、ISO 14001标准带来的环境管理新思维1585

三、ISO 14001标准需要正确导向1586

第三节ISO 14001标准评注1589

一、标准的主要内涵和应用条件1590

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1592

三、ISO 14001术语与定义1595

四、IS0 14001标准要素1599

五、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1)给企业带来的利益1609

第一章环境监测管理概论1613

第一节环境监测概述1613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1613

第八篇环境监测管理1613

二、环境监测的目的1614

三、环境监测的任务1615

四、环境监测的分类1615

五、环境监测的原则1616

六、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1617

七、环境监测的内容1617

二、仪器分析法1620

第二节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1620

一、化学分析法1620

三、生物技术1623

四、环境监测简易分析技术1623

五、环境监测连续自动监测系统1625

六、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及应用1631

第三节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1634

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涵义1634

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要求1634

三、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述1638

四、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1644

五、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1648

第四节环境监测管理1652

一、环境监测的管理机构及专业机构体系1652

二、环境监测网1655

三、环境监测管理1655

第二章大气和废气监测1657

第一节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1657

一、制定监测目的1657

二、收集有关资料1657

三、选择监测项目1657

四、布设采样点1658

五、采样时间和频率1659

第二节大气监测采样的方法和仪器1660

一、大气污染物采样方法1660

二、大气监测采样仪器1663

三、大气监测采样效率1665

四、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法和气体体积的换算1667

第三节大气粒子状污染物的测定1668

一、自然降尘的测定1668

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1668

三、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1670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1673

第四节大气分子状污染物的测定1673

二、氮氧化物的测定1676

三、一氧化碳的测定1678

四、臭氧的测定1679

五、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1680

六、氟化物的测定1681

第五节大气污染源监测1683

一、大气固定污染源监测1683

二、大气流动污染源监测1691

一、标准气的产生1692

二、静态配气法1692

第六节大气监测标准气体的配制1692

三、动态配气法1693

第七节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法1696

一、植物受害过程和植物监测的依据1696

二、植物指示器与植物监测器1697

三、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及危害症状1698

四、监测方法1699

五、植物反应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1700

第八节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1701

一、大气污染自动监测项目1703

二、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1703

三、大气污染自动监测仪器1704

第一节水和废水监测项目1709

一、水体和水体污染1709

第三章水和废水的监测1709

二、水质和水质指标1710

三、水质监测对象和目的1712

四、监测项目1712

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1715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1715

二、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1718

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定1720

一、地面水样的采集1722

第三节监测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1722

二、废水样品的采集1723

三、地下水样的采集1724

四、底质样品的采集1725

五、流量的测定1725

六、水样的运输和保存1726

七、水样的预处理1728

第四节水质物理性质的测定1730

一、水温测定1730

二、颜色测定1730

四、电导率测定1731

三、残渣测定1731

五、浊度测定1732

六、透明度测定1733

第五节水质金属化合物的测定1733

一、硬度的测定1733

二、汞的测定1734

三、镉的测定1736

四、铅的测定1739

五、铬的测定1740

六、砷的测定1741

一、pH值的测定1742

第六节水质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1742

二、溶解氧的测定1743

三、氟化物的测定1745

四、氰化物的测定1746

五、含氮化合物的测定1747

六、硫化物的测定1752

第七节水质有机化合物的测定1753

一、生化需氧量的测定1753

二、化学耗氧量的测定1755

三、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1758

五、总需氧量(TOD)的测定1759

四、总有机碳(TOC)的测定1759

六、挥发酚的测定1760

七、矿物油的测定1762

八、底质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1763

第八节水质污染的生物监测1764

一、指示生物1765

二、水质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1767

第九节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1771

一、监测项目1771

二、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1772

三、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器1773

一、放射性1778

第四章放射性污染监测1778

第一节放射性与放射性污染监测1778

二、放射性的来源1779

三、放射性的度量单位1781

四、半衰期与电离辐射1783

五、放射性核素在环境和人体中的分布1783

六、放射性核素的危害1784

七、放射性监测的对象和目的1785

第二节放射性监测方法与技术1785

一、放射性测量实验室1785

二、放射性检测仪器1786

三、环境放射性监测方法1790

第三节环境中常见的放射性物质及剂量的监测1794

一、水样的总放射性活度测定1794

二、大气中各种形态131I监测1794

三、土壤中总α、β放射性活度测定1795

四、空间照射量和个人外照射剂量的测定1795

第五章噪声监测1797

第一节噪声与声学基础1797

一、噪声的定义与分类1797

二、声学基础1798

一、声级评价1801

第二节声级评价和噪声标准1801

二、噪声标准1803

三、噪声的评价参数1806

第三节噪声监测1807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1807

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1808

三、工业企业外环境噪声监测1809

四、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1809

五、噪声监测读数方法与数据处理应用实例1809

二、土壤样品的采集1813

一、监测项目1813

第六章土壤、生物污染及固体废物监测1813

第一节土壤污染物的测定方法与技术1813

三、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1815

四、土壤样品测定1815

第二节固体废物监测方法与技术1816

一、样品的采集1816

二、样品的制备1818

三、样品的保存1819

四、有害物质和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1819

五、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1824

一、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826

第三节生物污染监测方法与技术1826

二、生物样品的预处理1828

三、生物监测的方法1830

第七章海洋环境监测1833

第一节海洋环境监测的目标、分类和原则1833

一、海洋监测的目标与任务1833

二、海洋监测的分类1834

三、海洋监测的原则1835

第二节海洋环境监测程序和质量保证1836

一、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系统1836

二、海洋环境监测计划与效益分析1838

三、海洋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1839

第九篇 环境监理与环境行政执法1843

第一章环境监理与环境行政执法概述1843

第一节环境监理概述1843

一、我国环境监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1843

二、环境监理的涵义1847

三、环境监理的任务1851

四、环境监理的类型1852

五、环境监理现场检查的依据1852

六、环境监理机构1854

七、环境监理员的基本素质1856

八、环境监理稽查1860

第二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概述1865

一、环境执法的涵义1865

二、环境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1867

三、环境行政执法手段1869

四、环境行政执法体系1873

五、环境保护法律关系1876

第二章污染源监理1887

第一节污染源监理的概述1887

一、污染源监理的概念1887

二、污染源监理工作程序1889

三、污染源监理的依据1891

第二节污染源监理的一般内容1893

一、污染源所属单位环境管理情况检查1893

二、进行工况调查,查污染隐患1894

三、污染源守法检查1896

四、排污申报与排污许可证监理1896

五、服务性监理1897

一、制定现场监理计划1899

二、定期检查与巡查1899

第三节污染源现场监督检查方法1899

三、不定期检查1900

四、特殊形式检查1901

第四节各类污染源现场监理要点1902

一、水污染源现场监理1902

二、大气污染源现场监理1905

三、固体废物现场监理1909

四、噪声污染源现场监理1910

五、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监理1913

六、分散、小型工业企业环境监理1914

七、饮食、娱乐服务业环境监理1915

八、核安全与电磁辐射的环境监理1917

一、污染防治设施监理的概念1919

第五节污染防治设施的环境监理1919

二、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监理的程序1920

三、污染防治设施监理的一般方法1921

四、污染防治设施管理情况检查1921

五、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转情况检查1922

六、污染防治设施的变动检查1922

七、污染防治设施违法行为认定与查处1923

八、生产、安装污染防治设备和产品的检查1924

九、各类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理要点1924

二、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特点1928

第六节污染物排放口的环境监理1928

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目的1928

三、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原则1929

四、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步骤和内容1929

五、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方法和技术要求1929

六、污染物排放监理1931

七、环境监测基础知识1933

第三章建设项目和限期治理项目的环境监理1939

第一节建设项目和限期治理项目的环境监理概述1939

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涵义1939

三、建设项目和限期治理项目环境监理的意义和作用1940

二、限期治理项目环境监理的涵义1940

第二节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1941

一、基本建设工作程序1941

二、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1941

三、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程序1944

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要点1945

五、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1946

第三节限期治理项目的环境监理1946

一、限期治理项目的决定与下达1946

四、限期治理项目现场监理应注意的问题1947

三、限期治理项目违法行为的查处1947

二、限期治理项目监理工作程序1947

第四章海洋和生态环境监理1949

第一节海洋环境监理1949

一、海洋环境的特点和作用1949

二、海洋环境管理体系1951

三、海洋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1953

第二节生态环境监理1959

一、生态环境保护概述1959

二、生态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1963

三、常见生态破坏的形式1965

四、强化现场监督执法,积极探索各种生态环境监理形式1968

第五章环境监理排污费的征收1970

第一节排污收费标准1970

一、污染物排放标准1970

二、现行排污收费标准1974

第二节排污费的征收程序1978

一、排污申报登记1978

二、排污申报核实1979

三、核算排污费1980

四、依法征收排污费1980

六、解缴国库1981

五、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981

七、排污费减、免、缓1982

八、总结归档1982

第三节排污费的计算1982

一、污水排污费的计算1982

二、超标污水排污费的计算1983

三、超标大气污染物排污费的计算1985

四、二氧化硫排污费的计算1989

五、超标噪声排污费的计算1990

六、超标废渣排污费的计算1993

九、滞纳金的计算1994

八、提高征收标准收费的计算1994

七、加倍收费的计算1994

十、补偿性罚款的计征1995

第四节总量收费1997

一、总量收费标准1997

二、总量收费的计算2004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2007

第一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机构及其权限2007

一、环保行政机关取得处罚主体资格的条件与权限2007

二、被授权组织与处罚权限2007

一、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2008

第二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2008

三、受委托组织及权限2008

二、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基本制度2011

第三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程序2013

一、简易程序2013

二、一般程序2014

三、听证程序2015

四、不履行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处理2016

第七章环境污染事故与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2018

第一节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2018

一、环境污染事故的涵义2018

二、环境污染事故报告2020

三、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2021

四、环境污染事故调查与处理基本程序2023

第二节环境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2025

一、环境污染纠纷的产生和影响2025

二、处理环境纠纷的法律规定2025

三、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基本要求2026

四、环境污染纠纷的解决途径2027

五、环境污染纠纷调查处理程序2028

三、其它注意事项2030

二、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应注意的事项2030

一、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应注意的事项2030

第三节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应注意的事项2030

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争议的解决2035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复议2035

一、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机关2035

二、环境保护行政复议范围2035

三、环境保护行政复议的受理2036

四、环境保护行政复议的决定2036

五、法律责任2037

六、环保行政复议应注意的问题2037

三、环境保护行政诉讼的程序2038

二、环境保护行正诉讼的原则2038

一、环境保护行政诉讼的特点2038

第二节环境保护行政诉讼2038

四、环境保护的行政应诉2039

五、环境保护行政诉讼应注意的问题2040

六、环境行政部门应诉技巧2042

第三节环境行政强制执行2045

一、关于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2045

二、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2045

六、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手段2046

五、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应提交的文件2046

四、申请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条件和期限2046

三、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内容2046

第十篇 近期各地生态环境保护2049

工作经验及体会2049

第一章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开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2049

夯实基础再铸辉煌 史京品2049

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云建东2051

开创新世纪环保工作新局面 张星旺2055

“十五”期间徐州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 宋庆启2057

新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探索及思考 魏灼元2060

以保护东江水质为重点全面推进环保各项工作 刘和生2063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李三民2065

2010年朝阳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夏淑舫2066

坚定信心总揽全局努力开创新世纪环保工作新局面 薛泗标2070

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张文学王永梅2073

用“三个代表”指导环境保护 王国联2075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奏响世纪环保工作新乐章 郑吉恩2077

牢记“三个代表”发扬“五种精神”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孙西林2080

理清思路找准位置不断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马书泉2083

创一流环境质量树一流环保形象 赵正华马淑玲2086

强化管理依法行政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丁学才孙建国2093

因地制宜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彰武县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张平2095

总结经验查找差距谱写新时期环保工作新篇章 河南省唐河县环境保护局2099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点体会 王子荣2102

走出特色之路促进持续发展新世纪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甄志祥2105

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再造宁城秀美2107

山川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环境保护局2107

第二章增强环境意识,打牢工作基础,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2110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近年来汕头市环境保护主要成效及措施 陈奕泉2110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全面发展——对新世纪环保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薛祖本2112

再造碧水蓝天永铸环保辉煌 辽宁省凌源市环境保护局2114

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赵永达2116

生态环境保护丝毫不能放松 龙籍卷2118

让公民充分享有环境知情权 何书金2120

强化环境宣传教育促进环境污染防治 吴彦2123

强化环境质量意识扎实开展环保工作 林建军2125

对新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张兆祥2126

依法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张克敏王爱梅2131

抓宣传教育壮环保力量 张视如巢林生2134

浅析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 徐杨2136

试谈西部开发中如何加强贫困县生态环境保护 闫文霞2138

加强环境管理搞好环保工作 王立新2140

如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张中书2142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留下美好洁净空间 李凤生2146

唤起公众环境意识努力创建美好家园 霍仙舟2148

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城区 郑寿亭2150

抓住机遇开拓奋进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李亿兴李静2154

环境保护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发展为环保提供支持 应文田2157

第三章运用科学方法,扎实做好生态功能区、示范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护工作2160

呼伦贝尔生态示范区建设思路及措施 张福国2160

在西部大开发中保护与建设阿拉善盟的生态环境 叶金宝2164

建设生态城市促进西部大开发 张建益2167

加强草原环境保护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冯文思2170

浅谈阿拉善左旗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马新民郑忠2174

改善生态环境确保一方净土 张有义2176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后旗经济发展 郝明禄2179

水乡绽放生态花——宝应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区纪实 张国顺石书荣2184

创绿色新家园建生态示范区 杨根宏2186

发挥自然保护区优势开展生态旅游 王维国2187

建立自然保护小区荣获世界发明奖励 程盛旺詹东林2189

保护利用好生态资源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潜立耀2190

切断沙魔的通道 王兴业2192

敖汉旗生态示范区的经验对固阳县生态建设的启迪 郭瑞高铁生潘晨光2195

永葆蓝天、青山、碧水——记宽甸满族自治县争创“全国生态示范区” 陈荣邦2198

潢川县生态建设区划研究 胡潜2199

实行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齐广才2202

实施“三大工程”再现碧水蓝天 高华忠唐宝贤张新国2206

第四章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2206

走持续发展之路建现代文明城市 江苏省张家港市环境保护局2207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优势 高祖宝221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玉新2213

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刘国军2215

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与思考 姚克城赵国昌霍峰2216

重视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杨占海2218

努力提高环保工作水平为西部大开发和铜川大发展作贡献 薛延清2220

建生态之市促经济发展 李贤章2222

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天水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王志林2225

关于九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 于传骥陈凯李军2227

太仓市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做法 沈玉其2231

“十五”开局话环保 孙丽霞2235

新时期合山市环保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谭耀关2236

建生态城市创文明椰乡——文昌生态市建设工作探讨 周德光2238

坚持“四个到位”综合治理潭江 广东省开平市环境保护局2243

实践“三个代表”增辉愚公家乡 张青年2245

南四湖开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于恒启厉军2247

浅谈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陈章秀2250

浅谈牢固树立环保“打持久战”的思想 卢技群张视如2252

贯彻环保基本国策巩固生态示范成果提高生存环境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环境保护局2254

坚持开发保护并重推动经济协调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城乡建设土地局2257

建设生态旗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旗域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赛汉2260

对乳源经济与环保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陈发云2263

实行禁牧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达拉特旗实行禁牧舍饲、科学养畜情况的报告 徐文彪2267

找准契合点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胡继胜2270

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徐文贵钟晓华2272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苏省涟水县环境保护局2277

第五章立足本地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生态环境的防护治理工作2280

以“一控双达标”为中心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刘铁生单伟民2280

抓住机遇努力控制大气污染 余雄厚2283

抓好“五个结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毕作廷2285

贫困地区如何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解云云2290

树立忧患意识搞好钦州湾环境保护 庞才光2292

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做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2295

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环境保护局229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再造山川秀美的鄂尔多斯 石忠勤2298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明记2301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推进——项城市“九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斐然 马冲飞龙智勇2303

重现乌海蓝天丽日——乌海市实施“跨世纪蓝天计划”工程纪实 张昌录2306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全面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段选民2309

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再提高”工程——对加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的思考 姚亚洲2311

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文德2313

防治并举保护优先做好满洲里市环境保护工作 高全敏2315

江宁区环境保护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迟树湘2317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优美的区域中心城市 朱福顺2321

发展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 高志伟闫海平2323

同心县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及措施 马瑞廷2326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全面推进翁旗环境保护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环境保护局232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2331

突出城市功能谋求环境效应 营造文明优美的生息环境——关于城区环境状况的调查 冯华2334

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促进商都经济发展 温全勇2337

立足调整抓环保促进环保上水平 郑佃芝2338

在重视“一控双达标”的同时必须抓好乡镇及农村环保工作 车怀金2341

落实“一控双达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胡建国2344

真抓实干树尊严 李满意周殿臣斯琴2346

树立源头意识再现碧水蓝天——桐柏县“九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作回顾 韩保安胡伟钢2347

为千秋伟业付艰辛留蓝天碧水于后人 张相杰2349

长武县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现状和思考 魏建超巨继荣2351

第六章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力度2355

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全面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山西省交城县人民政府2355

严格管理强化执法确保环境质量改善 黄志勇2360

依法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武威市环境保护局2363

狠抓普法强化治理依法行政 陈祚秋2367

抓好环保依法行政促进环境管理工作上台阶 王三章2370

环境执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王侠2373

改善执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经济欠发达地区环保工作探讨 汪树垠徐士洪2375

浅谈环境保护执法难的原因及对策 李绍勇2378

利津县环境保护现状与发展思路 山东省利津县环境保护局2382

加强法制建设创造优良环境 廖灶谦2384

第七章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内部建设,不断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途径2390

坚持以人为本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环保队伍 董淑波2390

积极推行“管理规范化、运营市场化、监控自动化”努力探索环境管理现代化的新路子 陈铁民2393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邵宗桃2395

为了聊城的绿地、碧水、蓝天 李清宇张法文2396

小城镇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何根荣陈相近2402

巩固“九五”成果共创“十五”辉煌 林岱峰2406

适应新时期需要加强环保队伍的自身建设 郭玉华刘胜君2409

保护碧水蓝天营建绿色家园 石俊杰2412

关于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建立效益补偿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马占良铁学智2416

环境经济责任制好处多——柳州市实施环境经济责任制的调查报告 陈学明2422

搞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环保工作的对策 江西省宜春地区环境保护局2425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系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邢元连马淑珍2427

围绕“一控双达标”主线全面实施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 胡吉东2431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大力加强基层环保工作 李玉243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探讨 单维良2435

基层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连贵2438

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塑造环保队伍新形象 潘益民244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郑文君2444

依靠科学管理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边增山2446

县级环保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车国德2447

山区一鹤排云上 广东省梅县环境保护局2449

加强环境管理促进淅川经济协调发展 魏荣奎2453

主动参与争位置抓住机遇求发展 董向山2455

浅谈用市场机制开拓生态资源补偿费的体会 周伟南2459

强化环保队伍建设和法制建设是坚持环境保护依法行政的基础 孟祥克2463

继往开来保护家园 王社生2465

为有源头活水来 王寿明2466

扎鲁特旗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 李国忠24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