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未来灾害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未来灾害学
  • 郭增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0794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未来灾害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人类生存的自然界2

第二节 未来灾害学的研究方法9

第三节 未来灾害学的研究内容15

第四节 未来灾害科学的发展20

第五节 关于“两河一线”的重点防灾战略24

第一节 地球内部向大气供热30

第二章 地-气耦合30

第二节 地球内部的水33

第三节 地球内部的二氧化碳38

第四节 固体潮与他气逸出41

第五节 气压变化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和地气逸出55

第六节 地震与地下气体逸出57

第七节 地裂与暴雨59

第八节 台风和陆地的相互作用61

第九节 台风与地震的关系62

第十节 内陆地震与气象灾害66

第十一节 地震、火山活动与某些大气环流的关系68

第十二节 大地震多发生于夜间的原因70

第十三节 地-气耦合与早-震关系72

第十四节 地-气耦合与地震云74

第十五节 其他地-气耦合问题74

第三章 海-气耦合78

第一节 地球上三大洋表面平均水温78

第二节 岛屿在海-气耦合中的作用82

第三节 火山的分布与海-气耦合83

第四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84

第五节 海-气耦合与台风92

第六节 海潮对沿海地区的作用94

第七节 温室气体与海洋97

第八节 温室效应与台风98

第九节 海洋污染与大气103

第十节 海流与大气104

第十一节 其他海-气耦合问题106

第四章 全球变化问题110

第一节 全球变化及其研究概述110

第二节 气候增暖118

第三节 全球变化的重要灾害之一——臭氧层破坏126

第四节 关于盖亚假说128

第五章 熵——系统中灾害的整体综合指标131

第一节 自然界的自发过程131

第二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133

第三节 关于熵的争论134

第四节 里夫金的熵理论136

第五节 熵与灾害143

第六节 未来熵增灾害145

第七节 原子能开发与熵增150

第八节 麦克斯威尔妖153

第九节 东方哲学是摆脱熵增灾害的哲学156

第十节 政府和科学技术在使熵缓增方面的作用159

第十一节 对待熵增的战略160

第六章 特域灾害162

第一节 国内一些灾谜地点162

第二节 国内外一些极值灾害区163

第三节 百慕大魔鬼三角区167

第四节 地球南、北纬35°线上的灾害173

第五节 黄河悬河地段182

第六节 关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研究186

第七章 海域灾害190

第一节 中国海域地震简述190

第二节 中国海域地震区划194

第三节 关于地震烈度区划海陆接图问题199

第四节 海域地震短临预报207

第五节 海域抗震对策209

第六节 海域地震次生灾害对策210

第七节 海域地震的救灾对策212

第八节 海域灾害生物学215

第八章 城市灾害学218

第一节 城市地震灾害的可能性218

第二节 城下型地震监测预报的一般性讨论219

第三节 城下型地震的预报方法227

第四节 强余震与继发性大震的监测与预报238

第五节 自动化系统的地震对策241

第六节 城市气象灾害251

第七节 城市其他灾害253

第一节 巨灾学概述255

第九章 巨灾学255

第二节 巨大气象灾害与大震的关系(巨灾互性)261

第三节 大震与黄河流域巨大气象灾害的异域相关性(巨灾互性)264

第四节 滇缅地区7级以上大震与长江流域大洪的相关性273

第五节 滇缅地区7级以上大震与珠江大洪279

第六节 广义立交模式与震灾、洪灾的异域相关(巨灾互性)287

第七节 太阳活动与巨灾296

第八节 从月球使地球放气的观点讨论未来大旱302

第九节 自治系统与巨灾304

第十节 黄河巨洪发生时间规律的综合讨论310

第十一节 长江特大洪涝时间规律的综合讨论315

第十二节 珠江流域巨洪发生时间规律的讨论317

第十三节 巨灾学与沿海防灾318

第十四节 外因与大地震预报的讨论322

第十五节 外因与巨大气象灾害的相关性325

第十章 人体自身灾害及灾害医学329

第一节 人体自焚329

第二节 环境医学333

第三节 灾害医学概述338

第四节 灾害医学的若干方面及医疗对策341

第五节 地震灾害涉及的某些医学问题345

第六节 防震救灾中的医疗布置问题352

第七节 地震对人的心理影响354

第八节 灾害医学在医学科学中的意义357

第九节 灾害医学与其他科学的关联360

第十节 对灾害医学的补充361

第十一章 祸福的平行性研究368

第一节 祸福平行性研究的必要性和基础368

第二节 开荒的祸福讨论370

第三节 核反应堆的祸福平行性研究374

第四节 地震危险性与核电站的安全378

第五节 陨击问题384

第六节 其他平行性研究393

第七节 灾害中有利的平行性研究395

第八节 赛跑问题396

第十二章 共性研究——未来灾害学的研究趋势之一399

第一节 灾害共性问题的提出399

第二节 灾害的稳定态与转换态400

第三节 灾数和灾强的关系402

第四节 转换和涨落405

第五节 临界慢化409

第六节 临界乳光412

第七节 λ型416

第八节 关于混沌424

第九节 关于非线性426

第十节 柯氏力在灾害科学中的应用428

第一节 关于全球大震的预报433

第十三章 灾害的跨国研究和预报433

第二节 跨国地震研究与预报434

第三节 东北深震区(带)与8级大震438

第四节 相邻大震的关系443

第五节 由调制模式讨论1983年日本海中部7.7级地震的预报446

第六节 世界灾害的相关性447

第七节 厄尔尼诺产生区与亚洲、美洲气候及生态的关系449

第八节 气象灾害与节气451

第九节 大旱与大震453

第十节 孟加拉热带风暴与地震活动455

第一节 相变461

第十四章 地球科学中的突变现象和放大过程461

第二节 过热液体暴沸463

第三节 热物质的封壳破裂464

第四节 包裹体的爆炸465

第五节 岩石的吸热和放热特性467

第六节 热脱水468

第七节 矿物相变引起体积变化469

第八节 居里点——第二类相变470

第九节 脆性介质中裂缝的扩展471

第十节 断层泥中的应力降472

第十一节 水的临界温度473

第十二节 布里季曼效应474

第十三节 放大过程475

第十四节 不稳定性讨论478

第十五节 关于突变论与模糊数学的讨论479

第十五章 灾害学科的未来发展487

第一节 未来气象学487

第二节 未来地震学492

第三节 其他灾害学科未来发展的讨论525

第四节 向综合灾害研究发展5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