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科研方法与教育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101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中医学-科学研究-研究方法;中医学-医学教育-教育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科研方法与教育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科研篇1
第一章 中医科学研究概论3
第一节 中医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内容3
一、中医科研的定义4
二、中医科研的分类与内容4
第二节 中医科学研究的任务、范畴与意义13
一、中医科研的任务与范畴13
二、中医科研的意义13
第三节 传统中医科研与现代中医科研的关系15
一、中医传统研究方法的概念和内容15
二、现代科研方法的基本概念19
三、中医科研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的关系20
第二章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学22
第一节 中医科学研究的思路与一般程序23
一、中医科研课题的选定23
二、中医科研假说的提出25
三、中医科研课题的设计26
四、中医科研方案的具体实施29
第二节 中医科研方法31
一、中医科研方法学概论31
二、中医文献研究方法37
三、中医临床研究方法68
四、中医实验研究方法100
第三节 中医研究资料的处理109
一、原始科研资料的处理109
二、研究资料的表现方法114
第四节 中医论文写作方法128
一、中医文献综述写作方法128
二、中医学术论文写作方法133
三、中医学术探讨文章写作方法140
四、中医学术争鸣文章写作方法142
五、中医学术会议讨论纪要写作方法145
六、中医临床报道写作方法147
七、病案讨论写作方法150
八、整理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文章写作方法151
九、医案医话写作方法154
十、中医科普文章写作方法158
十一、书刊评价写作方法161
第五节 中医科研课题的招标与经费申请163
一、科研课题进行招标的意义163
二、课题招标及申请经费的办法164
三、影响中标的主要环节和因素167
四、提高中标率的途径和方法169
第三章 科研课题分类汇总176
第一节 国家“973”计划项目176
一、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176
二、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188
第二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6
一、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196
二、中医痰湿体质基因表达谱的研究199
三、证候病机与体质的代谢组学相关研究205
四、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分子特征研究208
第三节 其他国家级课题210
一、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系统整理研究210
二、中医体质学研究218
第四节 部、局级课题221
一、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诊仪研制临床验证221
二、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干预研究224
三、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的开发与评价研究226
四、中医药养生文化普及性研究228
五、基于痰湿体质的筛查和干预构建中医药对糖尿病临床前期的“三级预防”体系231
第四章 科技奖励分类汇总234
第一节 国家科技进步奖234
第二节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36
一、痰湿体质的系列研究236
二、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系列研究239
三、生精方药提高人类精子质量的机制与临床应用系列研究241
四、人群中个体差异现象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242
第三节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奖244
一、中医体质分类方法及其标准建立的研究244
二、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构建中关键问题的研究246
三、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248
第四节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250
一、中药改善人类精子超微结构及子代安全性评价250
二、中医特色体检中体质辨识服务于公共卫生的应用研究254
三、《中医体质学》258
四、痰湿体质特征与分子机制研究261
五、《中医藏象学》264
六、体质辨识与“治未病”的应用研究265
七、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267
第五章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71
第一节 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271
一、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2006年)271
二、痰湿体质特征与分子机制研究(2005年)275
三、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年)278
第二节 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鉴定(1994年)282
下篇教育篇289
第一章 教育思想291
第一节 中医教育总体思想291
一、中医人才知识结构291
二、中医临床人才的现状思考294
三、中医人才培养方向297
四、改革中医临床教育的措施301
第二节 中医学位教育304
一、培养创新型中医人才调查情况分析304
二、对中医本科教育和教材改革的建议307
三、对中医研究生基础课程改进的回顾与建议309
四、对中医研究生培养方向的思考315
第三节 师承与研修教育320
一、师承论320
二、论新一代名医的标准326
三、中医人要铸中医魂330
四、与高徒谈如何学习与整理名家医案333
第二章 教育成就343
第一节 教育思想概要343
一、重视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343
二、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343
三、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345
第二节 编写教材和讲义346
一、《中医体质学》创新教材346
二、《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方法》讲义349
三、《伤寒论》讲稿350
四、《藏象学说及其临床应用》讲稿350
五、《中医写作与科研方法》讲稿353
第三节 人才培养354
一、学术继承人354
二、博士后354
三、博士研究生355
四、硕士研究生355
五、岐黄国医实验班356
六、研修人才356
附篇357
Ⅰ科研课题一览表358
Ⅱ科技奖励一览表359
Ⅲ珍贵手稿361
一、科技成果鉴定专家意见手稿361
二、《九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论文修改手稿364
三、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担任教学工作手稿364
四、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办班材料手稿365
五、参加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并在会上发言366
热门推荐
- 3500608.html
- 843352.html
- 997706.html
- 1825932.html
- 1060451.html
- 1018285.html
- 3673640.html
- 3814227.html
- 1019066.html
- 1157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6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0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7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8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6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6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4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5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