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卫生基准 3 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合编;余淑懿,郭海恩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0100227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卫生基准 3 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3
铅的环境卫生基准3
1.摘要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3
1.1摘要3
1.1.1 分析的问题3
1.1.2 接触的来源和途径3
1.1.3 代谢5
1.1.4 铅作用的实验研究6
1.1.5 铅作用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对接触铅的人体健康危害评价7
1.2进一步研究的建议8
1.2.1 分析方法8
1.2.2 铅摄入的来源9
1.2.3流行病学研究10
1.2.4 铅与其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10
1.2.5 生物学作用的意义10
2. 特性和分析方法10
2.1 铅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0
2.2.1 取样11
2.2分析步骤11
2.2.2 铅的分析方法16
2.2.3 铅的某些生化作用的测定方法19
3.环境中铅的来源23
3.1 自然存在23
3.1.1 岩石23
3.1.2 土壤23
3.1.3 水24
3.1.4 空气24
3.1.6 自然来源的铅对环境的污染25
3.1.5 植物25
3.2 铅的生产26
3.2.1 铅的开采26
3.2.2 冶炼和精炼27
3.2.3 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27
3.3铅及其化合物的消费和使用30
3.3.1 蓄电池工业30
3.3.2 烷基铅燃料添加剂31
3.3.4 化学工业33
3.3.5 其他各种用途33
3.3.3 电缆工业33
3.3.6 铅的消费和使用对环境的污染34
3.4废物处理35
3.5环境污染的各种来源36
4. 环境中的转移和分布36
5.环境中的水平和接触40
5.1 一般人群的接触40
5.1.1 空气41
5.1.2 水46
5.1.3 食物48
5.1.4 其他52
5.2婴儿和幼童的接触54
5.2.1 土壤、灰尘和涂料54
5.2.2 其他58
5.3职业接触59
5.3.1 铅的开采、冶炼和精炼60
5.3.2 蓄电池制造业62
5.3.3 拆船和焊接工作63
5.3.5 烷基铅的生产65
5.3.4 印刷65
5.3.6 其它的工业接触67
5.4各种人群的血铅浓度67
5.4.1 成人67
5.4.2 儿童70
6.铅的代谢72
6.1 吸收72
6.1.1 经呼吸道的吸收72
6.1.1.1人体研究73
6.1.1.2一般人群中空气铅和血铅的关系75
6.1.1.3职业接触中空气铅和血铅的关系78
6.1.1.4动物试验81
6.1.2铅经胃肠道的吸收82
6.1.2.1 人体研究82
6.1.2.2 人体经口摄入的铅和血铅水平的关系83
6.1.2.3动物试验84
6.2分布和存留85
6.2.1 人体试验85
6.2.2 动物试验88
6.3铅的排出90
6.3.1 人体试验90
6.4烷基铅化合物的代谢91
6.3.2 动物试验91
7. 铅作用的实验研究92
7.1动物试验93
7.1.1 造血系统93
7.1.2 神经系统96
7.1.2.1无机铅96
7.1.2.2 炕基■化合物98
7.1.3 肾系统99
7.1.5 心血管系统100
7.1.4 胃肠道100
7.1.6 呼吸系统101
7.1.7 生殖系统102
7.1.8 内分泌器官102
7.1.9 致癌性102
7.1.9.1 无机铅化合物102
7.1.9.2 烷基铅化合物103
7.1.10致突变性…………………………………………(104 )7.1.11致畸性104
7.2铅的耐受性的获得104
7.3.3 营养105
7.3.2 季节变化105
7.3.1 年龄与性别105
7.3影响铅毒性的因素105
7.3.4 合并症,乙醇和其它金属106
7.4对人体的研究107
8.铅对人体的影响——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108
8.1 接触铅的人群回瞻性调查110
8.1.1 工业铅中毒的流行病学110
8.1.2一般成人铅中毒的流行病学113
8.1.3婴儿和幼童铅中毒的流行病学113
8.2.1 造血系统115
8.2 铅对特殊器官和系统影响的临床和流行病学115
究研115
8.2.1.1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118
8.2.1.2游离的红细胞卟啉(FEP)119
8.2.1.3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的排泄(ALA-U)120
8.2.1.4尿中粪卟啉的排泄(CP-U)123
8.2.1.5铅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123
8.2.1.6铅对红细胞生存的影响124
8.2.1.7铅对血红素合成的影响124
8.2.1.8铅接触与贫血症的关系125
8.2.2 神经系统126
8.2.2.1 中枢神经系统126
8.2.2.2周围神经系统131
8.2.3 肾系统132
8.2.4 胃肠道134
8.2.5 肝脏135
8.2.6 心血管系统135
8.2.7 生殖137
8.2.9 致癌性138
8.2.8 内分泌器官138
8.2.10对染色体的影响139
8.2.11致畸性140
8.3影响铅毒性的因素140
8.3.1 铅耐受性的获得140
8.3.2 年龄140
8.3.3 季节变化141
8.3.4 营养141
8.3.5 合并症,乙醇和其它金属141
9. 对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人的健康危害评价141
9.1.1 一般人群中的成人142
9.1 空气、食品、水和其它接触途径占总摄入量142
的相对比例142
9.1.2 婴儿和儿童143
9.1.3 职业接触的人群144
9.2对血液学作用的评价144
9.3剂量-效应关系145
9.4剂量-反应关系148
9.5 铅中毒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所用的接149
触作用指标149
9.5.1 血铅浓度(Pb-B)150
9.5.4 尿铅排泄151
9.5.2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151
9.5.3 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ALA)和粪卟啉(CP)的排泄151
9.5.5 血液学改变(点彩红细胞,贫血)152
9.5.6 组织(牙齿和头发)中的铅152
9.5.7 某些实践方面152
9.5.7.1 对一般人群的研究152
9.5.7.2 职业接触人群152
9.5.7.3 采样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153
9.6烷基铅化合物的问题153
热门推荐
- 3624930.html
- 2429929.html
- 2163396.html
- 1888905.html
- 2778277.html
- 3699126.html
- 1990672.html
- 930360.html
- 211657.html
- 156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0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4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7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9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6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2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9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1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