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文献卷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63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文献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三、陕甘宁边区的新民主主义建设1
(一)新民主主义的方向1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陕甘宁边区工作方针的决1
定(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三日)1
任弼时:陕甘宁边区的地位和作用(一九四三年2
一月十一日)2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三日)5
参议会选举问题致各军政首长及政治机关电5
毛泽东关于八路军应积极参加陕甘宁边区第一届5
(二)政权建设5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关于进行特区政府民主6
选举的指示(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6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边区议会改为边区参议会10
的训令(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0
林祖涵致林森蒋介石孔祥熙汪精卫11
张伯苓函(一九三八年十一月)11
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12
的工作报告(一九三九年一月)12
(一九三九年二月十二日)49
陕甘宁边区政府给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签呈49
陕甘宁边区政府通令(一九三九年二月十五日)50
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一九三九年四月51
四日)51
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一九三九年四月四日)54
周恩来刘少奇等致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团并59
区长会议函(一九三九年七月十六日)59
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宣言(一九四○年二月二十日)60
谢觉哉:陕甘宁边区怎样进行选举(一九四○年63
七月十六日)63
一月三十日)66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关于彻底实行“三三制”66
的选举运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一九四一年66
中共中央关于发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指73
示(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七日)73
毛泽东关于公布与发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74
问题给任弼时并转边区中央局的信(一九四一74
年四月二十八日)74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关于发布新的施政纲领75
的决定(一九四一年四月三十日)75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一九四一年五月一日)75
参议会正式议员的通知(一九四一年十月十79
五日)79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聘请非党民主人士为边区79
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二届参议会80
第一次大会的工作报告(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八、九日)80
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八十一号100
提案(一九四一年十一月)100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实行精兵简政给各专员县长101
市长的指示信(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四日)101
加强县区行政领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解103
放日报》社论)103
反对政权建设中的关门主义(一九四一年十二月105
二十九日《解放日报》社论)105
日报》社论)108
乡级政权的基本任务(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九日《解放108
中共西北中央局邀请边区政府民主人士111
座谈的报告(一九四三年一月三十日)111
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一九四三年三月)116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颁布《陕甘宁边区政务人133
员公约》的命令(一九四三年五月八日)133
林伯渠: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选举(一九四四年135
三月二十五日)135
中共中央转发《西北局对各地委工作的指示》146
(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一日)146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五日)148
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新阶段148
毛泽东致雷经天信(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160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4事判决书(一九三七年十月161
十一日)161
雷经天: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制度(一九三八年八月)163
林伯渠:关于改善司法工作(一九四四年一月六日)168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司法工作的指示信(一九四四170
年二月十八日)170
马锡五审判方式(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三日)172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普及调解总结判例清理监176
所的指示信(一九四四年六月七日)176
十一月五日)180
习仲勋:贯彻司法工作正确方向(一九四四年180
陕甘宁边区政府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183
(一九四○年三月一日)183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184
赈济工作的决定(一九四○年三月三十日)184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救济灾民的指示(一九四一186
年七月五日)186
(三)经济建设188
李富春:加紧生产,坚持抗战(一九三九年二月二日)188
十二月)201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发201
展边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决议(一九三九年201
朱德:克服困难,向前迈进(一九四二年五月一日)202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205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205
贺龙:向自给自足的目标迈进(一九四三年四月209
二十八日)209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关于坚决完成生产任务214
的指示信(一九三九年四月十日)214
区生产运动总结的通报(一九四○年二月三日)217
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关于一九三九年陕甘宁边217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对财政经济政策的指示219
(一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219
陕甘宁边区政府训令(一九四○年十二月九日)225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财经会指示信(一九四一227
年三月)227
高自立: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初步检查230
(一九三九年四月十五日)230
开展吴满有运动(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解放日报》234
社论)234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日)237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彻底实行减租的指示237
保障佃权是贯彻减租交租的关键(一九四二年240
十二月二十八日《解放日报》社论)240
中共中央转发《西北局关于减祖的指示》242
(一九四四年二月八日)242
陕甘宁边区农户计划的经验(一九四三年十一月)243
毛泽东致林伯渠信(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九日)246
陕甘宁边区劳动互助的发展(一九四四年二月十日)246
欢迎华侨来边区兴办实业(一九四一年六月一日《解258
放日报》社论)258
放日报》社论)260
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一日《解260
刘景范:关于公营工厂的几个认识问题262
(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九日)262
崔田夫:赵占魁运动使陕甘宁边公营工厂发生265
了什么变化(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265
高自立:陕甘宁边区自给工业发展的特点272
(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四日)272
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争取工业品全部自给的决280
定(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九日)280
陕甘宁边区奖助实业投资暂行条例(一九四五年283
三月二十八日)283
年一月)286
肖劲光:八路军留守兵团的生产运动(一九三九286
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297
(一九四○年二月十日)297
中共中央军委关于陕甘宁边区部队生产工作的299
指示(一九四一年五月)299
王震:响应毛主席号召干部家属也要组织起来301
(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一日)301
贺龙:整财问题报告大纲(一九四二年十二月)307
曹力如:关于陕甘宁边区三年来粮食工作的检321
讨(一九四○年九月十八日)321
区征收农业税与商业税的决议(一九三九年321
十二月)321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边321
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农业329
税收工作的决议(一九四一年十一月)329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粮食工作的决定(一九四二330
年七月二十四日)330
陕甘宁边区一九四二年度征收救国公粮条例332
(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三日)332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停止法币行使的布告341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日)341
(附:关于一九四二年度征粮条例的几项解释)341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动员边区全体人民拥护边342
币平抑物价的决定(一九四一年七月二日)342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运销食盐的决定(一九四一346
年五月十八日)346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改进食盐统销的指示348
(一九四三年七月二十三日)348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中央军委、陕甘宁边352
区政府关于公营商店的决定(一九四一年五月352
二十七日)352
报》社论)354
贯彻合作社民办政策(一九四二年九月八日《解放日354
高自立:向南区合作社学习(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356
日)356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贯彻合作社联席会决议的决362
定(一九四四年七月九日)362
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共中央西北局联合通令364
(一九四四年九月)364
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一九三九年四月一日)365
陕甘宁边区政府令(一九三九年四月七日)368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开展劳动竞赛的指示信370
(一九四三年三月三日)370
产展览大会的决定(一九四四年七月十六日)371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常驻会、陕甘宁边区政府委371
员会关于召开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及生371
(四)文教建设377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发377
展边区教育提高边区文化的决议(一九三九年377
十二月)377
罗迈: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文教运动(一九四四年379
十一月十五日)379
季鼎铭:关于文教工作的方向(一九四四年388
十二月六日)388
众文化水平的通知(一九四○年二月十二日)395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关于提高边区群395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陕甘宁边区国民教育396
给边区党委及边区政府的信(一九四○年八月396
二十八日)396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学习问题致专员县长信400
(一九四○年十二月二日)400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边区教育工作的决定402
(一九四一年八月九日)402
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一九四一年404
十二月一日)404
十二月十七日)410
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一九四一年410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提倡研究范例及试行民办413
小学的指示信(一九四四年四月十八日)413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今年冬学的指示信(一九四四417
年六月三日)417
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关于培养知识分子与普及420
群众教育的决议(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六日)420
艾思奇: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的成绩424
和缺点(一九四○年一月六日)424
作的指示(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五日)435
中共西北中央局宣传部、文委关于改进剧团工435
奖励自由研究(一九四一年六月七日《解放日报》社论)436
欢迎科学艺术人才(一九四一年六月十日《解放日438
报》社论)438
把文化工作推进一步(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解441
放日报》社论)441
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一九四三年四月444
二十五日《解放日报》社论)444
关于延安对文化人的工作的经验介绍(一九四三449
年四月二十二日)449
日报》社论)451
群众需要精神粮食(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日《解放451
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关于开展工厂文教工作的454
决议(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六日)454
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456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六日)456
文艺工作者到前方(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二日)460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解放日报》工作问题的决463
定(一九四二年九月九日)463
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建立党务广播电台的通知465
(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一日)465
工作的决议(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六日)466
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关于发展群众读报与通讯466
艰苦建设中的陕甘宁边区医院(一九三八年六月)468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开470
展卫生保健工作的决议(一九三九年十二月)470
陕甘宁边区国医代表大会闭幕国医研究会正471
式成立(一九四○年七月九日)471
傅连暲:陕甘宁边区群众卫生工作的一些材料472
(一九四四年四月三十日)472
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479
作的决议(一九四四年十一月)479
《解放日报》社论)482
继续开展卫生医药运动(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482
(一)边区党的工作485
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组织报告提纲485
(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七日)485
四、党的建设485
李富春:陕甘宁边区党的工作(一九三九年十一月)492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告边区503
全体党员书(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日)503
(二)组织建设511
苏区党代表会议的开幕(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新511
中华报》社论)511
月十五日)513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选举条例(一九三七年五513
中共苏区代表会议秘书处关于陕甘宁边区党委514
成员选举结果的通知(一九三七年五月十六日)514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二次代表大515
会的决定(一九三九年二月)515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组织部关于巩固和扩大519
党组织的指示信(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一日)519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关于进行第二次区级民522
主选举的通知(一九四○年三月二十三日)522
陕甘宁边区党组织的现状(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三日)524
边区中央局(一九四○年九月十一日)524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陕甘宁边区党委改为524
中共中央关于成立西北中央局的通知(一九四一528
年五月十三日)528
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及各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528
名单(一九四一年六月七日)528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常委会委员及边区政府党529
团书记的通知(一九四三年一月六日)529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陈云彭真任职的通知530
(一九四四年三月十日)530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党团规则(草案)(一九四二531
年十二月四日)531
中共西北中央局办公厅转发中央书记处调整西531
北局成员的通知(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八日)531
中共西北电央局常委办公厅关于边区政府党组535
成员等事的通知(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五日)535
建立乡村党政工作的正确关系(一九四二年九月535
十七日《解放日报》社论)535
(三)思想建设538
凯丰:党内教育问题(一九三七年五月)538
工作的指示(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二日)541
中共西北中央局宣传部关于目前党内宣传教育541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延安各机关学校检查工作544
的决定(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八日)544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544
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一九四二年四544
月三日)544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增加整风学习材料及学习548
时间的通知(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六日)548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准备整顿三风工作致各地548
党委的信(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548
《解放日报》社论)549
整顿三风必须正确进行(一九四二年四月五日549
到县区去!(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日《解放日报》552
社论)552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边区各地学习整风文件的554
指示(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五日)554
提高领导改进作风(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日《解放日556
报》社论)556
李卓然:整风领导责任上的三个问题(一九四三558
年五月六日)558
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整风问题致各地委电561
(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四日)561
文件的指示(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三日)563
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学习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63
(四)干部工作564
怎样爱护我们的干部(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五日《新中564
华报》社论)564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组织部关于干部工作的567
指示信(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一日)567
中共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审查党的568
成份的决议(一九三九年十二月)568
入乡村工作的决议(一九三九年十二月)570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深570
中共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党内干部571
教育问题的决议(一九三九年十二月)571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指572
示(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572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关于党员和干部574
学习问题的通知(一九四○年二月八日)574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组织部、宣传部关于切576
实加强党内扫盲工作的通知(一九四○年五月十日)576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党校工作报告提纲577
(一九四一年二月五日)577
日报》社论)580
加强地方在职干部教育(一九四二年二月五日《解放580
非党干部问题(一九四二年十月一日)582
中共西北中央局奖励二十二位生产英雄,溺职587
人员同时受到惩处(一九四三年二月三日)587
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冬季区乡干部训练问题的590
指示(一九四四年十月六日)590
谢觉哉:关于工作作风问题(一九四五年七月593
二十五日)593
五、迎接抗战胜利,保卫胜利果实605
中共中央纪念抗战八周年口号(一九四五年七月605
七日)605
延安总部命令(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十一日)608
延安文化界欢送文艺工作团到前线慰问抗战胜612
利的军民(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五日)612
中共西北中央局召集延安各界庆祝抗战胜利大613
会筹备会(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613
延安各界二万人集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14
(一九四五年九月六日《解放日报》)614
中共西北中央局常委会关于加紧备战工作的指617
示(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617
林伯渠:陕甘宁边区建设的新阶段(一九四六年619
四月四日)619
朱德:迎接新的战斗任务(一九四六年四月二日)636
热门推荐
- 820954.html
- 1289355.html
- 551480.html
- 186898.html
- 542535.html
- 2062243.html
- 9863.html
- 2815831.html
- 1253336.html
- 3400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7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2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2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9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4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1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7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1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