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设计通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希格利(Shigley,Joseph E.),(美)米什克(Mischke,Charles R.)主编;河海大学机械学院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3263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531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1579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学科: 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设计通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单位换算表1
机械设计通用符号表1
希腊字母表1
第1章 总论1
1-1 设计人员及其考虑的问题1
1-1-1 设计工作和设计人员1
目录1
1-1-2 设计准则2
1-1-3 对设计人员产生影响的因素4
1-1-4 设计程序5
1-2 决策及其鉴别11
1-2-1 总则11
1-2-2 解决问题的方法11
1-2-3 决策者及其决策过程12
1-2-4 决策理论14
1-3-2 恰当性评价的准则16
1-3 恰当性评价16
1-3-1 概述16
1-3-3 适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方法17
1-3-4 优值函数或加权函数法18
1-3-5 设计系数和安全系数20
1-3-6 概率统计方法20
1-4 工程技术资料的传递交流21
1-4-1 图纸的识别21
1-4-2 标准件22
1-4-3 机械制图22
1-4-4 零件图24
1-4-5 图纸及技术说明书的发放工作35
1-4-6 异常情况35
1-5 设计中的法律依据35
1-6-1 定义和说明38
1-6-2 按来源分类38
1-6 设计中的标准、法规和政府条例38
1-6-3 按功能分类40
1-6-4 一般资料的来源41
1-6-5 标准、法规和政府条例在设计中的应用41
1-7 标准、法规、政府条例、索引的来源及标准化活动43
1-7-1 概述43
1-7-2 国内强制性标准43
1-7-3 国内自愿性标准、规范和荐用惯例44
1-7-4 国外标准46
参考文献47
第2章 设计中的统计学问题及数据分析54
符号说明54
2-1 现象的随机模型55
2-2 描述统计学60
2-3 工程变量的统计特性72
2-3-1 引言72
2-3-2 材料强度特性73
2-3-4 概率统计设计的几点说明77
2-3-3 非统计不确定性要点77
参考文献80
第3章 测量和推断81
3-1 测量问题81
3-2 测量的定义83
3-3 测量的标准84
3-4 测量系统85
3-6 测量系统的设计87
3-5 标定87
3-6-1 能量条件88
3-6-2 传感器的特性89
3-6-3 灵敏度90
3-6-4 分辨率(力)90
3-6-5 响应92
3-7 选择测量系统部件和举例103
3-7-1 运算放大器103
3-7-2 压电晶体104
3-7-3 镇流式电路107
3-7-4 桥式电路110
3-7-5 应变片114
3-8 测量误差的来源115
3-8-1 系统误差115
3-8-2 过失误差116
3-8-3 随机误差116
3-8-4 有载误差116
3-8-5 噪声测量系统116
3-8-6 精度和准确度118
3-9 数据分析119
3-9-1 无偏采样119
3-9-2 不确定度区间121
3-9-3 数据量的选取123
3-10 置信界限124
3-10-1 均值的置信界限125
3-10-2 方差的置信界限127
3-11 误差的传播或不确定度128
参考文献130
第4章 数值方法132
4-1 数字132
4-1-1 整数132
4-1-2 有理数132
4-1-3 无理数132
4-1-4 实数、精确度及圆整133
4-1-5 复数134
4-2 函数134
4-2-1 表格134
4-2-2 曲线135
4-2-3 方程135
4-3 级数137
4-3-1 二项式级数137
4-3-4 傅立叶级数138
4-3-2 三角函数级数138
4-3-3 泰勒级数138
4-4 近似法和误差139
4-4-1 误差139
4-4-2 圆弧拱高近似法140
4-4-3 1/(1±x)的近似方法141
4-4-4 三角函数近似法141
4-4-5 泰勒级数的近似式143
4-4-6 傅立叶级数的近似式144
4-4-7 相对变化和误差分析144
4-5 有限差分的近似方法147
4-6 数值积分149
4-7 精确点的曲线拟合150
4-7-1 简单指数方程的曲线拟合151
4-7-2 多项式方程曲线拟合152
4-8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152
4-8-1 线性方程拟合153
4-8-2 简单指数方程拟合154
4-8-3 多项式方程拟合155
4-9 多变量的曲线拟合155
4-10 插值法156
4-10-1 线性插值法157
4-10-2 指数插值法157
4-11 根的求法158
4-11-1 逐次搜索阶段158
4-11-2 用线性插值求近似根159
4-11-3 用二分法求根160
4-11-4 用牛顿—拉菲森法求根160
4-11-5 方程(4-73)求根的小结162
4-12 方程组163
4-12-1 有两个未知量的两个方程163
4-12-2 多未知量的多个方程164
4-13 优化设计技术164
参考文献165
第5章 设计中的计算问题167
符号说明167
5-1 引言169
5-2 算法途径171
5-3 分析任务175
5-4 数学任务179
5-5 统计任务186
5-6 优化任务188
5-7 计算机扩大设计工程技术191
5-7-1 计算机要求192
5-7-2 文件编制193
5-7-3 错误信息196
5-7-4 监视程序196
5-7-5 试验程序197
5-8 模拟198
参考文献200
第6章 磨损201
6-1 抗磨性设计的一般原理201
6-1-1 磨损的型式、形貌和机理201
6-1-2 设计准则203
6-2 不考虑材料选择的磨损寿命设计步骤204
6-2-1 寻求标准零件204
6-2-2 自行设计204
6-3 磨损方程式205
6-4 选择抗磨材料的步骤207
6-4-1 材料应用方面的限制208
6-4-2 静载荷208
6-4-3 滑动的严重程度208
6-4-4 跑合过程210
6-4-5 磨损失效的模式211
6-4-6 材料试验211
6-5 材料——选择步骤217
参考文献218
第7章 固体材料219
7-1 固体的结构219
7-2 原子间的结合力219
7-2-1 离子键220
7-2-2 共价键220
7-2-3 金属键220
7-2-4 分子键或范德华尔斯(Van der Waals)键221
7-3 原子结构221
7-3-1 无定形固体222
7-3-2 分子固体222
7-3-3 分子结构的机械性能225
7-3-4 晶态固体226
7-3-5 面心立方227
7-3-6 体心立方227
7-4-1 点缺陷230
7-4 晶体缺陷230
7-4-2 线缺陷或位错232
7-4-3 面缺陷233
7-5 晶态固体中的滑移233
7-6 机械强度235
7-6-1 机械强度的原理236
7-6-2 晶粒大小236
7-6-5 多相合金化237
7-6-4 单相合金化237
7-6-3 冷加工237
7-7 力学性能及其测试238
7-8 硬度239
7-8-1 洛氏硬度239
7-8-2 布氏硬度240
7-8-3 梅氏硬度241
7-8-4 维氏或金刚石角锥硬度242
7-8-5 努氏硬度242
7-9 拉伸试验243
7-8-6 肖氏硬度243
7-9-1 工程应力-应变244
7-9-2 真实应力-应变246
7-10 拉伸性能250
7-10-1 弹性模量250
7-10-2 比例极限250
7-10-3 弹性极限250
7-10-4 屈服强度250
7-10-8 断裂应变251
7-10-9 延伸率251
7-10-5 抗拉强度251
7-10-7 断面收缩率251
7-10-6 断裂强度251
7-11 强度、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252
7-11-1 自然应变及公称应变252
7-11-2 真实应力及公称应力252
7-11-4 屈服强度及冷加工百分数253
7-11-3 应变-强化指数及最大载荷应变253
7-11-5 抗拉强度及冷加工254
7-11-6 抗拉强度与布氏硬度之间的比值255
7-12 冲击强度257
7-13 蠕变强度259
7-14 力学性能数据261
7-15 牌号制度269
7-15-1 AISI及SAE钢的代号269
7-15-2 铝合金的代号制270
7-15-3 铜合金的代号制271
7-15-4 镁合金的代号制273
参考文献274
第8章 冷加工钢和热处理钢的强度275
符号说明275
8-1 引言276
8-2-2 达茨库(Datsko)规则277
8-2-1 达茨库(Datsko)符号277
8-2 塑性变形材料的强度277
8-3 估算塑性应变后的极限强度280
8-4 估算塑性应变后的屈服强度282
8-5 估算热处理后的普通碳素钢的极限强度283
8-6 估算热处理后低合金钢的极限强度291
8-7 回火时间和回火温度试算方程式298
8-8 计算机程序298
参考文献301
第9章 剖面与型材——表格数据303
9-1 形心和重心303
9-2 二次面矩(惯性矩)311
9-2-1 回转半径312
9-2-2 移轴公式313
9-2-3 主轴线313
9-3 优先数列和尺寸313
9-3-1 优先数列313
9-3-2 优先尺寸315
9-4 薄钢板和钢棒的尺寸及公差316
9-4-1 薄钢板316
9-4-2 钢棒319
9-4-3 管道和管材319
9-5 金属线材和薄板325
9-6 结构用型材327
参考文献341
第10章 应力342
10-1 定义和符号342
10-1-1 程序设计344
10-2 三维应力344
10-3 应力—应变的关系345
10-3-1 主单位应变348
10-3-2 塑性应变348
10-4 挠曲349
10-5-2 热应力354
10-5 由于温度引起的应力354
10-5-1 温度应力354
10-6 接触应力356
参考文献359
第11章 挠度360
符号说明360
11-1 刚度或弹簧刚度361
11-2 由于弯曲引起的挠度361
11-3 梁的特性362
11-4 计算机分析371
11-5 机架的分析375
11-5-1 超静定构件378
第12章 静态强度380
符号说明380
12-1 许用应力和应变381
12-2 静态失效理论382
12-2-1 脆性材料384
12-3 应力集中386
12-4 断裂力学393
12-4-1 应力强度393
12-4-2 断裂韧性394
12-5 有色金属397
参考文献398
第13章 动载条件下的强度399
符号说明399
13-1 试验方法和结果表示法401
13-1-1 概述402
13-1-2 恒应力值的试验402
13-1-3 概率单位法402
13-1-4 步进试验法403
13-1-5 普洛特(Prot)法403
13-1-6 升—降法403
13-2 正弦载荷及随机载荷的SN图405
13-3 疲劳强度修正系数406
13-3-1 表面粗糙度407
13-3-2 尺寸系数(弯曲和扭转)409
13-3-3 尺寸修正系数(轴向疲劳)411
13-3-4 温度效应411
13-3-5 应力集中和凹口敏感度413
13-3-6 对疲劳强度的其它影响414
13-3-7 可靠度目标414
13-4 危险位置的强度419
13-5 波动应力425
13-6 复合载荷431
13-7 表面疲劳434
参考文献438
第14章 电弧焊基础440
14-1 定义和术语440
14-2 基本焊接电路440
14-3 电弧的保护441
14-4 电弧的特性442
14-5 克服电流的限制443
14-6 一般的电弧焊工艺444
14-6-1 保护式金属电弧焊444
14-6-2 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445
14-6-3 气体保护金属极电弧焊446
14-6-4 气体保护药芯焊工艺447
14-6-5 气体保护钨极电弧焊448
14-6-6 埋弧焊449
14-6-7 其它的“电弧焊”工艺452
14-7 电弧焊的消耗品456
14-7-1 焊条、填充丝和焊剂456
14-8 焊接接头的设计463
14-8-1 填角焊缝接头463
14-8-2 坡口焊缝和填角焊缝的结合466
14-8-3 填角焊缝的尺寸469
14-8-4 坡口焊缝连接472
14-8-5 垫板474
14-8-6 板的边缘制备475
14-9 焊接的标准和技术条件478
14-9-1 许用剪应力和许用单位载荷478
14-9-2 最小的填角焊缝尺寸480
14-9-3 焊缝金属的许用值——便于使用的参考资料481
14-9-4 AISC的疲劳许用值484
第15章 梁和压杆的不稳定性489
符号说明489
15-1 欧拉公式490
15-2 有效长度492
15-3 问题的普遍化494
15-4 修正的纵向弯曲公式496
15-5 极限应力准则496
15-6 梁—压杆分析500
15-8 梁的不稳定性502
15-7 近似方法502
参考文献506
第16章 曲梁和圆环507
符号说明507
16-1 曲率平面内的弯曲508
16-2 卡氏定理(CASTIGLIANO′S THEOREM)511
16-3 单支承环段512
16-4 简支环514
16-4-1 承受对称载荷作用的圆环516
16-4-2 分布载荷517
16-5 具有固定端的环段518
16-5-1 承受集中载荷的环段519
16-5-2 集中载荷引起的挠度522
16-5-3 分布载荷的环段523
参考文献525
17-2 压力容器的设计原理526
17-1 引言526
第17章 压力容器526
17-3 设计载荷528
17-4 圆筒形壳体——应力分析529
17-4-1 圆筒形储存容器530
17-4-2 薄壳理论(无矩理论)531
17-4-3 受内压作用的薄壁圆筒形壳体532
17-4-4 内压作用下的薄壁球形壳体534
17-4-5 承受流体压力的容器534
17-4-6 具有半球形封头的圆筒形容器535
17-4-7 容器制造中联接及平封头的影响536
17-5 厚壁圆筒形壳体536
17-5-1 组合筒体538
17-6 圆筒形壳体中的热应力538
17-6-1 薄壁圆筒形容器中的热应力539
17-6-2 厚壁圆筒形容器中的热应力540
17-7 制造方法和材料541
17-8 压力容器的设计542
17-7-1 结构材料542
17-8-1 焊接圆筒形壳体的设计543
参考文献545
第18章 飞轮546
符号说明546
18-1 飞轮的用途548
18-2 飞轮尺寸的确定548
18-2-1 速度波动系数548
18-2-2 扭矩—转角关系曲线的求积550
18-2-3 能量波动系数552
18-2-4 角度波动553
18-2-5 视速度而定的扭矩555
18-3 应力559
18-3-1 轮缘型:无弯曲559
18-3-2 轮缘型559
18-3-3 薄的圆盘562
18-3-4 厚度均匀的圆盘563
18-4 贮能的飞轮564
18-4-1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设计565
18-4-2 应特别考虑的问题568
18-5 强度与安全568
18-5-1 材料568
18-5-2 安全569
参考文献570
第19章 极限偏差与配合571
符号说明571
19-1 引言571
19-2 米制标准571
19-2-1 定义571
19-2-2 国际公差等级573
19-2-3 偏差574
19-2-4 优先配合576
19-3 美国标准——英制单位578
19-4 过盈配合应力581
19-5 公差582
参考文献590
第20章 传动螺旋591
符号说明591
20-1 螺纹牙型592
20-2 初始设计条件594
20-3 纵向弯曲595
20-4 螺纹应力596
20-5 升角的选择598
20-6 效率、润滑及牙侧间隙599
20-7 滚珠丝杠副600
20-8 反向丝杠604
20-9 滚子丝杠605
参考文献606
21-1 螺纹607
第21章 螺纹紧固件607
21-1-1 选择螺距611
21-1-2 管螺纹612
21-2 螺栓613
21-3 螺钉621
21-3-1 六角头螺钉621
21-3-2 套筒和扳手622
21-3-4 轴肩螺钉626
21-3-3 凹头螺钉626
21-3-5 紧定螺钉634
21-3-6 开槽有头螺钉635
21-3-7 机螺钉635
21-4 螺母645
21-5 攻丝螺钉652
参考文献653
22-1-2 铆钉型式654
22-1-1 头部形状654
22-1 铆钉654
第22章 非螺纹紧固件654
22-1-3 尺寸和材料658
22-2 销660
22-3 锁环和锁扣675
22-4 挡圈675
22-4-1 冲压挡圈675
22-4-2 螺旋绕线挡圈678
22-5 键680
22-6 垫圈686
参考文献688
第23章 螺栓联接与铆钉联接689
符号说明及单位689
23-1 受剪联接692
23-1-1 受剪联接的型式692
23-1-2 许用应力设计过程693
23-2-2 确定螺栓组的形心700
23-2-1 偏心载荷的定义700
23-2 偏心加载受剪联接700
23-2-3 确定螺栓应力701
23-3 受拉联接:螺栓的预紧力703
23-3-1 初步设计和计算703
23-3-2 目标预紧力的选择706
23-3-3 估算螺栓拉力的实际上限708
23-3-4 估算夹紧力的实际下限712
23-3-5 获得一个理想的预紧力713
23-4 螺栓的拧紧力矩要求715
23-4-1 问题的提出715
23-4-2 选择合适的扭矩715
23-5 螺栓联接和铆钉联接的疲劳载荷716
23-5-1 确定疲劳问题716
23-5-2 估算疲劳寿命718
23-5-3 减少疲劳问题718
28-6 受拉联接程序设计的一些建议724
参考文献725
第24章 弹簧726
符号说明726
24-1 引言727
24-2 弹簧术语727
24-3 弹簧材料的选择729
24-3-1 化学和物理特性729
24-3-2 弹簧热处理729
24-3-3 应力松弛734
24-3-4 腐蚀734
24-4 螺旋压缩弹簧739
24-4-1 概述739
24-4-2 压缩弹簧术语739
24-4-3 工作应力的选择743
24-4-4 冲击作用下的动载荷745
24-4-5 动载共振746
24-4-6 矩形簧丝的弹簧747
24-4-7 变直径弹簧748
24-4-8 商品公差751
24-5 螺旋拉伸弹簧754
24-5-1 概述754
24-5-2 初拉力755
24-5-3 端部型式755
24-5-4 拉伸弹簧的尺寸757
24-5-5 设计方程式757
24-5-8 公差758
24-5-6 静态工作应力的选择758
24-5-7 工作应力即循环应力的选择758
24-6 螺旋扭转弹簧760
24-6-1 弹簧刚度761
24-6-2 应力762
24-6-3 矩形簧丝扭转弹簧762
24-6-4 公差762
24-7-1 术语765
24-7 碟形弹簧(贝氏弹簧垫圈)765
24-7-2 基本方程式767
24-7-3 公差772
24-8 特种弹性垫圈774
24-8-1 弧形垫圈775
24-8-2 波形垫圈775
24-8-3 指形垫圈776
24-8-4 开槽垫圈777
24-8-5 特殊考虑的问题777
24-9 板弹簧778
24-9-1 概述778
24-9-2 悬臂梁式弹簧778
24-9-3 简支梁式或椭圆形弹簧779
24-10 恒力弹簧781
24-10-1 伸缩型弹簧782
24-10-3 驱动发条783
24-10-4 设计方程式783
24-10-2 设计方程式783
24-11 扭力杆784
24-11-1 设计方程式:圆形截面784
24-11-2 设计方程式:矩形截面784
24-12 发条弹簧785
24-12-1 设计中考虑的问题785
24-12-2 设计过程786
24-13 热卷弹簧790
24-13-1 引言790
24-13-2 设计中特殊考虑的问题790
24-13-3 材料791
24-13-4 工作应力选择791
参考文献792
25-1 润滑剂的功能及类型793
第25章 润滑793
25-2 润滑剂类型的选择794
25-3 液体润滑剂的原理和要求795
25-4 润滑剂的粘度798
25-4-1 动力粘度或绝对粘度798
25-4-2 运动粘度798
25-5 边界润滑801
25-6 变质问题804
25-7 润滑油类型的选择806
25-8 润滑脂809
25-9 固体润滑剂814
25-9-1 石墨814
25-9-2 二硫化钼816
25-9-3 聚四氟乙烯817
25-9-4 其它固体润滑剂818
25-10 气体润滑818
25-11-1 内部循环819
25-11 润滑剂供给系统819
25-11-2 加油系统820
25-11-3 全损耗集中系统821
25-11-4 油雾或喷雾系统821
25-11-5 油循环系统821
25-12 润滑剂的贮存822
参考文献822
26-1 定义823
26-2 非金属密封垫材料的标准分类制823
第一部分 密封垫823
第26章 密封垫和密封件823
26-3 密封垫性能、试验方法及其在联接中的重要性826
26-4 渗透性827
26-4-1 基体材料——非金属827
26-4-2 粘结剂和填充剂828
26-5-1 适应性和压力829
26-5 承载性能829
26-4-4 金属材料829
26-4-3 强化829
26-5-2 蠕变和松弛832
26-5-3 几何形状的影响833
26-6 环境条件833
26-7 密封垫的设计和选择方法834
26-7-1 引言834
26-7-2 ASME规范的方法834
26-7-3 简化的方法838
26-8 密封垫的压缩变形和应力分布试验845
26-9 安装技术要求846
第二部分 密封件847
26-10 合成橡胶密封圈847
26-11 旋转运动用的密封件849
26-11-1 O形圈849
26-11-2 径向唇形密封件850
26-11-4 金属密封圈851
26-11-3 端面密封件851
26-11-5 压缩填料852
26-11-6 非接触式密封853
26-12 往复运动用的密封件854
26-12-1 O形圈854
26-12-2 唇形密封圈856
26-12-3 活塞环858
参考文献859
第27章 滚动轴承860
符号说明860
27-1 引言861
27-2 可靠度一定时负荷与寿命的关系865
27-3 静负荷时的残存关系866
27-4 额定负荷、寿命和可靠度目标的关系868
27-5 径向和轴向综合负荷870
27-7 动负荷871
27-6 工作情况系数871
27-8 同轴度873
参考文献873
第28章 滑动轴承874
符号说明874
28-1 引言876
28-2 轴承和轴颈的结构型式878
28-2-1 轴承的几何形状878
28-3-1 轴承材料880
28-2-2 轴颈的形状880
28-3 轴承材料及选择准则880
28-3-2 轴承材料的选择准则885
28-4 润滑膜的压力方程886
28-4-1 雷诺(Reynolds)方程886
28-4-2 边界条件888
28-5 滑动轴承的性能889
28-5-1 轴承载荷的关系式889
28-5-2 轴承摩擦的关系式890
28-5-3 润滑剂流量的关系式891
28-5-4 轴承热量的关系式892
28-6 液体润滑的滑动轴承893
28-6-1 L/D对圆柱形全滑动轴承的影响893
28-6-2 设计计算图896
28-6-3 优化设计912
28-7 气体润滑的滑动轴承915
28-7-1 气体轴承极限解916
28-7-2 稳定性问题916
28-7-3 圆柱形无槽的气体滑动轴承917
28-7-4 轴向开槽的气体滑动轴承921
28-7-5 非圆形的气体滑动轴承922
28-8 液体静压滑动轴承的设计924
28-8-1 轴承和元件的分类924
28-8-2 设计参数925
28-8-3 设计程序927
参考文献929
第29章 联轴器930
符号说明930
29-1 概述931
29-1-1 设备的要求931
29-1-2 联轴器的特征936
29-1-3 联轴器的选择936
29-1-4 选择说明937
29-1-5 弹性联轴器的功能937
29-2 刚性联轴器939
29-2-1 套筒式联轴器939
29-2-2 夹壳式联轴器940
29-2-3 铰链式联轴器941
29-2-4 凸缘联轴器942
29-3 金属弹性元件联轴器942
29-3-1 弹性圆盘联轴器942
29-3-2 环节联轴器944
29-3-4 蛇形弹簧联轴器945
29-3-3 链条联轴器945
29-3-5 卷轴式联轴器946
29-3-6 膜片联轴器947
29-3-7 液压联轴器947
29-3-8 齿轮联轴器947
29-3-9 弹性轴和柔性轴950
29-3-10 波纹管联轴器951
29-4 非金属弹性元件联轴器953
29-4-1 紧压式联轴器953
29-4-2 剪切式不夹紧联轴器954
29-4-3 剪切式夹紧联轴器或轮胎式(环面)联轴器956
29-4-4 张力联轴器956
29-4-5 预紧式联轴器958
29-5 万向联轴器(万向节)和旋转杆联轴器959
29-5-1 概述959
29-5-2 轴销和支座961
29-5-3 滚针轴承962
29-5-4 恒速万向节964
29-5-5 旋转杆联轴器966
29-6 标准966
29-7 联接方法967
参考文献968
第30章 离合器和制动器969
符号说明969
30-1-1 离合器的型式972
30-1 型式、用途、优点和特性972
30-1-2 离合器的选用976
30-1-3 制动器的型式978
30-1-4 制动器的选用981
30-2 转矩和能量问题982
30-2-1 转矩要求:离合器982
30-2-2 等效惯量984
30-2-3 转矩要求:制动器985
30-2-5 能量消耗:制动器986
30-2-4 能量消耗:离合器986
30-3 温度问题988
30-3-1 间歇工作:离合器和制动器988
30-3-2 频繁工作:卡式圆盘制动器988
30-4 摩擦材料990
30-5 轮缘离合器和轮缘制动器的转矩和力分析992
30-5-1 长闸瓦轮缘制动器992
30-5-2 离心离合器998
30-6 带式制动器和圆锥制动器、离合器999
30-6-1 带式制动器999
30-6-2 圆锥制动器和离合器1001
30-7 圆盘离合器和制动器1003
30-7-1 多盘离合器和制动器1003
30-7-2 卡式圆盘制动器1005
30-8 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1007
30-8-1 磁力驱动的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1007
30-8-2 电磁离合器1007
30-8-3 动力制动1009
30-9 操纵问题1010
30-9-1 概述1010
30-9-2 汽车用制动器的操纵系统1010
30-9-3 防滑制动1011
参考文献1012
第31章 带传动1013
符号说明1013
31-1 概述1014
31-1-1 传动装置按功能分类1015
31-1-2 传动的几何参数1015
31-1-3 运动的带的作用力1017
31-1-4 传动布置和张紧装置1022
31-2 平带传动1025
31-3 三角带传动1032
31-4 同步带传动1037
31-5-1 特殊类型1045
31-5 其它类型的带传动1045
31-5-2 无级变速带传动1046
31-6 各种带传动的比较1048
第32章 链传动1051
符号说明1051
32-1 型式、应用和特性1052
32-1-1 链传动的比较1052
32-1-2 滚子链1052
32-1-3 无声链(齿形链)1053
32-1-4 其它链条1054
32-2 滚子链传动;尺寸1055
52-2-1 标准滚子链的术语1055
32-2-2 滚子链的尺寸和数据1057
32-2-3 链轮尺寸1057
32-2-4 链轮设计1057
32-2-5 传动系统设计1058
32-3-1 速度的考虑1063
32-3 滚子链传动的工作能力1063
32-3-2 力的考虑1064
32-3-3 链条选用的列线图1064
32-3-4 额定马力1064
32-3-5 振动的考虑1073
32-3-6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步骤1074
32-4 润滑和磨损1074
32-4-1 失效形式1074
32-4-2 润滑方式1074
32-5 无声链(齿形链)1077
32-5-1 无声链的型式和结构1077
32-5-2 无声链的尺寸和数据1078
32-5-3 链轮直径1079
32-5-4 链轮齿的设计1080
32-5-5 传动系统设计1080
参考文献1086
32-5-6 无声链的功率容量1086
第33章 直齿圆柱齿轮1088
33-1 定义1088
33-2 轮齿尺寸及标准1091
33-3 受力分析1092
33-4 美国齿轮制造者协会(AGMA)规定的基本公式1093
33-4-1 抗点蚀性1093
33-4-2 弯曲强度1095
参考文献1096
第34章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1097
34-1 引言1097
34-2 术语1097
34-2-1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类型1097
34-2-2 轮齿的几何形状1098
34-3 齿轮制造1102
34-3-1 范成法1102
34-2-3 计算方法1102
34-3-2 确定接触位置1103
34-3-3 试验1103
34-4 齿轮设计依据1104
34-4-1 使用要求1104
34-4-2 齿轮型式的选择1105
34-4-3 估算齿轮的尺寸1106
34-4-4 齿数1108
34-4-5 齿宽1109
34-4-6 径节1111
34-4-7 准双曲面齿轮的偏置距1111
34-4-8 螺旋角1111
34-4-9 压力角1111
34-4-10 刀具直径1113
34-4-11 材料及热处理1113
34-5 齿轮轮齿的尺寸1114
34-5-1 锥齿轮轮齿的基本尺寸计算1114
34-5-2 轮齿斜度1117
34-5-3 准双曲面齿轮尺寸1120
34-6 齿轮强度1126
34-6-1 接触及弯曲应力公式1126
34-6-2 强度公式和术语说明1126
34-5-4 美国齿轮制造者协会(AGMA)参考文献1126
34-6-3 许用应力1134
34-6-4 抗胶合1140
34-7 传动装置的设计1150
34-7-1 螺旋方向1150
34-7-2 切向力1150
34-7-3 轴向推力和径向分离力1150
34-7-4 轴承载荷1152
34-7-5 安装的类型1152
34-7-6 润滑1152
34-8-1 计算机分时1153
34-8-2 设计计算服务1153
34-7-7 加载接触检验1153
34-8 计算机辅助设计1153
34-8-3 通用计算机程序1154
第35章 斜齿圆柱齿轮1155
35-1 引言1155
35-2 斜齿圆柱齿轮的类型1156
35-3 斜齿圆柱齿轮的优点1157
35-3-1 噪声1157
35-3-3 制造1158
35-3-2 载荷容量1158
35-4 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1159
35-5 斜齿圆柱齿轮的额定载荷1162
35-5-1 强度与耐久性1162
参考文献1210
第36章 蜗杆传动1211
符号说明1211
36-1 引言1212
36-2 运动学1213
36-3 速度与摩擦1215
36-4 受力分析1216
36-5 强度与额定功率1219
36-6 散热1222
36-7 设计标准1222
36-7-3 齿数比1223
36-7-4 齿距1223
36-7-5 蜗杆分度圆直径1223
36-7-2 蜗杆头数1223
36-7-1 蜗轮齿数1223
36-7-6 蜗轮分度圆直径1224
36-7-7 蜗杆螺旋线和蜗轮齿的尺寸比例1225
36-7-8 蜗轮轮坯尺寸1226
36-7-9 蜗杆螺旋宽度1226
36-7-10 镗孔的蜗杆坯1227
36-8 双包络蜗轮装置1227
36-8-1 蜗轮齿数1227
36-8-6 蜗杆分度圆直径1228
36-8-5 蜗杆齿根直径1228
36-8-2 蜗杆的头数1228
36-8-4 齿距1228
36-8-3 齿数比1228
36-8-7 基圆1229
36-8-8 齿高尺寸比例1229
36-8-9 轮齿或螺旋形状1229
36-8-10 蜗杆长度1230
36-8-11 蜗轮坯尺寸1230
36-8-12 材料1231
参考文献1231
第37章 轴1232
符号说明1232
37-1 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1233
37-1-1 设计准则1233
37-1-3 载荷1234
37-1-2 安全系数1234
37-1-4 应力集中1235
37-1-5 材料、尺寸和力学性能1237
37-1-6 设计指南1238
37-1-7 有关轴的结构设计的资料1238
37-2 刚度1239
37-2-1 为什么要刚度1239
37-2-2 角刚度1239
37-2-3 横向刚度1239
37-3 静强度设计1239
37-3-1 扭转强度1239
37-3-2 弯曲强度1240
37-3-3 弯曲和扭转的合成1240
37-4 动态强度1242
37-4-1 交变弯曲,恒定扭矩1242
37-4-4 汇总1244
37-4-5 空心轴1244
37-4-3 平均分量与交变分量相加:弯矩、扭矩和轴向载荷1244
37-4-2 平均分量与交变分量相加:弯矩和扭矩1244
37-4-6 有限寿命1245
37-4-7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传动轴设计标准1245
参考文献1246
第38章 振动及振动的控制1247
38-1 引言1247
38-2 单自由度系统1247
38-2-1 自由振动1247
38-2-2 扭转振动系统1253
38-2-3 强迫振动1254
38-2-4 运动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龙格—库塔(Runge-1262
Kutta)方法1262
38-3 多自由度系统1264
38-3-1 两自由度系统1264
38-3-2 多自由度系统1266
38-3-3 连续系统1270
38-4 隔振1271
38-4-1 传递率1272
参考文献1273
第39章 机构汇编1274
第40章 凸轮机构1300
提要1300
40-1 凸轮机构的类型、特征和运动形式1300
40-2 凸轮机构的基本运动曲线1305
40-2-1 三角函数式类1305
40-2-2 多项式类1313
40-2-3 其他凸轮运动曲线1315
40-3 草图和设计;制造中考虑的问题1317
40-3-1 有限差分法1321
40-4 力和力矩分析1322
40-4-1 弹簧1324
40-5 接触应力和磨损;计算程序1325
40-5-1 编制凸轮系统的设计计算程序1326
参考文献1327
第41章 连杆机构1328
41-1 连杆机构的基本概念1328
41-1-1 运动副元素1328
41-1-2 运动自由度1329
41-1-3 数综合1330
41-2 活动度准则1331
41-3 确定精确位置1332
41-4 平面四连杆机构1333
41-4-1 基本参数1333
41-4-2 运动转换1333
41-4-3 速比1334
41-4-4 扭矩比1334
41-4-5 传动角1334
41-5 平面偏置曲柄滑块机构1334
41-6-1 位置几何关系1335
41-6 平面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1335
41-6-2 速度和加速度1336
41-6-3 动力特性1336
41-7 平面四连杆机构的尺寸综合:运动的生成1336
41-7-1 平面的两个位置1336
41-7-2 平面的三个位置1337
41-7-3 运动平面的四个位置1339
41-7-4 平面的五个位置1343
41-7-5 现有的计算机程序1343
41-8 平面四连杆机构的尺寸综合:曲柄角度的协调1344
41-8-1 几何法综合1344
41-8-2 解析法综合1345
41-9 极点一力方法1347
41-10 空间连杆机构1348
参考文献1349
符号说明1350
第42章 流体传动系统和回路设计1350
42-1 压力图1351
42-2 流量图1351
42-3 功率图1352
42-4 循环分布图1352
42-5 回路设计1352
42-6 开式回路和闭式回路1354
42-6-2 控制方式1355
42-6-1 控制功能1355
42-7 开式回路中恒流量与需用流量回路的比较1360
42-7-1 泵的工作压力1360
42-7-2 泵的流量与执行元件速度的关系1361
42-8 需用流量回路1368
42-8-1 定量泵回路1369
42-8-2 压力补偿泵1372
42-8-3 流量补偿泵1374
42-10 气动回路1375
42-11 流体特性对执行元件性能的影响1375
42-9 液压系统与气动系统的比较1375
42-12 流体性质对控制阀性能的影响1378
42-13 气压传动的基本回路1379
42-13-1 基本概念1380
42-13-2 系统分析1381
42-14 流体逻辑系统1385
42-14-1 回路设计1386
42-14-2 逻辑元件1387
42-14-3 设计例题1389
42-14-4 回路评价1391
参考文献1394
第43章 轮系1395
43-1 普通轮系1395
43-2 齿轮类型的选择1397
43-3 行星轮系1398
43-4 差动轮系1406
参考文献1408
44-1 引言1409
44-2 腐蚀速率1409
第44章 腐蚀1409
44-3 金属的腐蚀机理1410
44-3-1 一般腐蚀1410
44-3-2 电化学腐蚀和保护1411
44-3-3 钝化作用1411
44-3-4 缝隙腐蚀和点蚀1414
44-3-6 应力腐蚀裂纹1415
44-3-5 牺牲性阳极1415
44-3-7 选择性浸出1416
44-3-8 氢脆1416
44-3-9 晶间腐蚀1416
44-3-10 机械的影响1416
44-4 用于选择材料的腐蚀数据1417
参考文献1443
45-1 引言1444
第45章 噪声和噪声控制1444
45-2 噪声的测量及分析1445
45-2-1 噪声测定1445
45-2-2 声场1448
45-2-3 测声仪器1449
45-2-4 测量过程1452
45-2-5 数据评定1453
45-3 噪声的影响和标准1460
45-3-1 听觉损害1460
45-3-2 谈话干扰1462
45-3-3 干扰睡眠1462
45-4 噪声控制1463
45-4-1 噪声源控制1463
45-4-2 传播途径控制1467
参考文献1482
46-1 引言1483
符号说明1483
第46章 载荷循环分析1483
46-1-1 功能段1485
46-2 受载荷控制的能量传输系统1486
46-3 机器循环分析1488
46-3-1 案例分析——机器循环分析1488
46-4 载荷曲线1490
参考文献1492
第47章 机器人与智能机械1493
47-1 引言1493
47-1-1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部分1493
47-1-2 机器人单词的应用1495
47-1-3 外部约束机械1496
47-2 设计和功能1498
47-3 结构设计1500
47-3-1 结构特点1500
47-3-2 传感方式和控制方式的影响1501
47-3-3 结构剖面的选择1502
47-3-4 材料选择1503
47-4 驱动和动力传输系统1504
47-4-1 要求1504
47-4-2 电动系统1505
47-4-3 液压系统1508
47-4-4 气压系统1509
47-5 感觉系统1509
47-5-1 要求1509
47-5-2 编码器1510
47-5-3 解算器1512
47-5-4 力传感器1512
47-5-5 机器人视觉系统1512
47-5-6 近距传感器1513
47-6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结构1513
47-6-1 软件结构1513
47-6-2 微型计算机1515
47-6-3 支持硬件和软件1516
47-6-4 计算机结构选择1517
47-7 控制装置设计1519
47-7-1 再划分1519
47-7-2 协调1519
47-7-3 规定的手部轨迹的生成1520
47-7-4 伺服机构的设计1521
47-8 几何结构设计1522
47-8-1 结构再划分1522
47-8-2 作业空间优化1523
47-8-3 奇异位置1528
47-8-4 精度和重复性1529
47-9 工具设计1530
47-9-1 与固定程序自动化的相似性1530
47-9-2 中心顺应摇控装置1531
参考文献1531
热门推荐
- 3339923.html
- 1688244.html
- 3562601.html
- 85022.html
- 1388924.html
- 119271.html
- 1874941.html
- 1114748.html
- 1492081.html
- 1140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5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7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3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9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93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3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7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3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