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建泉,杨全生,汪有奎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241155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甘肃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总论1
1.1 自然地理概况1
1.1.1 地理位置1
1.1.2 地质地貌2
1.1.3 土壤3
1.1.4 气候3
1.1.5 植被3
1.1.6 水文4
1.1.7 动物5
1.2 资源概况6
1.2.1 生物资源6
1.2.2 水资源7
1.2.3 气候资源8
1.2.4 旅游资源9
1.2.5 土地资源9
1.2.6 矿产资源9
1.3 社区及社区经济概况10
1.3.1 社区人口构成10
1.3.2 社区经济构成10
2 自然环境12
2.1 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12
2.1.1 地质地貌概况和基本特点12
2.1.2 地表径流和水系分布13
2.1.3 冰川13
2.1.4 地下水资源14
2.1.5 水资源的综合评价与合理利用14
2.2 气候15
2.2.1 祁连山区气候特点15
2.2.2 气温15
2.2.3 降水、蒸发与湿度15
2.2.4 太阳辐射及日照16
2.2.5 自然灾害16
2.2.6 气候资源评价与利用17
2.3 土壤18
2.3.1 土壤垂直分布带谱18
2.3.2 主要土壤类型特征18
2.3.3 土壤资源的综合评价与利用21
3 植物、植被和草场23
3.1 高等植物种类及分布23
3.1.1 苔鲜植物及分布23
3.1.2 蕨类植物及分布23
3.1.3 裸子植物及分布24
3.1.4 被子植物及分布25
3.1.5 小结28
3.2 资源植物28
3.2.1 祁连山食用植物资源28
3.2.2 药用植物资源33
3.2.3 工业用植物资源34
3.2.4 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35
3.2.5 种质植物资源37
3.2.6 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37
3.3 植物区系40
3.3.1 科的统计41
3.3.2 科的地理分布42
3.3.3 科的地理分布特点43
3.3.4 优势科和表征科43
3.3.5 属的统计45
3.3.6 属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46
3.3.7 小结50
3.4 植被及分布51
3.4.1 植被分类系统和命名51
3.4.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系统52
3.4.3 主要植被类型55
3.4.4 植被分布规律65
3.5 草场资源67
3.5.1 草场类型67
3.5.2 分布规律71
3.5.3 草场资源评价71
4 脊椎动物80
4.1 脊椎动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80
4.1.1 脊椎动物种类80
4.1.2 地理分布80
4.2 脊椎动物区系分析82
4.2.1 两栖纲82
4.2.2 爬行纲83
4.2.3 鸟纲83
4.2.4 哺乳纲83
4.3 野生动物类群及特点84
4.3.1 湿地动物类群及特点84
4.3.2 荒漠动物类群及特点84
4.3.3 高山裸岩动物类群及特点84
4.3.4 森林动物类群及特点84
4.3.5 草原动物类群及特点85
4.4 野生动物资源及其保护85
4.4.1 动物资源85
4.4.2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及其利用86
5 昆虫89
5.1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昆虫种类及区系概况89
5.1.1 森林昆虫种类89
5.1.2 森林昆虫区系分析92
5.2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昆虫分布特征96
5.2.1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昆虫的水平地理分布96
5.2.2 森林昆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97
5.3 昆虫多样性概况101
5.3.1 祁连山森林昆虫多样性特点101
5.3.2 昆虫多样性受威胁状况和有益昆虫的保护和利用105
5.4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病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106
5.4.1 森林害虫种类及发生动态分析106
5.4.2 森林虫害发生危害的原因分析107
5.4.3 不同树种森林害虫发生危害状况及防治策略与技术109
5.5 地下害虫及防治123
5.5.1 地下害虫种类123
5.5.2 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124
5.6 经济昆虫及开发利用125
5.6.1 药用昆虫126
5.6.2 食用昆虫130
5.6.3 观赏昆虫130
5.7 天敌昆虫132
5.7.1 天敌昆虫种类132
5.7.2 寄生性天敌昆虫133
5.7.3 捕食性天敌昆虫134
5.8 森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136
5.8.1 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的概念136
5.8.2 森林健康概念及内涵136
5.8.3 祁连山森林虫害的可持续控制与森林健康的保护、恢复策略136
6 真菌140
6.1 主要食用真菌种类及分布140
6.1.1 大型真菌种类140
6.1.2 不同森林群落食用、药用真菌分布142
6.2 祁连山大型真菌综述142
6.2.1 非褶菌目142
6.2.2 伞菌目143
6.2.3 马勃目149
6.2.4 灰锤目150
6.2.5 鸟巢菌目151
6.2.6 粘菌目151
6.2.7 麦角菌目151
6.2.8 木耳目151
6.3 主要真菌性森林病害及其防治151
6.3.1 祁连山主要森林真菌性病害种类152
6.3.2 祁连山真菌群落生态类型154
6.3.3 真菌性森林病害防治154
6.4 真菌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前景155
6.4.1 真菌分布对森林物种多样性的评价156
6.4.2 真菌资源开发前景156
7 森林防火157
7.1 森林防火历史的简要回顾157
7.2 祁连山林区火灾特点和防火机构的建设158
7.2.1 林火概况158
7.2.2 林火起因158
7.2.3 林火特点158
7.2.4 林火隐患158
7.2.5 森林防火机构的建设159
7.3 森林可燃物分布和火险区划160
7.3.1 森林可燃物分布160
7.3.2 森林火险区划160
7.4 森林防火的对策162
7.4.1 继续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162
7.4.2 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火责任162
7.4.3 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确保措施落实到位162
7.4.4 继续坚持依法护林,促进依法治火163
7.4.5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扑救能力163
7.4.6 继续坚持值班调度,严格规范管理163
7.4.7 加强护林防火的监测与预测预报,建立健全测报体系163
7.4.8 加强森林防火的科学研究163
8 旅游资源165
8.1 旅游资源和分布166
8.1.1 旅游资源分类166
8.1.2 旅游资源的分布167
8.2 开发与利用状况168
8.2.1 文物古迹168
8.2.2 森林公园170
8.2.3 雪山、冰川174
8.2.4 其他旅游资源175
8.3 旅游资源评价175
8.3.1 类型多175
8.3.2 人文文化丰富175
8.3.3 景点多、功能多175
8.3.4 生物景观多175
9 环境及其评价177
9.1 环境问题177
9.1.1 森林生态系统脆弱177
9.1.2 草场退化严重、载畜量下降178
9.1.3 冰川雪线退缩、水资源危机178
9.1.4 人口剧增、人为因素导致环境更加脆弱178
9.1.5 物种多样性减少、生态失衡179
9.2 环境综合评价179
9.2.1 评价指标179
9.2.2 评价标准182
9.2.3 评价方法182
9.2.4 评价结果182
9.3 森林综合效益评估182
9.3.1 效益评估的基本原则182
9.3.2 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183
9.3.3 效益评估的基本方法183
9.3.4 生态效益184
9.3.5 经济效益184
9.3.6 社会效益185
9.3.7 祁连山水源林综合效能185
9.4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185
9.4.1 影响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因素185
9.4.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186
10 社区经济、文化及社区共管与发展189
10.1 社区与社区经济189
10.1.1 社区及其特点189
10.1.2 社区经济190
10.2 社区文化、教育、卫生192
10.2.1 文化与娱乐192
10.2.2 教育与科技192
10.2.3 医疗与卫生193
10.2.4 人民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193
10.3 社区共管194
10.3.1 社区共管的目的194
10.3.2 社区与保护区共管现状194
10.3.3 解决保护区和社区发展矛盾的主要途径194
10.3.4 影响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管的因素195
10.3.5 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管内容195
10.3.6 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对策196
11 科学研究198
11.1 科学研究概况198
11.1.1 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198
11.1.2 保护区的科研机构200
11.2 主要研究成果201
11.3 经验、问题与对策215
11.3.1 科学研究的主要经验215
11.3.2 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16
11.3.3 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策217
11.4 科学研究方向218
11.4.1 基础研究218
11.4.2 应用研究218
12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220
12.1 自然保护区的规划220
12.1.1 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依据220
12.1.2 短期规划(2003~2007)221
12.1.3 中长期规划(2003~2011)222
12.1.4 科研规划224
12.2 保护区的区划225
12.2.1 区划的基本原则和依据225
12.2.2 功能区划分225
12.3 保护区管理227
12.3.1 管理现状227
12.3.2 管理体制228
12.3.3 机构建设和人员编制228
12.4 基本建设229
12.4.1 护林站建设229
12.4.2 交通通讯设施建设229
12.4.3 护林防火设施建设230
12.4.4 森林病虫害监测设施建设231
12.4.5 科研、宣传和培训设施建设231
附录1: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名录232
附录2: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中药材植物名录277
附录3:甘肃祁连山脊椎动物种类和区系293
附录4: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名录364
热门推荐
- 1345226.html
- 1227240.html
- 225003.html
- 573034.html
- 28414.html
- 282082.html
- 2166363.html
- 35193.html
- 3758806.html
- 1710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7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4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3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6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4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9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4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3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