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验中医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超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2120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中医医学基础(学科: 实验 学科: 医学院校) 中医医学基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验中医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实验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1
二、中医实验的发展简史2
三、学习《实验中医学基础》的方法5
第二章 中医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7
第一节 观察法7
一、科学观察的任务7
二、观察的研究方法8
第二节 实验法11
一、比较实验12
二、预初实验13
三、断决实验13
四、正式实验13
五、模型实验14
第三节 课题的选择15
一、医学研究课题的分类15
二、医学研究课题的来源16
三、科研选题的基本程序17
四、课题的选择18
一、医学文献的种类21
第四节 查阅文献21
二、医学文献的级别22
三、索引杂志的应用23
四、文献资料的累积24
第五节 课题的设计24
一、假说的建立24
二、假说的检验26
第三章 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33
一、酸度计33
三、离心机34
二、磁力搅拌器34
四、分光光度计35
五、天平38
六、二道生理记录仪39
七、八道生理记录仪39
八、心电图机41
九、血流动力(血液流变)检测仪42
十、全套脉象模型45
十一、脉象仪45
十二、显微镜47
十三、微观检测仪49
第四章 中医实验研究中的动物实验方法52
第一节 动物实验在中医科研中的作用52
第二节 中医实验中常用动物的选择54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特性与用途54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56
第三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59
一、动物的抓取与固定59
二、除毛59
三、给药60
四、动物取血法65
五、尿液和胆汁收集法68
六、各种实验动物的麻醉71
七、动物的无菌手术73
八、动物的处死78
第五章 中医实验常用动物模型80
第一节 概述80
一、根据辨证论治理论复制动物模型80
二、根据脏腑理论复制动物模型81
三、根据病因病机论复制动物模型82
第二节 中医动物模型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应用83
四、根据整体观念复制动物模型83
一、教学用中医动物模型的基本要求84
二、动物模型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应用85
第三节 阴、阳、寒、热病理模型88
一、甲状腺素致阴虚模型89
二、氢化可的松致阳虚模型89
三、甲基硫氧嘧啶致阳虚模型89
四、温热、寒凉中药致“寒证”、“热证”模型89
一、气虚证动物模型90
二、血虚证动物模型90
第四节 气虚、血虚、血瘀动物模型90
三、血瘀证动物模型91
第五节 心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92
一、睡眠剥夺法建立心虚证模型92
二、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93
三、多因素造型法93
第六节 肺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94
一、肺失通调水道动物模型94
二、烟熏法肺虚证动物模型94
一、利用苦寒中药造模95
第七节 脾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95
二、利用过劳、饮食失节及生化乏源造模96
第八节 肝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97
一、艾叶注射复制“肝郁”模型97
二、激怒刺激复制“肝郁”模型97
三、电刺激与缚捆肢体复制“肝气郁”、“肝气逆”模型97
一、温病发热证动物模型98
二、温病血分证动物模型98
第十节 外感热病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98
第九节 肾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98
第六章 中医基础各科实验范例103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实验103
一、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论证实验103
二、气的生成及防御作用的实验104
三、“血得寒而凝”的微循环观察105
四、“气能摄血”理论的实验观察105
五、“天人相应”理论的论证实验(一)106
六、“天人相应”理论的论证实验(二)107
七、津伤耗气的实验观察108
八、“津血同源”理论的实验观察109
一、爪甲望诊甲襞微循环观察110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实验110
二、中医舌质舌尖微循环观察111
三、中医脉图描记112
四、中医脉图的分析与报告114
五、舌苔的制片与染色116
六、舌苔脱落细胞镜检分析117
第三节 中药学实验126
一、麻黄、桂枝发汗作用的比较126
三、天麻抗掠厥作用的实验观察127
二、枳壳、茯苓、青皮、牵牛子、槟榔对离体肠蠕动的影响127
四、乌头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128
五、延胡索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129
六、酸枣仁对小白鼠的镇静作用的实验观察130
七、仙鹤草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130
八、番泻叶泻下作用的实验观察131
九、猪苓对小白鼠利尿作用的实验观察132
十、黄芪对小鼠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影响133
十一、黄芪对老年小鼠血清(SOD)的影响135
一、银翘散、白虎汤、大承气汤的退热作用的观察136
第四节 方剂学实验136
二、小青龙汤平喘作用的观察138
三、麻黄汤与桂枝汤发汗作用的比较138
四、大承气汤对小白鼠胃肠蠕动作用的观察139
五、四逆加人参汤对离体蛙心收缩的影响140
六、酸枣仁汤镇静作用的观察141
七、独参汤对小白鼠耐缺氧作用的观察141
八、十枣汤对家兔肠管蠕动的影响142
九、金铃子散镇痛作用的观察143
十、瘀血证模型与失笑散的活血化瘀作用的观察144
十一、镇肝熄风汤对家兔血压的影响145
十二、参麦针升压作用的观察146
十三、茵陈蒿汤利胆作用的观察147
第七章 中医基础学科实验研究进展149
第一节 阴阳学说的实验研究149
一、概说149
二、阴阳学说的研究进展149
第二节 寒热病理机制探讨156
一、概说158
第三节 气血津液学说的实验研究158
二、气血津液学说的研究进展159
第四节 五脏的实验研究163
一、概说163
二、心的实验研究163
三、肺的实验研究170
四、脾的实验研究173
五、肝的实验研究188
六、肾的实验研究195
二、外感热病病机、病证的实验研究进展203
一、概说203
第五节 外感热病的实验研究203
三、外感热病辨证论证的实验研究进展206
第六节 中医诊断的实验研究209
一、中医诊断的微循环研究209
二、中医诊断的脉图学研究230
三、中医诊断的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253
附录一、实验动物与人用药量的换算方法279
附录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生殖和生理常数282
附录三 各种常用实验动物生理学数据284
主要参考资料296
热门推荐
- 2356986.html
- 2322296.html
- 3525567.html
- 600450.html
- 2715456.html
- 1204495.html
- 708143.html
- 1250036.html
- 3642907.html
- 918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8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8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1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7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2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5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9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2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