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原理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达新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0332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数据通信的概念1
1.1.1 消息、信息、数据和信号1
1.1.2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4
1.1.3 数据通信的特点5
1.1.4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5
1.2 数据通信网与计算机网6
1.2.1 数据通信网6
1.2.2 计算机网8
1.2.3 联系与区别8
1.3 数据传输方式8
1.3.1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9
1.3.2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9
1.3.3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10
1.4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11
1.4.1 传输速率11
1.4.2 差错率12
1.4.3 频带利用率13
1.4.4 可靠度13
1.5 数据通信的发展13
1.5.1 通信的简单回顾13
1.5.2 数据通信的发展趋势14
1.6 数据通信研究的主要内容14
本章小结15
思考与练习15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6
2.1 传输信道概述16
2.1.1 信道的类型16
2.1.2 信道容量17
2.1.3 有线传输介质18
2.1.4 无线传输信道21
2.2 数据编码技术24
2.2.1 国际5号码(IA5码)24
2.2.2 EBCDIC码26
2.2.3 国际2号码(IA2码)27
2.2.4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27
2.2.5 语音的数据编码28
2.3 数据压缩技术29
2.3.1 Lempel-Ziv编码30
2.3.2 Huffman编码31
2.3.3 相关编码32
2.3.4 游程编码33
2.4 差错控制技术34
2.4.1 基本概念34
2.4.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35
2.4.3 最小码距与检错和纠错能力的关系35
2.4.4 几种常用的检错码37
2.4.5 线性分组码38
2.4.6 循环码41
2.4.7 卷积码43
2.5 多路复用技术44
2.5.1 时分多路复用(TDM)44
2.5.2 频分多路复用(FDM)45
2.5.3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45
2.5.4 码分多址复用(CDMA)46
2.5.5 波分复用(WDM)46
2.6 数字复接技术46
2.6.1 数字复接系统47
2.6.2 数字复接的方法47
2.6.3 准同步数字复接系列(PDH)47
2.6.4 同步数字系列(SDH)48
2.6.5 PDH与SDH的比较48
本章小结49
思考与练习50
第3章 数据信号的传输52
3.1 概述52
3.1.1 常见基带数据信号波形52
3.1.2 对数据基带信号的要求55
3.1.3 基带信号的谱特性55
3.1.4 数据信号的传输56
3.2 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56
3.2.1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56
3.2.2 码间串扰的概念57
3.2.3 码间串扰的消除58
3.2.4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58
3.3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62
3.3.1 均衡技术62
3.3.2 部分响应技术62
3.3.3 数据扰乱技术64
3.4 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65
3.4.1 误码率的一般公式65
3.4.2 双极性信号的误码率66
3.4.3 单极性信号的误码率67
3.4.4 眼图67
3.5 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67
3.5.1 频带传输系统组成67
3.5.2 幅移键控(ASK)68
3.5.3 频移键控(FSK)71
3.5.4 相移键控(PSK)76
3.5.5 多进制数字调制80
3.5.6 正交幅度调制(QAM)82
3.5.7 幅度相位键控(APK)84
3.5.8 网格编码调制(TCM)84
3.6 频带传输系统的性能85
3.6.1 2ASK的性能85
3.6.2 2FSK的性能86
3.6.3 2PSK的性能87
3.6.4 性能比较88
本章小结88
思考与练习89
第4章 数据交换91
4.1 概述91
4.1.1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交换91
4.1.2 数据交换的实现91
4.2 电路交换方式92
4.2.1 电路交换原理92
4.2.2 电路交换机93
4.2.3 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缺点95
4.3 报文交换方式95
4.3.1 报文交换原理95
4.3.2 报文交换的优缺点96
4.4 分组交换方式97
4.4.1 为什么提出分组交换方式97
4.4.2 分组的基本格式和长度选取97
4.4.3 分组交换原理98
4.4.4 分组交换的优缺点99
4.5 帧中继100
4.5.1 帧中继技术的提出100
4.5.2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100
4.5.3 帧中继的特点102
4.6 ATM技术102
4.6.1 ATM的提出102
4.6.2 ATM基本原理103
4.6.3 ATM交换机105
4.6.4 ATM的特点106
4.6.5 ATM面临的问题及技术展望106
4.7 几种交换方式的比较107
本章小结108
思考与练习109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111
5.1 通信协议和协议分层结构111
5.1.1 通信协议的一般概念111
5.1.2 通信协议的分层112
5.2 物理层协议115
5.2.1 基本概念115
5.2.2 CCITT V.24/RS 232C建议117
5.2.3 V.35建议121
5.2.4 X系列建议121
5.2.5 G.703建议123
5.3 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125
5.3.1 概述125
5.3.2 面向字符型的传输控制规程128
5.3.3 面向比特型的传输控制规程132
5.3.4 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协议137
5.4 CCITT的X.25建议139
5.4.1 X.25建议的基本概念139
5.4.2 X.25物理层及其建议140
5.4.3 X.25数据链路层及其建议140
5.4.4 X.25分组层141
5.5 PAD相关建议143
5.5.1 PAD建议及功能143
5.5.2 X.3建议144
5.5.3 X.28建议145
5.5.4 X.29建议145
5.6 网络层协议145
5.6.1 IP地址结构145
5.6.2 IP数据包147
5.6.3 地址解析协议148
5.6.4 逆地址解析协议148
5.6.5 控制报文协议149
本章小结150
思考与练习150
第6章 数据信号的同步152
6.1 概述152
6.1.1 同步的概念152
6.1.2 不同功用的同步152
6.2 位同步153
6.2.1 插入导频法153
6.2.2 直接法154
6.2.3 位同步的性能指标156
6.3 群同步157
6.3.1 群同步的帧格式157
6.3.2 群同步的工作过程157
6.3.3 群同步的性能指标157
6.3.4 群同步系统的抗干扰设计157
6.4 网同步158
6.4.1 全网同步系统158
6.4.2 准同步系统159
本章小结161
思考与练习161
第7章 数据通信设备163
7.1 终端设备163
7.1.1 终端设备输入信息的方式163
7.1.2 终端设备的组成和功能163
7.1.3 终端设备的分类164
7.2 调制解调器165
7.2.1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165
7.2.2 调制解调器的标准166
7.2.3 调制解调器的速率标准166
7.2.4 调制解调器的分类167
7.2.5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168
7.2.6 几种Modem简介168
7.2.7 调制解调器新技术176
7.3 多路复用器176
7.3.1 分类176
7.3.2 复用器的标准177
7.3.3 复用器介绍178
7.4 集中器179
7.5 协议转换器180
7.6 网络适配器180
7.7 前端处理器181
7.8 网络设备182
7.8.1 网络设备的分类182
7.8.2 中继器183
7.8.3 网桥183
7.8.4 路由器184
7.8.5 网络交换机185
7.8.6 网关186
本章小结186
思考与练习187
第8章 数据通信网介绍188
8.1 概述188
8.1.1 数据通信网的组成和分类188
8.1.2 数据通信网的性能指标188
8.2 分组交换网188
8.2.1 分组交换网的构成189
8.2.2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技术原理简介190
8.2.3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192
8.3 数字数据网(DDN)194
8.3.1 数字数据网概述194
8.3.2 数字数据网的组成与原理196
8.3.3 专用数字数据网举例201
8.4 帧中继网(FRN)201
8.4.1 帧中继网的组成和用户接入201
8.4.2 帧中继网的服务质量指标和要求204
8.4.3 帧中继网的管理系统205
8.4.4 帧中继业务的应用206
本章小结206
思考与练习207
附录A 数据通信常用技术标准208
附录B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212
参考文献219
热门推荐
- 2547184.html
- 3334698.html
- 2379736.html
- 2117551.html
- 3527615.html
- 3190569.html
- 153944.html
- 1140687.html
- 2240436.html
- 3310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6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5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9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8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3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9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8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2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6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