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文库 普通卷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 上、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光亚,周光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2824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350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1395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 环境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技术文库 普通卷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 上、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上1
化学工程1
编辑说明1
前言1
化工基础学科3
渗透论测定计算扩散系数的精确性问题 徐英农3
用热分析方法研究确定有机金属络合物的组成 林木良 杨学强5
汽化热测定装置的改进 杨道忠7
液膜除酚综合传质模型 王洪元 高广达 李国莹8
活度系数模型的分子模拟校验 贾纯山 汪文川 卢焕章10
三维非平衡混合池模型中参数灵敏度的分析 许松林 余国琮12
化工过程测量数据的一致性校正 许超 潘兆鸿14
管流与环缝入流的管内合流特性 高泰荫 郭伯伟 王国恒16
刚性换热网络的弹性化 周理 胡万里 余国琮18
在多孔介质内气体扩散的分形表征 张宝泉 李绍芬 廖晖20
气固垂直并流上行两相流不均匀性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李静海 郭慕孙22
倾斜圆管内气液两相分层流界面的稳定性分析 李广军 郭烈锦 陈学俊24
连续反应精馏技术及其应用 张澍源26
关于精馏过程设计的热力学方法 金频 朱几28
膜萃取过程的传质特性研究 戴猷元 王秀丽 汪家鼎29
液滴在液液接触塔中的前混返流模型 朱家文 周晓葵 王大为 陈葵 章寿华3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精化工上的应用 张镜澄32
筛型塔板在喷射及混合状态操作下三相传质性能 史季芬 陈金芳 杨腾 傅举孚34
滤饼的离心喷雾干燥 段可桐36
多孔毛细物料整体间断加热干燥过程中耦合的传热传质问题和应力分析37
张东山 Mujumdar A S37
确定颗粒状物料实际干燥曲线的通用方法 余国和 金裕生 李征涛39
氮氢膜分离器 董子丰41
超临界流体填料萃取塔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 张春虎 张泽廷 朱美文 于恩平42
研磨破乳率的条件转换及其经验计算式 褚莹 刘沛妍 吴子生 严忠 宋友44
用于醇水分离的Silicalite-I沸石填充PDMS膜 平郑骅 陈新 丁雅娣 龙英才46
P507萃淋树脂分离纯氧化铽的研究 应娓娟 黄文梅 王乃英 李红卫 靳珍48
萃取剂流失机理的研究 王笃金 吴瑾光 李彦 翁诗甫 吴佩强 徐光宪50
水中微量二甲基酮肟的测定方法 张健男 朱向群52
CO2的活化机理进展 陈名霞 钱铭熙 李飞53
关于设计制造施工配合的设想 顾林根57
化工通用机械与设备57
热套圆筒最佳过盈量和自增强压力简捷计算 傅卫国 吴光华58
化工设备及管件的橡胶衬里 马驰60
性能优异的QH-1型扁环填料 费维扬 温晓明 房诗宏 毛卉62
金属波纹丝网填料在精馏塔中的运用 邱光佑64
全息谱技术用于化工动设备故障诊断 李霄 裴树毅 屈梁生65
化工设备可靠性的研究 戴树和68
饱和热水塔腐蚀问题的预防 陈建新69
磷钼聚合物缓蚀机理研究 李迪田71
化学工业中的腐蚀问题与防腐蚀工作 黄畯72
我国第一代振动流化床 孙德永74
2万t/年硝基苯加氢流化床反应器设计 阎铁林76
操作温度对鼓泡流化向湍动流化转变的影响 蔡平 金涌 俞芷青77
循环流化床能量最小多尺度作用模型 李静海 郭慕孙 Lothar Reh80
喷雾-载体循环流化床干燥普鲁兰多糖 刘大陆 吴林有82
鼓泡流化床内颗粒混合的对流-扩散模型 沈来宏 章名耀84
离子交换的双室双层床技术 张绍谦 王金平86
改造后的离心泵用于乳胶或树脂的输送 费振学 徐云祥88
失重喂料器的应用 许润智 丁锦康89
进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情况综述 陈蒙哥 王书90
管壳式换热器外导流筒的强度分析 江楠 钱颂文 吴淑贤91
烟气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的应用与设计 任大义93
推荐一种新型的分子筛再生用蒸汽加热器 李生武 靳维仁 鄂玉华95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管板管头简易试压胎具 裘速超97
精氩塔冷凝器堵塞原因探讨 张大元 常兴禄98
组合式高效回流型冷凝器的设计和应用 季康明100
多效蒸发器的优化设计研究 杨山 蔡勇103
优化蒸发器结构设计提高生产能力 于元晋104
静态混合器的设置 陆振民 徐斌106
WZ型无重力粒子混合器 杨宏普 马宇107
多组分间歇精馏塔的收率及控制持液量操作过程的研究 杨志才 李文秀 余国琮109
双组份精馏塔理论板数计算的研究 范湘洲 孙新民111
净化粘性物料的HL-230型离心洗涤器 李慎文112
离心机转鼓底的疲劳设计 徐振兴 陈芳君 王兆其 徐燕114
DC650离心机差速器检修技术探讨 黄玉娟116
立式螺旋离心机进料喷嘴的改进 马秋林118
螺旋离心机分离效率的研究 张剑鸣 梅文志 孙启才 张海120
CAD技术与带式真空过滤机的参数化设计 熊晴121
改造转筒烘干机节约燃用动力煤 赵文祝123
加热式与无热再生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选型比较 韩建文124
多用途板式加热搅拌干燥机的开发和应用 沈善明 汪树华125
旋流喷动干燥机 刘桂华127
管式超滤膜组件的改进及应用 黄夫照 张晓东129
空气分离设备可靠性设计的探讨 赵小莹 陈允恺131
旋风分离器的改进与发展 张勤 刘锦州 初凤兰132
BQF超音速内循环气流粉碎机 刘家禹134
TF-5030型造粒机双轴结构的改进 郭东珍135
SM型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马晓建 方维藩137
双膜磺化反应器反应高度的计算 朱德康139
蒸压釜的定期检验及缺陷的分析处理 吴绳武141
间歇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探讨 孙国华142
双螺杆聚合反应器的应用 顾明144
UASB反应器及其应用 王德成146
运用价值工程对300L高压加氢反应釜攻关研究 陈后定148
关于拆除氯乙烯DC-201反应器横向挡板的探讨 梁延松149
筛板提升管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和传质研究 肖人卓 吕效平 丁建151
管式反应器膨胀节专用堵漏夹具的设计及应用 汪玮 邬狄明 马永明153
萘氧化制苯酐流态化催化反应器和催化剂及其系统新技术开发和应用154
王尊孝 郭景祥 张秀兰 秋绍南 马万荣154
用一种新的MOCVD反应器连续制备YBCO/Ag超导带156
谢义元 袁凤池 程彬吉 陈继平 杨国文 崔炳燊156
模拟移动床操作状态关联图 李怀义157
实验室球柱吸收塔模拟填料吸收塔 陆祖平 张尔荣 施亚钧159
实现横流塔配风配水均匀的薄膜、点滴填料混装技术 毕永尧162
催化反应气提工艺及设备 袁继堂 王连顺 殷金柱 金仕夷 谈道164
塔填料的工业应用及评价 陈大昌 魏建华 伍昭化 刘乃鸿 徐敬先 陆振民167
抗静电阻燃FRP-P复合管道 李炳群168
胀口温度与胀口渗漏 郑连康170
宝钢苯加氢仪表维修和改造 王复兴171
钢瓶超声液位监测仪的研制 陈东峰172
利用γ射线检测高压容器内的液位时放射源的安装及防护技术 闵海年 宋卫东 钟鹤立174
差压变送器在气柜高低指示和控制中的应用 李庆恩175
CENTUM内部仪表在死区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吴国良176
电子电位差计用于可控硅移相控温 戴蚊苏 陈海林177
关于平行反应最佳温度控制的解析解 李国莹 邹利华180
综合应用网络技术管理常减压装置改造工程 刘洪旭182
孙启文 朱英 朱炳辰184
计算机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流化床电化学反应器研究中的应用184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石化电气控制中应用 李多华186
多目标多级串联系统优化的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技术 熊德琪 陈守煜187
关于发展化工自动化的几点看法 凌秋明189
390t氧化反应器吊装技术 任俊和191
二氧化氯及在有氨的循环水中的杀菌试验 项成林192
Ion-stick离子静电水处理器在循环冷却水中的试验 叶群实194
循环冷却水的杀菌灭藻研究 奚白 刘静岩195
无机絮凝剂发展的新趋势——复合絮凝剂 林丰197
低钼-有机膦复合配方在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 江萍199
化工机械伤害事故的危害原因及对策浅谈 许相森201
排除液氯含三氯化氮过高事故隐患 黄大掌202
容器正压带氨(气)动火作业安全可靠性的理论探讨及应用 赵昌玉204
移动式排毒净化装置 徐文生 陈百年205
丙烯腈—腈纶生产中分析化验人员安全与防毒 程新民207
基本无机化学工程209
微机在烟气制酸生产中的应用 高常青209
采用冷冻降温工艺是提高氯磺酸等产品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何秋萍210
氧化锰矿直接生产硫酸锰工艺的研究 肖全生211
关于液体三氧化硫工业化生产的讨论 严务本213
硫酸炉气离子迁移率图算 章开慈215
宝鸡磷肥厂硫酸技术改造的新进展 周建昌216
三合一盐酸炉的生产实践 王鸿畴218
TiO2粉末上氮的光催化还原反应和TiO2粉末晶型的影响 邵昌平 潘力 杨秀芝221
HG-1型稀土氨合成催化剂作用机理探讨 林维明 黄传荣 甘世凡222
φ500单管折流式内件使用小结 文国建224
离子交换法生产仲钨酸铵的除钼方法 胡庆新225
河南省氯产品现状及有开发前景的氯产品 张新晔 富奇 陈文六227
氯碱工业的标准化系列化问题 刘自珍229
再议联碱α值 杨汝森231
用集散系统实现碳化自动化 刘醒福232
混合离子交换器进碱装置的改进 胡荣全234
3TW纯碱包装机的结构和特性分析 浦纪寿236
联碱碳化塔四塔一组运行的可行性分析及实践 许昌黎238
制碱设备碱脆现象浅析及修复对策 周惟馨240
钠法漂粉精的生产与技术改进 陈名顺241
改进工艺防止转化器蚀漏及列管堵塞 孙启平243
含硝盐水精制的工艺选择及其自控方案初探 夏恒翀244
烧碱蒸发节能技术 区满锡246
自动板框压滤机在苛化法烧碱中的应用 张培贞 赵琦248
SPECTRUM集散控制系统在6000m3/h制氧机上的开发和应用249
李瑞明 张鸿康 苗正 王小强249
用分子筛工艺改造3200m3/h制氧机 阮燕仪251
6000m3/h制氧机组配套排气放空消声器的研制 陆永年 姜作栋253
关于制氢装置产氢量的计算 陈哲明255
氢气中微量水的分离 罗泰铭257
昆钢用山泉水代替自来水制纯水 马越258
Z402/Z405国产催化剂在芳烃厂制氢装置上的应用 刘潘兴 胡长年259
新型氢化物氢压缩器的研究与开发 王启东 陈长聘 吴京 敖鸣 方添水261
光催化分解硫化氢制取氢气的研究 张谊华 滕玉美 曾宪康 王涵慧 俞稼镛263
高纯氩及其检验方法国家标准GB10624~10625-89 颜伯举266
46-04吸气剂提纯氩气的实验与应用 张忆延 纪铁成 梁宝成268
氟化钠滴定中温度影响的探索 丁坚兴271
一氯甲醚生产及工艺探讨 郑本来 钱文胜272
用铜试剂法测定氯化汞含量 蒋万安 李浩273
多孔气体扩散型氧阴极用于氯酸盐电化生产 衣宝廉 张恩浚 梁炳春 曲天锡275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最适宜温度选择 夏静277
高纯硝酸钾制备的研究 李藻初279
NH3分散法分离泥磷回收黄磷 凡静潮 何福兴280
食品级焦磷酸钠中间试验 孙国庆283
浅谈强漂法处理磷泥 曾传新285
小黄磷电炉的一次跳闸焖炉实践 刘河云286
新颖的三价磷化合物的一锅反应研究287
李玉桂 王国洪 张殿坤 缪方明 刘小兰 曹金鸿 郭杭州287
阴离子交换法生产磷酸二氢钾的研究 李新民290
铵碱法生产磷酸二氢钾 苏国强292
用国外引进装置技术生产食品级三聚磷酸钠 祝修龄293
电解用盐水精制剂改用磷酸及其钠盐的探讨 魏以勉 窦瑞真295
磷酸钙基生物活性陶瓷粉末的合成 杨晓鸿 王志宏 王齐祖296
稀土磷酸盐系三基色蓝粉研究进展 仝茂福 余兴海 蒋健平 黄京根298
电弧炉法提纯粗二氧化二砷 邹培浩299
引进新工艺炭黑反应炉耐火材料国产化的探讨 袁宁 刘俊才301
下进气反吹风袋滤器在炭黑生产中的应用 韩斌303
高功能系列特种色素炭黑生产技术 金德峥304
改变原料油结构提高炭黑收率 武勇306
新工艺炭黑反应炉炉衬材质的最佳选择与技术供应 孙文礼307
常温状态下使重油燃烧用于炭黑反应炉的初始烘炉 武永斌309
电炉法生产二硫化碳的炭层控制 刘应强311
影响二硫化碳生产的因素 林庆云312
天然气与硫制二硫化碳的验证试验 王起超314
青岛的无机硅化合物系列产品 葛永生317
淮南纳米氮化硅中试装置粉体合成室压力数学模型 程玉正 李道火319
阳极氧化与超临界干燥结合制备多孔硅321
郭国霖 徐东升 桂琳琳 马书懿 林军 张立东 秦国刚321
二[3,5-二(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硼酸的合成 卢奎322
自蔓延高温合成Mg3N2 李江涛 夏元洛 葛昌纯324
过氧化钙的开发与应用 叶安326
制取固体聚合氯化铝新工艺 邓一327
制取PAC过程中A12O3的快速测定 王三玲328
钼钒磷杂多酸铵蓝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黄闻新 林惠文 奚干卿330
循环水装置平面布置及优化设计 周德贤 刘湘柱333
化肥工程技术333
尤里卡沥青与重油的混熔 朱纪鹏334
化学清洗使水冷设备重焕异彩 秦新宇336
粉碎化肥结块 保证计量精度 郜国光337
山西化肥厂的热能综合利用 张静媛339
中型氮肥厂节能降耗途径分析与评价 刘子超340
改造压缩工艺流程 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虞崇高342
H+-Na+并联水处理及硫酸再生流程的改进设计 王晓华343
对贵州省中氮企业技术改造的探讨 朱惠铭345
氮肥厂不锈钢设备的腐蚀机理及焊接措施 王云程347
热水饱和塔爆炸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罗纳晚 李训仁348
规整填料在氮肥厂的应用及前景 尤大海350
精制冷凝液阳床的运行管理 李雪梅352
铜洗再生气中氨的回收利用 林耀354
3W-2BJ1一段甲铵泵的改造 张学仁355
小合成氨自热蒸汽化第二换热网络技术 陆海良357
定量碳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侯遵贤360
以渣油为原料30×104t/a合成氨装置联产5×104t/a甲醇 耿世文363
精炼铜液改加气氨 欧兰芳364
变换工段微机控制系统 杨泂 丁旭 姜荣平 石怀英365
SB-3型低变催化剂硫化工艺新探索 罗学富366
无油润滑循环压缩机密封填料液氨冷却装置的控制 叶敬贤368
B116型低铬CO中变催化剂的研究 郑起 魏可镁 叶炳火 俞秀金 王榕 陈振宙369
A110-5Q型氨合成催化剂的应用 田淑英371
渣油制氨装置联锁系统的问题及对策 陈志耕372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和节能技术 潘振玉374
延长气化炉高温热电偶寿命的方法 陈磊376
化肥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 黄道 邓尤其378
缓蚀剂“581”在合成氨第二换热系统中的应用 孙建民 祝建法 王勤娜380
小氮肥厂碳化氨泵的选型 白玲 唐联生381
FGL-3型同位素料位计的应用 范绍凯383
炼厂尾气转化制氢工业运行20年总结 胡家品384
碳化塔新型分布器的使用 王清平385
内冷-绝热复合式氨合成塔内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刘银强 陈学云 郑建兴 孙土金386
通过QC活动中氮肥合成氨装置连续运转一周年 张宝铭388
大型氨厂氨合成回路的模拟与分析 王擎天 曾世泽390
变换系统蒸汽消耗及节能途径的探讨 杨爱亭392
单炉全低变和碳化脱硫的生产实践 郭养九394
小合成氨联醇有关节点气体组份及气量的探讨 马兴廷396
用全陶纤改造一段转化炉炉衬小结 王长顺398
云南天然气化工厂自控的现状与未来 樊县圃400
变换饱和热水塔优化操作与节能 刘恩惠402
气化炉上封头的现场挖补修复 张少华 李思源 孙洪涛403
转化炉空气分布器烧坏原因浅析及修改设计 王志安405
鲁奇Mark-Ⅳ型煤加压气化炉运行情况 荆宏健 李水弟 樊宏原407
大化肥装置大修周期研究 严贵宝409
粗煤气液滴分离器技术改造总结 樊宏原 侯万祥412
温度串级调节系统在3万吨/年磷铵生产装置中的应用 王凡 李哲414
邯钢化肥厂脱碳工序的几项技改 王喜晶415
巴中肥料厂氨合成催化剂钝化和还原方法的改进 高乾仁417
高压球形缓冲器爆炸事故简析 陆瑜和418
龙山化工厂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及实践 黄淑玲 单月惠419
30kt/a合成氨蒸汽自给技术改造评述 包友兴421
K8-11催化剂使用创造新水平 沈家云423
A202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魏可镁 俞秀金 王榕 林建新 魏明灯425
渗铝强化传热管——折流杆换热器的设计 薛建设 杨继林428
提高3DA-20/22-F型液氨泵运行周期的措施 张锡德 买合木提430
KMM可编程序调节器在大化肥中的应用 夏绪学432
合成氨联炭节能工艺简述 郝仕伟 郝毅433
φ2.6m×6m造粒机结构与设计改进 韩云阁 魏国贤435
微正压、全密封、自动排灰低温吹风气潜热回收装置设计运行总结 宋慧438
A310Q型氨合成球形催化剂的性能特点与应用439
王文祥 张元珍 丰定豪 胡平 王东民 王承民439
腐植酸盐在小合成氨厂含氨冷却循环水中的应用 张利军440
大型合成氨装置计算机分级控制 张文442
磷石膏制硫酸铵的模型试验研究 黄隐华 张允湘 钟本和443
不锈钢-碳化硅电极在硝铵生产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郑希圣445
多孔粒状硝酸铵二次冷却系统简介 梁桂萍 蔡奇喜445
年产4万t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设计 林棣生447
用于脱除合成尿素二氧化碳原料气中氢的DH系列催化剂的研制449
徐贤伦 汤爱华 过仲儒 詹肇骐 李胜利 安立敦449
尿素生产中使用的一种双相不锈钢 姚孟文451
尿素设备用不锈钢中四元素连续测定 杨玉芝453
得克尼蒙特尿素生产中的防腐系统和双相钢管道的使用 朱绍明455
尿素投料操作中的两个问题浅析 董勇457
国产316L钢衬板尿素合成塔的使用和腐蚀 王玉仁 张凯459
对小氮肥企业合成塔出口高压管道的安全技术检测 童慎邦 候少华460
腐植酸盐同常用水处理剂复合用于氨冷循环水系统 刘加龙 侯春明462
变压吸附法用于小型尿素装置脱碳 黄家鹄463
高压甲铵冷凝器应力腐蚀破裂与拔管修理分析 李挺芳465
大型尿素汽提管的腐蚀及其对策研究 冈毅民 赵友宏 杨宜生 王湘平 徐明林467
三明化工总厂CO2汽提法尿素装置运行经验 江培萱469
传输胶带接头的连接与使用寿命 夏诗壮470
尿素生产中的ACES节能节资新工艺 吴本宁472
CO2气提塔两球头深环缝焊接QC成果 贺连琛 何淑贞473
尿素高压设备在线腐蚀监测初探 张明慧474
涂层尿素应用技术与开发 闫宗彪 王诗中 邢竹 郭建华 陈际辉 黄卓贤477
粉煤灰磷肥生产及应用研究 李士凤 蒋韵逵 王肇平 余海荣 孙自伦478
延长旋风炉碳化硅炉衬寿命的方法探讨 陈友华479
磷肥生产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节能措施 王坤和481
过磷酸钙中SO?的BaCrO4容量测定法 邵金有483
关于中和处理过磷酸钙的计算 曾曼华485
浓缩料浆法生产固体磷酸铵 钟本和 魏文彦488
18万t/a磷铵生产技术 邬学锋489
磷肥生产中的液面检测 高瑞芬492
钙镁磷肥采用玻璃结构因子的配料方法 许秀成493
浅谈在钙镁磷肥高炉生产中实行工序标准化作业控制 李玉郎 陈其杰495
浅析冷冻法硝酸磷肥的酸解过程 芦登胜496
磷钾复合肥料的研究 郭人民 孙来九498
硫铵包裹型复合肥 姜志刚500
新型肥料——稀土复混肥 白凤山 李慧敏502
以碳酸氢铵为基础的粒状复混肥的试制和应用 沈粹卿503
离子交换法生产磷酸二氢钾新工艺 陈泽民 袁泽普 吴本梅 程时恒 吴大天 姬成林505
过磷酸钙预处理对复混肥生产的影响 刘运成506
活化微肥研究 胡连岗508
高效、节能多元素涂层化肥的研制与生产应用 马克明509
玻璃工程511
硅酸及其盐的研究 陈荣三 杨宇翔 郭腊梅 王占文 柳海澄 戴安邦511
含碱砂对压蒸水化硅酸钙及其制品强度的影响 陈智丰 赵宇平514
试论粒度分布与均匀度的关系 叶敦厚515
氟化铟系统玻璃研究 赵志红 林凤英 胡和方517
Li2S-B2O3-LiBr体系硫氧化物玻璃锂离子导体 高海春 火焱 孙长敏519
无机氧化物玻璃物理性质新的计算体系 干福熹521
玻璃中过渡金属离子对γ-射线辐照产生色心的影响525
马立国 王其龙 丁子庆 王顺寿 吴星525
碳化硅纤维增强锂铝硅玻璃陶瓷界面粗糙度研究 黄幼榕 王晓光 周嶅526
玻璃中纳米半导体质点的形成与光吸收 黄熙怀528
二氧化硅测定方法的改进 肖丽华529
热等静压法研制矩形截面高速转镜用铍材 宋兴海 孙本双530
透明石英玻璃硅石原料的加工 翟守元 孟桂珍532
酯硬化水玻璃干法再生砂应用研究 汪京心 蒋宗宇 王可猷534
新型珠光色素——云母钛 蔡源祥 夏秀峰537
影响硒着色稳定性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苑同锁540
万分之一精度的开环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程培贤541
使用双辊破碎机粉碎未经煅烧砂岩的实践及探讨 田军542
应用复合助熔剂的低碱无氟节能玻璃配方 楼关林 庄莉萍544
加强工艺管理实现玻璃熔窑节能 崔保玉546
淄博平板玻璃厂的平板玻璃池窑全保温技术 刘同佑547
用喷射气流提高蓄热室效率和控制小炉助燃空气流量的方法 张承禹549
热风烤窑技术在燃煤马蹄焰池窑上的应用 赵先华 孙承绪551
玻璃熔炉熔池液面的自动控制 赵万春552
煤焦油作为玻璃池炉燃料的工业实践 汪兴叶553
提高蓄热效率的有效方式——筒形格子体 张国祥555
全电熔玻璃池炉工艺参数实验室模拟实验报告 李振伟 吴嘉培557
热补抢修严重烧损的熔窑大碹 王希波558
引上机用直流电动机交-直流电源自动切换电路的改进 宋永和 杨春林560
YY26型平板玻璃垂直引上机安装工艺 周子源 李家起561
玻璃切割数控系统 陈章 姚幸563
全部用碎玻璃做原料生产平板玻璃的经验 郭鲁光564
浮法玻璃板面疵点成因初探 瞿健邦565
浮法玻璃缺陷在线自动检测装置 余干文 刘应龙567
浮法玻璃对硅质原料的质量要求 王文校569
浮法玻璃退火窖中值得推广的新材料——浮法石棉辊 曹振营569
浮法玻璃表面渗锡的研究 嵇训烨571
格法玻璃常见质量缺陷及消除 曹振岐573
透明防火复合玻璃的研究 袁凤林574
高硼区B2O3-A12O3 SiO2系微晶玻璃 郑国培 孙永时 柏雪林577
锑炉渣玻璃陶瓷的研究 唐绍裘 梁忠军579
低熔点封接玻璃及其匹配封接 蔡春平581
杜瓦瓶的传热机制分析 莫克威583
多彩系列玻璃器皿工艺技术 马永亮585
氟化物玻璃光纤预制棒制备工艺研究 裔关宏 胡和方 叶安敏586
玻璃纤维的强度 陈汉仪 彭焕丁 孙义泰 姚正庆587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用热源初探 曾天卷 黄箭玲589
热风循环式原丝烘房 连天峰592
用池窑拉丝技术推动玻璃纤维工业发展 倪连成593
浅谈玻璃纤维并轴上浆新工艺 岑汉贞 欧婉芬595
高硅氧玻璃纤维的制造及技术关键 丁玉林 邵恒中 刘泽黎 谢克玉597
中空型镀铝玻璃纤维的研究 刘强华 赵超华 尤建梅 张小军599
古代琉璃故实 张维用602
水泥工程604
用方差分析法探求提高熟料质量的途径 王增良604
数理统计在水泥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盛晋生606
影响机立窑水泥熟料颜色的因素及其控制 王林607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值得改进 徐惠珍609
谈水泥生产中物料水分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陈保青610
白水泥熟料率值选择及SO3最佳含量 马清茂611
矿渣水泥中掺石灰石后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张大同 赵福欣 范继权613
冲击式流量计在水泥工业的应用 韩仲琦615
流动注射分析在南海水泥厂的应用简介 冯焱犇616
CaO-SiO2-Al2O3-Fe2O3-SO3五元系统中水泥矿物组成的研究617
王燕谋 苏慕珍 邓君安 李德栋617
石膏对β-C2S水化性能的影响 徐满华619
利用煤矸石为原料烧制水泥的研究 郑朝阳 农荣 潘臻荣 陈向荣 邱继贤620
沸腾炉飞灰代土代煤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研究 林荫民622
石煤沸腾炉渣作水泥混合材是水泥磨节电的新途径 王高法 洪德彰624
φ2.6m×13m磨机慢速简便改造法 陈宜芳 李启超626
2000t/d工程电气与自动化设计中若干问题浅议 王洪斌 左良明626
对大型颚式破碎机主轴的现场整修 周启新628
锤式破碎机的分类及其基本参数的确定 廖正光630
试用回归分析法找出调整水泥配料规律 白文成632
掺复合矿化剂的生料配料计算方法 丁美荣634
微机在配料中的运用 邹联华636
双管螺旋喂料机尾部传动装置的改进 吴德谦638
电磁振动给料机衔铁的改进 刘玉金638
关于水泥厂湿改干的考察与思考 田桢639
直接结合镁铬砖的使用及其经济效果 任德和 张用宾 程兆侃640
窑外分解窑系统技术参数的反求 蔡玉良 张有卓 胡道和643
浅谈水泥回转窑节能增产措施 刘有为645
回转窑重锤式石墨块密封结构 荀强虎647
广州水泥厂日产700吨湿磨干烧预分解回转窑技改成功 余就南648
熟料晶种在小型回转窑的使用 祝铨 王铭 孟凡科 孙锦义650
华新水泥厂回转窑使用耐热钢链条经验 冯修德651
新型干法窑预热器系统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曾大凡653
NGSA方法在大型回转窑及磨机简体制造上的应用 周文轶655
浅谈水泥回转窑生产率计算问题 戴如珣657
SLC预分解窑操作体会 刁宇江659
提高推动篦式冷却机效能的途径 钱毓骥 陈友德661
对单筒冷却机与篦冷机效能的评析 张鑫663
冷却机进料端挡料圈的改进 林正664
论小径、块料料封技术 杨大华665
立窑塌窑喷火的防治 周长举 韩梅祥 陈绍龙666
腰风在φ2.9m×10m塔式机立窑上的应用 丁述勋668
论怎样提高机立窑产质量 李长春669
立窑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技术改进与应用 陈发长 林海生 邱来生671
机立窑优质高产低耗的措施 何修主673
浅谈机立窑扩径改造 杨迅674
机械化立窑盘塔卸料篦子复修技术 杨忠平674
HRM1250立式磨在江苏省兴化水泥厂的应用情况 杨松元676
磨机大变位齿轮应用实例 李昌淮678
变频器在昆明水泥厂旋风选粉机上的应用 王诗宇680
在球磨机上应用沟槽衬板 袁建中681
开流高产水泥管磨机技术 蒋玉灿683
立式磨对生料质量的影响 董年碗686
CZ型磨机角螺旋衬板 王绍兴687
磨机复合节能衬板应用技术 刘方权 傅得清689
离心式选粉机小风叶的改进 殷宪平690
机立窑熟料产质量提高的途径 李少强691
立窑水泥厂的煤粉制备与节能 李书田 邹一峰693
综合节能技改在赣南水泥厂生料磨的实践 王云飞 邱光远694
新型水泥包装生产线 冯万方695
浅谈吨包装水泥集装技术 黄有丰697
对《水泥包装用袋》国家标准的修改意见 贾增军699
气垫带式输送机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欧阳军 张建华700
SDBF型熟料板链斗式输送机 宋玉祥702
水泥磨组合式静电除尘器的设计与计算 刘汉东704
PPC系列气箱脉冲式袋收尘器特点 鞠希林705
MW型脉动微震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特点 钱怡松707
河南省立窑水泥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梅 阎光启708
用白云石烧制氯氧镁水泥 余学飞 郭昌奎710
氯氧镁水泥喷射混凝土研究 樊文熙 李毓琼 申义青 于水军712
高钙粉煤灰砌筑用无熟料水泥的研究 肖文俊714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浆体-矾土集料界面的微结构 李绍政 苏慕珍 王燕谋715
碱对硅酸盐水泥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陈旭峰 陆纯煊717
机立窑生产高水充填材料 刘波720
钢纤维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及其疲劳特性的研究 孙伟 严云722
铝酸钙膨胀剂的生产与应用 郝和平724
APIG级水泥在百色盆地的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吴金城 尹宗国726
现代白水泥厂煅烧工艺技术探讨 李挺727
用低质精煤试烧白水泥 肖勇华729
用回归分析控制煤矸石代粘土煅烧水泥的配热量 陈天石730
平炉钢渣生产钢渣水泥的可行性 王建国732
石膏矿渣水泥中矿渣的活性及钙矾石的形成和作用 李玮 盛晋生 张水屏 刘红兵733
BJ聚合物水泥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应用 洪升尚 杨曦红 贾淑清 金泓 谭觅奎735
泰国萨拉布里水泥厂的调试与达标投产 汪宜光737
漫议水泥生产的节能 徐维新738
陶瓷工程741
粒度测量:激光法与沉降法 彭进强741
颗粒增韧陶瓷裂纹扩展微观过程 张国军 岳雪梅 金宗哲742
复相陶瓷增强颗粒尺寸效应 金宗哲 张国军 包亦望 白辰阳 岳雪梅 赵宏744
磷酸盐陶瓷的开发与应用 陈嘉甫746
PTC陶瓷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开发 林中光 庄运河747
工艺因素对复相Sialon陶瓷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影响 黄莉萍 孙兴伟 陈源 陈菊芳749
当前功能陶瓷发展动向 祝炳和 赵梅瑜751
热处理对添加锰的(Zr,Sn)TiO4陶瓷微波性能的影响755
胡昂 方永汉 吕芝梅 潘璋敏 徐明755
离子选择电极在陶瓷原材料全分析中的应用 冯钢756
碳化硅陶瓷的高温疲劳断裂特征及断裂机理 邢志强 包亦望 金宗哲 程咏梅 文光芸760
Si3N4-ZrO2陶瓷中ZrN的生成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蒋国新761
萍乡粉石英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贺宗武763
几种进口垫板(匣钵)的结构分析 程姣莉 范玉容 尹育航764
活化烧结法板状氧化铝的研制 高洪生 高学杰766
陶瓷干式乙炔回火防止器止火管 沈君权 潘缉涵769
80m隧道窑综合治理 陈清亮 常传平771
窑炉口无动力型烟尘控制设备 刘善春 周元祥 罗章喜 周永安773
炉口扩散上升烟气测试方法探讨 朱晴774
浅谈金水使用中常见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陈颖芬776
模拟辊道窑温度曲线的微机控制电阻炉 吴瀚文 周粤生 刘耘 陈照平778
谈谈影响球磨效率的因素 杨坚780
发生炉煤气与陶瓷工业煤气化 翁新藩782
富氧燃烧是陶瓷烧成的重大节能措施 姚志会783
陶瓷窑炉的燃料结构改革和二段煤气炉对煤种的适应技术 张云才 汤鹤皋785
倒焰窑消烟除尘的技术原理与工艺设计 李玉林787
β′-Sialon的常压烧结研究 李家驹 刘贵伟 王梦林 刘贵山789
微波烧结技术中的烧结场型研究 傅文斌 陆绍雄 潘劲 魏坤贤 黄友德 庞彦生790
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曾令可 张功元792
陶瓷烤花电炉的现状与节能 孟昭霞 曾贤良794
隧道窑窑体散热与烧成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黄炳钧 刘振群795
LNN-2铌酸钠锂压电陶瓷 郭演仪 郑玉芳 周家光797
低温烧结锆钛酸铅陶瓷及独石压电变压器 李龙土 邓维体 柴京鹤 桂治轮 张孝文799
热释电陶瓷 王永令 潘振苏801
电瓷生产的季节性缺陷及其对策 路普生803
声表面波器件用Pb〔(Mn1/3Nb2/3)rZryTil-r-y〕O3压电陶瓷材料的研制805
魏敏敏 顾峰 谢为一805
提高厚陶瓷隔热涂层抗热震性的措施 张冠忠 赵文华 贺勇 王杰806
粉体制备工艺对锆钛酸铅陶瓷压电特性的影响 朱新琴 张兴发808
全陶瓷纤维衬里结构及其在立式加热炉上的应用 王怀村809
红外焦平面列阵热成像用陶瓷热释电材料的研制810
刘瑞斌 林盛卫 瞿翠凤 姚春华 金绮华 林猷慎 张毓荣810
溶胶修饰陶瓷膜的气体渗透 许中强 陈庆龄812
高性能铅系弛豫铁电陶瓷及其低烧技术 桂治轮 王雨 李龙土814
多晶单斜氧化锆颗粒的水解法合成 黄岳祥 郭存济 谢贻芬816
高氮压法制备氮化铝粉 罗新宇 庄汉锐 李文兰 符锡仁818
氮化铝纳米粉末的氧化特性研究 曹立宏 欧阳世翕 汤宇凌820
激光熔覆生物陶瓷复合涂层 张亚平 高家诚 谭继福 邹至荣823
离心SHS陶瓷内衬复合管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 王克智 张曙光824
瓷面产生斑点的原因分析及克服措施 高振刚826
年产70万m2一次烧成彩釉陶瓷墙地砖国产化示范生产线 高平良828
多功能组合式釉面砖施釉彩饰联动线 吴屏芳829
白云母的结构特点及其加工技术 汪霖 王允菊 吕光烈 张慧明831
狠抓节能技术改造和余热利用节能又增产 谭绍祥833
建筑陶瓷产品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黄美尧835
试论紫砂陈设陶艺的创新 顾绍培836
简述宜兴紫砂泥地质特征 吴国流838
浅谈紫砂陶塑的艺术风格 储立之839
试论欧美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罗学正841
瓷器与玉器文明的延续关系 孙天健843
陶瓷书诗画形成的理论基础 余锋845
搪瓷、耐火材料、石棉和人造石材工程848
搪玻璃釉的质量稳定因素 王成民848
搪玻璃设备传热数值分析 黄振侃 徐贺文 沈亦鸣 陆介平849
搪瓷工厂炉窑方案选用分析 朱瑛 余秀文851
搪玻璃设备新标准介绍 厉益骏852
我国硅锌矿结晶釉研究进展 赵效忠854
氮化硼对锆刚玉莫来石材料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赵海雷 李文超 钟香崇 王俭856
50kg摇臂式电磁锤的设计特点 陈世坤860
液压机在耐火材料成型工业中的应用 储伯温861
用载荷系数法测试耐火材料破粉碎设备的运行效率 施惠民 赵骥鹤863
FRENIC5000G7变频器在回转窑调速控制中的应用 黄开知864
超高温隧道窑烧成带内衬材质和结构的研究 袁奕明866
全天然料烧结法合成莫来石工艺研究 皮天礼868
镁碳砖用L872A树脂结合剂的研制与生产 周贵祖870
李再耕 罗星源 张路明 李治安 张新栋871
用高铝矾土直接电熔制取Al2O3含量≥98.5%刚玉的研究871
熔铸耐火材料氧化熔融新工艺的研究 张玮873
陶瓷纤维炉衬结构与安装方法 霍素真875
矿物棉熔体结晶过程及其矿物组成 杨铧877
石棉对N,N-二甲基苯胺的吸附和氧化作用879
穆启运 张邦劳 杨合情 杨祖培 方秋霞 王明珍 E.F Vasant879
用电厂旋风炉液态熔融渣直接制造岩棉纤维的研究 姚鼎文 王昌惠881
并流蓄热式石灰窑喷枪烧损的原因分析 简云川883
加入添加剂焙烧石灰的实践与分析 徐兰升885
5万t/a石灰窑技术改造总结 亢福虎887
大型机电一体化日产600t活性石灰设备的研制与发展 戚天明 孙盛泮 张永福888
低品位石灰石制取专用轻质碳酸钙 干祯祥 汪涛锋 陈尔廉889
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水化硬化机理及耐水性研究 林芳辉 彭家惠 丛钢 雷伟891
JS-Ⅱ型石膏高效增强剂 周广昇 程祥平893
石膏制品、化学板材防护剂的研制与应用 周仁公 王惠华 杨秀英 杨慧德 刘金梅894
粉刷石膏的工业生产 李传炽896
纸面石膏板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程熹 刘南897
防水石膏板的研究 董若兰 陆凯安898
钻井用三角形聚晶金刚石 王德新 王福泉 程月英901
弓形片状蓝宝石的生长 俞鹤庆 俞瑾905
生长型多晶金刚石及其在拉丝成品模上的应用 陈良辰 程月英907
人造金刚石合成棒的快速电解法 李世海 吴让浦 王克明908
电化学工程911
钌钛金属阳极涂层再生的研究 杨桂林911
金属阳极槽停电保护及新老槽同步送电 赵长泰 谢俊敏912
石棉纤维品种与MDC-55电槽的运行性能 严仲明915
外循环式复(单)极氯酸盐电解槽 于培贞916
电刷镀技术在自制20T三角锥花键拉床分度盘上的应用 包世荣918
环形电镀生产线的若干新设计 任芳勇920
一步法无氰镀铜 胡信国922
溴酸钾-氨水化学退铜 王载兴924
热镀锌生产实践 李忠忱926
镀锌层上锌量测定的改进 陈冬 焦占付 武玉霞929
铝对钢管镀锌质量的影响 顾亚茜931
整流子表面电镀强化处理 张荣贵932
低氰HT光亮镀锌工艺应用 陈振华934
搪瓷压线辊在电镀锌设备上的应用 任光 高西珍935
机械镀锌助剂——活化促进剂GDB-2的研制探讨 钟腾飞937
合金成分及工艺控制对热浸镀Zn-5%Al-RE合金镀层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李广龄939
锌-镍合金共沉积的交流阻抗行为 吴继勋 刘永勤 卢燕平 孟惠民941
镀锌层黑色钝化工艺的研究 李志 白一民 王秀华942
脉冲化学镀非晶态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的研究 李素琴 刘珍 段晓楠 李新华 李颖945
复合机械镀锌工艺 主沉浮 于萍 孙瑛947
电源性能对镀铬层质量的影响 陈祖运948
全氟烷基醚磺酸盐的制备和应用 黄维垣950
铝蜂窝屏蔽通风窗化学镀镍 汪荣华 部嘉谦951
镀锡薄板单位面积镀锡量新的测定方法 张震坤 黄文志954
从热镀锌史看美钢联法的发展 李九岭955
硫酸盐镀锌的一种天然光亮剂的研究 钱倚剑 庞素娟 李文娜958
钢铁镀Sn扩散处理中镀层组织的形成 马秉先 朱维东959
合金钢沉积硬质铬工艺研究 庞雨斌962
枪管换向流动镀铬工艺 赵瑞之 丁志朋963
新型的防蚀耐磨镀层——化学沉积Ni-P合金 金文庆965
钛合金电镀新工艺及其应用 吴申敏966
调制脉冲电流电镀铁铬合金试验 李东林 刘建平 郭芳洲 华建荣968
包铝铝合金光亮阳极氧化热控涂层 朱维嘉 李葆真970
电石乙炔化工的深度加工 汪涛锋972
在Q1MX、Ql MJ石墨电极加工自动线及检测线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翟允正974
论国产第一条石墨电极加工自动线的诞生 伍天铭 冯墨喜976
炭素厂建设规模划分初探 秦浩庭 欧阳武汉977
基本有机化学工程980
碳三馏份液相加氢新工艺及其催化剂的研究 刘新香 赵炳义980
火炬气的回收和利用 宓崇林982
选择性叠合装置生产方案的灵活性 肇竹筠 徐翠玲983
间接式质量流量计的开发应用 金文忠984
化工型合成MTBE工艺的应用 赵作有986
采用先进控制技术提高烯烃厂的经济效益 姚书勤 刘凤周988
乙烯装置在线优化技术分析 匡卓贤 郭林991
无乙烯冷媒冷箱系统氮气预冷 张延荣 刘强 李明久993
扬子石化乙烯辅助锅炉挖潜 张连水995
评价乙烯装置水平的新方法——能价法 宗泽成997
稀土催聚的顺-1,4-聚丁二烯的表征 钱保功 余赋生 程镕时 秦汶 周恩乐999
TPM在溶解乙炔生产中的应用 吴永清 刘金华1001
对偏氯乙烯生产的体会 郑锁1002
氯烃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动态及发展方向 刘仁国 夏正武 李丽洁 徐炯 王业浩1004
齐格勒法高级脂肪醇产品的深加工 陈重1006
加盐萃取精馏制取无水乙醇 段占庭 周荣琪1008
标准总线在酒精蒸馏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涂益仪1009
异丁醇的应用 王太文1011
氨厂甲醇化及甲酵的深加工 王树中1013
甲醇及其下游产品发展前景 王卫华1015
三塔差压蒸馏的实践 宋玉华 胥洪成 孙志军1017
丁辛醇装置改造的可行性 季绍卿1019
延长甲醇C207触媒使用寿命总结 刘伯康 冯越1021
外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流动及发酵特性 翁达聪 韩宇 程琳娜 朱维型 欧阳藩1022
进口工业原料异癸醇的主要成分的质谱定性及色谱定量分析 严燕萍 万达三1024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安全生产自控系统的设计 杨敬1026
季戊四醇三次母液处理方法探索 钟亦明1028
天然脂肪醇和甘油生产装置投产 龚华庆1029
糠醛和水液液萃取分离的研究(Ⅰ) 顾正桂 司玲 林军1031
电解银催化甲醇制甲醛 邓景发 项一非等1033
桤木酮醇的合成 赵河 吴毓林1035
蔗渣催化氧化一步法制草酸 郭国瑞 袁翃球1036
氯仿副产甲酸钙回收制甲酸 龙小兵 邓美林1037
醋酸及氧化液中杂质含量的色谱分析 李廷云1039
低温活化氯乙酸生产新技术 翟超进 翟军乔 黄忠泽 康建军 翟文乔1040
乳化分离生产油酸中乳化剂水溶液的回用 张建潮 张思一1041
顺丁烯二酸酐的催化合成和氢化 李继平 张吉才 冯春良 戚冠发1043
顺酐常压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 沈伟 王玉 吴惊涛 郭柏麟 项一非1045
功能高分子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杨志成 田有荣1048
煤制载体炭流化床合成VAC工业应用试验研究 苏文瑞 钱祖凡1049
超声波作用下5,5-二取代乙内酰脲的合成 李记太 王树 李立军1051
正烷烃发酵生产长链混合二羧酸 陈远童1053
N-乙酰乙酰基酰胺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和成冰性能的研究(Ⅰ)1055
黄涛 邹键 周宁 廖德仲1055
废渣中亚铁氰化钠自动电位滴定测定 顾先觉1058
对脱氢氰酸塔聚合问题的分析 孙永敏1059
低碳烷烃制备硝基烷烃 叶达恩1061
利用环戊二烯的开发设想 李惠玲 郭铮1063
芳烃—硝化生产中爆炸成因和解决方法 李大士1064
PX-氧化装置工艺调优 朱建新1066
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取苯乙烯的研究Ⅱ.KX/KZSM-5改性双沸石催化剂上的侧链烷基化反应 傅承碧 王桂茹 王祥生 王晋华1067
用非环前体合成含全氟烷基的多取代芳烃 曹卫国 丁维钰1069
利用合成氨再生气合成苯乙酸新工艺 张剑秋1072
平板上凝华过程传热传质分析研究 杨晓西 叶国兴 才建东 邓颂九1074
偏苯三酸酐技术进展 杨林森1075
关于苯固定床催化氧化制顺酐反应机理的讨论 姚少华1077
(NH4)2S2O8体系聚苯胺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1079
周震涛 刘芳 杨洪业 应晓 雷鸣 潘慧铭1079
从N-乙基间甲苯胺生产的残液中回收N,N-二乙基间甲苯胺 邬维初1081
亚甲基多萘磺酸的生产控制 许宁1082
耐1200℃高温的有机聚合物 蔡敦盛1083
钯催化下三正丁基杂环基锡和酰氯及取代芳烃偶联反应的研究1085
王世华 阎圣刚 胡信全 郭和夫1085
含氟吡啶及其衍生物 张林龙1088
利用昆虫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研究 蒋立科 詹万贵1090
含氟酰基过氧化物与苯基硅氧烷的反应研究 龚跃法 廖海星 徐绍芳 周松毅1092
千吨有机硅生产装置技术开发 朱宝英 朱德兴 阎世成 余家骧 梁新民1094
亚磷酸酯反应的非常规使用研究 江芝良 杨超英 陈宇虹 牛天声1096
综合利用亚磷酸二甲酯残液生产亚磷酸新工艺 汤涛1097
亚磷酸三甲酯生产两条工艺路线对比 罗方明 罗朝林1098
消烟节能添加剂二茂铁的合成与试用 金培嵩 谢树真 金政1100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程1102
异径辊压延机原理及应用 孙秀英1102
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王泰元1104
非牛顿流体注入轴对称模腔内温度分布研究 韩式方 肖帆1106
Auto CAD在注塑模具CAD中的应用 符长青1108
MCS-51单片机在注塑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施敏芳1110
大型塑料注射机故障排除数例 曾博让 邓金龙1111
中空吹塑成型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应锦春 李成博 郭颜军 李德信 牛秦玉1112
PVC热收缩膜的成型技术 吴清鹤1114
SYZ-8八梭塑料圆织机的设计 成东伟1115
具漫反射特性农用薄膜的研究 梁溥森 梁佩琼1117
淀粉基生物降解薄膜 盛元坤1119
关于BOPP薄膜外观检验质量标准的讨论 孙鸿智1121
L-蓝光膜的研究和试验 梁溥森 李会兴 梁佩琼 涂枕梅 廖惠玲1121
多层复合耐老化保温高透光长效无滴棚膜的研究开发 韩昌泰1123
盐用聚氯乙烯吹塑塑苫薄膜的研制 叶兆法1125
中、高压FRP/塑料复合管道连接设计 李学闭1126
聚酰胺帘子线发展动态 聂俊 王东升 白桂捷1128
国外PTA生产技术考察总结 阎观亮1130
电子组件塑封用低毒聚氨酯泡沫绝缘材料 韩孝族 王莲芝 郭风春 赖宝珍1132
用“缩醛法”对双酚—A残渣和甲醛酯反应制备酚醛型树脂 赵鸣玉 李淑贞1134
陆立明 李福娥 卢一新 满健1136
三聚氰胺缩甲醛(MF)与抗氧剂719对共聚甲醛热稳定化协同作用的研究1136
缩聚前摩尔比对脲醛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陈维宁1137
聚酯的剖析 张鸿安 朱永群1139
聚碳酸酯片材的挤出成型与应用 朱芝培1141
金属化合物催化的1,1′-联二荼酚-4,4′-二乙酸酯和二(2-乙基己醇)碳酸酯的酯交换1143
平学真 邱醒宇1143
聚酯熔体的5参数流变模型 褚家瑛 唐泓1144
环氧丙烯酸酯的紫外光固化 胡和丰 奚惠兰 卞莉薇1147
蒸发分凝 吴日章1150
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及其应用研究 田兴和1151
JY-801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李赤峰 徐保国1153
易加工的全芳香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成粉工艺 丁孟贤 王振逵 刘鑫业1155
微生物合成塑料——聚羟基链烷酯 乔宝义1157
原位复合材料 何嘉松 卡文胜1159
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纤维级树脂的工业生产与纺丝应用 张挹方1161
用苯乙烯和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共聚物共混改性聚丙烯纤维的研究1163
吕起镐 郑国琇 梁文忠 冯汉保 孙若讷 后晓淮 周祥凤 苏炳录 赵瑞年 沈德康1163
间隙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聚合反应全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 陈宛清1164
聚丙烯填充改性和阻燃改性试验 徐国培 闵志高1166
丙烯深加工生产溶剂和助剂方案的探讨 郭成仆 章士震1168
小本体聚丙烯吹膜专用粒料的研制与生产 迟高宝1169
聚丙烯改性研究 李卫华 王静媛 张少毅 李玉玮 汤心颐1171
聚烯烃防老化母料的研究 周大纲1173
红磷、聚磷酸铵增效A1(OH)3/Mg(OH)2阻燃HDPE的研究 郭锡坤 杨建英1175
PE及PEC烧结管式过滤器及其应用 徐秋兰1177
聚丙烯共混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 林贤福1179
用微机模拟法研究苯乙烯-环氧丙烯酸酯体系共聚物网络结构 王迺昌 容敏智 刘廷栋1180
K-树脂的开发及应用 罗成明1182
聚苯乙烯的激光闪光光解1184
高文德 刘维铭 王守文 马洪 敖十庆 邓万卉 许建光 马宏伟 唐永建 崔保顺1184
苯乙烯交联共聚中致孔剂的致孔作用Ⅰ 刘永勋 徐和德 王瑞香 陈文森1186
脱除PVC中残留VCM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于长厚1188
聚氯乙烯塑料受压容器设计及使用 段鸿友1190
食品卫生级聚氯乙烯树脂工业试验 高建军 董业1192
聚氯乙烯糊树脂的交联改性 周凯梁 张美珍 王军梅1193
PVC生产助剂研制应用现状 杨怀富1195
PVC与端噁唑啉聚环氧丙烷的热共混接枝 刘君汉 潘恩黎1197
PVC轻型输送带综述 吕平 任金华1200
聚四氟乙烯(PTFE)膨胀节结构性能探讨 王银惠 董珉 吴海桥 李永生1202
大孔螯合型丙烯酸系氨羧基离子交换树脂 樊天霖 陈纪海1204
双轴拉伸定向有机玻璃的定向度均匀性的研究 朱子华1207
热固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工艺概述 施中信1209
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 李玟基 吴继敏1210
聚丙烯酰胺制备工艺研究 吴充实1212
聚醚生产中产生爆聚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方洪铨1215
盐类对4-氯-4′-羟基二苯砜钾盐真空熔融聚合的影响1217
陈远荫 刘基万 王玉华 刘振华 麦才淞1217
聚吡咯的化学氧化合成 祝伟 祝海峰1218
导电玻璃钢制品的制造工艺方法 唐其明1219
正在发展中的RTM工艺 刘乃伦1221
玻纤增强塑料的注射成型 张文芳 李晓蓉1223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研制及应用 张照海 何宝富1225
脱硫塔内衬环氧玻璃钢的质量事故浅析及其控制 蔡康泰1226
可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的管道PUF制品绝热施工 毕士君 王厚明1227
重载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裂缝的防止 凌光祖1229
橡胶工程、化纤及林产化工1231
橡胶贮存期的灰色预测 刘其华1231
橡胶硫化剂不溶性硫黄IS系列和IS-HS系列的研制 蒲启君1233
硅烷修饰粘土对橡胶的补强作用 戴劲草 贝逸翎 林庆扬 黄继泰1235
海泡石精矿粉对橡胶的补强作用 王水莲1236
电流拐点在WM-1密炼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李寿增1238
手提式轮胎钢丝帘布拼接机的设计、应用技术探讨 闵大勋1240
子午胎硫化设备的特点 范宇光1242
RS型热水泵 国复之 许书修1244
橡胶硫化过程的集散控制 陈圣宁 钟碧良 刘刚1246
轮胎硫化热工系统的改进 陈天任1247
MMA-St无皂乳液聚合成核机理探讨 戴李宗 邹友思 陈世群 潘容华1249
胶粉活化改性技术与应用研究 李兴儒1251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与CR,NBR及其并用胶料粘合技术研究1254
王有道 吴碧荷 郑元锁 袁静 宋月贤1254
几种橡胶的热裂解质谱研究 赵邦蓉 赵贵平 鲁小松1255
天然胶乳胶膜中的变价金属对胶膜老化性能的影响 冯霆钧1258
免疫载体——重氮化聚苯乙烯乳胶的制备 刘有初 董光皎 赵允祺1259
引进8万t/a丁苯橡胶装置开车总结 郎枢贵1260
稀土顺丁充油橡胶 姜连升 胡振亚1263
稀土催化丁二烯的本体聚合 乔三阳1264
顺丁橡胶的装备技术 袁永根 谢善航 张光明 姜姝 吕建如1266
大型顺丁橡胶聚合釜关键部件的制造 苏纪才 史庆和1269
用氯丁橡胶粘接橡胶运输带 王显富1270
热塑性弹性体SBS的工程开发 黄基传1271
胎面压缩与轮胎寿命 刘茂光 陈丽梅 胡文光1272
子午胎内压应力计算方法探讨 隆有明1275
开发子午胎加速我国轮胎产品的更新换代 谭忠南1277
谈轮胎成型机的技术改进 田永林 袁甫生 林均刚1278
斜交轮胎应用低收缩尼龙帘线取消硫化后充气 贺学圣1280
充气轮胎丁基胶内胎 刘立春1283
尼龙运输带的研制 崔立民1284
短纤维补强橡胶在V带中的应用研究 申会杰1287
聚酯线绳V带的制造 刘宗惠1288
无毒砻谷胶辊的研制 吕渭槐 胡东溪 夏月眉1290
长链脂肪族氧化胺对合成纤维的抗静电作用 朱学文 顾维康 赵立勤 陈张华 黄惜秋1292
粘胶纤维用棉浆生产工艺探讨 叶尚照 王翠菊1294
聚酰胺6高聚物及其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参数综述 王日德1295
石油发酵尼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机电产品上的应用 李相魁 赵清香1297
涤纶工业丝用CRP粘着剂及浸胶工艺研究 王树根 朴成根 孙华1299
多功能涤纶仿真毛条的研制 蔡为? 黄楚强 区国强 谢展华1301
涤纶工业丝的国内外现状 周松亮1302
涤纶在后纺过程中结构性能的变化 孟家明 任夕娟 吴继善 李秝 刘春生 陈霞1304
PET切片热稳性的研究 闰承花1306
超高缩腈纶及其生产工艺初探 管恩淞1308
8800t/a腈纶转向纺丝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 王庆超 王凯 赵长江1310
4kt/a腈纶转向纺丝生产线扩产改造 杨彦功 徐光明 郭新民 孙建民1312
丙纶的着色及其色母粒的生产方法 丁锦明1314
碳纤维 张起明1315
TX-3型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研制 肖前华1317
具有半导体导电特性的腈纶研究 邬国铭 郭文霞 王志 刘维锦 马卫华1319
高渗透性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制备 江成璋 林一铮 泰建军 宋玉官1320
新型节能材料——硅酸铝纤维的研究 陶荣达1322
对实施涤纶低弹丝标准的体会 林建生1324
加弹机成形原理分析 潘寄萍 王洵 赵军1326
关于YP471醇解机罗杆轴及壳体修复采用喷涂、喷焊及刷镀技术的探讨 张杰武1328
Teleperm D型可编程序控制器软件的功能开发 吴国平 魏丹彤1329
年产1.5万t涤纶短丝生产线攻关改造技术探讨 范雪华1330
采用通用型PWM变频器改造螺杆挤压机调速系统 胡建忠1332
HV401熔体输送配管试生产性能报告 荣季明1333
变频调速技术在维纶纺丝与热处理生产中的应用 陶明华 沈凤祥1334
国内合成樟脑的生产与开发 王贵生1336
STD总线工业控制机在松香生产连续蒸馏塔中的应用 周任银 肖朝阳 杨洪武1337
测温报讯器在滴水法松香生产中的应用 廖锡能 张忠文1337
燃煤热油炉改燃废油技改工程工艺 龙明元1339
脂液净化与喇叭罩式重力自然澄清浅谈 傅振盛1341
松脂加工过程的技改方向 许德俊1342
ER-892高分散松香胶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胡文玺 褚方军1343
对松香生产中澄清设备的探讨 李怀林1345
聚合松香研制(硫酸-氯化锌法) 钟志君 黎彦才 朱红斌 林福民 邓谦汉 张裕亮霍志荣 王清泉 尹全德 陈鸿绪 黄建光1346
用化学试剂除去粗硫酸盐松节油中的硫化物 梁金联1348
化学工程1351
含黄磷二硫化碳试剂的提纯回收复用 何开云1351
化学试剂、助剂及感光材料工程1351
下1351
目录1351
新显色剂IANS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铜和锌 潘富友 张孙玮1352
2-(2-吡咯偶氮)苯甲酸与铜显色反应的研究 郑恩铭 孙维林1353
113B和113C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的试制及工业化 刘端 陈家铭1354
2,4,6-三(2羟基-4-丁氧基苯基)-1,3,5-三嗪的新合成法 裴文 高永俊 姜日善1357
表面活性剂与线切割生产率 范植坚 张安洲 陈历喜1358
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 仇厚援 吴莉宇1359
XG911新型表面活性剂抗硬水性研究 叶枫 马风云1361
聚醚多羟基叔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贾丽华 张伟光1363
从“石烂草”中提取天然表面活性剂 赵留喜1365
用椰子油直接合成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 徐长卿1366
新型吸附剂的实验研究 王德龙 朱连华 郭玉敏1368
一种粉剂抗凝聚剂的制备及作用原理 王远琦 李贵仁1369
增塑剂的现状和发展 林壁源1371
新型增塑剂M-DOTP的合成 闻经邦 范振柱 薛世周1373
新一代活性炭吸附剂的开发 高德霖1375
改性ACF-PAN吸附SO2前后表面结构变化及机理研究1377
刘中正 串亚权 罗德明 尹华强 刘谦 华坚 胡玉英1377
活性炭纤维在有色金属行业的应用 王新文1380
木质颗粒活性炭吸附Cr(Ⅵ)的工艺条件 黄华英1381
2,6-二甲基吡啶在Y型分子筛的Br?nsted和Lewis酸中心上的吸附动力学1383
董玉林 杨孔章1383
氟离子交换膜 张增英1385
磺化聚乙烯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渗透汽化分离异丙醇/水混合液研究 李文俊 薛碚华1387
离子交换树脂的保管和污染中毒后的复活 李人表1388
惰性气体深度脱氧 杨学仁 郑质文1390
铝交联蒙皂土结构羟基热稳定性的研究 廖晖生 王知群 刘凤仁 何鸣元 辛勤1391
用合成气还原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 邱传珪 侯丛福1393
C8芳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的研制 周立芝 景振华 曾奕昌1395
催化燃烧降氧机中非贵金属复方氧化物催化剂 陆大勋1396
铁系催化剂的鉴定与分析 章哲彦 王冬杰 曲叔华 张宏放1397
浸渍法制备铜/硅胶催化剂浸渍模型的探讨 周自刚1399
Ni-Zn催化剂结构的研究 韦世强 黄敏明 丛郁 戎晶芳 杨承宗 王其武1400
具有白钨矿结构的Pb1-3xBi2xφxMoO4催化剂的丙烯氨氧化 朱晓苓 史建公1402
铁系稀土变换催化剂和主剂Fe2O3的吸附性能及反应机理的研究1404
胡延平 金恒芳 李灿 辛勤1404
负载钯催化剂的焙烧和还原行为1407
张炳楷 黄存平 郭廷煌 王金木 黄泰山 杨意泉 谢兆雄1407
非均相催化氢化CO2合成醇 吉媛媛 银小龙 王常有1409
砷在Pt/Al2O3催化剂上的毒化特性 李成栋1411
稀土催化剂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沈之荃 张一烽1413
纳米镍在硝基苯加氢中催化性能的研究 左东华 张志琨 崔作林1415
YS-系列银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 金积铨1417
喷浆沸腾成球工艺制球形钒催化剂 裴振华1419
镍、钴、钯、铁2-(二苯基膦基)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羰基化反应1420
关新新 赵维君 张书笈 方延铨 云希勤 寇登民 李艳红1420
结晶度对ZG)MP-Pd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 傅相锴 马学兵 温淑英1422
B204型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 佘享濂1424
A201型氨合成催化剂研究 魏可镁 王榕 陈振宙 叶炳火 郑起 俞秀金1426
Z110y型天然气蒸汽一段转化催化剂 寇开溥1429
乙烯线性齐聚的研究 蒋景阳 卫锋 何仁1430
磷钨酸催化剂上甲醇转化反应及其动力学模式 吴争鸣 冯福盛 胡瑶村1432
萘氧化制苯酐用P型催化剂的再生研究 鲍惠民1434
苯加氢制环己烷的齐格勒型均相催化剂的研制1436
陈一斋 阎俊士 徐国良 李秀云 李殿刚 唐占忠 周立明 马风慧1436
V-Mo-O苯氧化制顺酐工业催化剂研究 郑美凤1438
C207联醇催化剂的硫化氢表面中毒深度 应卫勇 房鼎业 朱炳辰1440
FeO基氨合成催化剂 刘化章
热门推荐
- 801557.html
- 944360.html
- 1478253.html
- 2451884.html
- 3555833.html
- 638315.html
- 3517170.html
- 3755059.html
- 942896.html
- 161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0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6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2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8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3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2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2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0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