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 护理学专业 护师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 护理学专业 护师 上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53763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75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793页
  • 主题词:护理学-医药卫生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 护理学专业 护师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护理学发展史1

第一篇 基础护理学1

第二节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2

第三节 护理学的研究范围和护士的角色2

第二章 护士的行为规范3

第一节 护士的语言行为3

第二节 护士的非语言交流技巧3

第三节 仪表4

第三章 护理相关理论5

第一节 护理模式5

第二节 护理的支持性理论8

第一节 护患关系14

第二节 护患沟涌的技巧14

第四章 护患关系与沟通14

第五章 护理程序18

第一节 概述18

第二节 评估18

第三节 护理诊断21

第四节 计划22

第五节 实施23

第六节 评价23

第七节 护理病案的书写24

第六章 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25

第一节 病人对疾病的反应25

第二节 焦虑26

第三节 疼痛27

第四节 病人的心理社会评估28

第二节 门诊部30

第七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30

第一节 医院30

第三节 病区32

第四节 铺床法35

第八章 入院和出院的护理37

第一节 病人入院的护理37

第二节 病人出院的护理38

第三节 运送病人法39

第四节 家庭病床40

第九章 卧位和安全护理42

第一节 各种体位42

第二节 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44

第三节 保护具的应用45

第二节 休息与睡眠47

第一节 舒适47

第十章 病人舒适的需要47

第三节 活动49

第十一章 病人的清洁护理52

第一节 口腔护理52

第二节 头发的清洁护理53

第三节 皮肤的清洁护理54

第四节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55

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58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和护理58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和护理59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和护理60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和护理62

第一节 人体对营养的需求64

第十三章 病人的营养和饮食护理64

第二节 医院饮食66

第三节 营养的评估67

第四节 管喂饮食67

第十四章 冷热疗法70

第一节 热疗法70

第二节 冷疗法71

第十五章 排泄护理74

第一节 排尿护理74

第二节 排便护理77

第十六章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82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82

第二节 清洁、消毒和灭菌83

第三节 无菌技术87

第四节 隔离技术88

第十七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91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91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92

第三节 雾化吸入法93

第四节 注射法94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98

第十八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102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102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108

第十九章 标本采集法112

第一节 标本采集的原则112

第二节 标本采集的方法112

第一节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117

第二十章 病情观察与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及护理117

第二节 抢救室的管理119

第三节 氧气吸入法119

第四节 吸痰法121

第五节 洗胃法122

第六节 心、肺、脑复苏123

第七节 人工呼吸器使用法125

第二十一章 临终病人的护理127

第一节 死亡的概念和分期127

第二节 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127

第三节 尸体护理128

第一节 医疗文件的重要性及书写要求130

第二节 医疗文件的书写130

第二十二章 医疗文件的书写130

第二十三章 病区护理管理133

第一节 病区护理管理的特点和内容133

第二节 病区的组织行政管理133

第三节 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134

第二篇 内科护理学136

第一章 绪论136

第一节 护理体检136

第二节 常用实验检查147

第三节 其他检查156

第四节 内科病人心理护理及疾病各期病人护理160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63

第一节 概论163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167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169

第四节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172

第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175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的护理177

第七节 肺炎病人的护理179

第八节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181

第九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184

第十节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187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90

第一节 概论190

第二节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193

第三节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200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209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211

第六节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217

第七节 原发性心肌病病人的护理218

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220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24

第一节 概述224

第二节 胃炎病人的护理227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230

第四节 胃癌病人的护理235

第五节 肠结核病人的护理238

第六节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240

第七节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244

第八节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249

第九节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252

第十节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256

第十一节 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259

第十二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261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66

第一节 概论266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269

第三节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271

第四节 肾盂肾炎病人的护理275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278

第六节 透析疗法的护理283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86

第一节 概论286

第二节 贫血病人的护理289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294

第四节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296

第一节 概论305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305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307

第三节 皮质醇增多症病人的护理312

第四节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314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321

第一节 概论321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322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325

第九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329

第一节 概论329

第二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330

第三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333

第四节 中暑病人的护理335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37

第一节 概论337

第二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342

第三节 癫痫病人的护理345

第四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病人的护理347

第三篇 外科护理学350

第一章 外科无菌技术350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350

第二节 外科无菌技术352

第二章 外科病人代谢失调的护理354

第一节 正常体液平衡354

第二节 脱水与缺钠355

第三节 钾的平衡失调356

第四节 酸碱平衡失调357

第五节 液体疗法及护理359

第二节 何种外科病人需要营养支持361

第一节 外科病人的机体代谢特点361

第三章 外科病人营养失调的护理361

第三节 外科营养支持与护理362

第四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364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364

第二节 病理生理364

第三节 休克的临床表现365

第四节 治疗原则366

第五节 护理366

第五章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369

第一节 概述369

第二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69

第三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70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73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375

第一节 概述375

第六章 麻醉375

第三节 局部麻醉376

第四节 椎管内麻醉377

第五节 全身麻醉及护理378

第七章 复苏380

第一节 概述380

第二节 心肺复苏381

第三节 脑复苏及复苏后处理382

第八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384

第一节 概述384

第二节 手术前期及护理384

第三节 手术中期及护理387

第四节 手术后期及护理389

第一节 概述392

第九章 外科重症监护(ICU)392

第二节 ICU的管理393

第三节 ICU监护393

第四节 ICU的健康教育395

第十章 外科感染397

第一节 概述397

第二节 常见的非特异性感染398

第三节 特异性感染402

第十一章 损伤406

第一节 机械性损伤406

第二节 清创407

第三节 烧伤407

第四节 毒蛇咬伤411

第二节 换药方法413

第十二章 换药413

第一节 换药室的管理413

第三节 绷带包扎法415

第十三章 肿瘤417

第一节 概述417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及瘤样肿块420

第三节 护理422

第十四章 脏器移植病人的护理423

第一节 概述423

第二节 断肢再植护理424

第三节 肾移植病人的护理424

第十五章 颅脑损伤的护理428

第一节 头皮损伤428

第二节 颅骨骨折428

第三节 脑损伤429

第四节 颅脑损伤护理430

第十六章 颈部疾病的护理432

第一节 概述432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434

第三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439

第四节 甲状腺肿瘤的护理440

第五节 常见颈部肿块441

第十七章 乳腺疾病的护理444

第一节 概述444

第二节 乳房检查445

第三节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446

第四节 乳腺良性肿瘤448

第五节 乳腺癌的护理449

第六节 乳腺疾病的健康教育453

第十八章 胸部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455

第一节 胸部损伤455

第二节 脓胸457

第三节 食管癌457

第四节 闭式胸膜腔引流护理458

第十九章 腹部外科疾病护理460

第一节 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460

第二节 急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的护理466

第三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护理474

第四节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481

第五节 肠疾病病人的护理485

第六节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501

第一节 肝脏疾病的护理512

第二十章 肝脏、胆道胰腺疾病的护理512

第二节 胆道疾病的护理522

第三节 胰腺疾病的护理533

第二十一章 周围血管功能障碍的护理542

第一节 动脉疾病患者护理542

第二节 静脉疾病患者护理548

第三节 淋巴水肿患者护理551

第二十二章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554

第一节 常见症状和诊疗操作护理554

第二节 泌尿系损伤病人的护理555

第三节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556

第四节 泌尿系结核病人的护理557

第五节 泌尿系肿瘤病人的护理558

第六节 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558

第一节 骨折与脱位560

第二十三章 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560

第二节 常见骨关节疾病563

第三节 骨科病人的护理565

第四篇 妇科护理学567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567

第一节 骨盆567

第二节 外生殖器568

第三节 内生殖器569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572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572

第二节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573

第三节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574

第四节 性周期的调节574

第五节 月经生理及经期卫生575

第三章 妊娠生理577

第一节 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植入577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578

第三节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580

第四节 妊娠期常见症状581

第五节 胎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582

第四章 妊娠期孕妇的护理583

第一节 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表现583

第二节 产前检查584

第三节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586

第五章 分娩期产妇的护理589

第一节 决定分娩的因素589

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590

第三节 分娩的临床经过591

第四节 分娩期产妇的护理593

第五节 接生的护理配合595

第六章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598

第一节 产褥期生理598

第二节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599

第七章 新生儿护理602

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602

第二节 新生儿护理指导及常规护理603

第三节 母乳喂养604

第四节 手术产新生儿护理604

第八章 围生医学概念606

第九章 异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607

第一节 高危妊娠607

第二节 妊娠早期出血性疾病609

第三节 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613

第四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17

第五节 羊水过多620

第六节 多胎妊娠622

第七节 过期妊娠623

第十章 妊娠合并症孕产妇的护理625

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625

第二节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626

第十一章 异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628

第一节 产力异常628

第二节 产道异常630

第三节 胎儿异常631

第一节 胎膜早破633

第二节 子宫破裂633

第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产妇的护理633

第三节 产后出血634

第四节 羊水栓塞635

第十三章 胎儿窘迫的孕妇的护理637

第十四章 窒息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的护理638

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638

第二节 复苏后的护理639

第三节 产伤新生儿639

第十五章 产科手术受术者的护理640

第一节 会阴切开缝合受术者的护理640

第二节 胎头吸引术与产钳术受术者的护理640

第三节 剖宫产受术者的护理642

第二节 妇科护理病史643

第三节 妇科检查及护理配合643

第一节 妇科病人常见的症状643

第十六章 妇科护理病史及检查的护理643

第四节 妇科常用特殊检查与护理配合644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妇女的护理647

第一节 前庭大腺炎647

第二节 阴道炎647

第三节 淋病和外阴尖锐湿疣648

第四节 慢性子宫颈炎649

第五节 慢性盆腔炎650

第十八章 女性生殖器肿瘤妇女的护理651

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肿瘤651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肿瘤的护理652

第十九章 滋养细胞疾病妇女的护理655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女的护理658

第二十章 月经失调患者的护理658

第二节 闭经、痛经、更年期综合征659

第二十一章 子宫脱垂患者护理661

第二十二章 妇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与妇科受术化疗患者的护理663

第一节 妇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663

第二节 妇科手术术前术后护理663

第三节 化疗患者的护理管理664

第二十三章 计划生育受术者的护理666

第一节 概述666

第二节 避孕方法666

第三节 人工终止妊娠668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670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670

第一章 绪论670

第五篇 儿科护理学670

第二章 生长发育671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671

第二节 生长发育671

第三节 小儿的营养与喂养674

第四节 儿童保健677

第三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护理681

第一节 概论681

第二节 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681

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683

第四节 新生儿黄疸685

第五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688

第六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89

第七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690

第八节 新生儿败血症691

第九节 新生儿破伤风692

第四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695

第一节 营养不良695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症696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701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701

第二节 口腔炎702

第三节 小儿腹泻703

第四节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707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711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711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12

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713

第四节 肺炎714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717

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717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718

第三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721

第八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725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725

第四节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725

第二节 小儿贫血726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726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729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729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729

第三节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31

第四节 泌尿道感染733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736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736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736

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739

第四节 脑性瘫痪740

第五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741

第十一章 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743

第一节 风湿热743

第二节 儿童类风湿病744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745

第四节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746

第十二章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748

第一节 传染病总论748

第二节 麻疹749

第三节 水痘751

第四节 猩红热753

第五节 百日咳755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756

第七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758

第十三章 小儿结核病的护理760

第一节 总论760

第二节 原发型肺结核762

第三节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764

第四节 结核性脑膜炎765

第十四章 小儿急症护理768

第一节 小儿惊厥768

第二节 急性颅内压增高769

第三节 急性呼吸衰竭771

第四节 心跳呼吸骤停7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