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ltium Designer实战攻略与高速PCB设计 配视频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Altium Designer实战攻略与高速PCB设计 配视频教程
  • 黄杰勇,林超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6354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印刷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Altium Designer实战攻略与高速PCB设计 配视频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Altium Designer的发展1

1.2 Altium Designer15的新功能及特点2

1.3 Altium Designer15软件的安装3

1.3.1 推荐计算机系统配置4

1.3.2 软件安装步骤4

1.4 Altium Designer设计流程简介8

1.5 本章小结8

第2章 工程管理与环境设置9

2.1 工程文件管理9

2.1.1 创建工程文件9

2.1.2 创建原理图文件10

2.1.3 创建PCB文件11

2.1.4 创建原理图库文件11

2.1.5 创建PCB元件库文件11

2.1.6 文件关联方法12

2.1.7 工程文件管理12

2.2 系统环境设置12

2.2.1 Altium Designer设计环境12

2.2.2 系统配置设置13

2.3 安装导入/导出向导插件15

2.4 设置个性启动提示18

2.5 本章小结18

第3章 原理图用户界面19

3.1 原理图编辑器界面简介19

3.2 常用命令操作19

3.2.1 视图命令快捷操作19

3.2.2 选择命令快捷操作20

3.2.3 其他鼠标动作20

3.3 设置原理图工作环境21

3.3.1 设置原理图的常规环境参数21

3.3.2 原理图图纸设置22

3.4 本章小结24

第4章 原理图设计25

4.1 新建和编辑原理图25

4.1.1 新建原理图25

4.1.2 编辑原理图26

4.1.3 原理图设置27

4.1.4 绘制原理图前的准备——指定Integrated Library28

4.2 添加元件及属性更改29

4.2.1 添加元件29

4.2.2 元件属性更改30

4.3 添加电气线及电气属性31

4.3.1 绘制电气线(Wire)31

4.3.2 添加电气属性(Net Label)31

4.3.3 添加电源和接地符号32

4.4 总线操作34

4.4.1 绘制总线34

4.4.2 连接总线35

4.4.3 总线属性更改35

4.5 Port端口操作36

4.5.1 添加Port36

4.5.2 Port端口属性更改37

4.6 添加二维线和文字38

4.6.1 添加二维线38

4.6.2 添加文字38

4.6.3 添加文本框39

4.7 放置NO ERC检查测试点39

4.8 上机实例39

4.8.1 LED摇摇棒原理图设计实例40

4.8.2 TPS5430电源电路设计实例45

4.8.3 电子万年历原理图设计实例47

4.8.4 USB HUB原理图设计实例47

4.9 本章小结48

第5章 原理图验证与输出49

5.1 原理图设计验证49

5.1.1 原理图设计验证设置49

5.1.2 原理图设计验证编译51

5.2 创建材料清单(BOM表)52

5.3 创建智能PDF格式的原理图53

5.4 打印原理图57

5.5 本章小结59

第6章 PCB用户界面60

6.1 用户界面介绍60

6.2 快捷键设置60

6.2.1 系统默认快捷键60

6.2.2 用户自定义快捷键61

6.3 常用设计参数的设置62

6.4 PCB设计工具栏67

6.4.1 标准工具栏67

6.4.2 布线工具栏68

6.4.3 实用工具栏68

6.5 本章小结72

第7章 PCB设计和输出73

7.1 配置库文件73

7.2 导入设计数据75

7.2.1 导入结构图确定板框75

7.2.2 导入原理图生成PCB文件76

7.3 设计前期处理78

7.3.1 颜色设置78

7.3.2 原点设置81

7.3.3 叠层设置81

7.3.4 设计规则设置82

7.4 元件布局92

7.4.1 布局基本设置92

7.4.2 布局基本操作92

7.4.3 PCB与原理图关联的交互式布局95

7.5 布线97

7.5.1 布线基本设置97

7.5.2 布线基本操作98

7.6 灌铜99

7.6.1 灌铜的几种形式和区别99

7.6.2 正片铜箔和覆铜处理100

7.6.3 负片层的平面分割101

7.7 尺寸标注102

7.8 添加中英文字符104

7.9 设计规则验证105

7.9.1 间距规则验证105

7.9.2 布线规则验证105

7.9.3 可制造性验证106

7.10 PCB文件输出107

7.10.1 光绘文件输出107

7.10.2 钻孔文件输出109

7.10.3 IPC网表文件输出110

7.10.4 贴片坐标文件输出110

7.10.5 装配文件输出111

7.10.6 输出文件的后缀说明111

7.11 本章小结111

第8章 高速PCB设计进阶112

8.1 PCB布局原则112

8.1.1 PCB布局思路112

8.1.2 特殊元器件的布局原则112

8.1.3 模块化布局原则113

8.1.4 布局检查113

8.1.5 布局间距113

8.2 PCB布线原则113

8.2.1 电源、地线的处理114

8.2.2 数模混合电路的共地处理114

8.2.3 载流设计114

8.2.4 热焊盘设计115

8.2.5 格栅化布线法115

8.2.6 布线检查115

8.3 元器件自动扇出116

8.4 实时跟踪布线长度118

8.5 等长布线118

8.6 蛇形布线119

8.7 多轨布线120

8.8 智能循边布线121

8.9 推挤式布线121

8.10 智能环绕布线122

8.11 差分对布线123

8.11.1 在原理图中定义差分线123

8.11.2 在PCB中定义差分对123

8.11.3 设置差分对走线规则124

8.11.4 差分线布线126

8.12 拆线127

8.13 拉曳走线128

8.14 自定义网络颜色128

8.15 导线贴铜129

8.16 热焊盘焊盘全连接设计130

8.17 补泪滴设计131

8.18 为Altium打造过滤器132

8.19 自定义走线宽度和过孔133

8.20 本章小结136

第9章 元件集成库设计与管理137

9.1 集成库概述137

9.2 集成元件库操作的基本步骤137

9.3 原理图元件库设计139

9.4 原理图元件属性编辑139

9.4.1 原理图元件库工具箱应用介绍140

9.4.2 绘制库元件142

9.5 PCB封装库设计147

9.5.1 新建PCB库文件147

9.5.2 打开PCB元件库编辑器147

9.5.3 使用元件向导制作元件封装147

9.5.4 手动绘制PCB封装153

9.6 元件检查与报表生成157

9.6.1 元件信息报表157

9.6.2 元件封装信息报表157

9.6.3 元件封装库信息报表158

9.6.4 元件封装错误信息报表159

9.7 产生集成元件库159

9.8 分解集成元件库161

9.9 本章小结161

第10章 原理图设计进阶162

10.1 多通道设计技术概述162

10.2 多通道设计162

10.2.1 多通道模块设计162

10.2.2 编译多通道设计工程164

10.3 层次式原理图设计166

10.4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166

10.4.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结构166

10.4.2 自上而下的层次式原理图设计167

10.4.3 自下而上的层次式原理图设计172

10.4.4 层次式原理图之间的切换173

10.4.5 保留层次结构176

10.5 本章小结177

第11章 FPGA原理图与PCB交互布线设计178

11.1 实现交互的准备工作178

11.1.1 确定FPGA连接网络属性178

11.1.2 确定原理图与PCB的一致性178

11.1.3 进行Component links匹配179

11.1.4 保存匹配后的项目文件180

11.2 实现FPGA原理图与PCB交互设计180

11.2.1 交互设置180

11.2.2 实现交互操作183

11.3 原理图与PCB一致184

11.4 本章小结186

第12章 PCB叠层与阻抗设计187

12.1 PCB叠层187

12.1.1 概述187

12.1.2 叠层材料187

12.1.3 多层印制板设计基础189

12.1.4 板层参数192

12.1.5 叠层设置注意事项193

12.2 PCB设计中的阻抗194

12.3 本章小结195

第13章 PCB实战案例1——电子万年历设计196

13.1 加载和创建元件库197

13.2 原理图设计204

13.3 元件的自动编号208

13.4 原理图编译验证212

13.5 PCB设计准备工作213

13.6 导入网络表213

13.7 PCB布局216

13.8 PCB布线216

13.9 PCB灌铜217

13.10 设计规则检查218

13.11 输出生产文件220

13.12 本章小结220

第14章 PCB实战案例2——USB HUB设计221

14.1 基本技能221

14.1.1 USB HUB原理图设计221

14.1.2 USB HUB PCB设计222

14.2 基本知识223

14.2.1 设置差分网络223

14.2.2 设置差分对规则224

14.2.3 差分对走线227

14.2.4 原理图与PCB交互布局227

14.3 USB差分线设计原则228

14.4 本章小结229

第15章 高速实例1——DDR2的PCB设计230

15.1 DDR概述230

15.2 DDR工作原理230

15.3 DDR分类231

15.3.1 什么是DDR1231

15.3.2 什么是DDR2231

15.3.3 DDR3与DDR2的区别231

15.4 DDR2的设计思路232

15.5 规则设置233

15.5.1 间距约束与区域规则233

15.5.2 线宽约束235

15.5.3 过孔约束236

15.5.4 Class规则设置237

15.5.5 差分线设置238

15.5.6 添加电源类和差分对的相关规则239

15.6 布局240

15.6.1 两片DDR2的布局240

15.6.2 VREF电容的布局240

15.6.3 去耦电容的布局240

15.7 布线241

15.7.1 Fanout扇出241

15.7.2 数据线布线243

15.7.3 地址线及控制线布线244

15.7.4 等长布线246

15.7.5 From-to等长布线247

15.7.6 xSignals面板等长布线250

15.7.7 DDR2布线的一些注意事项257

15.8 本章小结257

第16章 高速实例2——DDR3的PCB设计258

16.1 设计背景258

16.2 DDR3介绍258

16.3 DDR3 Fly-by设计259

16.4 布局思路260

16.5 布局操作260

16.6 布线思路和操作260

16.6.1 Fanout扇出261

16.6.2 互连264

16.6.3 xSignals等长设置267

16.6.4 等长269

16.7 本章小结271

第17章 原理图仿真设计272

17.1 电路仿真概述272

17.2 元件的仿真模型及参数273

17.3 放置电源及仿真激励源281

17.4 仿真分析的参数设置287

17.4.1 通用参数设置288

17.4.2 工作点分析289

17.4.3 瞬态特性分析与傅里叶分析290

17.4.4 直流传输特性分析291

17.4.5 交流小信号分析292

17.4.6 噪声分析293

17.4.7 零极点分析295

17.4.8 传递函数分析296

17.4.9 温度扫描分析296

17.4.10 参数扫描分析297

17.4.11 蒙特卡罗分析298

17.4.12 高级参数设置300

17.5 电路原理图仿真实例301

17.5.1 仿真原理图的设计流程301

17.5.2 绘制电路的仿真原理图301

17.5.3 设置元件的仿真参数302

17.5.4 设置电源及仿真激励源303

17.5.5 设置仿真模式304

17.5.6 执行仿真305

17.6 本章小结306

参考文献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