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Linux 6.X实用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Red Hat Linux 6.X实用大全
  • 喻文健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548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Red Hat Linux 6.X实用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什么是Linux?1

1.2 什么是Red Hat Linux?1

第一章 Red Hat Linux 6.X的新特性1

1.3 为什么要用Linux?2

1.4 安装功能的增强3

1.4.1 新的HTTP方式安装3

1.4.2 支持为“Out-of-the-Box”处理器优化的内核3

1.4.3 新的安装盘组3

1.5 桌面和窗口管理器的新特性4

1.5.1 带Enlightenment的GNOME4

1.4.4 改进的软件包选择画面4

1.4.6 安装中的X配置4

1.4.5 新的权限配置画面4

1.5.2 KDE环境5

1.6 其他一些新的特性5

1.6.1 增强字体的支持5

1.6.2 增强的INIT脚本5

1.6.3 切换桌面(Switchdesk)的特性5

1.6.4 最新的稳定内核2.26

2.1 取得文档7

第二章 开始安装之前7

2.2 取得所需的Red Hat Linux安装组件8

2.2.1 Red Hat Linux 的盒装套件8

2.2.2 非正式的安装套件9

2.2.3 检查升级的软盘映像10

2.3 收集系统信息10

2.3.1 基本的硬件配置10

2.3.3 与网络有关的信息13

2.3.2 视频配置13

2.4 安装方式14

2.4.1 在安装过程中支持PCMCIA卡14

2.4.2 从CD-ROM安装15

2.4.3 从FTP站点安装15

2.4.4 从一个HTTP站点安装16

2.4.5 从一个NFS服务器上安装16

2.4.6 从硬盘安装16

2.7 安装类别17

2.7.1 “工作站”类安装17

2.5 是否需要网络启动盘17

2.6 是否需要PCMCIA支持软盘17

2.7.2 “服务器”类安装18

2.7.3 “用户定制”安装19

2.8 硬盘分区19

2.8.1 为Red Hat Linux腾出空间19

2.8.2 分区命名方案24

2.8.3 硬盘分区和其他的操作系统25

2.8.4 硬盘分区和载入(mount)点25

2.8.6 最后一项使用LILO26

2.8.5 创建分区的数量26

2.9 关于内核驱动程序27

2.10 关于安装的其他帮助28

第三章 开始安装29

3.1 安装程序的用户界面29

3.1.1 用键盘来导航31

3.1.2 关于虚拟控制台的建议31

3.2 启动安装程序32

3.3 开始安装33

3.3.1 选择一种语言33

3.3.2 选择一种键盘类型34

3.3.3 PCMCIA支持35

3.4 选择一种安装方式35

第四章 继续安装37

4.1 选择一种本地安装方式37

4.2 从CD-ROM安装38

4.3 从硬盘安装38

4.4 选择一种网络安装方式39

4.4.1 网络驱动器的配置39

4.4.2 配置TCP/IP网络39

4.5 通过FTP安装42

4.6 通过NFS安装43

4.7 通过HTTP安装44

4.8 升级或安装44

4.8.1 安装(Install)44

4.8.2 升级(Upgrade)45

4.9 安装类别46

4.10 对SCSI卡支持47

4.11 为Red Hat Linux创建分区47

4.11.1 使用Disk Druid管理硬盘分区48

4.11.2 使用fdisk工具54

4.11.3 文件系统配置55

4.12 初始化交换区56

4.13 仅对硬盘安装方式的信息58

4.14 格式化分区58

4.15 选择和安装软件包59

4.15.1 选择组件59

4.15.2 选择单个包60

4.15.3 包的相关性62

4.15.4 包的安装62

第五章 结束安装64

5.1 配置鼠标64

5.2 配置网络65

5.3 配置时区67

5.4 选择启动后自动执行的程序68

5.5 配置打印机69

5.5.1 Local打印机70

5.5.2 Remote lpd打印机70

5.5.3 SMB, Windows 95/NT打印机71

5.5.4 NetWare打印机71

5.5.5 结束打印机的安装73

5.6 设置超级用户root口令74

5.7 身份验证配置75

5.8 创建启动盘76

5.9 建立LILO77

5.9.1 对称多处理主板与LILO78

5.9.2 向LILO启动命令行添加选项79

5.9.3 LILO的替代者80

5.10 配置X Window系统81

5.11 重新启动系统81

6.1 Linux基本命令83

6.1.1 登录、退出和关机83

第六章 Linux实用命令83

6.1.2 虚拟控制台84

6.1.3 Shell环境85

6.1.4 工作目录86

6.1.5 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88

6.1.6 进程与后台执行89

6.1.7 Bash的优化特性90

6.2 文件系统操作命令91

6.2.1 文件和目录的创建、删除、拷贝和重命名91

6.2.2 In建立硬链接和符号链接96

6.2.3 显示文件系统和目录的信息97

6.2.4 显示文件内容100

6.2.5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属性102

6.2.6 文件查找、比较和排序105

6.3 文件压缩与解压缩109

6.3.1 用tar建立存档109

6.3.2 用compress命令压缩文件111

6.3.3 用gzip命令压缩文件111

6.4 更多的Linux命令112

7.1 文本编辑器Vi113

第七章 Linux使用技巧113

7.1.1 vi简介114

7.1.2 vi基本概念114

7.1.3 启动和退出vi114

7.1.4 进入vi编辑方式115

7.1.5 vi基本编辑命令115

7.1.6 光标的定位118

7.1.7 命令行的指令119

7.1.8 设置vi的环境变量120

7.2 Linux下的中文环境121

7.2.1 WZCE中文环境122

7.2.2 CCE中文环境123

7.3 Linux与Windows连通124

7.3.1 Linux下访问Windows系统的硬盘分区124

7.3.2 Windows系统下访问Linux的硬盘分区126

7.3.3 Linux系统下的Windows虚拟机127

7.4 寻找更多Red Hat Linux的文档128

7.4.1 在线帮助128

7.4.2 从Internet得到帮助132

8.1.1 Fvwm95窗口管理器136

8.1 几种不同的窗口管理器136

第八章 X Window系统136

8.1.2 AfterStep窗口管理器139

8.1.3 Enlightenment窗口管理器140

8.1.4 不同窗口环境之间的切换143

8.2 配置GNOME的Enlightenment窗口环境145

8.2.1 基本选项(Basic Options)146

8.2.2 桌面(Desktops)147

8.2.3 行为(Behavior)147

8.2.4 声音(Audio)149

8.2.5 特定FX(Special FX)149

8.2.6 背景150

8.2.7 主题(theme)153

8.2.8 快捷键(Keyboard Shortcuts)154

第九章 KDE图形桌面环境156

9.1 KDE概述156

9.1.1 KDE概观157

9.1.2 KDE桌面157

9.1.3 启动应用程序159

9.1.4 使用窗口161

9.1.5 管理文件163

9.1.6 配置桌面167

9.1.7 退出170

9.1.8 文件关联(MIME)类型170

9.2 KDE程序面板(KPANEL)170

9.2.1 外观特性170

9.2.2 配置Panel(面板)172

9.2.3 Application Starter(应用程序启动器)172

9.2.4 开发人员指南176

9.3.1 原理178

9.3 KDE文件管理器(KFM)178

9.3.2 使用KFM180

9.3.3 常见的问题185

9.4 KDE窗口管理器(KWM)186

9.4.1 使用kwm187

9.4.2 配置190

9.4.3 声音事件193

9.5 KDE提供的应用程序简介194

10.1.1 Electric Eyes介绍196

10.1 图像处理软件196

第十章 X实用程序196

10.1.2 GQview介绍198

10.1.3 GIMP介绍200

10.2 音乐播放软件204

10.2.1 GMIX 3.0混音器204

10.2.2 CD播放器204

10.2.3 MP3音乐播放器206

10.3 播放动画和VCD207

10.3.1 aKtion!视频播放器207

10.3.2 媒体播放工具209

10.4.1 Nascape网络套件210

10.4 网络工具210

10.4.2 FTP软件212

10.4.3 KNU网络工具212

10.5 X Window下使用中文217

10.5.1 CXterm中文终端217

10.5.2 Xdict英汉词典219

10.6 更多的X应用程序220

第十一章 用RPM管理软件包221

11.1 RPM的设计目标221

11.2.1 安装软件222

11.2 使用RPM222

11.2.2 卸载软件224

11.2.3 升级软件224

11.2.4 更新软件225

11.2.5 查询软件226

11.2.6 验证软件226

11.3 常见的RPM使用实例227

11.4 其他RPM资源229

11.5 图形界面的工具GnoRPM229

11.5.1 开始使用GnoRPM230

11.5.2 显示软件包231

11.5.3 安装新软件包232

11.5.4 进行配置233

11.5.5 软件包的操作235

第十二章 用Linuxconf进行系统配置240

12.1 运行Linuxconf241

12.1.1 树形菜单接口241

12.1.2 设置通过Web访问Linuxconf242

12.1.3 增加一个用户的账号——步骤概要243

12.1.4 增加一个用户的帐号——详细解释243

12.1.6 修改用户帐号——详细解释246

12.1.5 修改用户的帐号——步骤概要246

12.1.7 改用户密码——步骤概要247

12.1.8 改用户密码——详细解释247

12.1.9 改超级用户密码——步骤概要248

12.1.10 改超级用户密码——详细解释248

12.1.11 禁止一个用户帐号——步骤概要249

12.1.12 禁止一个用户帐号——详细解释249

12.1.13 使一个用户帐号有效249

12.1.14 删除一个用户帐号——步骤概要250

12.1.15 删除一个用户帐号——详细解释250

12.2 组251

12.2.2 创建一个组——详细解释252

12.2.1 创建一个组——步骤概要252

12.2.3 删除一个组——步骤概要253

12.2.4 删除一个组——详细解释宽253

12.2.5 修改组内成员254

12.2.6 修改组内成员——步骤概要254

12.2.7 修改组内成员——步骤概要255

12.2.8 修改组内成员——详细解释255

12.3 CD-ROM、软盘、硬盘和文件系统的内部机制255

12.3.2 查看当前文件系统——详细解释257

12.3.1 查看当前文件系统——步骤概要257

12.3.3 增加一个NFS节点——步骤概要258

12.3.4 增加一个NFS节点——步骤概要258

12.4 网络配置259

12.4.1 增加Modem/PPP/SLIP连接——步骤概要259

12.4.2 增加/PPP/SLIP连接——详细解释260

12.4.3 修改PPP或SLIP配置——步骤概要263

12.4.4 修改PPP或SLIP配置——详细解释263

12.4.5 其他的网络设置——详细解释264

12.4.6 域名服务器设置267

12.4.7 日期与时间的设置269

第十三章 通过控制面板进行系统配置271

13.1 打印机配置271

13.2 核心守候进程的配置275

13.2.1 改动模块选项276

13.2.2 改动模块276

13.2.3 增加新模块277

13.2.4 重新启动核心守护进程(Kerneld)278

13.3 网络配置278

13.3.2 主机管理279

13.3.1 域名管理279

13.3.3 增加网络接口280

13.3.4 路由管理282

13.4 时间与日期的设置283

第十四章 系统管理284

14.1 文件系统结构284

14.1.1 FSSTND标准概观284

14.1.2 Red Hat Linux中的/usr/local目录287

14.2 特殊的Red Hat Linux文件位置287

14.3.2 标准组288

14.3.1 标准用户288

14.3 用户、组和用户私有组288

14.3.3 用户私有组289

14.4 配置控制台访问290

14.4.1 取消控制台程序的访问291

14.4.2 取消所有的控制台访问291

14.4.3 定义控制台291

14.4.4 使文件被控制台用户访问291

14.4.5 使其它应用程序也具有控制台访问特性292

14.5 软盘组292

14.6.2 服务293

14.6 PAM用户认证293

14.6.1 PAM模块293

14.6.3 配置文件294

14.6.4 Shadow密码295

14.6.5 Rexec和PAM295

14.6.6 PAM的更多信息296

14.7 Shadow工具296

14.8 创建一个定制的内核297

14.8.1 建立一个模块化的内核297

14.8.2 建立一个initrd映像299

14.8.3 建立一个单独的内核300

14.9 Sendmail配置300

14.10 控制对服务的访问301

14.11 匿名FTP设置302

14.12 NFS配置302

14.13 启动过程、Init和关机303

14.13.1 Sysconfig中的信息303

14.13.2 System V的初始化309

14.13.5 在启动时运行用户程序311

14.13.4 Init脚本工具311

14.13.3 Init运行级别311

14.13.6 关机312

14.14 紧急模式312

14.14.1 通过LILO312

14.14.2 应急启动盘组312

14.14.3 一个轻而易举的诀窍312

附录A 硬盘的分区介绍314

附录D 包清单314

附录B 制作安装软盘320

附录C 术语表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