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通识精品系列教材 大学写作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生通识精品系列教材 大学写作基础
  • 张明,李淮芝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30129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汉语-写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通识精品系列教材 大学写作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写作的含义和学好写作的必要性1

一、写作的含义及源流1

(一)什么是写作1

(二)我国写作的源流2

二、学好写作的必要性2

(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写作3

(二)社会的发展与写作密切相关4

第二节 写作四要素和写作过程5

一、写作四要素5

(一)作者5

(二)文章5

(三)写作对象6

(四)读者7

二、写作过程8

(一)写作过程的含义与阶段8

(二)写作过程的实质10

第三节 写作特性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10

一、写作的特性10

(一)创造性11

(二)综合性12

(三)实践性14

(四)个体性14

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15

(一)投身生活16

(二)注重阅读17

(三)勤于练笔19

[思考与练习]22

第二章 写作的起始阶段23

第一节 写作意念的产生23

一、写作意念产生的情况23

(一)突发型和积发型23

(二)主动型和受命型25

二、写作意念产生的基本条件26

(一)一定的积累26

(二)真切深入的感受与认识27

第二节 确定文体和定向聚材29

一、确定文章体裁及总体内容29

(一)文章体裁的确定29

(二)文章总体内容的确定32

二、定向聚材33

(一)定向聚材的常用方法33

(二)定向聚材的要求46

[思考与练习]51

第三章 写作的构思阶段53

第一节 主题的确立54

一、主题的含义和重要性54

(一)主题的含义54

(二)主题的重要性55

二、主题的要求59

(一)主题的基本要求59

(二)主题的特定要求62

三、怎样确立主题68

(一)立足于定向聚材的全部有关材料68

(二)尽力开掘出材料的深层内蕴70

四、“点题”之笔:文章体现主题的特定笔法72

(一)标题点题72

(二)开篇点题73

(三)文中点题74

(四)篇末点题75

第二节 结构的安排76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76

(一)结构的含义76

(二)结构的作用77

二、结构的要素78

(一)开头、结尾与中段79

(二)段落与层次87

(三)过渡与照应90

(四)文脉与线索95

三、结构的类型98

(一)纵式结构99

(二)横式结构100

(三)综合式结构101

四、结构的要求107

(一)完整107

(二)统一107

(三)严谨108

(四)自然109

(五)灵活109

五、安排结构的原则111

(一)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111

(二)适应文体的特点112

(三)利于读者的接受113

[思考与练习]114

第四章 写作的成文阶段117

第一节 起草行文117

一、打腹稿和拟提纲117

(一)关于打腹稿117

(二)拟制写作提纲118

二、拟定标题121

(一)标题的总体要求121

(二)标题的形式122

三、选择材料124

(一)有关材料的三个概念124

(二)怎样选材124

四、起草126

(一)起草的做法126

(二)起草的注意事项127

第二节 多种表达128

一、叙述128

(一)叙述的含义与作用128

(二)叙述的常用方法128

(三)叙述的人称与视角134

(四)叙述的总体要求138

二、描写140

(一)描写的含义与作用140

(二)描写的常用方法141

(三)描写的总体要求152

三、议论153

(一)议论的含义、作用与构成要素153

(二)论证的常用方法155

(三)议论的总体要求164

四、说明165

(一)说明的含义与作用165

(二)说明的常用方法165

(三)说明的总体要求172

五、抒情173

(一)抒情的含义与作用173

(二)抒情的常用方法174

(三)抒情的总体要求179

第三节 遣词造语180

一、遣词造语是写作的关键环节180

二、遣词造语的双层次要求181

(一)所有文章的共性要求181

(二)不同文体的特定要求183

三、遣词造语的注意事项184

(一)要注意合乎语法184

(二)要注意合乎逻辑184

(三)要避免生造词语185

(四)要避免语句产生歧义186

(五)要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186

[思考与练习]187

第五章 写作的修改阶段191

第一节 文章修改的重要性191

一、文章是改出来的191

二、文章需要修改的原因194

(一)为了提高文章质量194

(二)为了对读者负责195

第二节 怎样进行文章修改196

一、修改的范围196

(一)修改观点196

(二)修改材料198

(三)修改结构198

(四)修改表达200

二、修改的基本方式204

(一)删205

(二)增206

(三)调207

(四)换208

三、修改的做法210

(一)笔墨修改与再“实践”相结合210

(二)自改与“求助”相结合210

(三)多看与诵读相结合211

(四)“冷处理”与“热处理”相结合212

四、修改的原则213

(一)着眼全局,大处入手213

(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214

[思考与练习]216

后记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