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西方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岩著(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3034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西方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13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价格决定13
第一节 价格与市场13
一 价格13
二 市场14
第二节 需求理论15
一 需求15
二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6
三 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18
四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18
一 供给19
第三节 供给理论19
六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19
五 需求规律19
二 供给表、供给曲线及供给规律20
三 影响供给的因素及供给函数21
四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22
第四节 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均衡价格的决定23
一 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23
二 需求、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24
三 管制价格26
第二章 弹性理论29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29
一 弹性29
二 需求弹性的含义29
四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30
三 需求价格弹性含义及公式30
五 用几何图形表示和测度点弹性32
六 需求价格弹性类别与商品分类34
七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35
八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36
第二节 需求交叉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38
一 需求交叉弹性38
二 需求收入弹性39
第三节 供给弹性40
一 供给弹性的含义及公式40
二 供给弹性的类型40
三 非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41
第四节 蛛网理论42
四 决定供给弹性的因素42
一 蛛网理论的假设前提43
二 蛛网模型43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49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49
一 效用49
二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50
三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1
四 消费者均衡52
五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规律55
六 消费者剩余56
一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57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57
二 无差异曲线58
三 边际替代率59
四 预算线61
五 消费者均衡62
第三节 价格消费曲线与收入消费曲线63
一 价格消费曲线63
二 收入消费曲线64
第四节 价格效应与需求规律65
一 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65
二 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65
三 劣等物品的收入和替代效应67
四 吉芬物品的收入和替代效应68
第四章 生产理论70
第一节 厂商70
一 厂商含义70
二 厂商目标70
三 厂商决策71
第二节 生产及生产函数71
一 生产71
二 生产资源71
三 生产函数71
四 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72
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73
一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73
二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76
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77
三 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77
一 等产量曲线78
二 边际技术替代率79
三 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81
四 等成本线82
五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83
六 生产要素的价格效应和扩展线85
二 生产力弹性和产出弹性87
三 规模报酬变动的三阶段87
一 规模报酬87
第五节 规模报酬87
四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88
五 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89
第五章 成本理论92
第一节 成本含义及成本函数92
一 成本92
二 成本函数94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94
一 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和短期总成本95
二 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96
三 短期边际成本97
第三节 长期成本函数98
一 长期总成本98
二 长期平均成本101
三 长期边际成本103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决定理论106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与厂商实现利润极大化条件106
一 市场结构106
二 厂商收益107
三 厂商利润及利润极大化条件107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特征109
一 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及特点109
二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收益规律111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分析112
一 厂商短期均衡112
二 短期供给曲线117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分析118
一 厂商和行业长期均衡118
二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21
第五节 纯粹竞争市场的厂商行为124
一 厂商分类124
二 技术进步与专利法的作用125
第六节 安全竞争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126
一 完全竞争市场短期资源配置126
二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资源配置127
三 完全竞争市场的利弊127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含义及特征132
一 完全垄断市场含义及特征132
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决定理论132
二 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133
三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33
第二节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136
一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136
二 独立的供给曲线消失138
第三节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分析139
一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139
二 完全垄断市场的利弊141
第四节 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143
一 差别价格及差别价格存在的条件143
二 一级差别价格145
三 二级差别价格146
四 三级差别价格147
五 垄断厂商实行差别价格的利与弊148
第八章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决定理论152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152
一 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152
二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52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厂商均衡153
一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153
二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155
三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长期均衡156
四 产品质量、推销成本的变化与厂商均衡157
一 寡头垄断市场含义160
二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160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160
三 寡头存在的原因161
第四节 无勾结的寡头162
一 古诺模型162
二 埃奇沃思模型167
三 斯威齐模型169
第五节 有勾结的寡头170
一 卡特尔170
二 价格领导171
三 成本最低厂商价格领导173
四 成本加成定价174
一 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177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177
第一节 要素市场特征与要素的需求和供给177
二 生产要素的需求178
三 生产要素的供给179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要素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180
一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80
二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180
三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对多种可变要素的需求184
四 一种可变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187
五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要素供给188
六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188
七 产品分净定理(欧拉定理)189
一 卖方垄断时厂商的需求曲线190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要素价格的决定190
二 卖方垄断厂商使用多种要素时对某种要素的需求曲线191
三 卖方垄断市场要素需求曲线192
四 卖方垄断厂商要素使用量的决定192
五 卖方垄断剥削193
第四节 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93
一 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供给193
二 买方垄断厂商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194
第五节 卖方和买方垄断市场共存时生产要素价格决定195
一 卖方 和买方垄断市场共存条件下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195
二 卖方和买方垄断共存时厂商对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剥削196
第六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及收入分配196
一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196
二 工资理论197
三 地租理论201
四 利息理论203
五 ·利润理论207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211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211
一 一般均衡的含义211
二 交换的一般均衡212
三 生产的一般均衡214
四 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216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217
一 福利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217
二 帕累托最优及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218
三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219
四 社会福利函数220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226
第一节 反垄断政策226
一 垄断的弊病及分类226
二 政府对自然垄断厂商的价格管制政策227
三 反垄断法规229
第二节 公共物品229
一 公共物品的含义及分类229
二 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230
三 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决策机制232
第三节 外差效应232
一 外差效应232
二 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233
三 外差效应与科斯定理235
第二篇 宏观经济学237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237
第一节 国民收入概念237
一 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237
二 国民生产总值238
三 国民生产净值240
四 国民收入240
五 个人收入241
六 个人可支配收入242
第二节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42
一 总收入与总支出242
二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43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49
一 支出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249
二 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251
三 支出法核算GNP和收入法核算GNP的关系252
第四节 核算恒等式253
一 两部门情况下的核算恒等式253
二 三部门情况下的核算恒等式254
三 四部门情况下的核算恒等式254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57
第一节 消费和储蓄257
一 消费函数257
二 储蓄函数261
三 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264
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265
一 意愿投资、意愿支出和均衡收入265
二 均衡收入水平的决定266
三 均衡收入的变动270
第三节 投资乘数原理273
一 乘数概念273
二 投资乘数原理274
第四节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缺口277
一 潜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277
二 国民生产总值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278
三 通货膨胀缺口279
一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281
第一节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和变动281
第十四章 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及变动281
二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变动283
三 考虑税收后的消费函数及均衡收入284
第二节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287
一 政府购买乘数287
二 税收乘数289
三 平衡预算乘数290
四 转移支付乘数292
第三节 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和变动292
一 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292
二 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变动293
三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294
一 货币及其职能297
二 货币的计量297
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均衡利率决定及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297
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297
三 银行体系298
四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与存款乘数300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306
一 货币需求的动机306
二 货币需求函数309
第三节 均衡利息率的决定和变动312
一 均衡利息率的决定312
二 均衡利息率的变动313
一 投资函数与投资的需求曲线314
第四节 利率、投资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314
二 利率、投资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316
第十六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319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319
一 IS曲线的形成319
二 IS曲线的斜率322
三 IS曲线方程322
四 IS曲线的移动323
五 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及IS曲线的移动323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325
一 LM曲线的形成325
二 LM曲线的斜率327
三 LM曲线方程329
四 LM曲线的移动331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332
一 国民经济一般均衡条件332
二 两市场同时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334
三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方程式335
四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335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339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339
一 宏观经济政策及目标339
二 需求管理339
第二节 财政政策340
一 财政制度340
二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341
三 财政政策手段及作用342
四 预算赤字与预算盈余344
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果346
一 挤出效应346
二 财政政策效果349
三 财政政策乘数350
第四节 货币政策352
一 货币政策含义及作用352
二 货币政策工具353
第五节 货币政策效果356
一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356
二 货币政策乘数358
第六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359
一 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359
二 两种政策的多种混合360
第十八章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364
第一节 总需求函数364
一 总支出与总需求364
二 从IS-LM模型中推导总需求曲线365
三 总需求曲线方程367
四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368
五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371
一 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373
二 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和供给函数及货币工资曲线373
第二节 总供给函数373
三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376
四 短期总供给曲线377
五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383
六 总供给模型386
第三节 总供求模型387
一 总供求模型387
二 长期总供求模型中的需求管理政策388
三 短期总供求模型中的需求管理政策391
四 短期总供求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的影响392
第四节 总供求模型中的供给管理政策394
一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与滞胀394
三 拉弗曲线395
二 调整总供给的减税政策395
四 减税政策的实际效果396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分析400
第一节 国际收支均衡400
一 国际收支平衡表400
二 国际收支均衡曲线401
三 国际收支均衡曲线的斜率404
四 国际收支均衡曲线的移动406
第二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407
一 外汇与汇率407
二 汇率制度409
第三节 实现国内外同时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414
一 国内外经济同时均衡414
二 调整国际收支的经济政策415
三 实现国内外同时均衡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416
四 价格水平变动与实现国内外同时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419
第二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423
第一节 失业423
一 失业及失业率423
二 失业分类424
三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425
四 失业的代价426
第二节 通货膨胀426
一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率426
二 通货膨胀分类427
三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428
四 通货膨胀的影响及代价431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433
一 菲利普斯曲线433
二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436
三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437
第四节 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政策439
一 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439
二 收入政策441
三 人力投资政策442
四 部门之间的协调442
第二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444
第一节 经济周期444
一 经济周期含义444
二 经济周期的阶段445
三 经济周期原因446
第二节 汉森—萨缪尔森模型446
一 加速原理450
二 汉森——萨缪尔森模型457
第二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457
第一节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457
一 经济增长模型458
二 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461
三 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462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462
一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定463
二 新古典增长模型463
三 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差别466
第三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467
一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特点467
二 卡尔多的经济增长模型467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469
一 技术进步469
二 希克斯的中性技术进步470
第五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472
一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472
二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含义和特征的分析472
三 经济增长因素473
四 经济增长源泉的计量473
附:参考书目476
热门推荐
- 2405850.html
- 2685981.html
- 717777.html
- 1445290.html
- 2212735.html
- 2356851.html
- 255115.html
- 1390150.html
- 809241.html
- 2908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0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7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7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8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7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