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同犯罪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共同犯罪论
  • 陈兴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0994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5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同犯罪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高铭暄1

序 马克昌5

前言9

上篇 总论13

导论13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共同犯罪13

一、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共同犯罪13

二、中国近代刑法中的共同犯罪20

三、中国革命根据地刑法中的共同犯罪27

第二节 外国历史上的共同犯罪33

一、外国古代刑法中的共同犯罪33

二、外国近代刑法中的共同犯罪36

三、社会主义刑法中的共同犯罪44

第一章 共同犯罪概说49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性质49

一、共犯从属性说及其辨析50

二、共犯独立性说及其辨析51

三、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统一说及其论证53

四、实行犯与非实行犯的区别56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范围65

一、犯罪共同说及其辨析66

二、行为共同说及其辨析67

三、共同犯罪的主观与客观统一说及其论证68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构成70

一、共同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71

二、共同犯罪构成的复杂形式74

三、共同犯罪定性的基本原则77

第二章 共同犯罪行为82

第一节 概述82

一、共同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82

二、共同犯罪行为的客观联结88

第二节 分述91

一、实行行为91

二、组织行为91

三、教唆行为97

四、帮助行为102

第三章 共同犯罪故意105

第一节 概述105

一、共同犯罪故意的基本特征105

二、共同犯罪故意的主观联络113

第二节 分述121

一、实行故意121

二、组织故意124

三、教唆故意126

四、帮助故意133

第四章 共同犯罪形式137

第一节 概述137

一、共同犯罪形式的概念137

二、共同犯罪形式的划分140

第二节 法理上的共同犯罪形式145

一、任意的共同犯罪与必要的共同犯罪145

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146

三、简单的共同犯罪与复杂的共同犯罪147

一、结伙犯罪148

四、一般的共同犯罪与特殊的共同犯罪148

第三节 法律上的共同犯罪形式148

二、聚众犯罪150

三、集团犯罪151

第四节 团伙犯罪163

一、团伙犯罪的滥觞164

二、团伙犯罪的性质165

三、团伙犯罪的处理168

一、共同犯罪人分类概说170

第一节 共同犯罪人分类的比较研究170

第五章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170

二、共同犯罪人分类的立法例171

三、两种分类法的比较173

第二节 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分类176

一、立法梗概176

二、政策根据182

三、观点辨析184

一、主犯的特征190

二、主犯的种类190

第一节 主犯的概念190

第六章 主犯190

三、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192

第二节 主犯的认定194

一、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认定195

二、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认定201

三、其他共同犯罪中的主犯的认定203

一、主犯从重处罚的根据210

第三节 主犯的处罚210

二、主犯处罚原则的理解211

三、主犯的刑罚裁量与适用212

第七章 从犯216

第一节 从犯的概念216

一、从犯的特征216

二、从犯的种类218

第二节 从犯的认定220

一、起次要作用的从犯的认定221

二、起辅助作用的从犯的认定226

一、从犯处罚原则的特点227

第三节 从犯的处罚227

二、从犯如何比照主犯处罚的问题229

三、从犯处罚原则的适用233

第八章 胁从犯236

第一节 胁从犯的概念236

一、胁从犯的特征236

二、胁从犯的种类239

三、胁从犯的立法根据240

第二节 胁从犯的认定242

一、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胁从犯的认定243

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胁从犯的认定246

第三节 胁从犯的处罚250

一、胁从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根据250

二、胁从犯的犯罪情节的理解与考察251

三、胁从犯的刑罚裁量与适用253

第九章 教唆犯256

第一节 教唆犯的概念256

一、教唆犯的特征256

二、教唆犯的种类258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概念265

第二节 教唆犯与传授犯罪方法罪265

二、教唆犯与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区别270

三、教唆犯与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竞合及其处理273

第三节 教唆犯的处罚275

一、教唆犯的处罚根据275

二、教唆犯的处罚原则276

三、教唆犯的从重处罚280

一、共同犯罪中的因果关系的概念285

第一节 概述285

第十章 共同犯罪与因果关系285

下篇 各论285

二、共同犯罪中的因果关系的特点288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定罪与因果关系292

一、共同实行犯的定罪与因果关系292

二、组织犯的定罪与因果关系293

三、教唆犯的定罪与因果关系294

四、帮助犯的定罪与因果关系297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量刑与因果关系299

一、原因等级的根据299

二、原因等级的区分300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与数额302

第一节 概述302

一、数额的概念302

二、数额的沿革303

三、数额的种类307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定罪与数额311

一、理论现状311

二、法律规定314

三、诸说评述316

四、观点论证320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量刑与数额323

一、数额在共同犯罪量刑中的意义323

二、数额在共同犯罪量刑中的裁量324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与法人326

第一节 概述326

一、法人犯罪的争讼326

二、法人犯罪之我见331

三、法人犯罪的概念334

一、法人共同犯罪的概念336

第二节 法人共同犯罪336

二、法人共同犯罪的认定337

三、法人共同犯罪的处罚339

第三节 共同法人犯罪340

一、共同法人犯罪的概念340

二、共同法人犯罪的认定341

三、共同法人犯罪的处罚343

二、法人与自然人的共同犯罪的认定344

一、法人与自然人的共同犯罪的概念344

第四节 法人与自然人的共同犯罪344

三、法人与自然人的共同犯罪的处罚345

第十三章 共同犯罪与身分346

第一节 概述346

一、身分的溯源346

二、身分的概念348

三、身分的种类350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定罪与身分352

一、共同实行犯与身分352

二、组织犯与身分358

三、教唆犯与身分359

四、帮助犯与身分365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量刑与身分366

一、处理共同犯罪的量刑与身分的关系的原则366

二、共同犯罪的量刑与纯正身分犯367

三、共同犯罪的量刑与不纯正身分犯367

第十四章 共同犯罪与认识错误369

一、共同实行犯与法律认识上的错误370

第一节 共同犯罪与法律认识上的错误370

二、组织犯与法律认识上的错误371

三、教唆犯与法律认识上的错误372

四、帮助犯与法律认识上的错误374

第二节 共同犯罪与事实认识上的错误374

一、共同实行犯与事实认识上的错误374

二、组织犯与事实认识上的错误376

三、教唆犯与事实认识上的错误376

四、帮助犯与事实认识上的错误380

第三节 共同犯罪与实行过限381

一、共同实行犯与实行过限382

二、组织犯与实行过限385

三、教唆犯与实行过限385

四、帮助犯与实行过限387

第十五章 共同犯罪与犯罪停顿状态389

第一节 共同犯罪与犯罪预备390

一、共同实行犯与犯罪预备391

二、组织犯与犯罪预备392

三、教唆犯与犯罪预备393

四、帮助犯与犯罪预备396

第二节 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397

一、共同实行犯与犯罪未遂397

二、组织犯与犯罪未遂400

三、教唆犯与犯罪未遂401

四、帮助犯与犯罪未遂408

第三节 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409

一、共同实行犯与犯罪中止409

二、组织犯与犯罪中止411

三、教唆犯与犯罪中止412

四、帮助犯与犯罪中止415

第一节 共同实行犯与一罪数罪417

一、共同实行犯与继续犯417

第十六章 共同犯罪与一罪数罪417

二、共同实行犯与结合犯418

三、共同实行犯与牵连犯418

四、共同实行犯与转化犯418

五、共同实行犯与结果加重犯419

第二节 组织犯与一罪数罪419

三、组织犯与结果加重犯420

第三节 教唆犯与一罪数罪420

一、组织犯与连续犯420

二、组织犯与牵连犯420

一、教唆犯与想象竞合犯421

二、教唆犯与连续犯423

三、教唆犯与结合犯424

四、教唆犯与牵连犯425

五、教唆犯与转化犯426

第四节 帮助犯与一罪数罪427

一、帮助犯与连续犯427

六、教唆犯与结果加重犯427

二、帮助犯与结合犯428

三、帮助犯与牵连犯428

第五节 共同犯罪的竞合429

一、共同犯罪竞合的概念429

二、共同犯罪竞合的形式430

三、共同犯罪竞合的处理431

第十七章 共同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434

第一节 共同过失犯罪的性质434

一、过失的共同实行犯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435

二、过失的教唆犯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437

三、过失的帮助犯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439

第二节 共同过失犯罪的定罪440

一、共同过失犯罪的定罪原则440

二、共同过失犯罪的定罪根据441

第三节 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447

一、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原则447

二、共同过失犯罪的刑罚裁量448

一、中国古代刑法中的连累犯452

第十八章 共同犯罪与连累犯452

第一节 连累犯的嬗变452

二、西方国家刑法中的连累犯458

三、社会主义国家刑法中的连累犯459

第二节 连累犯的概念462

一、连累犯的界说462

二、连累犯的特征464

三、连累犯的性质466

第三节 连累犯的种类468

一、窝藏罪469

二、包庇罪470

三、窝赃罪471

四、销赃罪476

五、知情不举479

第十九章 共同犯罪与间接实行犯482

第一节 间接实行犯的概念482

一、间接实行犯的演变482

二、间接实行犯的性质487

一、利用不满14岁的人为工具实施犯罪490

第二节 间接实行犯的形式490

二、利用精神病人为工具实施犯罪492

三、利用他人的无罪过行为实施犯罪493

四、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实施犯罪494

五、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实施犯罪494

六、利用有故意的工具实施犯罪495

第三节 间接实行犯的认定497

一、间接实行犯与亲手犯的区别498

二、间接实行犯与教唆犯的区别501

第四节 间接实行犯的处罚503

三、间接实行犯与帮助犯的区别503

一、间接实行犯的着手标准504

二、间接实行犯的认识错误506

三、间接实行犯的刑事责任507

第二十章 共同犯罪与刑事诉讼508

第一节 共同犯罪与管辖508

一、共同犯罪与级别管辖509

二、共同犯罪与地区管辖509

三、共同犯罪与专门管辖509

四、共同犯罪与特殊管辖513

第二节 共同犯罪与证据514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争论514

二、外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517

三、共犯能否互为证人之我见520

第三节 共同犯罪与程序525

一、共同犯罪全案审理的原则525

二、共同犯罪与一审528

三、共同犯罪与二审531

一、共同犯罪立法中存在的缺陷535

第一节 共同犯罪立法的完善535

结束语 共同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的评价和展望535

二、共同犯罪立法的理论案及其说明537

第二节 共同犯罪司法的健全540

一、共同犯罪司法中存在的问题540

二、共同犯罪司法改进的意见542

第三节 共同犯罪理论的发展545

一、共同犯罪理论中存在的不足545

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共犯理论547

后记5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