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临床思维学导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临床思维学导学
  • 王伯章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1159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394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思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临床思维学导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临床思维源流概要述评1

第一章 中医基础思维解读7

一、从中医学的源流看其思维结构7

(一)来源于象数思维模式的医学理论7

(二)道法自然的防治思想与方法9

(三)实践第一的验证医学11

(四)唯象医学理论指导下验证的医学的科学特质12

二、从解读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谈思维导向13

(一)阴阳学说14

(二)五行学说18

(三)易学对中医学的影响21

(四)天人相应观指导下确立的藏象学说22

(五)三阴三阳辨病是标本中气学说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25

(六)中医学研究与发展方向33

第二章 经典临床思维解读38

一、《伤寒杂病论》的基本临床思维38

(一)首辨病,求病因,知势位,识病传38

(二)诊脉参证,审判病机势位41

(三)辨证抓主症42

(四)选方主证43

(五)对症用药45

二、现代用经方基本临床思维探析46

(一)基本临床思维问题46

(二)活用经方的基本临床思维49

(三)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用经方的基本思路54

三、经方的活用与变化及其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地位57

(一)运用经方的临床体会57

(二)经方的组方配伍变化62

(三)经方运用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地位74

四、《伤寒杂病论》方的对症加减、变方证治与辨病选方76

(一)《伤寒杂病论》方的对症加减76

(二)变证加减方例简析83

(三)辨病选方例84

五、叶天士辨治的临床思维方式解读85

(一)《外感温热篇》85

(二)《三时伏气外感篇》88

六、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辨治解读91

七、薛生白《湿热病篇》辨治临床思维解读94

(一)湿热在肌肤94

(二)湿热入营血危重证辨治94

(三)湿热证在上焦清窍95

(四)湿热证在中焦气分96

(五)下焦湿热证治97

(六)湿热证善后证治97

(七)观察应变证治98

(八)薛氏《湿热病篇》小结98

八、余师愚《疫病论》选读99

九、《温病条辨》选读按100

(一)几点说明100

(二)原文选解100

十、温病辨治思维讨论102

(一)外感热病与卫气营血辨证102

(二)动因辨病103

(三)肺系温病对比104

第三章 古代医疗临床思维特色106

一、外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选读106

二、妇科120

(一)《女科要旨》选读120

(二)《傅青主女科》选读121

(三)《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选读123

三、儿科124

(一)《颅顖经》选读124

(二)《万氏秘传片玉心书》选读卷之二124

四、眼科《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选读126

五、土方129

(一)《串雅内编选注》选读129

(二)《串雅外编选注》选读140

六、外治《理瀹骈文》选读145

第四章 对症用药摘引149

一、药对的组成方式与作用150

(一)药对的组成方式150

(二)药对的作用151

二、对症下药摘介151

(一)散邪透解症药151

(二)寒热调适症药152

(三)透热解毒症药156

(四)泄下症药157

(五)理湿症药158

(六)咳喘及治痰症药159

(七)散结止痛症药160

(八)血证症药162

(九)补益与固涩症药162

(十)清心安神症药164

(十一)平肝息风症药165

(十二)治虫症药167

(十三)治疟症药167

第五章 现代医家思维经验168

一、一般临床思维经验168

(一)思维方式是钥匙,临床疗效是基础168

(二)一般临证思维与技巧、经验177

二、专病专科思维经验187

(一)肺病专科187

(二)心病专科191

(三)胃病专科196

(四)肝病专科201

(五)肾病专科207

(六)头脑病专科215

(七)糖尿病专科222

(八)肢体与皮肤病专科227

(九)眼科243

(十)伤科247

(十一)不孕、不育病科248

(十二)肿瘤病255

结语277

一、中医思维演绎原理277

二、基本临床思维——因机症方药、对症用药及辨病选方279

三、传统与现代中医283

四、现代实践创新的思路回顾284

五、创新思维与验证的新学科286

附篇288

第一章 论证篇——论证六经辨证本义与本源288

总论288

一、六经辨证的由来288

二、阴阳层次的功能290

(一)阴阳层次290

(二)三阴三阳层次291

三、六经辨证系统研究的若干问题292

小结294

各论294

一、太阳与太阳病294

(一)太阳的涵义与作用295

(二)太阳的生理297

(三)太阳病的病因300

(四)太阳病病机301

(五)太阳病变证306

(六)太阳病义与临床应用307

小结311

二、阳明与阳明病315

(一)阳明的涵义与作用315

(二)阳明的生理316

(三)阳明病病机318

(四)阳明病相关证319

(五)阳明病义与临床应用320

三、少阳与少阳病322

(一)少阳的涵义与作用322

(二)少阳的生理322

(三)少阳病病机323

(四)少阳病兼证324

(五)少阳病义与临床应用325

四、三阳小结327

五、太阴与太阴病328

(一)太阴的涵义与作用328

(二)太阴的生理328

(三)太阴病病机——寒凝湿聚于内329

(四)太阴病义与临床应用330

六、少阴与少阴病330

(一)少阴的涵义与作用330

(二)少阴的生理功能331

(三)少阴病病机331

(四)少阴病义与临床应用334

七、厥阴与厥阴病336

(一)厥阴的涵义与作用336

(二)厥阴的生理336

(三)厥阴病病机337

(四)厥阴病相关证339

(五)厥阴病义与临床应用340

八、三阴小结342

九、六病总结与质疑汇释343

(一)六病总结343

(二)质疑汇释344

十、三阴三阳生物源流351

第二章 探讨篇——两个王氏假说及相关探讨356

一、从天人相应的客观途径探讨藏象本源的假说357

(一)“天人相应”的客观存在357

(二)藏象经络的本源359

(三)阴阳八卦五行问题362

小结365

二、太阳表证的本质假说367

(一)从历史概念集合看太阳之表的功能367

(二)从组织层次功能对照太阳的功能369

(三)太阳表证本质的假说370

讨论371

三、外感热病统一辨证提纲浅议373

四、哈雷彗星回归时对女子月经的影响377

(一)一般情况377

(二)调查统计分析377

(三)各人月经变异情况与体质分型关系378

讨论380

五、阴阳学说的核心是质能态交变律380

(一)日、月与阴阳之义381

(二)日月运行与天地质能态交变381

(三)中医学阴阳说的质能态交变律384

结语386

六、阴阳易的生理与证治初探387

(一)阴阳交感形成与性冲动生理387

(二)性行为与两性阴阳交感389

(三)房中术——阴阳交感逆转流向的尝试389

(四)性行为传染——阴阳易致病390

结语391

第三章 师传篇——王伯章教授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393

一、经典著作是基础,应钻得入、出得来393

二、提出三阴三阳理论新见解,阐明六经辨证的科学性396

三、总结出《伤寒论》的基本临床思维,为后辈开拓了学习的思路399

(一)首辨病,求病因,知势位,识病传400

(二)诊脉参证,审判病机势位400

(三)辨证抓主症400

(四)选方主证要随机运用,或序贯试方402

(五)对症用药404

四、治病首选经方破大症405

(一)经方治疗疑难肺系病405

(二)经方治疗男、妇病410

(三)桂枝加黄芪汤治黄疸413

(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冠心病418

(五)竹叶石膏汤加减治外感后低热不退419

(六)附子泻心汤治热厥下利421

五、治疑难——运思细辨辟疑惑,活络破痼疾之难422

(一)审因察机辨治疑难423

(二)活血化瘀治疗内科疑难症431

小结437

六、主攻经方的科研,肺胀与痰瘀相关4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