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法 理论与实务 增订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专利法 理论与实务 增订2版
  • 陈智超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13533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专利法 理论与实务 增订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总则)1

第一章 【专利法之目的】3

第一节 ◎专利制度之起源3

第二节 ◎专利制度之本质4

第三节 ◎专利法公益与私益并重之规范特色7

第二章 【专利法保护之专利类型】9

第一节 ◎专利与营业秘密之考量9

第二节 ◎专利法保护之专利类型12

第三节 ◎发明专利与新型专利之区别17

第四节 ◎新式样专利与著作权之区别20

第三章 【专利保护之属地主义与互惠原则】23

第一节 ◎专利保护之属地主义23

第二节 ◎专利保护之互惠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25

第四章 【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27

第一节 ◎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之区别27

第二节 ◎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之让与、继承与设质29

第五章 【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之归属】31

第一节 ◎概说31

第二节 ◎受雇人职务上之发明、新型或新式样32

第三节 ◎受雇人非职务上之发明、新型或新式样35

第四节 ◎利用雇用人之资源或经验之非职务上发明、新型、新式样36

第五节 ◎出资聘请他人研究开发之发明、新型或新式样39

第六章 【专利代理人制度】41

第一节 ◎专利申请之代理规定41

第二节 ◎专利代理人之制度与规定41

第七章 【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之共有】45

第一节 ◎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之共有性质45

第二节 ◎专利申请权之共有46

第三节 ◎专利权之共有48

第二编(专利要件)49

第一章 【概说】51

第二章 【专利保护之适格标的】53

第一节 ◎发明专利保护之适格标的53

第二节 ◎新型专利保护之适格标的56

第三节 ◎新式样专利保护之适格标的58

第三章 【产业上利用性】63

第一节 ◎产业上利用性之意义与概念63

第二节 ◎产业上利用性与其他专利要件之关系66

第四章 【新颖性】69

第一节 ◎新颖性之意义与概念69

第二节 ◎新颖性之判断原则71

第三节 ◎新颖性丧失之例外77

第四节 ◎新颖性丧失之拟制80

第五章 【进步性】85

第一节 ◎进步性之意义与概念85

第二节 ◎发明专利之进步性判断87

第三节 ◎新型专利之进步性判断93

第四节 ◎新式样专利之进步性判断95

第六章 【其他专利要件——充分揭露】101

第一节 ◎概说101

第二节 ◎可据以实施之要求103

第三节 ◎最佳实施例要求104

第四节 ◎充分记载要求105

第三编(专利之申请)109

第一章 【专利申请之文件要求】111

第一节 ◎专利申请之书面审查111

第二节 ◎专利申请文件112

第三节 ◎专利申请文件之范例116

第二章 【专利说明书】123

第一节 ◎专利说明书之内容123

第二节 ◎专利说明书之范例127

第三章 【申请专利范围】159

第一节 ◎申请专利范围之结构159

第二节 ◎申请专利范围之界定原则161

第三节 ◎申请专利范围之形式162

第四节 ◎申请专利范围之类型163

第四章 【先发明主义与先申请主义】167

第一节 ◎先发明主义与先申请主义之意义167

第二节 ◎先发明主义与先申请主义之调和168

第五章 【国际优先权】171

第一节 ◎国际优先权之意义171

第二节 ◎国际优先权之要件173

第三节 ◎复数优先权177

第四节 ◎部分优先权178

第六章 【国内优先权】181

第一节 ◎国内优先权之意义181

第二节 ◎国内优先权之要件183

第三节 ◎主张国内优先权之态样185

第四节 ◎国内优先权与巴黎公约优先权之差别188

第七章 【重复专利】191

第一节 ◎重复专利之意义191

第二节 ◎重复专利之处理192

第八章 【再发明】195

第一节 ◎再发明之意义195

第二节 ◎再发明规定之探讨196

第九章 【单一性】199

第一节 ◎单一性之意义199

第二节 ◎违反单一性之处理201

第四编(专利案之审查)203

第一章 【发明、新型、新式样之审查】205

第一节 ◎专利审查相关之主义205

第二节 ◎发明专利之审查207

第三节 ◎新型专利之审查212

第四节 ◎新式样专利之审查214

第二章 【专利审查之依法行政要求】217

第一节 ◎专利审查应遵循之基本原则217

第二节 ◎专利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规定之落实220

第三节 ◎专利审查与行政程序法223

第四节 ◎专利审查基准之性质230

第三章 【公众审查程序】233

第一节 ◎举发程序233

第二节 ◎举发程序之证据关连性236

第四章 【专利说明书之补充与修正】245

第一节 ◎专利申请阶段暨专利请准后专利说明书之更正245

第二节 ◎行政救济阶段专利说明书之更正247

第五编(专利权)257

第一章 【专利权之授与】259

第一节 ◎专利权之核准与效力发生259

第二节 ◎暂准专利权之争议259

第二章 【专利权期间】261

第一节 ◎发明、新型或新式样之专利权期间261

第二节 ◎专利权期间之延长263

第三章 【专利权之效力】265

第一节 ◎相关立法例265

第二节 ◎我国学说与实务之争议267

第三节 ◎专利权之特徵与专利权之效力270

第四节 ◎专利权效力之论述方式273

第五节 ◎专利权效力与专利制度之关系275

第四章 【专利权范围解释认定之原则】279

第一节 ◎专利权范围解释认定之学说279

第二节 ◎我国专利法采行之原则282

第五章 【专利权之限制】289

第一节 ◎概说289

第二节 ◎基於公益理由之专利权效力限制290

第三节 ◎基於第三人合理且善意之行为之专利权效力限制293

第四节 ◎基於专利权权利耗尽之专利权效力限制297

第六章 【专利权之让与及授权】301

第一节 ◎专利权之让与及授权之意义301

第二节 ◎专利权让与及授权之特别要件304

第七章 【专利权瑕疵之治愈】307

第一节 ◎专利权瑕疵之治愈307

第二节 ◎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之检讨308

第八章 【专利权之消灭】311

第六编(专利权之实施)313

第一章 【特许实施】315

第一节 ◎特许实施之意义与目的315

第二节 ◎特许实施之申请、核准与撤销319

第二章 【再发明专利与方法专利之实施】323

第一节 ◎再发明专利与方法专利实施之限制323

第二节 ◎再发明专利与方法专利之实施325

第七编(专利侵害与救济)327

第一章 【专利侵害之认定与判断】329

第一节 ◎专利侵害判断之基本观念329

第二节 ◎申请专利范围之字面解释332

第三节 ◎全要件原则334

第四节 ◎均等论338

第五节 ◎禁反言341

第六节 ◎消极均等论343

第二章 【专利侵害之态样】347

第一节 ◎专利直接侵权347

第二节 ◎专利诱引侵权349

第三节 ◎专利协助侵权351

第三章 【专利侵害之民事救济】355

第一节 ◎专利侵害民事救济之种类355

第二节 ◎损害赔偿之计算及范围357

第三节 ◎专利民事救济之请求权人359

第四节 ◎专利侵害民事救济之时效360

第五节 ◎专利侵害民事救济之保全程序362

第六节 ◎故意侵权之加重损害赔偿366

第四章 【专利侵害诉讼之抗辩】371

第一节 ◎专利权无效之抗辩371

第二节 ◎被控侵害之物品或使用方法不侵权之抗辩372

第三节 ◎非专利权效力所及之抗辩373

第四节 ◎专利物品或其包装未依法标示之抗辩374

第五节 ◎时效经过之抗辩376

第五章 【专利侵害诉讼实务相关问题探讨】379

第一节 ◎专利侵害警告信函之寄发379

第二节 ◎专利诉讼之停止382

第三节 ◎专利侵害鉴定报告385

第四节 ◎专利侵害刑罚之必要性389

第八编(附则)393

第一章 【专利法修订之适用】395

第二章 【专利法之施行】399

附录401

附录一 专利法403

附录二 专利法施行细则479

附录三 审理事业发侵害著作权商标权或专利权警告函案件处理原则491

附录四 专利侵害鉴定专业机构参考资料4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