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斯密到马克思 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唐正东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764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斯密到马克思 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沿革4
二、学界对经济哲学方法的不同理解10
三、本书的话语言说背景及工作目标13
第一章 古典历史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亚当·斯密及苏格兰历史学派17
第一节 斯密经济哲学方法中的历史性维度18
一、历史性研究范式的形成19
二、古典历史主义方法的深刻性与肤浅性26
三、18世纪的苏格兰与斯密38
第二节 斯密经济哲学方法中的社会性维度41
一、社会性思维范式的形成42
二、社会性维度在具体经济观点中的体现53
三、启蒙思想在经验性社会观中的承载57
第三节 经济学与伦理学思路的兼容--大卫·休谟的经济哲学方法63
一、“社会”:一个亚经验性的概念63
二、作为经济学思路之补充手段的伦理学70
三、不同的经验现实造就不同的经验主义74
第四节 弗格森:“另类”的历史学派思想家77
一、独特的人本主义经济哲学方法79
二、“历史”在上帝的帮助下凸显自己87
三、弗格森、黑格尔与马克思94
第二章 李嘉图及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哲学方法98
第一节 李嘉图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99
一、古典经济学视域中最深刻的唯物主义者100
二、经济学“革命性突破”的哲学意义113
三、忽略了李嘉图意味着什么?--以卢卡奇为例120
第二节 汤普逊的功利主义经济哲学方法134
一、从古典自然主义到功利主义136
二、从李嘉图水平的倒退145
三、表面上的唯物主义152
第三节 霍吉斯金的自然主义经济哲学方法157
一、抽象自然主义与抽象主体主义的结合158
二、“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一个伪概念171
三、对经济现实的存在论解读之“非法”性178
第三章 李斯特及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哲学方法183
第一节 李斯特:读不懂历史的历史学派思想家184
一、历史的和唯物的,却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186
二、实践的,但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的203
三、历史、实践概念掩盖下的自然主义211
四、李斯特、马克思与我们:一点理论反思220
第二节 罗雪尔的经验历史主义经济哲学方法224
一、“唯实的”历史方法之形而上学本质225
二、修昔底德、萨维尼与罗雪尔234
三、面向社会本身抑或解剖社会生活的本质241
第三节 施穆勒的新历史学派经济哲学方法248
一、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统计学方法248
二、新历史学派:历史的伦理学派255
三、历史性思维拒斥拜物教的理论视域258
第四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上)265
第一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复调式经济哲学方法267
一、经验实证主义与抽象人本主义的并存268
二、从经验实证主义转向经验历史主义277
三、经验历史主义不排斥抽象人本主义287
四、实践:一个“后市民”意义上的概念291
第二节 “布鲁塞尔时期”经济哲学方法的焦虑态势300
一、“布鲁塞尔时期”之前的方法论视域301
二、经济哲学方法滞后于政治批判的热情313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方法论焦虑329
第三节 重新评价《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地位340
一、“交往形式”: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341
二、经验历史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异质性348
三、“历史”在何种意义上能成为“科学”?356
第五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下)362
第一节 “《哲学的贫困》与经济哲学方法的解困363
一、蒲鲁东:读不懂社会关系的思想家364
二、蒲鲁东的理论缺陷对马克思的思想触动371
三、走向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科学把握373
四、经济学研究的滞后对哲学思想的影响379
第二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哲学意义385
一、科学的生产关系概念的彻底浮现386
二、用马克思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的文本396
三、马克思对资本的剥离404
第三节 《资本论》:经济哲学方法的具体演绎412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与历史性生产关系视域413
二、对历史性生产关系视域的两种误读420
三、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就是马克思的哲学427
主要参考书目432
后记438
热门推荐
- 2397286.html
- 1630873.html
- 559491.html
- 3547108.html
- 3183516.html
- 3261019.html
- 3759852.html
- 243559.html
- 2937275.html
- 2691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5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8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2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1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9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1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8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3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4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