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国经野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叶超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5149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城乡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体国经野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背景1
1.1.1 现代化、意识形态和城乡关系1
1.1.2 全球化和信息化5
1.2 问题7
1.2.1 如何看待城乡关系7
1.2.2 如何选择主要变量10
1.2.3 选择什么理论12
1.3 方法论14
1.3.1 方法论的概念14
1.3.2 本书的方法论:历史和逻辑相结合17
1.3.3 本书研究思路与框架18
2 城乡关系:概念、方法和理论20
2.1 概念20
2.1.1 三个要点20
2.1.2 界定21
2.2 方法23
2.2.1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23
2.2.2 本书的理论研究方法24
2.3 理论25
2.3.1 1940年代以前25
2.3.2 1940—1980年代37
2.3.3 1980年代以后40
2.4 小结44
3 斯密框架46
3.1 第三篇在《国富论》中的地位46
3.1.1 第三篇是“令人遗憾的失败”吗46
3.1.2 承上启下的第三篇47
3.1.3 阐释因果的第三篇48
3.2 斯密框架48
3.2.1 自然顺序49
3.2.2 演变过程52
3.2.3 斯密框架57
3.3 斯密对中国发展问题的分析57
3.3.1 疑问57
3.3.2 建议59
3.3.3 预期59
3.4 斯密框架的补充与延伸60
3.4.1 自然顺序是一种理想状态60
3.4.2 临海—贸易和政策—文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方式61
3.4.3 临海—贸易和政策—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61
3.5 小结62
4 中国城乡关系的缘起63
4.1 城乡关系的发源63
4.1.1 从农业革命到城市革命64
4.1.2 中国城乡关系的发源67
4.2 城乡关系发源的一般性72
4.2.1 透视城市起源的假说72
4.2.2 由乡村到城市的演化逻辑74
4.3 中国城乡关系发源的独特性75
4.3.1 乡村与城市:文化与文明75
4.3.2 中外城乡关系的文化地理差异76
4.3.3 文化对政策的选择依附81
4.3.4 文化的区域分异与整合82
4.3.5 城乡关系变革的价值取向83
4.4 小结84
5 中国历史时期的城乡关系86
5.1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86
5.1.1 阶段划分的主流范式与本书的取舍86
5.1.2 划分依据87
5.1.3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88
5.2 三代城乡对立的形成与确立89
5.2.1 夏商时期城乡对立的逐步形成89
5.2.2 周代城乡对立的确立93
5.3 春秋战国时期城乡融合的形成98
5.3.1 城乡关系变化的背景98
5.3.2 城乡融合的驱动力100
5.3.3 城乡融合的形成与确立102
5.4 秦汉以来城乡融合的发展与变化110
5.4.1 “编户齐民”体制的发展与演变110
5.4.2 制度演变的文化效应120
5.4.3 一面临海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反复121
5.4.4 一面临海主导对外贸易政策的反复126
5.4.5 政策—文化与临海—贸易共同影响下的城乡关系128
5.5 小结129
6 中国近现代的城乡关系131
6.1 近代城乡对立的形成131
6.1.1 近代城乡关系变化的动力与原因131
6.1.2 近代城乡对立的形成137
6.2 现代城乡对立的确立与变化142
6.2.1 二元结构体制的建立与固化142
6.2.2 二元结构体制形成的主要原因146
6.2.3 改革开放后二元结构体制的松解148
6.2.4 二元结构体制的文化效应150
6.3 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城市化153
6.3.1 逐渐扩大的城乡差距153
6.3.2 快速演进的城市化155
6.3.3 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共变特征和趋势156
6.3.4 一面临海与贸易发展对城乡关系的影响159
6.4 小结162
7 结论164
7.1 斯密框架是理解中国城乡关系长期历史发展的钥匙164
7.2 形成新的城乡融合制度与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165
7.3 历史研究的启示166
参考文献168
图片来源184
表格来源185
后记187
热门推荐
- 1008855.html
- 3891767.html
- 2552203.html
- 1866134.html
- 1824688.html
- 1487360.html
- 475400.html
- 315471.html
- 3731715.html
- 3685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5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1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8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1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3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9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2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