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理论经济学主要流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国平,漠行著(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13484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理论经济学主要流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毕竟走出来了——代前言1
第一章 制度学派5
第一节 制度学派的简要介绍5
一、制度学派的涵义界定5
二、制度学派形成和发展概要7
三、理论研究的方法论11
第二节 经济规律问题的研究13
一、对经济规律的总体认识13
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6
三、关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18
四、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22
五、关于社会主义诸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28
六、总的评价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研究34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34
二、对国家所有制的再认识43
三、对全民所有制的再认识49
四、对现阶段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再认识52
五、对“两权分离”说的再认识57
六、对产权理论的研究67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问题的理论研究80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按劳分配的涵义进行认识81
二、对社会主义现阶段按劳分配变形问题的认识86
三、对社会主义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多样化的认识96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探索102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问题103
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问题110
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问题113
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框架问题115
第二章 生产力经济学派120
第一节 生产力经济学派的简要介绍120
一、生产力经济学派的涵义界定120
二、生产力经济学派形成和发展概要122
第二节 生产力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讨论129
一、熊映梧的“生产力研究首位”理论129
二、商榷与反商榷131
三、总的评价138
第三节 生产力经济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147
一、刘方棫、薛永应等对因素分析法的扩展和丰富148
二、熊映梧、薛永应等对系统分析法的有益探讨154
三、生产力经济学方法论的评价163
第四节 生产力运动规律的探寻和揭示168
一、生产力运动规律的多视角研究168
二、总的评价175
第五节 生产力理论应用按情度理的思考177
一、刘方或棫、熊映梧等对生产力结构尽心竭力的探索178
二、熊映梧对生产力(经济)发展战略鞭辟入里的透析及“适度经济增长”理论187
三、蔡铃、蔡建华、刘方棫等对生产力时空问题集思广益的研究191
第六节 生产力理论史研究独辟蹊径的开拓200
一、商品经济学派的涵义界定207
第一节 商品经济学派的简要介绍207
第三章 商品经济学派207
二、商品经济学派形成和发展概要20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形态的重新认识213
一、卓炯的“彻底的”商品经济理论214
二、孙冶方的“不彻底的”商品经济理论224
三、于光远的以交换关系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理论2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广泛探讨243
一、卓炯的社会分工决定论243
二、谷书堂等的物质利益决定论248
三、薛暮桥、宋养琰的劳动力部分个人所有决定论255
四、林子力的两种分工和市场共同决定论259
五、总的评价262
第四节 商品经济若干理论范畴的深入研究265
一、关于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决定的关系265
二、关于剩余价值范畴的历史地位276
三、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性质282
第四章 经济运行学派288
第一节 理论共识288
第二节 运行主体理论294
一、董辅礽的“前提说”294
二、厉以宁的“关键说”303
第三节 市场调节理论320
一、吴敬琏的“市场社会主义”321
二、刘国光的“有指导的市场取向型”经济333
三、厉以宁的“第二次调节论”344
第四节 计划调节理论356
一、蒋学模的“计划经济为主导,市场经济为基础”356
二、吴树青的“国家模拟竞争市场”363
三、关梦觉的“国家确定生产价格”371
第五节 政策调节理论376
一、戴国晨的“宽松环境的政策选择”377
二、刘国光的“政策弥补说”390
三、杨培新的“宏紧微松”政策397
第五章 主体经济学派406
第一节 厉以宁对“生活质量”的研究407
一、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人的地位问题408
二、提高“生活质量”是提高人的地位的基本要求413
三、机会平等是新型的人的关系的核心418
第二节 苏东斌对“劳动者价值”的研究423
一、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观的内核是劳动者的经济观424
二、“劳动者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428
第三节 巫继学对“自主劳动”的研究437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质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437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是“自主劳动”444
第四节 赵德志对人本主义经济的研究449
一、对“君子人”、“经济人”、“传统人”的理性批判449
二、构建反映“人的科学本质”的新的经济学体系454
第五节 王珏对“必要价值”的研究456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出发点是自由联合劳动457
二、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轴心是“必要价值”465
热门推荐
- 2904487.html
- 2713991.html
- 1540483.html
- 3586057.html
- 299541.html
- 3330704.html
- 3050588.html
- 2100916.html
- 229517.html
- 118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2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0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1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1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8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