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
  • 周勤淑,赵学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7514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 理论篇1

第一章 绪论1

一、近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分配问题的理论遗产1

二、马克思主义的分配观8

三、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的逻辑思路2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的分配及其后果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的分配状况30

一、生产要素的定义及其特征3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生产要素的分配3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观生产要素的分配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分配的后果46

一、社会成员在客观生产要素所有权利上的某种不平等46

二、社会成员在主观生产要素占有上的不平等47

三、决定于生产要素分配的三大利益群体的形成4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客观生产要素的分离及其性质50

第三章 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商品形式与要素价格54

第一节 劳动力与客观生产要素结合的商品形式54

一、社会分工和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商品形式54

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形式55

三、交易费用与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形式56

第二节 企业组织形式与主客观生产要素的结合59

一、生产力水平与企业组织形式59

二、主体拥有的或能够动员的客观生产要素的量决定着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60

三、企业组织形式与主客观生产要素的结合62

第三节 要素价格的决定67

一、企业和劳动力所有者的交换关系与工资率67

二、企业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与利息率71

三、劳动的立地生产力和地租率的形成74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与市场初次分配76

一、企业的运营76

第四章 市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76

二、市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79

三、价格的分配功能82

第二节 非完全竞争市场与市场初次分配84

一、完全垄断市场与市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84

二、寡头垄断市场与市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85

三、垄断竞争市场与市场对企业的初次分配86

第三节 企业内部分配88

一、商场对企业初次分配的实质88

二、企业内部分配的过程90

第五章 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的调节94

第一节 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94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主要源泉9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差距100

一、政府对市场初级分配过程的调控103

第二节 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的调控103

二、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结果的调控10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居民收入分配原则10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的特征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要素报酬原则与资本主义“三位一体”公式的联系和区别111

一、两个分配公式在前提条件上的联系和区别111

二、两个分配公式的联系115

三、两个分配公式的根本区别1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要素报酬原则和按劳分配的联系和区别120

一、社会主义要素报酬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区别120

二、社会主义要素报酬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联系124

第七章 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的个人收入分配126

第一节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与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126

一、资源配置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的一般联系126

二、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着分配方式的根本性转变128

一、价格从实现计划的筹码逐步向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过渡130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变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的特点130

二、居民的收入来源从单一的工资(薪水)收入逐步向劳动收入为主的多种要素收入过渡131

三、政府对居民收入的控制由原有体制下的直接控制逐步向间接控制过渡132

四、居民收入从低层次的相对平等逐步向居民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过渡134

第三节 经济体制转变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和对策138

一、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居民收入分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38

二、经济体制转变时期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141

Ⅱ 实践篇146

第八章 要素报酬原则在农村收入分配中的实现146

第一节 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农村收入分配的设想147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农村收入分配的设想147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农村收入分配理论的贡献151

第二节 建国以来农村收入分配方式的回顾与分析154

一、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154

二、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收入分配159

三、几点启示162

第三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配方式与要素报酬原则165

一、对包干到户收入分配方式的种种解释168

二、包干到户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分配与结合174

三、包干到户的分配原则:按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分配178

四、完善包干到户分配机制的措施182

第四节 要素报酬原则在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中的实现185

一、农村内部资产关系的变化与股份合作经济的兴起185

二、股份合作经济的分配机制193

三、完善股份合作经济分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199

第五节 完善要素报酬原则在农村收入分配中实现的对策与建议202

一、把要素报酬原则作为衡量农村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依据202

二、积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204

三、加大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扶贫工作的力度206

一、国有企业内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208

第一节 要素报酬在国有企业中的初步确立208

第九章 国有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及其报酬208

二、基本结论214

第二节 资本要素及其报酬218

一、资本要素的主要内容218

二、资本要素的构成220

三、资本要素报酬的实现形式231

第三节 劳动要素及其报酬241

一、劳动要素属性242

二、工资的确定247

三、工资的实现形式255

第四节 土地和经营要素及其报酬263

一、土地要素及其报酬263

二、经营要素及其报酬275

一、目前国有企业要素报酬实现的缺陷284

第五节 完善国有企业要素报酬的思考284

二、影响和制约国有企业要素报酬得到真正体现的主要原因291

三、完善国有企业要素报酬的基本思路299

第十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报酬原则与政府收入宏观调控的耦合312

第一节 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格局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总体模式313

一、当前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313

二、加强对居民个人收入宏观调控的总体模式322

第二节 居民收入分配的政府行为之一:最低工资制和税收调节327

一、最低工资的确定327

二、居民收入水平的税收调节332

第三节 居民收入分配的政府行为之二:社会保障347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和功能348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现状349

三、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355

四、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