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坛经》大生命观论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坛经》大生命观论纲
  • 吴正荣,冯天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72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禅宗-佛经-中国-唐代;《坛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坛经》大生命观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禅,中华文化贡献中的奇迹1

第一节 中华文化黄金浪潮三大波论1

一、第一波:“远古的神创”到春秋战国的文化创生1

二、第二波:魏晋南北朝融合佛教后的文化繁荣3

三、第三波:以惠能南禅正式登台为标志的文化成熟5

第二节 以禅文化为标志的中华文化勃勃生机6

一、惠能南禅实质是中华文明的“生生”之不绝6

二、以禅为形式的唐代文明的勃勃生机8

第三节 生命观及《坛经》研究的成果综述9

一、关于各种“生命论”的定性与研究9

二、对《坛经》生命性的挖掘10

第四节 本研究之构思设计13

一、目的与意义13

二、内容与思路14

三、特色与方法17

第一章 《坛经》几个关键性问题的争论与定位——争讼论19

第一节 关于《坛经》版本及法衣传承的诸家论争19

一、《坛经》作者及其版本问题的论争19

二、法衣的传承问题30

第二节 惠能“文化程度”及其思想标签34

一、惠能“文化程度”问题的几种观点34

二、学界对惠能思想的评价问题39

第二章 生命奥秘的奇观——大生命观46

第一节 “大生命观”的建立及“破除”46

一、以佛性为生命本源47

二、生命现象是本源的因缘显化51

三、“现象”与“本源”的一体不二54

四、理解“大生命观”所存在的误区56

第二节 《坛经》的生死观58

一、“生死事大”59

二、“更无生灭可灭”60

三、“性相如如”63

第三节 “大生命观”的现代视野66

一、“大生命观”视野下的生命现状66

二、“大生命观”与部分现代生命观的比较69

第三章 从西方哲学的视野来说——存在论75

第一节 存在论概略75

一、西方哲学的“存在”75

二、中国哲学的“存在”78

三、《坛经》之“存在”:自性即存在79

第二节 自性存在与二元对立问题80

一、作为哲学本体的存在:从哲学本体与哲学系统的对立看80

二、作为宇宙生成本体的存在:心物、性相的不二83

三、作为生命本来面目的存在:佛性与人性、本体与个体的统摄86

第三节 终极存在对生命升华的重要意义89

一、自性存在作为生命本来面目的真实不虚89

二、确证生命本来面目存在的价值91

第四章 来自生命本源的最深处——自性论93

第一节 自性、佛性、人性93

一、自性与佛性93

二、人性95

三、一心开二门:人性与佛性的交通98

第二节 “何期自性”的展开100

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101

二、何期自性本不生灭102

三、何期自性本自具足102

四、何期自性本无动摇102

五、何期自性能生万法103

第三节 自性的运作原理及可实现性103

一、自性的运作原理103

二、自性的可实现性104

第五章 悟彻生命真相的关键——见性论108

第一节 《坛经》关于见性的描述与勘验108

一、对见性的描述108

二、六根见性及其勘验111

第二节 见性的实质及其重要意义115

一、见性的实质115

二、见性的重要意义117

第三节 关于如何见性的探讨118

一、对自性人人本具的认可118

二、理清见性与坐禅、文字的关系120

三、对见性的主动寻求123

第六章 禅,拈花微笑的标志——开悟论126

第一节 《坛经》开悟论中几组概念的辨析126

一、见性与开悟126

二、迷与悟128

三、顿悟与渐悟130

四、解悟与证悟131

五、破初关、破重关与破牢关133

第二节 关于如何开悟的论述136

一、大善知识示导136

二、持诵经典138

三、坐与参140

四、直用此心142

第七章 生命的终极目标——成佛论144

第一节 成佛的含义144

一、两种涅槃144

二、佛教不同时期的成佛义145

第二节 《坛经》的成佛观149

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149

二、佛性本无南北151

三、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152

四、不论见性,唯论觉照154

第三节 澄清《坛经》成佛观的两个误区156

一、成佛不是成神,也不是消极,而是实现生命的完美境界157

二、佛不在经卷,也不在口说,佛是行门158

第八章 实现生命升华的制胜法宝——般若论162

第一节 《坛经》的摩诃般若学162

一、《坛经》般若的实质163

二、摩诃般若之“用”169

三、“此须心行”174

第二节 即定即慧175

一、两种定慧176

二、“不论禅定解脱”179

三、定慧之“体用”辨181

第三节 无念无住无相182

一、“三无”释义183

二、关于“三无”能否作为修行方法的讨论185

三、自性“三无”之妙用187

第九章 成佛始于脚下——修行论190

第一节 关于《坛经》修行论的混乱说法190

一、关于根器问题的澄清190

二、关于“坐禅”问题的辨析192

三、关于“禅法有无”问题的讨论194

第二节 《坛经》的修行总纲:返照197

一、汝若返照,密在汝边197

二、返照的基本原理199

第三节 《坛经》修行方法论述201

一、无念行202

二、般若行204

三、一行三昧206

四、被忽略的程式化修行208

第十章 生命之美的终极战栗——美学论218

第一节 禅宗美学概说:美是自性的确证与显现218

一、空性圆满之美及其确证219

二、禅宗对生命现象的美学观照221

三、不二:“美是自性的显像化”225

第二节 《坛经》的生命美学228

一、《坛经》生命美学的前提228

二、《坛经》生命美学的特质230

三、《坛经》生命美学的确证233

第三节 《坛经》的生命美学化显现235

一、回归生活的禅审美化235

二、超越死亡的禅艺术化238

三、自性前提下禅宗行为艺术的美学实质240

第十一章 生命至美的启蒙——美育论244

第一节 《坛经》生命美育:开启自性的教育244

一、《坛经》教育的实质244

二、从美育角度看待禅宗教育246

第二节 “三十六对法”:教育方法总论247

一、“三十六对法”义及其运用247

二、“三十六对法”的依据250

第三节 《坛经》的美育实践251

一、美育公案简析251

二、“对法”的体现253

三、核心:不离自性256

第十二章 无底的心灵深渊——心性论259

第一节 《坛经》对心性学说的挖掘259

一、以心为本259

二、心物一体261

三、心性视角中生命构成之虚幻性263

第二节 《坛经》心性论与现代心理学265

一、心理与心性266

二、从心性学的角度考察现代心理学的两个误区267

三、《坛经》之佛禅心理学对“心理”的看法269

第三节 《坛经》心性学说的运用271

一、心性视角中心理疾病的构成271

二、心性显用时心理疾病的解体274

第十三章 花开两朵的误读——禅净论278

第一节 “禅”“净”意蕴考辨278

一、禅净关系略说278

二、作为宗派、修持方法以及本体意义上的禅净280

第二节 《坛经》净土观:东西方乃自心妄认分别283

一、东西方净土的存在与分别283

二、《坛经》对净土的阐释与统摄285

第三节 自性功夫是“唯心净土”的考量288

一、心净则佛土净288

二、禅法视野中的净土修行观念291

第十四章 古今的对话——比较论294

第一节 《坛经》与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比较294

一、《坛经》与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理论比较294

二、《坛经》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比较299

第二节 《坛经》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比305

一、从以人为本到以心为本305

二、需要层次论与贪欲论308

三、存在性世界与涅槃空性的描述310

四、自我实现和破执论313

五、高峰体验与自性乐317

第三节 《坛经》与拉康的镜像理论对比319

一、拉康镜像理论319

二、主体的虚幻与终结322

三、《坛经》的自性存在与拉康对存在的探索324

第四节 《坛经》与后现代主义对话326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内涵与问题的关键所在326

二、《坛经》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超越328

第十五章 新时代的来临——大禅论331

第一节 大禅的无疆界性331

一、本体意义上的“禅”331

二、“禅”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显现形式333

第二节 “大禅”在禅学史上的展开335

一、以《坛经》为代表的纯禅时代335

二、五代禅的烂熟338

三、大禅:对纯禅时代的回归与超越341

第三节 二十一世纪新人文思潮对“大禅”的回应343

一、肯·威尔伯的回应343

二、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的回应349

三、马哈希的回应361

第十六章 人类生命进化的曙光——意义论365

第一节 人类生命的三次飞跃365

一、第一、二次飞跃略述366

二、第三次飞跃:以心为本369

第二节 《坛经》大生命观与现代生命的安顿371

一、禅与生命的质量371

二、禅与价值多元的调和372

三、《坛经》生命安顿的实质:归于生命的本来面目374

四、禅的展望与迎接禅化时代的来临376

结论379

参考文献390

后记一396

后记二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