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丁华野总主编;刘彤华主审;张祥盛,步宏,赵澄泉主编;杨文涛,李新功,薛德彬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777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乳房疾病-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乳腺标本的取材1

第一节 收检乳腺标本的种类1

第二节 各种标本的肉眼检查描述与常规取材1

一、标本的检查1

二、标本的固定1

三、标本的检查和取材2

第二章 乳腺肿瘤分类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8

第一节 WHO乳腺肿瘤分类(2003)8

第二节 WHO乳腺肿瘤分类(2012)10

第三节 乳腺肿瘤分类解读14

第四节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15

第三章 免疫组化在乳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18

第一节 肌上皮细胞在判断乳腺癌间质浸润中的作用18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价值28

第三节 增生性导管上皮病变和原位癌29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在确定乳腺导管癌-小叶癌中的应用31

一、细胞黏附分子在导管癌与小叶癌鉴别中的价值31

二、导管癌与小叶癌免疫组化关键点33

三、多形性小叶癌33

第五节 免疫组化在确定特殊类型乳腺肿瘤中的作用34

一、EMA在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的应用34

二、基底细胞角蛋白在乳腺“基底样”癌诊断中的应用34

三、化生性癌——角蛋白、黑色素瘤和血管标记物的使用36

四、其他梭形细胞肿瘤(肌上皮和间叶性肿瘤)38

五、免疫组化在特殊乳腺类型肿瘤中的应用42

第六节 乳腺佩吉特病42

第七节 淋巴管侵犯的检测44

第八节 前哨淋巴结检查44

一、对前哨淋巴结活检仍然存在下面几个有争议的问题44

二、前哨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45

三、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检测46

第九节 乳腺癌全身转移46

第十节 纤维上皮性肿瘤47

第四章 乳腺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和挑战52

第一节 概述52

一、乳腺活检的定义和方法52

二、粗针穿刺活检的指征53

三、粗针穿刺活检并发症53

第二节 粗针穿刺活检的类型53

一、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54

二、立体定位粗针穿刺活检54

三、磁共振引导粗针穿刺活检54

四、真空辅助粗针穿刺活检54

第三节 粗针穿刺活检标本处理和HE切片54

第四节 病理报告系统55

一、导管原位癌55

二、浸润性癌55

第五节 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的挑战55

一、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56

二、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癌56

三、黏液性病变56

四、乳头状病变57

五、梭形细胞病变59

六、纤维上皮性病变59

七、硬化性病变或放射状瘢痕60

八、原因不明的微小钙化60

九、小叶性肿瘤61

第五章 乳腺某些少见炎症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64

第一节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64

第二节 乳腺导管扩张症67

第三节 乳晕下脓肿69

第四节 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炎70

第五节 IgG4相关硬化性乳腺炎72

第六节 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74

第七节 乳腺脂肪坏死76

第八节 Rosai-Dorfman病78

第九节 乳腺某些少见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80

第六章 乳腺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84

第一节 概述84

第二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临床表现85

第三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病理变化85

第四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鉴别诊断91

第五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病理与临床联系94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时注意的问题94

第七章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97

第一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概念和分类97

第二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干细胞理论98

一、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组织发生98

二、干细胞及腔缘腺上皮的增生模式99

第三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101

一、基本概念101

二、普通型导管增生106

三、平坦型上皮非典型增生108

四、非典型导管增生109

五、乳腺导管原位癌111

第四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15

一、普通型导管增生与非典型导管增生115

二、普通型导管增生与导管原位癌115

三、非典型导管增生与导管原位癌118

四、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鉴别诊断118

五、诊断线路图118

第五节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与乳腺小叶瘤变119

第八章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22

第一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点122

一、柱状细胞变122

二、柱状细胞增生122

三、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127

四、具有柱状细胞特点的不典型导管增生129

五、贴壁型导管原位癌130

第二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免疫组化及遗传学132

一、免疫组化染色132

二、分子遗传学133

第三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鉴别诊断133

第四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联系和预后139

第九章 乳腺乳头状病变142

第一节 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42

第二节 外周型乳头状瘤147

第三节 非典型乳头状瘤148

第四节 乳头状瘤伴导管原位癌149

第五节 导管内乳头状癌150

第六节 包裹性乳头状癌152

第七节 实性乳头状癌156

第八节 浸润性乳头状癌159

第九节 微乳头状病变160

一、微乳头状导管增生160

二、微导管内乳头状癌161

三、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63

第十章 乳腺微浸润性癌的病理诊断168

一、乳腺微浸润性癌的诊断标准168

二、乳腺微浸润性癌的病理特点169

三、乳腺微浸润性癌的鉴别诊断171

四、免疫组化辅助诊断173

五、微浸润性癌的临床特点174

第十一章 浸润性癌(非特殊型)的病理诊断176

第一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概念176

第二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176

第三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组织学亚型180

一、混合型癌180

二、多形性癌181

三、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癌182

四、伴绒毛膜癌特征的癌183

五、伴黑色素细胞特征的癌183

六、富于淋巴细胞的浸润性癌184

七、淋巴上皮瘤样癌184

第四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诊断186

一、诊断的一般原则186

二、诊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87

第五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鉴别诊断190

一、导管内乳头状瘤190

二、乳头腺瘤190

三、硬化性腺病191

四、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191

五、浸润性小叶癌191

六、浸润性小管癌191

七、多形性癌与化生性癌的鉴别诊断191

八、伴黑色素细胞特征的乳腺癌与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191

九、淋巴上皮瘤样癌鉴别诊断192

第十二章 小叶原位癌、不典型小叶增生和浸润性小叶癌194

第一节 概述194

第二节 小叶性肿瘤:不典型小叶增生和小叶原位癌194

一、小叶原位癌195

二、不典型小叶增生204

第三节 浸润性小叶癌209

一、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210

二、腺泡型浸润性小叶癌212

三、实性型浸润性小叶癌212

四、小管-小叶型浸润性小叶癌213

五、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214

六、大汗腺/组织细胞样型浸润性小叶癌214

第十三章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21

第一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概念221

第二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221

第三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变化222

第四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235

第五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及预测因素236

第十四章 纤维腺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238

第一节 概述238

第二节 普通型纤维腺瘤238

一、临床表现238

二、病理变化238

三、组织学亚型245

四、特染和免疫组化249

五、鉴别诊断249

六、临床与病理联系249

七、治疗与预后250

第三节 错构瘤250

一、变异型纤维腺瘤250

二、腺脂肪瘤251

三、软骨脂肪瘤251

四、肌样错构瘤251

第四节 纤维腺瘤内癌254

第五节 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256

第十五章 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259

第一节 概述259

第二节 临床特点259

第三节 病理学改变260

第四节 乳腺叶状肿瘤内癌264

第五节 鉴别诊断266

第六节 治疗及预后267

第十六章 乳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269

第一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69

第二节 伯基特淋巴瘤272

第三节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273

第四节 滤泡性淋巴瘤274

第五节 浆细胞瘤277

第六节 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278

第七节 髓系肉瘤(粒细胞肉瘤)279

第八节 植入物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80

第九节 鉴别诊断282

第十七章 乳腺大汗腺细胞化生/增生性病变284

第一节 大汗腺细胞和大汗腺化生284

第二节 大汗腺化生/增生性病变286

一、大汗腺囊肿286

二、乳头状大汗腺增生288

三、大汗腺腺病289

第三节 不典型大汗腺增生性病变291

一、基本概念291

二、不典型大汗腺增生性病变的类型293

三、不典型大汗腺增生性病变的鉴别295

四、病理与临床联系295

第四节 大汗腺癌296

一、大汗腺型导管原位癌296

二、浸润性大汗腺癌301

第五节 免疫组化特征和分子学改变305

第十八章 乳腺小腺管状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08

第一节 腺病308

一、硬化性腺病308

二、小管型腺病310

三、微腺性腺病312

四、分泌性腺病317

第二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318

第三节 小管状腺瘤及泌乳型腺瘤320

第四节 小管癌322

第五节 腺样囊性癌324

第六节 高分化(腺管型)浸润性导管癌326

第七节 低度恶性腺鳞癌328

第八节 乳头汗管瘤样腺瘤330

第九节 乳头腺瘤331

第十节 硬化型导管内乳头状瘤333

第十一节 腺肌上皮瘤334

第十二节 其他具有小管状结构的病变335

一、小管小叶癌336

二、具有小管状结构的神经内分泌癌336

三、不典型大汗腺腺病与浸润性大汗腺癌337

四、具有微腺型腺病特征的浸润性导管癌340

五、医源性上皮移位埋陷340

第十九章 乳腺低级别的梭形细胞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44

第一节 低级别梭形细胞化生性癌344

第二节 梭形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51

第三节 纤维瘤病352

第四节 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354

第五节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356

第六节 肌纤维母细胞瘤357

第七节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60

第八节 结节性筋膜炎361

第九节 叶状肿瘤363

第十节 肌上皮瘤364

第十一节 低级别肉瘤365

第十二节 损伤后反应性改变365

第二十章 黏液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369

第一节 黏液囊肿样病变369

第二节 分泌黏液的癌370

一、黏液腺癌370

二、黏液性囊腺癌和柱状细胞黏液癌372

三、印戒细胞癌372

四、实性乳头状癌373

第三节 其他含有黏液的乳腺病变374

一、乳腺的涎腺型肿瘤374

二、间叶来源肿瘤374

三、纤维上皮性肿瘤374

四、化生性癌375

五、结节性黏蛋白病375

六、黏液样胶原小球375

第四节 含有黏液样形态的乳腺病变375

第五节 黏液病变的粗针活检诊断375

第二十一章 乳腺肌上皮和上皮-肌上皮病变的病理诊断378

第一节 概述378

第二节 肌上皮病变379

一、肌上皮增生379

二、胶原小体病380

三、肌上皮瘤382

四、肌上皮癌383

第三节 上皮-肌上皮病变385

一、多形性腺瘤385

二、腺肌上皮瘤387

三、伴有癌的腺肌上皮瘤391

四、腺样囊性癌394

第二十二章 乳腺肿瘤膨胀性浸润的形态学改变及其诊断意义399

第一节 肿瘤浸润的概念399

一、侵袭性浸润399

二、膨胀性浸润399

第二节 乳腺肿瘤的膨胀性浸润400

第三节 常见呈膨胀性浸润的乳腺肿瘤404

一、原位癌生长方式的浸润性癌404

二、包裹性乳头状癌404

三、实性乳头状癌406

第二十三章 乳腺病理诊断的定量化指标408

一、病变范围界定中的定量指标408

二、病变比例界定中的定量指标409

三、分级分期中的定量指标409

四、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结果判读中的定量指标410

五、定量指标的测算方法410

第二十四章 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变化和评估413

一、新辅助化疗的概念413

二、标本处理413

三、病理形态学变化414

四、乳腺癌化疗反应的评估方法421

五、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报告内容423

六、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副作用425

第二十五章 乳腺医源性病变/改变426

第一节 概述426

第二节 乳腺疾病治疗的继发性反应性病变/改变426

一、与放疗有关的病变426

二、与化疗有关的病变427

三、与充填物及敷料有关的病变428

四、与应用热刀有关的病变430

第三节 与穿刺活检有关的病变430

第四节 与隆乳有关的病变434

第五节 医源性脂肪坏死436

第六节 医源性淋巴结病变438

第七节 其他医源性改变439

第二十六章 乳腺癌TNM分期441

第一节 概述441

第二节 第7版乳腺癌TNM分期系统441

一、肿瘤大小的测量442

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测量442

三、远处转移的测量442

四、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442

第二十七章 乳腺癌预测和预后标记物:ER、PR和Her2446

第一节 简介446

第二节 α雌激素受体446

一、概述446

二、检测方法447

三、ER和PR检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447

四、Allred评分447

五、H评分系统447

六、ER阳性浸润性癌的百分比447

七、CAP/ASCO ER和PR检测指南449

第三节 孕激素受体450

第四节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452

一、简介452

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452

三、Her2 FISH455

四、Her2评估的非形态学方法457

五、Her2状态、肿瘤形态学和预后/预测因素457

六、治疗后和转移性肿瘤的Her2状态458

七、Her2状态和临床病理因素的诊断关键458

八、Her2状态和治疗反应458

第五节 Ki-67增殖指数458

第二十八章 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进展462

第一节 芯片分析技术及相关生物信息技术462

第二节 基因表达谱在乳腺癌中的运用463

第三节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标志及在亚型分类中的应用463

第四节 基因表达谱在乳腺癌治疗参考中的价值465

第二十九章 乳腺癌病理诊断报告规范化问题469

第一节 国外乳腺癌病理报告的情况469

第二节 乳腺癌标准化病理报告470

第三十章 乳腺癌组织学类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475

一、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决策的依据介绍475

二、临床医生选择乳腺癌治疗方案时所关注的组织学类型问题476

中英文索引4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