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D全球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R&D全球化研究
  • 黄兆银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456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跨国公司-企业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R&D全球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知识社会、科学与技术1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1

二、知识、科学与技术4

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3

第二节 创新与R&D19

一、关于创新的理解19

二、技术进步与创新21

三、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24

四、研究与开发(R&D)24

五、企业创新模式的演进28

第三节 R&D全球化研究的对象31

一、R&D全球化的定义31

二、R&D全球化的范围32

三、R&D全球化的研究角度34

第二章 R&D全球化的背景与原因38

第一节 R&D全球化的背景38

一、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38

二、技术因素:技术变革提供了条件与手段39

三、知识因素:全球R&D格局变化41

四、制度因素: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48

第二节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原因50

一、R&D是创新引导经济增长的关键50

二、跨国公司创新的需要52

三、R&D全球化为跨国公司带来新优势56

四、垄断和竞争需要跨国公司R&D全球化64

五、“市场牵引力”促进R&D全球化66

第三节 国家利益与竞争加速R&D的全球化进程70

一、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70

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71

三、国际贸易的商品高技术化73

四、先进国家的消费与生产对于后进国家具有示范效应73

五、世界经济调整使国家间技术流动的驱动力增强74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全球研究与开发76

第一节 跨国公司R&D国际化发展的不同阶段76

一、20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开始77

二、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国际R&D的发展77

三、20世纪80年代:R&D从国际化到全球化78

四、20世纪90年代:R&D全球化类型演进79

第二节 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途径83

一、跨国公司在国外进行R&D投资83

二、跨国企业在兼并的同时获得海外技术研究机构88

第三节 国际研究开发组织的种类与发展趋势90

一、国际研发组织的种类90

二、国际研究开发组织的发展趋势101

第四节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特征103

一、产业集中程度明显103

二、西欧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水平最高105

三、研发投资活动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扩展106

四、欧洲对于国际研发投资的吸引力相对下降107

第四章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联盟109

第一节 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及其特征109

一、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定义及其分类109

二、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及其分类、特点114

第二节 国际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动因118

一、技术集成的需要与推动118

二、分担研发成本,共享资源119

三、实现优势要素互补,增强企业竞争力121

四、突破贸易壁垒,实现全球竞争战略122

五、缩短产品创新周期,规避技术风险122

六、建立行业技术标准123

第三节 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的理论解释124

一、价值链理论的解释124

二、网络理论的解释125

三、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126

四、资源依赖学说的解释127

五、战略合作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寡占理论解释127

第四节 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131

一、企业技术战略联盟发展的趋势132

二、参与技术战略联盟可能出现的问题138

第五章 R&D全球化的效应、影响和前景139

第一节 R&D全球化的效应139

一、“飞镖效应”还是“喷泉效应”139

二、“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141

三、资源配置效应与利益分配效应146

第二节 R&D全球化与当地技术和生产的发展149

一、R&D全球化对当地技术发展的意义149

二、R&D全球化对某些国家或某些产业技术层次产生重要影响152

三、R&D全球化形成了全球一当地交错的创新体系153

四、跨国公司R&D活动与产业聚集互动155

第三节 R&D全球化的未来156

一、各国技术走向同质化还是专业化156

二、跨国公司的R&D全球创新网络与现有的国际分工模式157

三、创新网络与公司和国家的竞争力160

第四节 R&D全球化对政策的挑战164

一、R&D全球化与R&D组织形式164

二、R&D全球化与技术竞争的两个层面165

三、R&D全球化及全球性技术管制167

四、R&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168

第六章 美国的国际研究与开发171

第一节 美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联盟中占据重要地位171

一、美国关于技术联盟的有关法规172

二、有关技术联盟的数据库174

三、美国国内企业的合作研究协定174

四、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技术联盟中占了最大份额176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国际研发投资181

一、跨国公司国际研发投资概述181

二、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研发投资183

三、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研发投资188

四、美国国际研发收支的差额193

第三节 美国跨国公司国际研发典型案例分析196

一、通用汽车公司全球化的研究与开发196

二、英特尔公司的全球研发网络203

第七章 印度的国际研究与开发211

第一节 印度的国际R&D态势211

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211

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224

三、印度科研机构和企业接受“外包”业务并向国外扩展226

第二节 印度进行国际R&D的优势233

一、质优而低成本的劳动力233

二、有一些世界级的教育机构和研发机构235

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所改进236

四、印度中产阶级的购买力不断上升236

五、政府适当的鼓励政策236

第三节 印度研发面临的问题237

一、企业R&D投入不够237

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238

三、人才问题239

四、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242

五、在研发的管理和融资方面缺乏竞争力244

六、几点启示245

第八章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究与开发246

第一节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的原因246

一、市场驱动:新产品市场广阔并有巨大的开发潜力246

二、竞争需要:获得竞争优势248

三、人才因素:获得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249

四、知识因素:利用中国的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技术250

五、法规与政策因素:获得研发利益的重要保障250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态势251

一、外资研发机构的一般特点252

二、研发产业重点十分突出256

三、研发投资方式呈多样化273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研发的影响277

一、中国人才的“外流”与“回流”278

二、研发与生产的聚集效应280

三、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283

四、本国研发的替代效应与促进效应284

第九章 R&D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288

第一节 R&D全球化与国家创新体系288

一、国家创新体系:全球技术创新竞争的客观要求288

二、国家创新体系与国际创新体系290

三、各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多样性与合作性293

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应具有中国特色293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与战略性贸易和产业政策295

一、产业政策理论296

二、战略性贸易理论300

三、战略性贸易和产业政策的逻辑301

四、对于战略性贸易和产业政策的批评与评论302

第三节 完善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305

一、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305

二、完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处理好的关系310

三、完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318

参考文献328

后记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