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油作科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江苏油作科学
  • 江苏省农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2006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苏油作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江苏油作概况3

第一章 江苏油作的发展3

第一节 江苏油作的面积、产量3

一、油作面积、产量的变化3

二、江苏油作生产在全国的地位5

第二节 江苏油作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6

一、品种改良6

二、栽培技术的改革7

三、国家的扶持10

第三节 江苏油作发展趋势10

一、2000年的油料生产10

二、油作科技的新发展11

三、新兴油料作物的研究与利用11

参考文献11

第二章 江苏油作的区划12

第一节 江苏油菜的区划12

一、淮南油菜区12

二、淮北油菜区14

第二节 江苏花生的区划14

一、马陵山丘陵岗地花生区14

二、黄泛冲积平原花生区15

三、沿江高沙土花生区15

四、江淮丘陵岗地花生区16

第二篇 油菜19

第三章 江苏油菜气象19

第一节 江苏油菜气象综述19

一、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划分19

二、江苏油菜的稳产性20

第二节 油菜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21

一、油菜生长发育的温度条件21

二、油菜生长发育的水分条件22

三、油菜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23

四、油菜花角期气候浅析23

第三节 油菜的主要气象灾害24

一、冻害24

二、旱害和渍害25

第四节 油菜的产量气象模式26

一、影响油菜产量的关键因子(参数)、时段26

二、油菜各生育阶段有关气象因子的影响指数27

三、气象模式的建立28

参考文献29

第四章 江苏省油菜种质资源30

第一节 芸薹属6个栽培种的研究30

一、形态特征和主要经济性状31

二、生物学特性32

三、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32

四、自交、种间杂交亲和性33

五、抗病性和其他抗逆性33

第二节 品种的生态型34

一、形态特征及苗期生长习性35

二、叶片生长特点35

三、生育阶段组成特点35

四、花芽分化特点36

第三节 新疆、云南野生油菜资源的征集与研究37

一、形态特征37

二、生育特性37

三、品质性状38

四、自交、种间杂交亲和性39

五、抗病性40

第四节 国外油菜种质资源在江苏的表现40

一、生育特点40

二、主要经济性状41

三、抗(耐)病性42

四、品质性状42

参考文献42

第五章 江苏油菜育种43

第一节 油菜育种目标43

一、油菜育种目标的演变43

二、油菜育种的具体目标44

三、主要生态区的育种目标45

第二节 甘蓝型油菜育种45

一、甘蓝型油菜主要性状的遗传46

二、育种技术51

三、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系谱分析55

第三节 白菜型油菜育种55

一、白菜型油菜育种的意义55

二、白菜型油菜主要性状遗传的特点56

三、白菜型油菜育种的主要内容59

四、白菜型油菜育种的选择技术61

第四节 优质油菜育种65

一、油菜品质改良育种的意义65

二、油菜品质性状的遗传育种67

三、双低油菜育种技术76

参考文献78

第六章 油菜育种新途径81

第一节 黄籽油菜育种81

一、油菜黄籽性状的遗传82

二、克服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遗传的不稳定性83

第二节 无花瓣育种84

一、油菜无花瓣种质的创建84

二、无花瓣育种的基础研究87

三、选育无花瓣、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91

第三节 远缘杂交92

一、油菜远缘杂交育种的意义92

二、种间杂交的细胞学基础93

三、种间杂交障碍及克服方法93

四、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交研究96

参考文献100

第七章 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102

第一节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102

一、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类别102

二、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花器官表现型的差异106

三、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109

四、优质双低“三系”的选育114

第二节 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116

一、隐性核不育的遗传与利用116

二、显性核不育的遗传与利用118

第三节 利用杂种优势的其他途径119

一、自交不亲和性的利用119

二、化学杀雄122

三、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122

参考文献124

第八章 油菜种子生理126

第一节 种子内含物的积累与转化126

一、脂肪的形成126

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128

三、硫代葡萄糖甙的形成131

四、含氮化合物的积累133

第二节 种子萌芽过程的物质代谢136

一、萌芽的生理作用136

二、发芽过程的物质转化137

第三节 油菜种子休眠的特性139

一、种子休眠的种间差异139

二、油菜种子休眠性的分类140

三、影响油菜种子休眠的因素141

第四节 油菜种子休眠的调控143

一、油菜种子发芽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143

二、外源ABA处理种子的诱眠效果143

三、ABA诱发二次休眠种子的抗老化效应145

四、综合破眠技术对中、深休眠种质的破眠效果146

第五节 油菜种子生活力的检测146

一、种子生活力检测的意义146

二、不同方法检测种子生活力的差异147

三、油菜种子活力和评价148

参考文献149

第九章 油菜的营养器官建成和调控151

第一节 叶系建成151

一、叶的形态建成151

二、叶数建成154

第二节 茎系建成157

一、根颈建成157

二、主茎建成160

三、分枝建成166

第三节 根系建成172

一、根系生长172

二、与根系生长有关的因素174

参考文献175

第十章 油菜生殖器官的建成176

第一节 油菜的花器建成176

一、花芽分化176

二、一次分枝的花芽分化182

三、花器建成及其影响因素185

第二节 油菜的角果建成188

一、角果的形态建成188

二、角果的维管系统建成191

三、影响角果数量建成的因素192

第三节 油菜的籽粒建成195

一、开花受精与籽粒建成的关系195

二、胚乳和胚胎发育与籽粒建成的关系198

三、籽粒的物质积累与籽粒建成的关系206

第四节 油菜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210

一、感温性211

二、感光性214

三、基本营养生长性217

参考文献218

第十一章 油菜的光合生理220

第一节 油菜的光合面积220

一、光合面积的变化220

二、影响光合面积的因素221

三、叶、角交替与产量形成的关系225

第二节 油菜的光合特性226

一、油菜的光合能力226

二、油菜叶、茎、角光合特性的差异236

第三节 油菜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237

一、油菜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237

二、油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239

三、油菜光合产物分配的区域性244

参考文献247

第十二章 油菜的营养生理248

第一节 油菜的营养特性248

一、油菜需要的营养元素248

二、油菜的营养生理特点249

第二节 油菜的氮素营养251

一、油菜氮素营养的基本规律251

二、氮素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258

三、油菜的类型与品种对氮素的吸收、利用260

四、氮素平衡问题261

第三节 油菜的矿质营养264

一、磷素营养264

二、钾素营养269

三、硫素营养272

四、钙、镁营养276

第四节 油菜的微量元素278

一、硼素营养278

二、其他微量元素营养284

第五节 油菜合理施肥的原则286

一、增加肥料的投入量286

二、多元肥料配合使用286

三、安排适宜的肥料投放期287

四、因土测土科学用肥287

参考文献288

第十三章 油菜产量形成与高产途径289

第一节 油菜产量结构与高产类型289

一、油菜产量结构的特点289

二、高产油菜的产量结构290

第二节 油菜的产量形成292

一、产量形成的概貌292

二、各产量因素的形成过程293

三、营养器官生长与产量形成的关系295

四、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关系296

五、生态因素与产量形成的关系299

第三节 江苏油菜的高产途径301

参考文献302

第十四章 江苏油菜高产栽培原理与技术304

第一节 培育壮苗的原理与技术304

一、壮苗的要求与作用304

二、苗期器官生长与壮苗的关系306

三、育苗技术原理309

四、移栽技术原理313

第二节 油菜抗寒越冬原理315

一、油菜越冬前后的器官生长特点315

二、油菜的冻害机理316

三、油菜冻害的预防319

第三节 油菜春发原理与技术325

一、春季营养生长对植株性状的影响325

二、春发稳长原理与技术329

第四节 建立油菜高光效结角层的原理与技术331

一、花角期对气候的要求和光合特点332

二、结角层的结构特点334

三、华盖式结角层模式和结构344

四、建立高光效结角层的途径348

参考文献352

第十五章 江苏油菜栽培技术的发展353

第一节 直播油菜353

一、直播油菜的分布353

二、直播油菜的栽培技术特点354

第二节 春油菜362

一、发展春油菜的意义362

二、春油菜的生育特点363

三、春油菜的栽培技术363

第三节 多效唑在油菜上的应用368

一、多效唑的增产效果368

二、多效唑对油菜生长的调节作用368

三、多效唑的作用机理373

四、多效唑的施用时期和用量375

第四节 板茬移栽油菜376

第五节 正交旋转设计在油菜栽培上的应用378

参考文献380

第十六章 油菜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381

第一节 江苏油菜主要病害与防治381

一、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381

二、油菜病毒病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385

第二节 江苏油菜主要虫害与防治387

一、油菜蚜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388

二、菜青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388

第三节 江苏油菜主要草害与防治389

一、江苏油菜产区杂草危害状况389

二、除草剂应用390

三、油菜草害防除的一些问题390

参考文献391

第三篇 花生395

第十七章 江苏花生气象395

第一节 江苏花生主产区的气候资源395

一、热量资源395

二、光能资源397

三、降水资源397

第二节 江苏花生的主要气象灾害399

一、雨涝灾害399

二、干旱灾害401

三、减灾的几点措施401

第三节 江苏花生的气象生态模式402

一、花生生长发育与气象因子402

二、主产区气候产量模式的建成403

三、花生的最大光合潜力评价404

参考文献405

第十八章 江苏花生育种406

第一节 江苏花生栽培种的分类406

一、普通型406

二、珍珠豆型407

三、多粒型407

四、龙生型407

五、中间型408

第二节 花生育种的基础研究408

一、花生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408

二、花生主要性状的相关性413

三、花生的杂种优势416

四、花生杂交材料的配合力417

第三节 花生杂交育种417

一、育种目标417

二、杂交育种的方式419

三、杂交亲本的选配419

四、杂交的程序与方法421

五、杂交后代的选择423

第四节 江苏花生的良种繁育424

一、高产、高倍繁殖技术424

二、花生良种的提纯复壮425

参考文献425

第十九章 花生的光合生理和营养生理426

第一节 花生的光合生理426

一、光合能力426

二、光合面积和光合时间430

三、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431

四、花生群体的光能利用433

第二节 花生的营养生理434

一、氮、磷、钾营养434

二、钙素营养437

三、其他元素营养438

四、花生各器官吸收营养和运转的特点440

参考文献441

第二十章 花生的器官建成与产量形成443

第一节 营养器官建成443

一、根系443

二、主茎和分枝444

三、叶446

第二节 生殖器官建成449

一、花芽分化形成449

二、开花和下针455

三、荚果与种子发育457

第三节 花生的产量形成465

一、产量因素的组成465

二、产量因素的形成466

三、产量物质的积累468

参考文献471

第二十一章 江苏花生高产栽培原理与技术472

第一节 花生高产栽培基本原理472

一、前期促全苗、壮苗早发472

二、中期(花针期和结果期)争早花多果475

三、后期保绿叶增果重476

第二节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477

一、整地改土478

二、播种479

三、种植密度480

四、施肥481

五、田间管理483

第三节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484

一、花生地膜覆盖的应用与发展484

二、地膜覆盖增产的原因485

三、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491

参考文献494

第二十二章 花生主要病虫草鼠害496

第一节 花生主要病害496

一、花生病毒病496

二、花生枯萎病497

三、花生叶斑病498

四、花生锈病498

五、花生病害的综合防治498

第二节 花生主要虫害499

一、蛴螬的优势虫种500

二、蛴螬的防治技术502

第三节 花生草害504

一、花生田杂草优势种的分布504

二、花生田杂草防除技术505

第四节 花生鼠害506

一、花生害鼠分布506

二、花生害鼠防治507

参考文献507

第四篇 芝麻511

第二十三章 江苏芝麻育种511

第一节 芝麻育种的基础研究511

一、芝麻的类型511

二、芝麻主要性状的遗传512

三、芝麻的品种资源514

第二节 芝麻育种技术516

一、育种目标516

二、育种方法516

三、芝麻杂种优势的利用519

第三节 芝麻品种的应用520

一、地方品种的应用520

二、育成品种的应用520

参考文献522

第二十四章 芝麻的器官建成与产量形成523

第一节 芝麻的器官建成523

一、根系523

二、茎526

三、叶529

四、花531

五、蒴果和籽粒534

第二节 芝麻的产量形成538

一、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538

二、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540

三、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540

第三节 产量形成与气候条件542

一、产量形成与降水量542

二、产量形成与温度543

参考文献544

第二十五章 江苏芝麻高产栽培原理与技术545

第一节 芝麻的轮作、间作套种545

一、轮作545

二、间作套种545

第二节 芝麻的适期播种与播种技术546

一、适期抢墒播种546

二、播种技术547

第三节 芝麻的合理密植与行株距配置548

一、合理密植548

二、行株距配置549

第四节 芝麻的需肥特性与肥料运筹549

一、需肥特性549

二、肥料运筹551

第五节 新技术在芝麻栽培上的应用552

一、地膜覆盖栽培552

二、育苗移栽553

三、化学除草554

参考文献554

第五篇 油籽加工和利用557

第二十六章 油脂制取557

第一节 油脂的结构和组成557

一、甘油三酯557

二、脂肪酸558

三、油脂中非甘油三酯伴随物558

四、几种主要植物油脂559

第二节 油料的贮藏与加工前的预处理562

一、油料的后熟与贮藏562

二、油料加工前的预处理563

第三节 油料取油工艺563

一、压榨法取油564

二、水代法取油565

三、浸出法取油567

四、水浸法取油572

第四节 油脂精炼573

一、油脂精炼方法574

二、油脂精炼工艺575

参考文献575

第二十七章 油料及其取油副产品的利用577

第一节 油脂加工577

第二节 油脚和皂脚的综合利用579

一、脂肪酸的提取579

二、磷脂的提取580

三、油脂精炼下脚料中不皂化物的提取580

四、从油脚中回收油脂581

第三节 油料蛋白的开发和利用581

一、花生蛋白质581

二、油菜籽蛋白585

三、芝麻蛋白589

参考文献5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