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固液两相过滤及分离技术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固液两相过滤及分离技术 第2版
  • (英)A·拉什顿(A.Rushton),(英)A·S·沃德(A.S.Ward),(英)R· G·霍尔迪奇(R.G.Holdich)著;朱企新,许莉,谭蔚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7007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固体-液体混合物-过滤;液固分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固液两相过滤及分离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固液分离技术1

1.1 引言1

1.2 过滤过程3

1.3 过滤原理4

1.4 沉降过程6

1.5 过滤介质7

1.6 预处理技术9

1.7 澄清过滤10

1.8 沉降与浮选14

1.9 洗涤和脱液17

1.10 膜过滤18

1.11 过滤工艺设备和计算20

1.12 参考文献21

1.13 符号说明22

第2章 过滤基础23

2.1 引言23

2.2 多孔介质内流体的流动23

2.3 渗透率24

2.4 滤饼过滤25

2.4.1 单位过滤面积上沉积的滤饼质量与滤饼比阻26

2.4.2 固体颗粒浓度27

2.5 滤饼过滤方程的几种形式28

2.5.1 恒压过滤29

2.5.2 恒速过滤31

2.6 压力对滤饼过滤的影响32

2.5.3 变压变速过滤32

2.6.1 恒压过滤34

2.6.2 恒速过滤35

2.6.3 滤饼内的流体流动分析35

2.6.4 可压缩滤饼的变速变压过滤38

2.6.5 利用增量分析模拟滤饼过滤过程39

2.7 其他过滤模式43

2.8 非牛顿型流体过滤46

2.9 实验室测试47

2.9.1 真空滤叶装置47

2.9.2 压缩渗透试验装置48

2.9.3 毛细管吸引时间50

2.9.4 其他实验测试及步骤51

2.10 过滤模型的发展与认识52

2.11 参考文献53

2.12 符号说明54

第3章 沉降基本原理56

3.1 稀释悬浮液的沉降56

3.2 干涉沉降63

3.2.1 孔隙率函数63

3.2.2 间歇沉降:Kynch理论63

3.2.3 间歇通量65

3.2.4 利用间歇通量曲线求局部浓度66

3.3 具有明显压缩效应的沉降68

3.4 斜面沉降71

3.4.2 格拉晓夫数(Grashof Number)和沉降雷诺数72

3.4.1 中村-黑田(Nakamura-Kuroda)方程72

3.5 参考文献73

3.6 符号说明74

第4章 过滤介质75

4.1 概述75

4.2 编织滤布77

4.3 滤布选择79

4.3.1 纱线种类和编织方式的影响79

4.3.2 选择的标准80

4.4.2 细菌的生长81

4.4.4 排水不充分81

4.4.3 溶液的沉淀81

4.4.1 纱线内固体颗粒的容纳能力81

4.4 过滤机中编织滤布的使用81

4.4.5 临界浓度82

4.4.6 临界压力82

4.4.7 颗粒的分级82

4.4.8 气泡的影响83

4.4.9 蒸发作用83

4.4.10 织物结构的影响83

4.4.11 滤布下排水的影响84

4.5 滤布的选择和性能84

4.5.1 滤布的收缩性85

4.5.2 滤布的延展性85

4.5.3 滤饼的卸除85

4.5.4 滤布结构的影响87

4.5.5 滤布清洗方法88

4.6 非编织过滤介质89

4.7 流体流过过滤介质的数学模型90

4.7.1 清洁过滤介质的渗透性90

4.7.2 过滤介质截留颗粒的能力91

4.7.3 非编织纤维过滤介质92

4.7.4 编织过滤介质94

4.7.5 滤布孔隙上颗粒的架桥96

4.7.6 架桥失败和颗粒穿透过滤介质99

4.7.7 使用过的过滤介质的流动阻力99

4.8 参考文献101

4.9 符号说明102

第5章 预处理技术104

5.1 概述104

5.2 凝聚和絮凝105

5.3 助滤剂113

5.4 参考文献118

5.5 符号说明118

第6章 澄清过滤120

6.1 截留机理120

6.2 深层床过滤124

6.2.1 性能125

6.2.2 清洗125

6.2.3 设计126

6.2.4 实验室试验装置130

6.2.5 设计计算131

6.3 预敷过滤132

6.4 滤芯过滤133

6.5 微滤器135

6.6 筒式过滤136

6.6.1 测试与表征140

6.6.2 过滤元件尺寸确定142

6.6.3 系统的布置143

6.7 参考文献143

6.8 符号说明144

第7章 沉降与浓缩146

7.1 间歇试验和分析146

7.2 连续沉降的设计方法149

7.2.1 连续沉降:稀释体系149

7.2.2 连续沉降:干涉体系/浓缩151

7.2.3 连续沉降:特殊设计154

7.3 沉积强化槽155

7.4 浮选法157

7.5 斜面装置:薄层分离器162

7.5.1 稀释系统163

7.5.2 干涉体系165

7.6 参考文献168

7.7 符号说明169

第8章 离心分离171

8.1 基本理论171

8.1.1 角速度和加速度171

8.1.2 离心力场中的颗粒速度172

8.2 离心沉降172

8.2.1 设计173

8.2.2 ∑(Sigma)理论174

8.2.3 颗粒捕集效率176

8.2.4 离心机的干涉沉降177

8.2.5 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178

8.2.6 碟式分离机180

8.2.7 设计计算例题181

8.3 水力旋流器182

8.3.1 分割点和分级183

8.3.2 修正级效率184

8.3.3 速度185

8.3.4 零轴向速度包络面和罩面187

8.3.5 平衡轨道理论187

8.3.7 无量纲数群模型189

8.3.6 停留时间模型189

8.3.8 连续性和流动的数值求解191

8.3.9 一般关系式192

8.3.10 排列、类型和设计192

8.3.11 应用194

8.4 离心过滤194

8.4.1 间歇卸料式离心机194

8.4.2 间歇卸料式离心机的性能195

8.4.3 连续卸料式离心机196

8.4.4 过滤离心机的选择196

8.4.5 离心机生产能力198

8.4.6 离心过滤和渗透198

8.4.7 洗涤时间200

8.4.8 旋转干燥200

8.4.10 脱水动力学202

8.4.9 实际平衡饱和度的研究202

8.4.11 离心机的理论过滤速度203

8.4.12 离心过滤滤饼厚度的动态特性204

8.4.13 过滤离心机的发展207

8.5 参考文献207

8.6 符号说明208

第9章 后处理过程210

9.1 引言210

9.2 洗涤210

9.2.1 洗涤比212

9.2.2 纵向分散、混合与扩散213

9.2.3 扩散系数216

9.2.6 断续洗涤217

9.2.4 洗涤效率217

9.2.5 脱水后的滤饼217

9.2.7 其他的数学模型218

9.2.8 再化浆洗涤218

9.3 脱液219

9.4 洗涤和脱液设备223

9.5 参考文献224

9.6 符号说明224

第10章 膜技术226

10.1 微滤229

10.2 超滤232

10.3 膜器设计233

10.5 设备的比例放大和模型234

10.4 过滤阻力234

10.5.1 渗透通量衰减模型237

10.5.2 稳态渗透通量模型240

10.6 渗滤245

10.7 渗透通量的保持与再生246

10.8 应用与研究249

10.9 参考文献250

10.10 符号说明251

第11章 过滤工艺设备及计算253

11.1 引言253

11.1.1 过滤机生产能力计算基础254

11.1.2 过滤机滤饼的脱水与洗涤255

11.2.1 转鼓真空过滤机259

11.2 工业用连续真空过滤机259

11.2.2 圆盘过滤机266

11.2.3 卧式过滤机268

11.3 间歇操作,工业用真空过滤机275

11.4 加压过滤277

11.4.1 压滤机277

11.4.2 可变滤室过滤机288

11.4.3 连续过滤与压榨294

11.4.4 加压叶滤机和筒式加压过滤机297

11.5 参考文献302

11.6 符号说明304

附录A307

附录B316

附录C319

索引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