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思想解放大论争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思想解放大论争 第1卷
  • 李学泰主编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方出版社
  • ISBN:780609266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82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851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思想解放大论争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3

意识形态领域3

导言3

思想解放放言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5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邓小平11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12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18

附:一份邓小平珍贵手稿的发现&韩钢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22

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受实践的检验&《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26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30

思想解放的新起点&龚育之40

思想解放问题札记&宋振庭45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邢贲思48

论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齐振海51

真理标准问题答问&汪子嵩52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温映瑞55

谈发展和否定&夏澍56

牢牢掌握生产力标准 进一步解放思想&熊清泉58

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王瑞璞60

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辛 红65

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讨论综述&王淑文68

生产斗争比阶级斗争更根本——兼谈夸大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教训&邢贲思73

工作重点的转移并不否定阶级斗争&袁训忠76

读《工作重点的转移并不否定阶级斗争》一文后的一些粗浅看法&方锡金 蒋一国79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一场阶级斗争&石生岐80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吗?&孙成林 董祥起82

品茗细说《大包干》——访全国政协常委、原安徽省省长、安徽省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崔荣慧86

直面历史 拨乱反正——访胡耀邦任中组部部长时的机要秘书张耀光&崔荣慧89

未竟之伟业向何处去——谈“五·四”运动,兼与刘晓波二次论辩&李贵仁95

启蒙的悲剧——“五·四”运动批判&刘晓波108

对于“五·四”的否定与背离&钱理群119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大缺陷&马立诚122

两代人对“五·四”运动的不同认识&周修强124

归来吧,“五四”神魂——民主观念的更新与民主观点的选择&秦晓鹰125

“五·四”精神和中国现代化&丁守和129

重读马克思134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胡绳134

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人民日报》评论员1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145

回到马克思主义&廖沫沙150

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罗荣渠153

马克思革命观的再认识&衣俊卿162

我们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李洪林165

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薛暮桥169

评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几种形式&亮思172

“马克思主义也应现代化”质疑&孔圣根175

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破除十种论调&杨永德177

社会主义反思18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18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和主要矛盾&龚育之185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三层特征&苏东斌190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探讨&何家成 张学军等19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于光远20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高骞 朴逸216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划分的依据及其基本特征&高光222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划分标准&薛汉伟226

社会形态的两重划分与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兼评“生产力标准”说、“不成熟”说、“补课”说和“空想”说&陈烽22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问题解答&辛红234

坚持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杜雷23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几点理解——兼与杜雷同志商榷&梁裕楷241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苏绍智 王逸舟247

我们立论的基础&郑必坚251

泛性经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唐昌黎257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学说看待社会主义社会&卢之超262

人道主义与异化268

人道主义——当代争论的备忘录&高尔泰268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黄森279

为人道主义辩护&王若水282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胡乔木290

政治领域317

导言317

政治体制改革与行政改革319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邓小平319

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尤春梅322

论当前我国改革的出路&黎鸣328

论政治开放&吴国光33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政治体制改革&王沪宁339

过渡权威论与中国的改革运动&萧功秦340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谭健348

政治体制改革应消除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总病根&冯树军351

经济行为与政治体制改革&王沪宁354

政治体制改革刍议&苏绍智356

开人民质询之风&《人民日报》社论359

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与政治体制改革&吴敏361

还权于政&吴敏365

政治现代化七议&王逸舟369

党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关实行党政分开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372

走出困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韩康 周为民 卢中原375

破除官本位制&胡振民381

关于多党合作制的讨论&林之华386

地方党政机构改革如何进行&夏海391

近期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观点综述&夏晓龙393

我国政治体制的现状和改革目标&严家其395

新权威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399

为什么不能赞同新权威主义&王逸舟399

新权威主义批判答问录&黄万盛403

“民主”与“新权威”论战印象&王小平409

建立“硬政府,软经济”的发展模式&陈一谘 王小强410

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选择:精英政治&武欣412

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开端&李洪林414

建立法治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张宗厚417

权威制衡:中国改革成功的前提&包心鉴420

一个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关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张友渔4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新论435

经济领域443

导言443

经济发展战略445

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吴敬琏 李剑阁 丁宁宁445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的二元机制&厉以宁449

把我国的重型生产结构调整为轻型生产结构&廖季立 高义生457

要理直气壮地抓社会主义利润&孙冶方461

计划体制改革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问题的探讨&厉以宁466

中国经济改革战略问题的分歧与选择&吴敬琏472

中国改革的理论思考&熊映梧482

企业改革487

论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周淑莲487

略论集团股份制&陈必吾495

也谈集团股份制——与陈必吾同志商榷&魏开武 房汉廷498

股份化不是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正确方向&郑青 张洁499

股份制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方向&荀大志 刘夏平503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动力不能是化公为私的股份制&马宾509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实质是什么——从股份制企业讨论引起的&谷书堂513

股份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新基点&童大林517

对《股份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新基点》一文的商榷&沈骥如520

增强企业活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董辅礽521

所有制问题525

关于所有制改革问题&苏星525

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孙尚清527

所有制改革与经济运行机制改革&董辅礽531

论我国现阶段私有经济的性质和特点&黎惠民537

关于私营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晓亮545

超越私有制逻辑——两权分离、承包与法人资产&王小强548

论国家所有制改革的原则和基本思路&逢锦聚552

全民所有制企业“相对独立论”质疑&胡永明556

论私有制与公有制的功能互补&忠东560

所有制结构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黄少安566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57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必然性&何建章571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并不存在&胡培兆575

不能否定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刘成瑞580

略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几个问题&刘国光583

计划理论的几个问题&李震中 钟契夫590

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兼论推进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思路&王珏 石霞59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探讨&林子力605

有计划商品经济引起的思考&晓亮61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郑炎潮618

经济特区与对外开放623

论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李华杰 许镇德623

也谈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兼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发展&宋子和628

试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领导下的资本主义&卓炯634

充分发挥沿海城市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马洪640

深圳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梁湘643

洞开门户求富强&方生646

对外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方生647

再论对外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方生650

回到世界文明主潮流——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层意义&周熙明 王舟波653

利用外资还是被外资利用?——对外开放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张晋光657

一项重要决策的诞生——对外开放的新步骤660

努力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梁湘664

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671

《联产承包制讲话》引言&林子力671

农民为什么喜欢产量责任制&李必训675

从实际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关广富678

带领农民向科学技术进军——方里同志1982年1月4日在中国科协农业技术承包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682

农民、市场和制度创新&改革发展研究所综合课题组685

科教文化领域697

导言697

科学技术699

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钱学森699

科学与文化——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郑必坚704

交叉科学:理论和研究的展望&钱学森707

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钱三强708

交叉科学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钱伟长709

要迎头赶,不要爬行着追!&宦乡710

评“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钱学森715

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兴国”&《科技日报》特约评论员717

人才与教育问题719

人才赤字——中国当前最大赤字&胡显中719

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封信&胡愈之724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钱伟长72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夏禹龙 刘吉729

中国的现代化和知识分子问题&费孝通732

文学艺术741

读《河殇》有感&李政道741

谈传统文化与《河殇》&杨振宁742

《河殇》宣扬了什么?&易家言742

反思传统文化必须实事求是——评《河殇》对历史的歪曲&张国祚746

爱国的屈原与辱国的《河殇》——《河殇》历史哲学的批判之一&何新749

《河殇》与新闻“中立”&陈志昂751

《河殇》抛开了唯物史观&蒋大椿754

《河殇》解说词755

坚持无产阶级的党的文学原则——“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容否定&张居华796

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上海文学》评论员800

历史地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李华盛805

真实性、公式化与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与《为文艺正名》商榷&李方平810

一种新审美思潮——从徐星、陈村、刘索拉的三部作品谈起&刘晓波812

论学术自由&吴晓明 俞吾金 周义澄820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多样性&黄国安 魏承恩822

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发言摘编8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