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诉讼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唐代诉讼制度研究
  • 陈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9011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诉讼-司法制度-研究-中国-唐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代诉讼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1

二、学术史简要回顾2

三、研究方法9

第一章 起诉制度12

第一节 起诉途径12

一、唐代起诉途径概说12

二、私人追诉在起诉方式中的地位15

第二节 起诉的程式要件18

一、唐代律令关于起诉程式之一般规定18

二、出土文书所见唐代诉牒之格式规范21

三、据状论诉习惯在唐稗传奇中的反映25

第三节 立案处置28

一、法司立案批示的文本表述方式29

二、原告变更诉讼请求之处理程序31

三、卷宗之管理规范33

第二章 拘捕制度37

第一节 拘捕机关概述37

一、拘捕机关的类型37

二、拘捕官吏之地位41

三、拘捕官吏之责任44

第二节 拘捕行为实施原则50

一、属地拘捕原则50

二、联防拘捕原则51

三、协作拘捕原则52

第三节 拘捕程序运行状况54

一、控制移送嫌犯56

二、拘传被告候审56

三、拘传证人到庭57

四、拘捕被执行人58

第四节 拘捕程序59

一、长官批捕59

二、法司派员60

三、持帖拘系63

第三章 强制措施65

第一节 械系制度65

一、械系之概说65

二、拘捕械具之适用67

三、囚禁械具的适用69

第二节 褫夺巾带制度71

一、唐稗传奇中褫夺巾带之描述71

二、巾带制度所蕴涵之身份因素72

三、唐代褫夺巾带制度成因考析73

第三节 保释制度75

一、唐律规定之保释条件75

二、诏敕对于保释条件之修订76

三、唐代保释制度之实施77

第四章 庭审制度79

第一节 唐代法庭之格局81

第二节 冥讼故事与唐代庭审程序85

第三节 唐代庭审程序之个案考察87

一、原告陈诉,县司受案88

二、被告到庭,依实谨辩89

三、查明案情,据法科断90

四、保辜结案,责保释出91

第五章 同职连署审判制度93

第一节“四等官”与连署审判制度93

第二节 出土文书所见连署审判制度95

第三节 冥司官吏连署审判职能解析99

一、冥司审判程序的一般表述99

二、冥司连署审判人员之职守102

第四节 冥讼故事所见连署审判制度107

第六章 证据制度112

第一节 证据的主要类型112

一、口供112

二、物证113

三、书证114

四、证人证言116

第二节 证据取得途径117

一、讯问117

二、侦查118

三、勘验、检验119

四、搜查120

五、推断121

第三节 刑讯制度123

一、唐代律令典制规定之刑讯制度123

二、唐前期法吏对刑讯制度之破坏125

三、开天以后非法刑讯现象之蔓延128

第七章 诉讼审级制度130

第一节 法定诉讼审级130

一、奏报复审程序131

二、逐级上诉程序135

第二节 亲属代诉现象140

一、亲属代诉的类型141

二、亲属代诉的原因145

三、亲属代诉的特征151

第三节 直诉制度考论153

一、直诉形式及其审级位阶154

二、直诉中的挝鼓诉冤制度156

三、直诉制度中的自刑现象162

第八章 司法权力诸司分掌制度169

第一节 御史台受讼权力的获得和扩张170

一、御史台受理词讼权力的获得170

二、御史台受事推案制度的完善173

三、台使外赴地方推案制度述略174

四、唐御史台诉讼审级地位检讨177

第二节 军司审判权能对诉讼审级的影响180

一、唐律关于审判管辖的一般规定180

二、安史乱后军司审判权能的获得182

三、军司对于府县诉讼权力的侵夺186

四、元和以后军司司法权力之限制189

五、府县对于军司犯罪行为之惩治191

六、军司御史台司法权分配之博弈194

第三节 唐代司法“三司”的诉讼职能196

一、“三司理事”制度197

二、“三司推事”制度200

三、“三司”之使职化203

四、中、晚唐“三司受事”传统之恢复206

五、两“三司”关系及大小“三司使”208

六、唐代三省体制与“三司”的关系211

第九章 司法监督制度214

第一节“虑囚”称谓嬗变及原因考察214

第二节 京畿地区的司法监督219

一、唐代君主对京畿地区的司法监察219

二、中书门下对京畿地区的司法监察220

三、御史台对京畿地区的司法监察223

四、京师百司“自录式”司法监察225

第三节 虑囚使职的司法监督231

一、刑部覆囚使虑囚231

二、御史出巡虑囚233

三、臣僚充使虑囚235

四、唐代虑囚使职的特征与社会功能分析238

第四节 分道遣使司法监督241

一、分道遣使虑囚制度初创阶段242

二、分道遣使虑囚制度发展阶段242

三、分道遣使虑囚制度定型阶段243

四、分道遣使虑囚制度变异阶段244

第五节 州县司法监督247

一、州县常规司法监督247

二、州县临时司法监督252

第十章 死刑覆奏制度260

第一节 死刑覆奏制度的确立260

第二节 死刑覆奏制度的完善264

第三节 唐前期死刑覆奏制度的实施266

第四节 中晚唐死刑覆奏制度的废弛271

结论275

附 录 冥讼冥判故事与唐代诉讼制度279

一、阳判冥事279

二、法官徇私282

三、法吏贪赃283

四、余论287

参考文献289

一、历史文献289

二、今人论著293

三、学术论文297

四、学位论文300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