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史料指引 1500-19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史史料指引 1500-1912
  • 张玉法,洪健荣编辑 著
  • 出版社: 新文丰出版公司
  • ISBN:95172021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01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0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史料指引 1500-19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前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第二章 近代前期研究11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国家建制11

(一)领土、人民和主权11

(二)国家的行政建制31

(三)国家的军事建制51

(四)国家的财税建制63

(五)国家的法律建制70

(六)明清的社会与民俗81

(七)明清的教育与文化106

(八)明清的学术与思想122

(九)其他168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工商业发展177

(一)总论177

(二)商品的生产和运销185

(三)商路、商人与商帮191

(四)工商城市的发展198

第三节 明清时期中国与亚洲和欧洲的关系204

(一)欧洲诸帝国的扩张与明清帝国的收缩204

(二)中国与亚洲和欧洲的贸易关系222

(三)中国与亚洲的文化关系234

(四)中国与欧洲的文化关系239

(五)中国与欧洲、亚洲的外交关系264

第三章 外患史研究277

第一节 中外战争史研究277

(一)鸦片战争277

(二)英法联军289

(三)中法战争292

(四)中日甲午战争298

(五)义和团与八国联军309

第二节 中外交涉史研究324

(一)总论324

(二)中英交涉328

(三)中法交涉331

(四)中美交涉333

(五)中俄交涉336

(六)中日交涉343

(七)中日俄交涉349

第四章 内乱史研究355

第一节 总论355

第二节 民间宗教与教乱358

第三节 会党与会党之乱372

第四节 太平天国379

(一)总论380

(二)论文集385

(三)史料386

(四)起兵背景393

(五)兵事394

(六)人物397

(七)文化思想404

(八)制度406

(九)内部斗争409

(十)社会关系410

(十一)妇女政策411

(十二)与外人关系411

(十三)满清方面413

(十四)影响414

(十五)日志、纪元、年号、历法415

(十六)其他415

第五节 捻乱417

(一)史料417

(二)捻军418

(三)清军420

第六节 回乱420

(一)史料420

(二)云南回乱421

(三)陕甘新回乱422

第七节 传教、反教与教案424

(一)传教424

(二)反教433

(三)教案435

第八节 其他变乱439

第五章 变法与改制的研究441

第一节 知识的更新441

(一)来自传统的经世思想441

(二)来自西方的洋务思想445

(三)来自西方的变法与立宪思想457

(四)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布与反应467

第二节 现代化运动477

(一)洋务运动478

(二)戊戌变法运动482

(三)立宪运动489

第三节 工矿业的发展491

(一)军事工业491

(二)民用工业496

(三)矿业503

第四节 铁路与电线506

(一)铁路506

(二)电线515

第五节 陆军与陆防516

第六节 海军、海防与军港523

(一)海军523

(二)海防527

(三)军港529

第七节 外交的更新529

第八节 财税金融的变革532

(一)一般财经532

(二)货币542

(三)海关与关税547

(四)厘金551

(五)外债552

第九节 教育的改良553

(一)军事教育553

(二)一般教育555

第十节 政治的革新570

(一)洋务运动时期570

(二)戊戌变法时期571

(三)宪政运动时期572

第十一节 社会的变迁575

第六章 区域研究589

第一节 华南地区研究589

(一)台湾省589

(二)福建省650

(三)浙江省658

(四)广东省663

(五)广西省683

(六)云南省687

(七)贵州省692

第二节 华中地区研究694

(一)江苏省(包括上海)694

(二)江西省713

(三)安徽省716

(四)湖北省719

(五)湖南省727

(六)四川省734

第三节 华北地区研究740

(一)直隶省740

(二)山东省746

(三)河南省753

(四)山西省756

(五)陕西省759

(六)甘肃省762

第四节 东北地区研究764

第五节 蒙古地区研究778

第六节 新疆地区研究787

第七节 青康藏地区研究792

第七章 人物研究79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人物799

(一)林则徐799

(二)徐继畬802

(三)魏源803

(四)龚自珍808

(五)姚莹812

第二节 与洋务运动有关的人物813

(一)曾国藩813

(二)李鸿章823

(三)曾纪泽828

(四)左宗棠829

(五)刘坤一832

(六)刘铭传833

(七)赫德835

(八)郭嵩焘838

(九)容闳840

(十)张之洞843

第三节 与变法立宪有关的人物846

(一)康有为846

(二)梁启超857

(三)谭嗣同873

(四)翁同龢878

(五)张荫桓880

(六)严复882

(七)张謇892

(八)杨度897

(九)唐绍仪898

(十)伍廷芳899

第八章 基本史料901

第一节 档案901

(一)未刊901

(二)已刊908

第二节 官书922

第三节 典制929

第四节 职官936

第五节 编年937

第六节 人物(包括传记、年谱、文集、日记等)938

第七节 方志955

第八节 报刊961

第九节 史料汇编965

第十节 工具书980

第十一节 教科书997

第十二节 其他10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