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 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 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
  • 李红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11285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乡村教育-教育人类学-研究-澧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 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2

一、社会转型2

二、农村社区与乡村社区4

三、村落与行政村5

四、教育与乡村教育6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8

一、有关“社会转型”的文献综述8

二、有关“村落”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11

三、有关“乡村教育”的文献综述13

第三节 当代乡村小学白描及其引发的思考18

一、乡间小路:上学路上的冷清与危险19

二、学校门口:乡村中苏醒最早的市场21

三、学校场景之一:用于摆设的现代教学设施23

四、学校场景之二:消失的上课铃声与广播声24

五、学校场景之三:废弃的李氏宗族祠堂25

六、学校场景之四:五花大绑的古井26

第四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28

一、理论范式28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33

第五节 研究假设与叙述逻辑36

第二章 大金村的时空变迁与经济文化转型39

第一节 大金村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39

一、自然地理39

二、历史沿革40

第二节 大金村人口变迁及其居住空间拓展42

一、1949年前的人口状况与居住格局42

二、集体经济时代的人口状况及居住格局45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村落人口与居住区域拓展48

第三节 大金村的村落经济类型及产业结构变迁53

一、生存化小农经济时代:增长与发展都缓慢的山区农畜经济53

二、过密化集体经济时代:有增长但没有发展的农耕经济55

三、反过密化的家庭生产时代:有发展有增长的农副经济58

四、市场化农工经济时代:有发展但没有增长的半农耕经济61

第四节 大金村文化风俗的变迁67

一、生活习俗的沿革67

二、传统节日与习俗的衰落69

三、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72

第三章 族塾义学:植入乡村的神圣殿堂75

第一节 清末的“族塾义学教育”76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宗族支撑的“国民小学教育”79

第三节 权威的象征:李氏宗祠对社区的控制81

一、李氏宗祠的空间布局及象征意义82

二、制定李氏家训,规范村民言行84

三、定期“开祠堂门”,惩戒与规训族人86

四、设“族塾义学”,教化家族子弟87

第四节 植入村落的学校:李氏宗族祠堂对宗族的依附88

一、宗族公有田产是族塾义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89

二、强大的族权和绅权是族塾义学存在的守护神91

三、根据家族需要控制祠堂的办学规模与培养重点93

四、根据社区生产与生活需要合理安排祠堂教学活动96

第五节 小结98

第四章 开门办学:嵌入乡村社区的大金村小学101

第一节 国家权力介入:新中国对大金村社会结构的改造102

一、村社政体变更,乡村权力结构重组102

二、政治经济运动频繁,乡村社会经济秩序重建105

三、积极构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党对学校教育的领导106

第二节 教育资源重组:学校所有权与服务对象的变化108

一、李氏宗族祠堂所有权的变更108

二、学校招生范围的扩大与办学规模的扩展109

第三节 依附主体变更:学校对国家权威的迎合112

一、学校教育中政治思想意识的渗透113

二、学校办学方向以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化为导向116

第四节 开门办学:学校对乡村社区的适应122

一、学校教学场域的开放化123

二、学校教师的村民化124

三、学校教学管理的民主化与实践化125

第五节 小结128

第五章 围墙浮现:学校与社区的资源交换与争夺132

第一节 尊重与服从:学校与教师权威重塑133

一、规范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134

二、倡导“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素质137

三、恢复高考与中考,强化学校与教师权威139

四、义务教育,农民难以享受的“奢侈品”142

第二节 冲突与争夺:学校与社区的“资源”交换147

一、围墙的浮现及其意义147

二、学校粪水与潲水的利用与交换151

三、学校与社区对人力资源的争夺154

第三节 风水与风波:校门三次“改向”的背后157

一、坐北朝南:李氏宗祠“天人合一”的风水观念158

二、坐西朝东:教育面向现代化,校门朝向新公路160

三、坐北朝西南:“正门”呈“歪门”163

第四节 共享与独霸:学校与社区对古井的争夺165

一、敞口井时代:村民之间的争夺165

二、吊水井的出现:村民与教师之间的争夺167

三、“教化”与“规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争夺170

第五节 小结172

第六章 教育鸡肋:无根的社区与悬置的学校175

第一节 无根的乡村社区:流动的人口,漂泊的心176

一、三农困境与乡村行政权力的撤离176

二、农村精英外流与乡村文化的荒漠化177

三、农村减负与村民生活的失重181

第二节 迷茫的乡村教育:农村基础教育何去何从184

一、“分散”与“集中”:乡村教育如何办学185

二、“开放”还是“封闭”:乡村学校与社区如何互动187

三、“责任”与“负担”:乡村教育如何“减负”193

第三节 悬置的乡村小学:教育“资源”何以成“鸡肋”201

一、“片小”变“村小”:学校发展好坏与我何干202

二、“国有”还是“村有”:李氏宗祠权归何方206

三、“读书”与“不读书”:教育由奢侈品变成鸡肋211

第四节 小结213

第七章 路在何方: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215

第一节 困境:乡村教育问题何在217

一、国家撤离,社区衰落,乡村学校管理出现权力真空217

二、功能弱化,资源贬值,乡村学校被“悬置”221

三、权威撤销,地位下降,学校教育的意义受到质疑223

第二节 出路:乡村教育应对策略225

一、重新建构乡村社区的核心价值体系225

二、重新界定乡村教育的性质与功能227

三、重新审视乡村教育管理体制227

四、重新设计乡村教育的课程模式229

结语231

参考文献239

后记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