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新素养 第3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师新素养 第3卷
  • 周宏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9000079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师新素养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1

第一节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意义1

一、对教师职业活动的引导作用2

二、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作用6

第二节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0

一、坚持爱国主义10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6

三、坚持共产主义信念21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28

五、注意自身思想修养32

第三节 教师的人生观34

一、人生观的内涵35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特征37

三、教师要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38

第四节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40

一、教师的思想行为41

二、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42

三、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42

四、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作用44

五、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核心45

第五节 教师政治行为规范48

一、教师的政治行为49

二、教师政治行为的特征50

三、教师的政治行为规范54

四、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54

五、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作用56

六、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57

七、教师政治行为规范的核心59

八、教师的法纪行为61

第二章 教师的道德素养65

第一节 品德的构成及实现过程65

一、品德的定向系统65

二、品德的操作系统66

三、品德的反馈调节系统67

第二节 教师道德行为作用的过程68

一、行为过程68

二、行为影响过程69

三职业活动过程70

第三节 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道德行为71

一、从教师工作的性质看71

二、从身教重于言教的角度看72

三、教师的行为受着最严格的监督72

二、教师的道德行为,是教师自择的行为73

一、教师的道德行为,是教师自知的行为73

第四节 教师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73

三、教师的道德行为,是社会较高层次要求的行为74

第五节 教师道德行为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关系74

第六节 教师道德行为调节的特征75

一、教育目的统一性75

二、教育利益的一致性76

第七节 教师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77

一、职业的性质77

二、工作的要求79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界定80

第八节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80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82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机制84

四、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自由88

五、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90

六、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责任92

七、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93

八、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规定性96

九、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98

第一节 教师要掌握专业知识101

一、专业知识的作用101

第三章 教师文化素养101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104

三、教师专业知识提高的途径111

第二节 教师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116

一、教师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的意义116

二、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知识的基本要求119

第三节 教师必备的学科知识121

一、教育121

二、教育科学123

三、教育学124

四、教育哲学126

五、教育心理学127

六、教育管理学127

七、教育史127

八、教育未来学128

九、教育经济学128

十、学校卫生学129

十一、教育社会学129

十二、比较教育学129

十三、教育统计学130

十四、教学法130

第一节 提高教师能力素养的意义131

一、教师能力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131

第四章 教师的能力素养131

二、教师能力是提高教师适应性的必要条件135

第二节 教师能力的构成137

一、组织能力137

二、教育机智能力146

三、语言表达能力150

四、了解学生的能力154

五、自我控制能力158

第三节 提高教师能力的途径162

一、要重视师范生从师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合格的新型的教师163

二、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培训,使之智能结构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164

第五章 教师的心理素养165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素养概述165

一、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的特征166

二、教师职业的性格要求167

三、教师群体社会心理气氛与学校工作168

四、心理健康与教师素养170

五、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影响力170

六、教师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71

七、教师最佳心理状态的把握运用四法173

八、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创造精神174

九、教师课堂应变的心理素养176

第二节 教师性格的修养与自塑177

一、教师的性格及其作用177

二、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与学生品德培养179

三、教师性格素养与学生性格培养180

四、教师的情绪及其控制181

五、教师的意志及其控制183

六、教师性格的修养185

七、教师性格自塑与改塑186

第三节 教师心理素养管理187

一、教师心理素养管理的意义187

二、教师心理素养管理的内容196

第六章 教师的外在素养225

第一节 教师的仪表与风度225

一、教师的外部形象系统225

二、教师的仪表印象227

三、仪表行为229

四、教师的仪表行为230

五、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232

六、教师仪表行为规范的特点235

七、教师仪表行为规范的意义239

八、教师的仪表风度241

九、教师印象整饰的意义249

十、教师印象形成的三种模式251

十一、教师印象整饰的规律和策略253

十二、教师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258

十三、教师个人的课堂仪表259

十四、课堂中教师的美260

十五、教师树立威信的几种错误做法263

第二节 教师的精神面貌概述265

一、教师精神面貌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265

二、教师精神面貌的作用266

第三节 教师精神面貌管理的内容269

一、仪态端庄,稳重大方271

二、谈吐文雅,富有情趣276

三、严肃活泼,庄严亲切284

四、风度优雅,举止从容287

五、衣着朴素,整洁得体291

第四节 教师精神面貌管理方法294

一、加强师德培养,以身作则294

二、从小事做起,事事检点297

第五节 教师的教态行为298

一、教师的教态类型与德育效果298

二、教态三忌300

三、课堂身姿语的运用301

四、影响课堂体态语的主要因素302

五、课堂中的人体语言的意义和作用303

六、体态语言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304

七、教师体态语言的5种表达方式306

八、运用体态语言的四种方式308

九、教师体态语言的五种功能309

十、克服体势呆板的教学311

十一、克服无表情的教学312

十二、课堂上的眉目语314

十三、课堂目光分配技巧315

十四、课堂眉目语的运用技巧316

十五、课堂站姿的操作和应用319

十六、教鞭的使用321

十七、课堂手势语的操作运用322

十八、课堂触摸技巧及其应用324

十九、课堂表情的控制325

二十、课堂情绪的控制328

二十一、课堂情绪调节三式329

二十二、课堂情绪“转传”艺术331

二十三、调控教学心境的艺术333

二十四、情感性教学行为334

二十五、把握教学情感五法336

二十六、课堂注意力分配“四要”339

二十七、课堂焦虑的控制艺术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