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文学研究 第13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唐代文学研究 第13辑
  • 国唐代文学学会,西北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0018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84页
  • 文件大小:370MB
  • 文件页数:1092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代文学研究 第13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唐前诗歌体式和文本研究的思考&葛晓音1

唐代国子学官社会角色变迁及其与文学之关系&吴夏平5

开辟与安顿——唐代文人南方经验中的宗教经验与国族论述&[中国台湾]张蜀蕙35

魏晋隋唐文士佛学修养论略&俞晓红60

唐代任侠风气与文人的人格理想&汪聚应79

论唐代组诗的文体学意义&李正春91

唐代五古长篇对赋体的吸收&余恕诚102

唐诗之“反七律体”说略&薛天纬111

唐代僧人诗格的诗学意义&[中国台湾]萧丽华128

唐代挽歌诗简论&陈光锐144

从唐人咏马画马看古代马的审美文化特质&兰翠156

唐代诗人咏《白头吟》&[韩国]金银雅171

唐诗称引屈原的定量分析&谢模楷182

唐人诗歌传播意识中的阻碍因素&吴淑玲193

韩柳以下唐代记体文演变之考察(提要稿)&[中国台湾]何寄澎206

唐初名士多归东宫或诸王府之历史现象面面观&任海天213

许敬宗诗文系年考&陈冠明222

论王勃的诗序&吴振华238

骆宾王从军西域考辨&杜晓勤260

“胡气”与盛唐诗&高建新273

盛唐地方官吏中的诗人——诗人身份与盛唐诗坛关系研究之二&丁放 袁行霈283

《史通》叙事观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董乃斌296

《薛元超墓志》与初唐宫廷文学述论&胡可先309

论佛禅思想对张说文学观与诗歌创作的影响&张海沙328

张说诗集明代版本传承考&朱玉麒343

神龙开元年间苏颋张说交游考论&林大志366

缘何没有“王湾体”&王志清376

从“唐诗典律史”的诠释视阈看孟浩然诗在唐代诗学上的意义——现今唐诗史撰写、研究之方法论的省思&[中国台湾]侯雅文392

肇自然之性 成造化之功——论王维辋川山水诗的艺术美&张清华413

王维的边塞之行及其边塞诗&王辉斌432

王昌龄的“身境”论——《诗格》析义&[中国台湾]蔡瑜445

李杜与唐代南北文化交流&葛景春470

李白自述待诏翰林相关事由辨析&戴伟华487

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新探&阮堂明499

杜甫在唐代诗学论争中的意义与效应&[中国台湾]廖美玉509

繇唐迄清“贬杜论”之流变——从“诗圣”、“诗史”的角度&袁茹538

穿透夜幕的诗思——论杜诗中的暮夜主题&莫砺锋551

盛唐歌舞大曲的繁荣与杜甫“行”诗之构成&杨晓霭567

杜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始末&王勋成580

杜甫《祭远祖当阳君文》探微&[日本]佐藤浩一584

“天阙”应为“天窥”之误&韩成武589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李杜著录研究&倪培翔597

李颀咏乐诗之价值&隋秀玲620

论岑参诗歌创造奇象奇境的艺术&陶文鹏 陆平630

中晚唐文士隐居江南之风及其影响&景遐东651

论中晚唐文馆与文学&李德辉661

皎然《诗议》考&卢盛江671

韩愈对儒家忠孝观的继承和改变&[中国香港]郑滋斌692

叙述者与作者的离合:韩愈传叙文的叙事学分析&李翰711

韩愈贬潮心迹考论——从比较昌黎《论佛骨表》与傅奕《请除释教书》展开&沈文凡 张德恒722

金末文人对韩门文学的接受——以李纯甫、赵秉文为中心&[日本]高桥幸吉739

礼与法的冲突与平衡——柳宗元《驳复仇议》与唐代复仇传奇的法理意识&查屏球761

理性与逻辑:柳宗元的思维特征——以《驳复仇议》为中心的考察&李芳民781

柳宗元在永州的私人交往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翟满桂797

论柳宗元山水游记气韵之“清”美&管仁福809

论《毛诗》与白居易诗歌观念的经学化&谢建忠817

“白俗”论之两宋流变及其思想文化原因&尚永亮832

白居易的江州体验与庐山草堂的空间建构&[中国台湾]曹淑娟848

自居易事迹系年三则考辨&[韩国]金卿东871

讽谕说“批判化”、爱情说“纯情化”与《长恨歌》主题整合的新尝试&张中宇882

关于元稹《乐府古题序》的几个问题&吴相洲896

诗到元和体变新——元稹次韵律诗刍议&郭自虎904

关于张籍《节妇吟》的本事及异文等问题探讨&刘明华921

张籍诗重出甄补&徐礼节936

论姚合的诗歌及其诗集的版本源流&吴河清 史广超942

清代蒙古诗人博明与其《义山诗话》&米彦青960

论唐传奇的文化精神——兼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独立的文化内涵&吴怀东 余恕诚968

认知诗学视野中的文学传统及其演变:以唐传奇为中心的考察&[新西兰]赵晓寰987

唐人小说“诗笔”义项索辨&崔际银997

试论《莺莺传》的主题——兼论与“情赋”的关系&[日本]下定雅弘1007

从痴情女子负心汉到才子佳人大团圆——《莺莺传》与《霍小玉传》及改编戏曲之对读&李小荣1018

从许棌和李雨燮诗作看现代韩国汉诗的现状&[韩国]金世焕1031

朝鲜后期“唐诗诗意图”表现出来的朝鲜风——南宗文人画的实践与变容&[韩国]琴知雅1041

新见唐佚诗零辑&汤华泉1062

新见唐代墓志中隋唐人经籍辑考&韩震军1072

编后记10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