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引领航向 16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的历史性创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志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468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引领航向 16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的历史性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理论创新使中国共产党充满生机与活力——党的执政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航向1
1.执政理论是指导治国理政的总原则1
2.执政理论关系到执政党的前途命运2
3.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理论的不断探索和实践4
4.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8
5.研究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13
第一章 统领中国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17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17
1.科学发展观是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17
2.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新的时代潮流和国际环境19
3.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占据核心地位21
丰富的思想内涵22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2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2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22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3
5.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指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
卓越的理论创新24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第一次给发展理论作科学命名24
2.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25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概括26
4.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人类发展文明成果的中国化运用与创新28
重大的实践价值29
1.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29
2.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29
3.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30
4.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31
第二章 凝聚民心团结奋斗——以人为本33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33
1.以人为本执政理论的提出33
2.以人为本执政理论提出的重大背景35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36
4.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37
丰富的思想内涵38
1.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38
2.以人为本的实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9
3.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0
卓越的理论创新41
1.以人为本的提出反映了党的执政理论的一个重大变化41
2.以人为本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这些根本问题42
3.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44
4.以人为本构成了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理念45
重大的实践价值46
1.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我们党关注民生、加强民生工程建设46
2.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48
3.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尊重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51
第三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3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53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53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时代背景55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56
丰富的思想内涵58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与特征58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60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主要任务62
卓越的理论创新63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学说63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飞跃65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认识66
重大的实践价值67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67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党的社会治理水平69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有效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70
第四章 树起一面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3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73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73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74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凝聚全民族的力量75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指导意义77
丰富的思想内涵79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79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81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82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84
卓越的理论创新85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新发展85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重大问题87
3.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创新89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新探索90
重大的实践价值92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92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4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力地促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96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正确地引领社会思潮97
第五章 谋求共同发展与繁荣——统筹兼顾99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99
1.统筹兼顾理论的提出99
2.统筹兼顾理论提出的重大背景100
3.统筹兼顾理论的精神实质103
4.统筹兼顾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104
丰富的思想内涵107
1.统筹城乡发展107
2.统筹区域发展108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109
4.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10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12
6.统筹其他重大关系114
卓越的理论创新118
1.统筹兼顾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118
2.统筹兼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方法120
3.统筹兼顾是对辩证思维方式的成功运用121
重大的实践价值123
1.统筹兼顾是对构建和谐社会途径的又一突破123
2.坚持统筹兼顾有益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125
第六章 铸造党的刚强力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28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128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128
2.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持久探讨129
3.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紧迫性131
丰富的思想内涵132
1.全面理解党的执政能力的含义132
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容134
卓越的理论创新137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极大丰富137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对党的执政理论认识的升华139
3.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40
重大的实践价值142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142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国情143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党情145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47
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提高党总览全局的能力148
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推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49
第七章 永葆党的先进本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154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154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提出154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155
3.党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156
4.先进性建设是实施党的领导的根本前提157
丰富的思想内涵159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159
2.党要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160
3.站在时代前列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162
卓越的理论创新163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163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新起点165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升华165
重大的实践价值168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指明了方向168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活力169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推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新的动力170
第八章 用先进知识武装全党——建设学习型政党175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175
1.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提出175
2.高度重视读书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176
3.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179
4.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180
丰富的思想内涵181
1.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具有的品质181
2.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182
3.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任务184
卓越的理论创新186
1.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86
2.建设学习型政党赋予学习以新的内容和机制189
3.建设学习型政党丰富和发展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190
重大的实践价值193
1.建设学习型政党为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可靠保障193
2.建设学习型政党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194
3.建设学习型政党为永葆党的先进性提供了有力支撑195
第九章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7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197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提出197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198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199
丰富的思想内涵200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200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现“五个历史转变”202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04
卓越的理论创新205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205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产业协调发展指引了航向209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转变”210
重大的实践价值213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213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三个转变”214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218
第十章 以智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创新型国家221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221
1.建立创新型国家理论提出的背景221
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迎接世界挑战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223
丰富的思想内涵224
1.创新与创新型国家的丰富内涵224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点226
卓越的理论创新227
1.建设创新型国家反映了我们党对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227
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从战略的高度推动科技发展228
重大的实践价值229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29
2.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232
3.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把加快教育发展作为其基础234
4.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队伍237
第十一章 维护社会发展之大局——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241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241
1.“十二五”伊始,党中央提出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241
2.我国社会问题的广泛存在凸显社会管理的紧迫性243
3.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深化社会改革的战略决策244
4.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45
丰富的思想内涵247
1.科学地把握社会管理的含义与特征247
2.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管理的宗旨249
3.全面认识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251
4.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253
卓越的理论创新257
1.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257
2.社会管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259
重大的实践价值259
1.加强社会管理有力地推动着小康社会建设259
2.社会管理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260
3.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为改善民生提供强大动力262
第十二章 营造民族的精神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64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264
1.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理论的提出264
2.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265
3.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理论的巨大指导意义267
丰富的思想内涵270
1.坚持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70
2.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271
3.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73
4.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275
5.坚持与加强党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领导276
卓越的理论创新277
1.文化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77
2.“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顺乎时势合乎民心的新举措279
3.“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走出去”战略添加了新内容280
重大的实践价值282
1.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282
2.对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产生着积极作用284
3.有力地促进着我国现代传播体系的快速发展285
第十三章 以绿色发展保障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287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287
1.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287
2.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89
3.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的精神实质290
4.践行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292
丰富的思想内涵293
1.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93
2.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95
3.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96
卓越的理论创新297
1.建设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97
2.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现代文明认识的重大发展299
3.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301
4.建设生态文明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303
重大的实践价值304
1.建设生态文明为实施生态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304
2.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解决能源资源问题305
3.建设生态文明为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指明了航向307
4.建设生态文明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310
第十四章 构建农村美好新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13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313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提出313
2.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重大背景316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巨大指导意义317
丰富的思想内涵322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322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原则323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325
4.完善体制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327
卓越的理论创新329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329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马克思主义人本化思想的生动体现330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途径334
重大的实践价值335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保证335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力地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36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337
第十五章 创造世界和平发展环境——构建和谐世界339
引领航向的新理论339
1.构建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及其时代背景339
2.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是新世纪中国外交的新理论340
3.构建和谐世界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需求341
丰富的思想内涵342
1.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342
2.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343
3.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思路344
卓越的理论创新346
1.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是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延伸与发展346
2.构建和谐世界理论进一步指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新形象347
3.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348
4.构建和谐世界是对世界文明多样性思想的丰富349
重大的实践价值351
1.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有益于消除“中国威胁论”351
2.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有益于我国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353
3.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有利于我国与世界各国化解矛盾354
主要参考文献357
热门推荐
- 366543.html
- 949224.html
- 1166512.html
- 2055924.html
- 3803126.html
- 3590864.html
- 260315.html
- 912097.html
- 109174.html
- 3077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5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9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1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5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2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0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8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9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