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的燃烧理论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波)J·Zelkowski原著;袁钧卢,张佩芳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 ISBN:756280110X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的燃烧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 燃料用煤2
1.1 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2
1.2 煤的形成和岩相组成3
1.3 煤化度和成煤系数7
1.4 煤的分类10
1.6 煤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基准换算系数11
1.5.1 可燃物质14
1.5.2 不可燃物质16
1.5.3 挥发分和固定碳17
1.5.4 平均煤样22
1.6 煤的物理性质23
1.6.1 密度23
1.6.2 视密度25
1.6.3 堆积密度、堆积角度和堆积能力26
1.6.4 煤的可磨性27
1.6.5 煤机械粉碎后的粒度分布29
1.6.6 比热容和热导率34
1.6.7 快速脱气的反应热35
1.7 煤的发热量37
1.7.1 恒容高位发热量(燃烧热)和恒容低位发热量(热值)37
1.7.2 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发热量38
1.7.3 标准煤的发热量41
1.7. 4 贮存方式对煤的发热量的影响41
1.8 煤的反应动力学性质42
1.9 燃烧空气消耗量和烟气生成量46
2.1 脱气、着火和燃烧中的物理过程47
2 煤燃烧的理论基础47
2.1.1 脱气48
2.1.2 挥发分的着火和燃烧49
2.1.3 固定碳的燃烧50
2.1.4 粉煤-空气混合物的着火51
2.2.1 脱气强度52
2.2.2 着火和燃烧58
2.2 脱气和燃烧动力学的研究方法61
2. 3 固体碳燃烧的两个基本问题68
2.3.1 扩散区或动力区68
2.3.9 先生成一氧化碳还是直接生成二氧化碳70
2.4 煤燃烧的理论73
2.4.1 脱气和燃烧的速度73
2.3. 3 Traustel定义的煤的比反应活性73
2.4.2 影响煤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76
2.4.3 Arrhenius函数77
2.4.4 非等温脱气78
2.4.5 脱气动力学常数的计算80
2.4.6 着火参数:着火时间、温度和着火时的脱气程度84
2.4.7 挥发分和固定碳燃烧的等温反应89
2.4.8 粉煤-气体混合物的着火与燃烧90
2.4.9 煤燃烧的数学模型93
2.4.10 热稳定燃烧和热不稳定燃烧95
2.4.11 Nusselt燃烧扩散理论96
2.4.12 化学反应和分子扩散对燃烧的影响101
2.4.13 粒度和反应活性对燃烧特性和燃烧温度的影响105
2.4.14 不同粒度的固体碳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条件下燃尽程度的计算108
2.4.15 小颗粒煤结焦热的测定109
2.4.16 单颗粒的着火和燃烧模型111
2.4.17 单颗粒煤着火和燃烧的简化计算举例112
2.5 粉煤火焰的数学模型120
2.5.1 火焰数学模型的建立123
2.5.2 粉煤火焰模型举例125
3 煤的燃烧技术131
3.1 固定床炉134
3.1.1 固定床炉炉型134
3.1.2 链条炉中的燃烧过程136
3.1. 3 链条炉的燃烧工艺特征138
3.2 沸腾床燃烧146
3.2.1 工艺原理147
3.2.2 工业应用实例154
3.2.3 沸腾炉工况158
3.2.4 灰渣与除尘161
3.3 煤粉炉161
3.3.1 粉煤燃烧工艺163
3.3.2 煤粉炉炉型169
3.3.3 煤粉炉主要部件及其在煤燃烧时的作用181
3.3.4 磨煤机183
3.3.5 粉煤输送系统190
3.3.6 粉煤燃烧器197
3.3.7 直流式燃烧器的重要特征201
3.3.8 直流式燃烧器组的高度、烧嘴区域负荷及火焰温度203
3.3.9 旋流式燃烧器的重要特征208
3.3.10 炉膛217
3.3.11 炉膛尺寸219
3.3.12 切圆炉中的流动状况223
3.4 结渣与污染228
3.4.1 燃料无机成分在炉膛中的转化233
3.4.2 结渣机理235
3.4.3 煤灰化学组成对结渣的影响237
3.4.4 某些物理参数对结渣的影响241
3.4.5 燃烧条件对燃烧残渣的影响249
3.4.6 煤结渣性指数与测定方法(间接法)251
3.4.7 测定结渣性的直接方法262
3.6 燃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生成及其减少的可能性267
3.5.2 减少硫排放的一级措施271
3.5.3 氮氧化物的生成273
3.5.4 燃料氮转化为NO的转化率276
3.5.5 与NO生成有关的煤的燃烧特点279
3.5.6 燃烧温度和空气过剩系数对煤中氮转化为NO的转化率的影响283
3.5.7 NO在碳上的分解288
3.5.8 分段燃烧对燃料氮转化为NO转化率的影响289
3.5.9 燃煤时NOX的排放290
3.5.10 燃烧工艺上减少NO生成的可能性292
3.6 煤燃烧的进一步发展293
符号表295
参考文献300
附录1 煤质分析方法概述311
附录2 煤燃烧实用计算方法(附实例)314
附录3 煤燃烧计算所需的一些数据319
3.5.1 硫氧化物的生成369
热门推荐
- 899525.html
- 1912280.html
- 1277561.html
- 2002101.html
- 1959640.html
- 997092.html
- 1693585.html
- 1634737.html
- 2166682.html
- 2998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1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6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2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0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7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5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1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8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