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
  • 姚益龙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662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4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企业-信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3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3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4

一、信用及其种类划分4

二、企业信用6

三、企业成长性及其量化指标8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9

第四节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点10

第二章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综述11

第一节 企业信用量化理论——信用风险度量与控制11

一、基于信用能力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13

二、基于信用意愿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15

第二节 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及作用机制17

一、企业成长理论研究17

二、企业成长因素研究20

三、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作用的相关研究22

四、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24

第三节 企业成长量化理论26

第三章 企业信用风险和信用评级29

第一节 企业信用风险形成机制29

一、企业外部机制29

二、企业内部机制30

第二节 信用风险系统的特性30

一、信用风险的特点31

二、企业信用风险的具体表现31

第三节 信用评级32

一、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原则32

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内容34

三、信用评级方法35

第四节 信用风险量化分析模型及相互比较39

一、KMV模型40

二、Credit Metrics模型41

三、Credit Risk+模型43

四、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CPV模型)44

五、信用风险模型之间的比较45

第四章 基于累积Logistic回归的上市公司信用评级模型研究47

第一节 公司违约风险测度的研究进展47

第二节 基于累积Logistic回归的上市公司信用评级模型49

一、指标选取49

二、数据处理——因子分析法50

三、模型设定51

第三节 模型实证结果及分析52

一、样本选择范围及数据来源52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52

三、实证模型预测准确度检验56

第四节 结论与模型的局限57

第五章 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归因分析59

第一节 公司成长性的考察因素59

一、行业结构因素59

二、企业因素60

第二节 企业成长因素的实证研究62

一、样本范围和数据来源63

二、研究指标63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63

第六章 上市公司信用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67

第一节 企业成长性研究的思路67

第二节 企业信用意愿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68

一、模型设定68

二、公司成长性的度量68

三、企业成长性归因分析69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70

第三节 企业信用能力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71

一、模型设定71

二、模型合理性检验71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72

第七章 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研究——一个博弈论的角度75

第一节 博弈框架下的企业信用作用机制原理75

一、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75

二、企业信用作用机制模型——KMWR模型76

第二节 博弈分析框架下的企业失信原因79

一、企业信用博弈分析79

二、企业信用不良原因探析80

第三节 信用中介机构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83

一、信息不对称与失信行为83

二、信息不对称与信用中介83

第四节 我国信用评估机构的主要问题84

一、评估主体不独立,信息可信程度低85

二、评估方法和标准不统一,评估结果不可比85

三、公共数据开放度低,评估机构征信难度大86

第八章 解决企业信用问题的博弈论角度——发展行会中介与企业信用87

第一节 行业协会及其优势87

第二节 发挥行会信息优势的可行性分析88

一、前提假设88

二、行会—银行间的博弈分析89

三、行会—企业间的博弈分析90

第三节 行会中介博弈分析结论93

第九章 企业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95

第一节 企业信用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95

第二节 企业信用制度的发展模式96

一、美国的市场模式96

二、欧洲的公共模式97

三、日本的会员制模式98

四、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98

第三节 企业信用制度的法律规范99

第四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100

一、美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100

二、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101

第十章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103

第一节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103

一、政府部门的职责103

二、中介机构的职责105

第二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完善105

一、宏观层面的信用建设与完善106

二、微观层面的信用建设与完善107

第十一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111

第一节 企业成长归因分析111

第二节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性分析112

一、信用意愿对企业成长的实证结果112

二、信用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实证结果113

第三节 信用缺失的博弈分析113

第四节 企业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114

第五节 政策建议115

一、发展信用中介与行会中介115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116

附录1:比率分析法和单变量分析模型的案例研究117

附录2:某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方法123

附录3:相关数据表格129

参考文献135

后记1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