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塔河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塔河县志
  • 朱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2596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91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9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塔河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3

大事记11

第一编 建置49

第一章 沿革49

第一节 历史演变49

第二节 建置隶属51

第二节 境域变化53

第一节 地理位置53

第二章 区域53

第三章 行政区划54

第一节 区划演变54

第二节 现行区划55

第四章 城镇55

第一节 县城55

第二节 绣峰镇56

第三节 瓦拉干镇57

第四节 盘古镇58

第一节 十八站鄂伦春族乡59

第五章 乡村59

第二节 开库康乡60

第三节 依西肯乡61

第四节 村屯62

第六章 地名63

第一节 地名工作63

第二节 地名考述65

第二编 自然地理71

第一章 地质71

第一节 地层71

第二节 岩石74

第三节 构造76

第二章 地貌76

第一节 地貌类型77

第二节 山脉77

第三章 气候81

第一节 气候特征81

第二节 气温81

第三节 降水83

第四节 日照87

第五节 风89

第六节 湿度 蒸发90

第七节 霜91

第八节 地温冻土92

第九节 结冰93

第十节 灾害性天气94

第十一节 气候区划95

第十二节 物候97

第十三节 极光白夜98

第四章 水文99

第一节 地表水99

第二节 地下水116

第五章 土壤130

第一节 土壤分类130

第二节 土壤分布131

第三节 土壤利用131

第六章 植被133

第一节 植被分布133

第二节 植被类型133

第三节 森林类型135

第四节 森林植被区划138

第一节 药用材料资源139

第七章 植物资源139

第二节 纤维、饲料植物资源140

第三节 单宁植物资源140

第四节 芳香油植物资源140

第五节 油料植物资源140

第六节 饮料、色素、果酒植物资源140

第七节 农药植物资源141

第八节 其它经济植物资源141

第八章 动物资源141

第一节 节肢动物141

第三节 爬行动物142

第二节 两栖动物142

第四节 鸟类动物143

第五节 兽类动物148

第六节 鱼类动物150

第七节 动物保护154

第九章 矿产资源155

第一节 沙金矿155

第二节 煤矿155

第三节 膨润土矿155

第六节 粘土矿156

第四节 陶粒粘土岩矿156

第五节 麦饭石矿156

第七节 其它矿种157

第十章 自然灾害158

第一节 水灾158

第二节 其它灾害160

第三编 综合经济165

第一章 经济环境165

第一节 自然环境165

第二节 人文环境167

第三节 经济优势169

第二章 经济发展171

第一节 发展水平171

第二节 经济效益174

第三章 经济结构179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179

第二节 产业结构180

第三节 流通结构180

第四章 收入分配182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182

第二节 国民收入184

第五章 投资建设185

第一节 投资比例185

第二节 历年投资185

第六章 经济管理186

第一节 计划管理186

第二节 社会商品管理188

第三节 统计监督189

第七章 人民生活190

第一节 农民生活190

第二节 职工生活191

第四编 林业199

第一章 森林资源199

第一节 资源概况199

第二节 资源调查200

第三节 规划设计201

第二章 林业区划202

第一节 局境区划202

第二节 林场区划202

第一节 经营区划203

第三章 森林经营203

第三节 林种区划203

第二节 经营措施204

第三节 森林更新205

第四节 人工造林207

第五节 森林抚育209

第六节 采种育苗210

第四章 森林保护214

第一节 依法护林214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215

第二节 林政管理215

第五章 调查设计218

第一节 森调机构218

第二节 伐区调查218

第三节 营林调查219

第六章 木材生产220

第一节 机构沿革220

第二节 准备作业220

第三节 林木采伐223

第四节 伐区集材227

第五节 装车场地228

第七节 伐区管理229

第六节 伐区清理229

第八节 抢采抢运火烧木232

第九节 木材运输236

第七章 木材销售23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39

第二节 木材销售239

第三节 贮木场244

第四节 贮木场管理247

第二节 营林机械251

第八章 机电设备251

第一节 采运机械251

第三节 林产工业设备252

第四节 多种经营机械252

第五节 基本建设机械252

第六节 机械检修252

第七节 机电设备管理254

第八节 技术人员管理254

第九章 林业财务255

第一节 机构及编制255

第三节 资金管理256

第二节 会计核算256

第四节 成本核算260

第五节 利润262

第六节 营林265

第七节 特大火灾、水灾损失267

第八节 工业总产值268

第十章 多种经营269

第一节 机构设置269

第二节 种植业271

第三节 养殖业275

第四节 加工业276

第五节 采集(掘)业277

第十一章 林业机构278

第一节 林管区278

第二节 林业局279

第三节 经营所283

第四节 林场285

第五编 森林防火293

第一章 防火建置293

第一节 防火机构293

第二节 防火队伍294

第三节 设施设备296

第二章 林火预防297

第一节 预防措施297

第二节 险区布防298

第三章 林火扑救299

第一节 预案编制299

第二节 灭火方法300

第三节 火场清理301

附:“五·六”特大森林火灾307

第一节 土地开发321

第一章 农业生产321

第六编 农业321

第二节 土地占有322

第三节 土地改革323

第四节 互助合作323

第五节 人民公社324

第六节 联产承包325

第七节 农业技术325

第八节 作物产量328

第九节 收益分配329

第一节 农具331

第二章 农业机械331

第二节 农机332

第三节 农机管理333

第三章 畜牧业335

第一节 畜牧机构335

第二节 繁育改良336

第三节 饲养管理339

第四节 疫病防治340

第三节 捕捞342

第二节 养鱼342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342

第四章 渔业342

第五章 水利343

第一节 水利机构343

第二节 护岸工程343

第三节 堤坝工程344

第四节 改水工程345

第五节 防汛345

附:塔河县农业后备资源调查346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354

第一章 工业结构354

第七编 工业354

第二节 轻重工业结构355

第三节 行业结构355

第二章 工业管理3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6

第二节 管理制度356

第三节 企业管理357

第四节 经济效益358

第一节 木材采运业359

第三章 森林工业359

第二节 木材加工业360

第四章 机械电力工业362

第一节 机械工业362

第二节 电力工业363

第五章 采金工业365

第一节 沿革365

第二节 金矿探查366

第三节 黄金生产367

第四节 金矿简介368

第二节 缝纫业369

第六章 其它工业369

第一节 印刷厂369

第三节 食品工业370

第四节 饮料、酒生产370

第五节 建材工业370

第七章 乡镇企业3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71

第二节 管理形式372

第三节 产品产量372

第一节 驿路378

第二节 黄金之路378

第八编 交通邮电378

第一章 古道378

第三节 驿站管理379

第二章 公路381

第一节 公路建设381

第二节 公路运输385

第三节 公路管理389

第四节 运输工具394

第一节 铁路线段396

第三章 铁路396

第二节 路区机构397

第三节 铁路货运400

第四节 铁路客运402

第四章 桥梁隧道405

第一节 桥梁405

第二节 隧道407

第五章 邮政407

第一节 沿革407

第二节 邮运投递409

第三节 邮政业务412

第六章 电信414

第一节 电报414

第二节 电话415

第九编 财政金融421

第一章 财政4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21

第二节 财政体制422

第三节 财政收支422

第四节 财政管理425

第五节 国债发行425

第六节 审计监督426

第二章 税收427

第一节 机构427

第二节 税制改革428

第三节 税收征管430

第三章 金融434

第一节 金融机构434

第二节 货币437

第三节 工商信贷440

第五节 基建拨贷442

第四节 农村信贷442

第六节 城乡储蓄443

第七节 金融管理444

第四章 保险453

第一节 保险种类453

第二节 保险收入454

第三节 保险赔款454

第十编 商业460

第一章 商业460

第一节 私营商业460

第二节 集体商业461

第三节 国营商业465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480

第二章 粮食482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2

第二节 粮食政策484

第三节 粮油调运485

第四节 粮食储存488

第五节 粮油供应489

第六节 粮油管理492

第一节 机构494

第三章 物资494

第二节 金属材料供应495

第三节 机电设备供应495

第四节 建筑材料供应496

第五节 化工原料供应497

第六节 物资仓储497

第七节 废旧金属回收497

第四章 能源498

第一节 机构沿革498

第二节 能源管理5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509

第十一编 工商管理509

第一章 工商509

第二节 企业登记510

第三节 个体工商管理511

第四节 集贸市场管理514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515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516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516

第一节 物价体制517

第二节 物价政策517

第二章 物价517

第三节 物价管理518

第四节 物价调整518

第五节 商品价格519

第三章 技术监督525

第一节 管理机构525

第二节 标准化525

第三节 计量演变526

第四节 计量管理526

第五节 质量监督527

第一节 市政建设531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531

第一章 县城建设531

第二节 公用设施534

第三节 房屋建设536

第四节 质量监督540

第二章 乡镇建设543

第一节 集镇建设543

第三章 县城管理544

第一节 城区规划544

第二节 乡村建设544

第二节 环卫管理545

第四章 房产管理546

第一节 房屋管理546

第二节 住房分配548

第三节 房租金收缴548

第四节 楼房供暖549

第五章 建筑业549

第一节 建筑队伍549

第六章 灾后复建550

第一节 火灾复建550

第二节 设备技术550

第二节 水灾复建551

第七章 土地管理5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551

第二节 土地权属551

第三节 地籍552

第四节 土地定级与地价测算552

第八章 环境保护553

第一节 污染553

第五节 土地档案553

第二节 危害554

第三节 治理554

第四节 征收超标排污费555

第十三编 党政社团559

第一章 中共塔河县地方党组织559

第一节 组织发展559

第二节 组织系统560

第三节 党员概况570

第四节 代表大会573

第五节 党员教育576

第六节 整党整风577

第七节 纪律检查579

第八节 行政监察581

第九节 统一战绩581

第十节 表彰活动582

第二章 社会团体583

第一节 农民组织583

第二节 工人组织583

第三节 青年组织588

第四节 妇女组织591

第五节 科技组织594

第六节 个体劳动者组织595

第七节 其它群众团体595

第十四编 政权政事600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600

第一节 代表选举600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601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603

第四节 人大代表活动605

第五节 代表议案和群众来信来访606

第一节 体制沿革607

第二章 行政机构607

第二节 人民政府609

第三节 基层政权615

第四节 施政制度616

第五节 人民信访618

第三章 人民政协622

第一节 机构设置622

第二节 政协会议623

第三节 重要活动625

第一节 机构设置631

第一章 公安631

第十五编 公安司法631

第二节 治安管理632

第三节 经济保卫635

第四节 刑事侦察635

第五节 森林保卫637

第六节 预审工作637

第七节 监所管理638

第八节 城镇消防638

第十节 十八站林业公安局639

第九节 交通管理639

第十一节 重大案件641

第二章 检察643

第一节 检察机构643

第二节 刑事检察644

第三节 经济检察647

第四节 法纪检察647

第五节 监所检察647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沿革648

第三章 审判648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648

第二节 刑事审判649

第三节 民事审判649

第四节 经济审判649

第五节 告申、信访接待650

第六节 行政审判650

第七节 执行工作650

第八节 十八站林业地区法院650

第一节 司法机构651

第二节 法制教育651

第四章 司法行政651

第三节 人民调解652

第四节 法律公证653

第五节 律师业务654

第六节 十八站林业局司法行政654

第十六编 外事 军事657

第一章 边界纠纷657

第一节 领土争端657

第二节 签约划界658

第三节 逼签条约658

第二节 定察边制度659

第二章 边境管理659

第一节 立界碑659

第三节 卡伦防哨660

第四节 国境监视队661

第五节 机构设置661

第六节 岛屿管理661

第七节 证件管理662

第八节 界江作业管理662

第九节 群众教育663

第一节 中方越境事件664

第三章 涉外事件664

第二节 苏方越境事件665

第三节 岛屿事件665

第四章 外事活动667

第一节 外事机构667

第二节 国际支援667

第三节 友好往来668

第五章 人民武装668

第一节 机构沿革668

第三节 征兵669

第二节 驻军669

第四节 民兵670

第十七编 民政675

第一章 民政675

第一节 机构675

第二节 基层组织675

第二章 优抚676

第一节 优待抚恤676

第二节 拥军优属676

第一节 复员军人安置677

第二节 孤寡老人安置677

第三章 安置677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678

第四章 救灾678

第一节 救灾678

第二节 救济679

第三节 救灾募捐681

第四节 支援外地灾区681

第五节 扶贫扶优681

第六节 社会福利682

第二节 丧葬管理683

第五章 婚丧管理683

第一节 婚姻登记683

第三节 烈士陵园管理684

第十八编 劳动人事687

第一章 管理机构687

第一节 劳动机构687

第二节 人事机构688

第二章 劳动力管理688

第一节 招录形式688

第二节 职工队伍689

第三节 定员定额693

第四节 劳动力调配694

第五节 劳动就业694

第六节 职工培训695

第三章 干部队伍698

第一节 编制698

第二节 任用701

第三节 考核701

第四节 职称评定701

第五节 离退703

第四章 工资管理705

第一节 工资705

第二节 津贴707

第三节 补贴708

第四节 奖金709

第五章 劳保福利710

第一节 劳保福利710

第二节 劳动保护711

第一节 安全监察机构712

第二节 安全生产712

第六章 劳动安全712

第十九编 文化717

第一章 文化事业717

第一节 文化馆、文化站717

第二节 图书馆719

第三节 新华书店720

第四节 电影放映720

第五节 档案馆722

第二章 文化活动723

第一节 群众文化723

第二节 文艺创作724

第三节 文艺演出727

第四节 民间文学729

第五节 方志编纂729

第三章 新闻事业732

第一节 广播732

第二节 电视733

第四章 遗址 文物735

第一节 遗址735

第二节 文物736

第二节 幼儿教育739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739

第二十编 教育科技739

第一章 教育739

第三节 小学教育740

第四节 中学教育747

第五节 专业教育752

第六节 高等教育759

第七节 工农教育760

第八节 师资队伍762

第九节 招生考试764

第十节 教育经费764

第一节 科技机构766

第二章 科技766

第二节 科技队伍769

第三节 科研项目与经费771

第四节 科技成果773

第二十一编 卫生体育777

第一章 医疗卫生777

第一节 卫生机构777

第二节 医疗单位778

第三节 医疗队伍785

第四节 医疗设备786

第五节 医疗制度788

第二章 医药 药政790

第一节 医药790

第二节 药政791

第三章 防疫791

第一节 防疫机构791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792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793

第四节 结核病防治796

第五节 妇幼保健797

第六节 公共卫生799

第四章 体育801

第一节 体育机构801

第二节 学校体育802

第三节 群众体育803

第四节 场地设施804

第五节 体育竞赛804

第六节 业余训练806

第一章 人口809

第一节 历代人口809

第二十二编 社会809

第二节 人口分布811

第三节 人口构成813

第二章 计划生育8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817

第二节 人口控制818

第三节 生育政策819

第三章 民族821

第一节 汉族821

第二节 少数民族822

第三节 宗教823

第四章 风尚习俗824

第一节 生活习俗824

第二节 岁时习俗825

第三节 礼仪习俗826

第四节 禁忌827

第五章 方言俗语828

第一节 方言828

第二节 歌谣830

第三节 谚语831

第五节 歇后语835

第四节 俗语835

第二十三编 鄂伦春族841

第一章 社会沿革841

第一节 族源841

第二节 族称842

第三节 氏族组织843

第四节 旗制管理843

第五节 下山定居845

第六节 区域自治846

第一节 经济体制847

第二章 民族经济847

第二节 生产活动848

第三节 商贸853

第四节 农业856

第五节 多种经营858

第六节 乡办企业859

第三章 民情习俗861

第一节 生产习俗861

第二节 生活习俗862

第三节 信仰习俗864

第一节 文化场所866

第四章 文化体育866

第二节 民族文学867

第三节 民族艺术870

第四节 民族体育871

第五章 民族教育872

第一节 学校教育872

第二节 成人教育874

第六章 卫生防疫874

第一节 医疗机构874

附录:刚通事件875

第二节 结核病防治875

第二十四编 人物879

第一章 人物传879

第二章 英模人物894

第三章 英模名录896

第四章 烈士名录897

附录901

塔河设治文告901

表格索引905

后记9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