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为的调控:行为主义心理学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本禹,修巧燕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6233X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为的调控:行为主义心理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坎特:交互作用行为主义287
第一节 坎特传略 288
一、学术生涯288
二、主要著述289
三、思想渊源292
第二节 交互作用行为主义的假设系统 295
一、原假设296
二、元假设297
三、具体假设 299
第三节 交互作用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 300
一、心理事件300
二、交互行为场302
三、交互作用史的发展阶段312
第四节 对交互作用行为主义的评价 320
一、理论贡献320
二、理论局限323
三、历史影响325
第八章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328
第一节 斯金纳传略 328
一、学术生平328
二、主要著述331
三、思想来源332
第二节 操作行为主义体系334
一、行为与操作性行为334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336
三、行为分析方法339
四、强化观344
五、言语行为350
第三节 操作行为原理的推广和应用352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352
二、心理治疗观 354
三、行为控制与社会改造356
第四节 对操作行为主义的评价358
一、主要贡献358
二、主要局限363
三、主要影响366
第九章 新行为主义的新发展370
第一节 新古斯里学派370
一、埃斯蒂斯:刺激抽样理论371
二、布什和莫斯特勒:学习的随机模型377
三、谢菲尔德对古斯里理论的发展382
四、沃克斯对古斯里理论的系统化383
第二节 新托尔曼学派 387
一、塞利格曼:选择准备原理与习得性无助学说387
二、加西亚:刺激适合性原则390
三、博尔斯:物种特定性防御反应研究392
四、宾德拉:中枢动机状态的研究394
第三节 新赫尔学派 396
一、斯彭斯:学习的行为理论396
二、阿姆泽尔:无奖赏的挫折理论400
三、米勒和多拉德:驱力—线索—反应—强化学习理论403
四、莫勒:学习的二因素理论406
第四节 坎特的传人 410
一、普龙科对坎特学说的宣传410
二、史密斯对坎特学说的推广411
第五节 斯金纳的学生 413
一、雷诺兹:行为对比效应研究413
二、特勒斯:无错误辨别学习研究415
三、普雷马克:强化的优势和可逆性理论416
第十章 班杜拉:社会认知学习理论418
第一节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兴起 418
一、传统行为主义的危机与衰落419
二、早期社会学习理论的传承与影响420
三、认知革命的兴起与影响420
第二节 班杜拉传略 421
一、早年生活与求学之路421
二、学术生涯与学术贡献424
三、婚姻与家庭生活426
第三节 社会学习理论 427
一、观察学习的特点及其类型427
二、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429
第四节 社会认知理论 431
一、人性的三元交互决定论432
二、人的能动性或意向性能力433
第五节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436
一、自我效能的概念和性质437
二、自我效能的结构与测量444
三、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447
四、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452
第六节 对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评价456
一、主要贡献456
二、主要局限460
第十一章 罗特和米契尔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462
第一节 罗特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 462
一、罗特传略462
二、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的提出465
三、人格的基本假设466
四、人格结构及其相互关系470
五、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的应用477
六、简要评价484
第二节 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488
一、米契尔传略488
二、关于满足延宕的研究490
三、认知社会学习的个体变量494
四、认知原型方法497
五、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500
六、简要评价504
第十二章 斯塔茨:心理行为主义508
第一节 斯塔茨传略 508
一、学术生平508
二、主要著作510
三、思想来源514
第二节 心理学的整合观:心理行为主义 516
一、心理学分裂或不统一原因的分析516
二、整合的哲学:统一的实证主义519
三、心理学整合观的演变523
第三节 心理行为主义:多水平的理论与方法 526
一、生物学水平527
二、动物学习水平527
三、人类学习水平528
四、社会交互作用水平530
五、儿童发展水平531
六、人格水平531
七、心理测量水平533
八、变态心理学水平534
九、行为治疗水平535
第四节 对心理行为主义的评价 536
一、主要贡献536
二、主要局限537
结语541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历史地位541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整合544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特征548
参考文献 554
后记 581
热门推荐
- 2515611.html
- 1231434.html
- 1862203.html
- 1614810.html
- 1953993.html
- 132823.html
- 1473663.html
- 2327332.html
- 380520.html
- 2569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9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58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6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0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3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7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2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9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