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亚儒学 批判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亚儒学 批判与方法
  • 子安宣邦著;陈玮芬译 著
  • 出版社: 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ISBN:95701725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亚儒学 批判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东亚」概念与儒学1

一、「东亚」概念与日本1

二、发现「东亚」3

三、作为文化概念的「东亚」6

四、文化性「东亚」概念的内涵8

五、帝国日本与「东亚」概念10

六、「东亚」和「儒学」——迈向多元性的观点15

七、从实存的「东亚」到方法的「东亚」17

《近世日本儒学与方法的视野》19

第二章 日本朱子学究竟何事?——贝原益轩与近世知识的成立19

一、对日本朱子学的提问19

二、《百一新论》与近代知识的重构22

三、贝原益轩与教条的出现25

四、朱子「理性世界」的重构28

五、「博学」与仁31

第三章 伊藤仁斋与「人文时代」的《论语》解——从「知天命」说谈起37

一、五十岁与「知命」37

二、「天命」与理学语言39

三、「天命」与人生的关怀41

四、孔子发言的「事例」44

五、「命」字的语法歧异47

六、仰而见「天」51

第四章 作为「事件」的徂徕学——思想史方法的再省55

一、为何是徂徕?55

二、思想史式的讲述57

三、解读的转换58

四、作为「事件」的论述59

五、内在意义的解读60

六、作为「事件」的徂徕学61

第五章 何谓鬼神论——谈有鬼与无鬼65

一、鬼神栖息之处65

二、鬼神论与该言论的变迁67

三、解释鬼神的言论68

四、鬼神的言论化69

五、无鬼论的言论71

六、有鬼论的论点72

七、徂徕的鬼神论与国家神道73

《近代日本与儒学的表象》75

第六章 「儒教的成立」与「儒教的本质」75

第七章 近代日本「儒教」的表象85

一、「儒教」是如何被表象的?85

二、津田左右吉和武内义雄87

三、描述「儒教」时的了然性89

四、「日本化」一辞的意涵92

五、关于「日本式儒教」的叙述94

六、津田对「东洋文化」的批判96

七、津田所表象的「儒教」98

第八章 日本的儒学传统与近代汉语的成立——「伦理」概念的出现及其儒教性重构101

一、「伦理」概念的出现101

二、首先出现了「伦理学问题」103

三、「伦理学」式学说的架构105

四、「日本道德」的提倡108

五、儒教式「伦理」概念的重构111

六、「伦理」之解释学的诞生113

《近代日本与东亚像、中国像》117

第九章 黑格尔「东洋」概念的紧箍咒117

一、《武士道》与黑格尔117

二、东洋式专制121

三、回异于西洋的东洋125

四、「脱亚」的文明论结构129

五、东亚国际秩序的再建133

六、近代日本与「东洋」概念136

第十章 昭和时期的日本与「东亚」概念142

一、「东亚」术语142

二、文化史上的「东亚」144

三、「东亚共同体」理念147

四、由「东亚」到「大东亚」152

五、「东亚」消失,由「东亚细亚」取而代之?155

第十一章 硕大的他者——近代日本的中国观160

一、硕大的他者——中国160

二、十八世纪日本的中国观163

三、近代日本的脱亚论战略166

四、二十世纪前期的日本与中国167

五、对「他者中国」的认知观点169

六、结语171

第十二章 近代中国与日本及孔教——孔教国教化问题与对中国的认识173

一、康有为与孔教国教化173

二、所谓「孔子教国教化」176

三、服部宇之吉与孔子教论179

四、孔子与帝国一统的理念182

五、日本国家之天命184

六、中国伦理之根柢185

七、儒教何去何从?187

八、与儒教共生的中国社会190

九、支那已经腐败不堪192

十、中国民众与道教194

跋:子安宣邦对东亚「近代性」的再思考&黄俊杰199

名词索引215

人名索引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