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翻译学探索 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与认知制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业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2847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翻译-研究;认知科学-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认知翻译学探索 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与认知制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认知科学与翻译研究1
1.0 引言1
1.1 第一代认知科学简述2
1.2 第二代认知科学简述5
1.3 认知科学背景下的翻译研究简述12
1.4 本书的研究动因、研究课题和框架16
第二章 翻译的创造性及其语言与认知基础21
2.0 引言21
2.1 回顾翻译的创造性研究22
2.1.1 翻译创造性研究的三个转向23
2.1.2 翻译创造性的微观体现27
2.1.3 以往翻译创造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翻译的认知创造性29
2.2 两代认知科学背景下的翻译创造性35
2.2.1 第一代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语言与翻译创造性35
2.2.2 第二代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语言和翻译的创造性42
2.3 本章结语51
第三章 图式与例示:翻译单位和翻译对的基本认知构成54
3.0 引言54
3.1 翻译单位研究的进一步反思54
3.1.1 对于最小翻译单位的搜寻:原子主义(atomism)与还原主义(reductionism)54
3.1.2 多层次、语境化的动态翻译单位56
3.1.3 翻译单位研究中的对立与出路57
3.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单位表征60
3.2.1 以使用为基础的语言模式(usage-based model)60
3.2.2 语言单位的图式与例示61
3.2.3 语言单位表征的涉身认知基础与网络式表征65
3.3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对和翻译单位68
3.3.1 翻译对中原文单位和译文单位之间的图式—例示关系69
3.3.2 对翻译单位及其与翻译对关系的重新认识84
3.4 创造性翻译中基于互通概念图式的多样化例示:从单位到话语的跨越89
3.5 本章结语91
第四章 创造性翻译中的互通概念图式及其多样化例示93
4.0 引言93
4.1 创造性翻译中的意象图式与例示95
4.1.1 意象图式的定义及其在翻译中的基础作用95
4.1.2 《红楼梦》翻译中“脸”的意象图式及其多样化例示98
4.1.3 讨论118
4.1.4 小结119
4.2 创造性翻译中的隐喻图式与例示120
4.2.1 引言120
4.2.2 隐喻的系统性与图式—例示级阶121
4.2.3 情感隐喻的组织系统和图式—例示级阶123
4.3 创造性翻译中的转喻图式与例示141
4.3.1 引言:传统研究中的转喻和转喻翻译141
4.3.2 转喻的认知语言学定义141
4.3.3 邻接关系与转喻图式—例示的级阶146
4.3.4 创造性翻译中的转喻图式及其多样化例示147
4.4 语块翻译中的互通概念图式与例示169
4.4.1 引言169
4.4.2 语块的定义170
4.4.3 语块翻译的相关研究171
4.4.4 语块的概念图式与例示172
4.4.5 语块的概念图式—例示级阶与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175
4.4.6 语块概念图式的可及性和明晰性与翻译策略179
4.4.7 小结180
4.5 互通概念图式的允准例示能力及其会通作用181
4.6 本章结语184
第五章 创造性翻译的交互语境、动态识解与表情力185
5.0 引言185
5.1 情景化作用下的图式186
5.2 交互语境下的识解与表情意义188
5.3 基于交互语境的识解分类194
5.3.1 语境建构的二分法:基底—侧面(base-profile)194
5.3.2 百科认知域和入域识解195
5.3.3 自我中心性、在场语境和入场识解197
5.4 创造性翻译中的动态识解与表情力202
5.4.1 创造性翻译中的基底—侧面截显与表情力202
5.4.2 创造性翻译中的入域识解与表情力204
5.4.3 创造性翻译中的入场识解与表情力217
5.5 创造性翻译中多样化识解的相互作用与表情力235
5.6 本章结语240
第六章 识解的偏好型式、层级关联与创造性翻译中的系统性识解转换242
6.0 引言:识解的规约制约与偏好识解型式242
6.1 基于意象图式的偏好识解型式244
6.2 汉英语言主观化识解的偏好差异与创造性翻译的识解转换245
6.3 汉英两种语言偏好的本体范畴化型式与创造性翻译中的识解转换254
6.3.1 引言254
6.3.2 汉英本体范畴化型式的差异与对立256
6.3.3 本体范畴化型式的对立与翻译中的识解转换257
6.4 本体范畴化型式与其他识解方式之间的层级关联271
6.5 本章结语276
第七章 创造性翻译的三度认知空间与合成概念化278
7.0 引言278
7.1 认知心理学的双语表征研究和翻译研究279
7.1.1 双语表征的模型279
7.1.2 以往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281
7.2 Paradis的三分存储—独立系统假说282
7.3 对三分存储—独立系统假说的质疑285
7.4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双语表征空间与互通概念基础空间289
7.4.1 语言表征空间的构成289
7.4.2 语言与概念化的关系289
7.4.3 基于涉身认知观的互通概念基础与双语表征空间:语言和概念化的共性与个性291
7.4.4 新的三度认知空间模型300
7.5 三个空间的互动与创造性翻译中的合成概念化302
7.5.1 三个空间的互动302
7.5.2 两种语言偏好的识解型式在创造性翻译中的博弈304
7.5.3 创造性翻译中的合成概念化314
7.6 本章结语325
第八章 创造性翻译的认知制约与三个认知原则327
8.0 引言327
8.1 创造性翻译的认知制约与解释相似原则的认知理据329
8.1.1 图式的基本认知限定330
8.1.2 识解转换的完形特征332
8.2 三个认知原则在创造性翻译中的体现及其对具体识解过程的制约340
8.2.1 图式的多样化例示与认知原则的制约341
8.2.2 多样化的入场识解运作与认知原则的制约345
8.2.3 最佳创新与三个认知原则的协调作用349
8.2.4 偏好识解型式的博弈与认知原则的作用353
8.3 本章结语356
第九章 总结、应用前景以及对认知翻译学建构的启示358
9.0 本书内容的总结358
9.1 应用前景361
9.1.1 对机器翻译研究的启示361
9.1.2 对翻译教学研究的启示362
9.2 全书结语:对认知翻译学建构的启示372
参考文献375
热门推荐
- 1302054.html
- 2519927.html
- 734222.html
- 1158996.html
- 871929.html
- 3885532.html
- 1264748.html
- 595366.html
- 500857.html
- 3793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6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0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8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5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5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2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5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3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0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6472.html